朱逸坤

发布时间:2022-05-15 20:25:02

  • 最新新闻
敢于突破,大胆创新,玉雕届潮流引领者-胡庆镇 2020-06-04
胡庆镇认为,学艺并非成于一朝半日,而是成于每个日日夜夜的朝夕之间,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与技艺的沉淀,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克服名利与金钱的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才能成为伟大的守艺人。玉雕文化是需要更新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新生代玉雕人多看、多思考、多学习、多创新。......详情
内容来自
  • 姓名朱逸坤
  • 拼音ZhuYiKun
  • 年龄---- 岁
  • 户籍地
  • 任职机构
  • 荣誉称号民间巧匠
  • 师承
  • 擅长材质和田玉
  • 擅长题材
  • 头衔

扬州玉雕师朱逸坤不善言谈,做事低调。从水晶转而攻玉雕,他的转型之走路得比较顺畅,但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不断尝试和改变着。在创作中,他把俏色运用于创意和设计中,并贯穿于整个环节,注意发挥材质的特点,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雕细琢的工艺,赋予作品强烈的视觉表现力。这种以“巧”取胜的思路让他的作品更具特色。

1993年,朱逸坤从扬州玉器学校毕业,随后进入扬州玉器厂,走上了玉雕的工作岗位,主要从事花鸟、杂件、仿真动物等玉雕产品的制作。1995年,由于工作出色,他被厂里公派到深圳深造,专攻翡翠小件的制作。1996年,他在东莞与台湾同行进行了一年的技术交流。经过两年的学习,他学到了新的玉雕技法——花件工。1997年,他回到厂里,一边虚心向大师们学习,一边自我钻研提高。 1999年,朱逸坤离开了玉雕厂。他不等不靠,利用在玉器厂所学到的一技之长,开始从事水晶制作,一做就是6年。其中,作品《龙腾四海》、《路路高升》等俏色摆件在业内获得了一定的口碑。

2006年,经过认真考虑,朱逸坤决定转型从事白玉的设计制作。此时的和田玉市场已经一片红火,竞争也非常激烈。作为一名后来者,要想在短期内获得市场认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摆在朱逸坤面前的是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

在创作中,他把俏色运用于创意和设计中,并贯穿于整个环节,注意发挥材质的特点,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雕细琢的工艺,赋予作品强烈的视觉表现力。这种以“巧”取胜的思路让他的作品更具特色。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朱逸坤对玉的理解也在逐步提高。作品虽然还没有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但已经展露出了可喜的上升势头。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假以时日,他还会有更大的进步。2007年,朱逸坤的作品《霸王出世》在“老凤祥杯”**首饰设计制作电视大奖赛中获得设计制作奖,这就是一件俏色运用独到的作品。作品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大家的好评。作品充分利用材质自身的特点,将霸王龙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创新也得到了业内的认可。无论是俏色的运用,还是题材的拓展,在创作中,朱逸坤一直坚持因材施艺的原则。2008年,他设计制作的《笋壶》在“百花玉缘杯”评比中获得铜奖。这作品以竹笋为主体,充分表现出竹笋蒸蒸日上、春意盎然的形态。

朱逸坤认为,只要用心去做,出来的作品应该都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 06/04敢于突破,大胆创新,玉雕届潮流引领者-胡庆镇

上一篇 : 赵建业

下一篇 : 王金兰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