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龙山文化,龙山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2-08-30 13:15:01

1.名词解释龙山文化

名词解释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是新时代晚期的文化。 1928年,因首先在山东济南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被发现而得名。 1930~1931年由考古学家李济、梁思永等发掘出来,是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自行发现和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该遗址类型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距今约5000~4000年,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和陕西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深,出现了一些新农具。

家畜的种类变多了,开始饲养牛、羊、鸡等。 陶器多为轮制,以玉明如玉、蛋壳薄的“蛋壳陶”为主,形成独具特色的“黑陶文化”。

龙山文化初期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进入军事民主制,出现阶级分化、贫富悬殊等现象。 许多原始社会遗址后期普遍出现龙山文化特征。

2.龙山的由来

龙山的由来

龙山文化最早是通过山东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发现的。 龙山文化处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900年至4100年前。 这一时期陕西地区农业和畜牧业较仰韶文化有较大发展,生产工具数量和种类大幅增加,快轮制陶技术较为普遍,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龙山文化最早是通过山东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发现的。 龙山文化处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900年至4100年前。 这一时期陕西地区农业和畜牧业较仰韶文化有较大发展,生产工具数量和种类大幅增加,快轮制陶技术较为普遍,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也很盛行。 从社会形态来看,当时已经进入家长制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开始跨越阶级社会的门槛。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