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灵璧白灵玉的收藏价值表面滑亮浑厚,光洁照手掘人,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白灵玉,又称白灵璧,产自安徽灵璧,属于灵璧奇石的一种。由于产地只有一处且籽料早在2012年8月16号宣布开采结束,现已封山再无大...下面是灵璧白灵玉的收藏价值(安徽哪里产玉)的详细诠释。
![灵璧白灵玉的收藏价值(安徽哪里产玉) 灵璧白灵玉的收藏价值(安徽哪里产玉)](/d/file/pic/20230330/465051c7c9d1687b6f44ecb15dd2e1da.jpg)
一、灵璧白灵玉的收藏价值
表面滑亮浑厚,纹理细蜜,光洁照手掘人,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白灵玉,又称白灵璧,产自安徽灵璧,属于灵璧奇石的一种。由于产地只有一处且籽料早在2012年8月16号宣布开采结束,现已封山再无大料出山,白灵石均是当地农民在当年开采时保留的小料。因为产地唯一、产量极低,所以作为石包玉未广为人知。灵璧石,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产于中国安徽灵璧县,深藏地下600米处,乃中国独有。其表面滑亮浑厚,纹理细蜜,光洁照人,富含多种对人体有毕轮核益微量元素桐哗。自古以来,灵璧石工艺品一直被历代皇室使用收藏。
二、安徽哪里产玉
一般所称中国"四大名玉",是新疆产出的"和田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丛行猜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和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 安徽是灵璧玉 产于安徽灵璧县,故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名玉之一。其品种颇多,最著名的有红皖螺、灰皖螺及碧带液云石。硬度3-4,硬度较低,经加工磨渗型亮后,光洁照人,适于制作花卉、人物和动物等工艺品。
安徽加工浴室的地方很多,但绝对没有产玉的地方。但很少一部分地方产绿松石。
凤阳
三、中国产玉的地区都有哪些
中国的四大玉石产地:新疆和阗玉,新疆各阗;河南南阳玉,河南南阳;辽宁岫岩玉,辽守岫岩;陕西蓝田玉,陕西蓝田.
四、黄山玉的安徽玉石资源
黄山遗址发掘区全与独山鸟瞰(东北向西南)
一说黄山,小伙伴们肯定会想起著名的安徽黄山,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以说明黄山的秀美。不过小伙伴可能不信,其实全国有好多黄山,这不,考古学家去年还在河南南边的南阳发现了一个叫黄山的小村庄,而且在这个村庄周围,发现了距离今天7000多年到5000多年前的考古遗址——黄山遗址。
黄山遗址布方图
考古学家在这个遗址里面最大的发现,就是发现了好多玉器。一般来说,上古时期的玉器,以东北的红山文化和江南的良渚文化最为著名,再后来就是新疆的和田玉,还有被李商隐一句“蓝田玉暖日生烟”带火的蓝田玉,而河南南阳的独山玉虽然历史上也很有名,但是比前面几个名气相对就小一些。那独山玉最早什么时候就开始被中国古人发现并且拿来做玉器呢?黄山遗址给了我们答案:不会晚于7000年前,考古学家在墓葬里发现了一块独山玉的玉料,说明当时黄山遗址的古人就已经开始用独山玉制作玉器了。
仰韶晚期有取料痕的玛瑙块
而且,考古学家还在距离发现独山玉玉料的墓葬不远处,发现了一处玉器作坊。俗话说,好玉器是磨出来的,7000年前也不例外。考古学家在作坊里发现了“砂石浆”的沉积物,古人磨玉,把玉料放在磨墩上用石片去磨,但是不能干磨,要在玉料上加入打磨料才行,这种砂石浆就是7000年前的古人用来磨玉时加入的打磨料。除此之外,在玉器上打孔和刻画纹饰还要用到石钻头、钻杆,这些在遗址里面也发现了很多。
屈家岭文化作坊F33内的磨石墩(南向北)
等到黄山遗址发掘了一部分之后,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当时的古人用独山玉主要制作两种玉器——玉钺和玉璜。玉钺的形状像现在咱们用的手斧,在古代是军事权力的象征;玉璜的形状是一段半圆弧,一般用来佩戴,在古代也是权力的象征。玉钺和玉璜的出现,说明7黄山遗址已经出现了权力和阶级。除此之外,古人还用玉制作种地用的耜(铁锹的前身)和铲,日常工具:刀、斧、锛、凿,还有箭头。除了用独山玉作原料之外,还有黄蜡石、石英、汉白玉、方解石、玛瑙、云母等等。虽然种类繁多,这些玉石共通的特征就是blingbling的好看,光学效果特别好,也说明了7000年前的古人审美就挺不错的了。
屈家岭文化墓葬玉钺系列
因为好看而且有一定的硬度,所以古人用玉来做佩饰和工具。所以,玉器的使用量就特别的大。考古学家分析,今天我们介绍的黄山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玉器、玉料,大面积的玉器加工作坊,还发现了很多粮食作物,但是杂草种子很少,说明当时只在这里生产玉器,但是不加工粮食,这些粮食很可能是在其他地方加工好才运到黄山遗址的。换句话说,黄山遗址专门生产玉器和其他手工业制品,然后和其他专门生产粮食的地方交换,大家各取所需,这就说明当时的社会出现了分工和物品交换,社会形态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
玉璜系列
使用玉器是一种中国特色,汉代的字典《说文解字》中解释“玉”这个字的时候,就把玉比喻为人类美德的化身,认为美丽的玉器象征着“仁、义、智、勇、洁”五种品德,这种玉器文化是中国所独有的。黄山遗址发现的玉器和玉器作坊,说明在7000年前到5000年前,在河南南部,生活着一支喜欢玉器、善于制作玉器的古人,他们和其他爱玉用玉的古人一道,构成了中华文明玉文化的来源。石器时代虽然已经过去,而玉器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陪我们走到了今天。我们再看到玉器的时候,会想到我们的祖先吗?
▼
图片源于文博中国*
作者 | 螺旋真理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