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红玉多少钱一克(血玉值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3-03-28 17:10:01

导读:一、和田红玉多少钱一克如果是真正的红玉,那它的价格应该2万以上一克,也可以说是无价,为稀世珍宝!和田红玉是民间文献中一种珍贵的和田玉的品种。古时一直在宫廷王室内流传。俗谚云:玉石挂红“价值连城,说明红...下面是和田红玉多少钱一克(血玉值多少钱)的详细诠释。

和田红玉多少钱一克(血玉值多少钱)

一、和田红玉多少钱一克

如果是真正的红玉,那它的价格应该2万以上一克,也可以说是无价,为稀世珍宝! 和田红玉 是民间文献中一种珍贵的和田玉的品种。和田红玉,古时一直在宫廷王室内流传。俗谚云:“玉石挂红,价值连城”,说明红色玉极为珍贵。记载中红玉有“艳若鸡冠,油扒渣脂光泽,其紫红处如凝血、赤红处如朱砂,质地细腻温润、硬度高”的描述。东汉王逸认为玉分赤、白、青、黑四色,以赤为上。宋代的张世南所写的《游宦纪闻》中仿缓也有:玉分五色,白如截肪,黄如蒸栗,黑如点漆,红如鸡冠,或稍暗,如胭脂色。傅恒等纂的《西域图志》说:和田玉河所出玉有绀(紫红)、黄、青、碧、白数色。民国金石专家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一书中也有红玉的描述,称其赤玉为最难得、最珍贵、最罕见。可见其稀有程度。对红玉的产地,有文字说明的记载主要是在新疆和田地区玛丽艳附近的老河道,与老河道沉寂多年的神秘和矿物质成分比较丰富有关,玛丽艳附近的老河道籽料的特点就是非常牛的皮色籽料与罕见籽料包括红玉籽料黄玉籽料。中文名和田红玉颜色赤产地玉龙河上色物质氧化铁简介和田红玉 是民间文献中一种珍贵的和田玉的品种。和田红玉的稀缺贵重,古时只在宫廷王室内流传。俗谚云:“玉石挂红,价值连城”,是说红色玉极为珍贵。传说中对红玉有“艳若鸡冠,油脂光泽,其紫红处如凝血、赤红处如朱砂,质地细腻温润、硬度高”的描述。东汉王逸就认为玉分赤、白、青、黑四色,以赤为上。对红玉的产地,有文字说明的记载主要是在墨玉河发现较多,与这条河流域的神秘和矿物质成分比较丰富有关,红玉、黄玉、墨玉、紫罗兰等稀缺玉种多产于此地。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导。关于红玉的形成主要有二种原因,一种是玉石由氧化铁等矿物质渗透沁入形成;另一种是天生的原生玉石,是玉石生成过程中天然形成的。当然铁离子是致色原因———铁离子是与铝原子一起形成在透闪石内的,而非“污染”致色。沁红的料子颜色要鲜艳的多,但沁色存在外深内浅的现象,“艳若鸡冠”形容的红玉多为沁色红玉,其外部红色很艳丽,不足之处在于沁色的红玉料,内部结构比较松散,石性、春大悄僵性比较大,透光不足,其形成原理类似沁黄玉料,沁色非常好的红玉玉料。原生的红玉颜色主要是暗红和酒红为主,“其紫红处如凝血”说的就是原生红玉,原生红玉色泽均匀内外颜色一致,通体色差不大,透光性好,玉石结构较为紧密。特征一 和田玉红玉籽料的珍贵与稀缺,导致了作假手段百出,天然的红玉籽料流畅自然如血液有生命力,其红就如鲜血一般标准 190

二、血玉值多少钱

几千,几万,几十万的价格都有甚至还有刚高的价格,品相决定价格

三、鸡血石价格多少钱一克

7月10的价格不是固定的。一看结石。品相它的质量。好的,解师甚至周磁或温判功。1万1万多块钱,甚至。比1万块1万多块钱,甚至两三万都有可能。如果积水石的品相不好。几百几千都有。 鸡血石印章现市场价?... 鸡血石印章现市场价? 展开

四、玉石种类和田玉釉玉还是其他玉大概值多少钱谢谢

古人用拟人的手法说“石之美者玉也”,今天我们就细数下有哪些美丽的石头。 中国有四大名玉,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陕西西安的“蓝田玉”、及辽宁岫岩的“岫玉”。还有一种说法是和田玉、独山玉、岫玉和绿松石。 和田玉 和田玉在中国“国玉”评选中,新疆和田玉获得“美玉”称号,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 和田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传统概念的“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籽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中国宝石学指出软玉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玉石都命名为和田玉,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和田玉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5(OH)2(Si4O11)2,密度为2.95—3.17。 独山玉 独山玉因其主要产于南阳独山而得名。 独山玉硬度6~6.5。有玻璃光泽,多数不透明,少数微透明。独山玉是一种蚀变斜长岩,组成矿物除斜长石外,还有黝帘石、绿帘石、透闪石、绢云母、黑云母和榍石等。独山玉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色泽斑驳陆离,温润,有绿、蓝、黄、紫、红、白六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工艺美术雕件的重要玉石原料,成为南阳著名特产,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独山玉雕,历史悠久,考古推算,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已认识和使用了独山玉。 独山玉中绿色且纯者属于高档品,多用于作首饰料。独山玉以色彩丰富闻名,一块原料常见多种色彩。成品多以摆件为主,根据色彩来做俏雕。 蓝田玉 “蓝田玉”之名是因其产于陕西西安的蓝田山而得名,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 蓝田玉呈白、米黄、黄绿、苹果绿、绿白等色,显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呈块状、条带状、斑花状,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摩氏硬度2-6度,密度约2.7克/立方厘米。蓝田玉属蛇纹石化的透辉石类,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矿物主要构成有蛇纹石化的大理石,透闪石、橄榄石及绿松石、辉绿石、水镁石等形成的沉积岩。 古蓝田玉原生玉矿尚未找到,现代开采的蓝田玉矿床位于蓝田县玉川镇红门寺村一带,距县城约35公里,含矿岩层为太古代黑云母片岩、角闪片麻岩等。玉石为细粒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按矿物成分及外观特征可将玉石分为五种:第一种为白色大理岩;第二种为浅米黄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三种为黄色蛇纹石大理岩;第四种为苹果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五种为条带状透闪石化蛇纹大理岩。 蓝田玉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石器时代,蓝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唐时达到鼎盛。相传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此后玉玺一直作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流传千余载。 岫玉 岫玉以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 产于岫岩哈达碑镇瓦沟村,国际上称其为“新山玉”,在当地人们又习惯称它为“岫玉”。岫玉属蛇纹石玉,它的主要矿物成份是叶蛇纹和纤维蛇纹石,硬度在4.7—5.5度之间,平均值为5.2度。密度为2.49—2.64克/立方厘米,平均值为2.58克/立方厘米。岫玉的颜色多种多样,其基本色调为绿色、黄色、白色、黑色、灰色5种,每一种又都可根据色调由浅到深的具体变化分为多种。它的突出特点是质地细腻、温润,外表呈玻璃状光泽,颜色绚丽多彩,透明度较高,非常漂亮,适合雕制比较大型的工艺品。 广义上可以分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黄白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现以归类为和田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亦称瓦沟玉引)属蛇纹石类矿石,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绿松石 绿松石,又称“松石”, 《石雅》中解释说:“(绿松石)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此名”。 绿松石是铜和铝的磷酸盐矿物集合体,以不透明的蔚蓝色最具特色。也有淡蓝、蓝绿、绿、浅绿、黄绿、灰绿、苍白等色。一般硬度5~6,密度2.6~2.9,折射率约1.62。长波紫外光下,可发淡绿到蓝色的荧光。 专家推测价值连城的和氏壁就是一块绿松石。 绿松石质地不很均匀,颜色有深有浅,甚至含浅色条纹、斑点以及褐黑色的铁线。致密程度也有较大差别,孔隙多者疏松,少则致密坚硬。抛光后具柔和的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优质品经抛光后好似上了釉的瓷器,故称谓“瓷松石”。绿松石也有缺点,那就是绿松石受热易褪色,也容易受强酸腐蚀变色。此外硬度越低的绿松石孔隙越发多,越具有吸水性和易碎的缺陷,因而油渍、污渍、汗渍、化妆品、茶水、铁锈等均有可能顺孔隙进入,导致难以去除的色变,所以镶嵌使用的绿松石一般都会封蜡处理。绿松石是一种较为娇贵的玉石品种。无论是加工过程,或是使用过程均需备加爱惜。但只要保持清洁干净,不受高温和强力碰撞,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绿松石储备量巨大,不仅中国有,埃及,伊朗,美国,俄罗斯,智利,澳大利亚,秘鲁,南非等都有丰厚充足的矿藏储量。在中国清代以前,绿松石又被称为“甸子”。色泽淡雅,绚丽的绿松石是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爱的传统玉石,作为佩戴和使用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中国是旺安绿松石的主要产出国之一。湖北竹山县、郧西县、安徽马鞍山、陕西白河、河南淅川、新疆哈密、青海乌兰等地均有绿松石产出,其中以湖北郧县、郧西、竹山一带的优质绿松石为世界著名产地,云盖山上的绿松石以山顶的云盖寺命名为云盖寺绿松石,是世界著名的中国松石雕刻艺术品的原石产地,在业内和收藏界享有盛名并畅销国内外。 翡翠 除了上面说的中国传统名玉,如今最有名的还数翡翠。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 翡翠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来自鸟名,这种鸟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又名赤羽鸟),雌性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又名绿羽鸟),合称翡翠,所以,行业内有翡为公,翠为母说法。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说古代“翠”专指新疆和田出产的绿玉,翡翠传入中国后,为了与和田绿玉区分,称其为“非翠”,后逐渐演变为“翡翠”。 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硬度为6.5—7,相对密度3.25——3.40,一般为3.33克每立方厘米,折射率为1.66(点测法),半透明至不透明,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高档品皆为玻璃光泽。 珠宝市场上的优质翡翠大多来自缅甸北部的雾露河(江)流域第四纪和第三纪砾岩层次生翡翠矿床中。它们主要分布在缅北克钦邦地区,南北长约240 km,东西宽170 km。除了缅甸出产翡翠外,世界上翡翠出产的国家还有中国、危地马拉、日本、美国、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和哥伦比亚。这些国家翡翠的特点是达到宝石级的很少,大多为一些雕刻级的工艺原料。市场上商业品级的翡翠玉石95%以上来自缅甸。 除此之外还有玛瑙。 玛瑙”早期被书写成“马脑”,最早见于后汉安世高所译的《阿那邠邸七子经》一书。玛瑙的颜色和美丽的花纹很像马的脑子,就以为它是由马脑变成的石头,所以梵语称它为“马脑”。南北朝时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称:“马脑,梵云遏湿摩揭婆”、“色如马脑,故从彼名”。唐代高僧慧琳著《一切经音义》解释称:“‘阿湿缚’(Asmar-)者,此云‘马’也,‘揭波’者(-garbha),脑也。有学者分析认为:说玛瑙出自西域,是因为当时我国所开采者数量有限,大多来自西域、印度、波斯、日本等国的贡品,这些贡品常常是人们认识这种宝贝的重要途径。自佛经传入中国后,翻译人员考虑到“马脑属玉石类”,于是巧妙地译成“玛瑙”。 玛瑙摩氏硬度7度,密度2.55-2.91,硬而脆,半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由于与水化二氧化硅(硅酸)交替而常重复成层。 因其夹杂氧化金属,颜色可从极淡色以至暗色。玛瑙的历史十分遥远,大约在一亿年以前,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熔岩冷却时,蒸气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气泡在岩石冻结时被封起来而形成许多洞孔。很久以后,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结成硅胶。含铁岩石的可熔成份进入硅胶,最后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 玛瑙种类很多,有象形图纹玛瑙(玛瑙天然图案、玛瑙画面石、象形切片、图纹玛瑙、水草玛瑙、海洋玉髓、风景玛瑙、图案玛瑙、影子玛瑙等总称)、南红玛瑙、战国红玛瑙、冰糖玛瑙、北红玛瑙、绿玛瑙、紫绿玛瑙、盐源玛瑙、缠丝玛瑙、火玛瑙、戈壁玛瑙、葡萄玛瑙、狼血玛瑙、新疆和田玛瑙籽料、虫玛瑙等。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南红和战国红玛瑙。 南红玛瑙 南红玛瑙是因其产地而得名的,古南红具体产地只有云南,故南方的红石头。南红玛瑙,古称”赤玉”,质地细腻油润。是我国独有的品种,产量稀少,所以老南红玛瑙价格相对稳定。今天的南红玛瑙,已经和和田玉、翡翠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典型的南红产地主要是云南,最具代表性区域为该省区保山市杨柳乡玛瑙山。 当年徐霞客所记,“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我们最应当清楚的是,“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这是南红的最为关键的特点概括。 历史悠久的滴水洞,出高档颜色的料,可惜现在完全封矿。如今的保山只能产出一些个头很小的料子了。 川红,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产的一种南红玛瑙。 2009年,三位年轻人的“冒险之旅”使南红有了新的转机。赵靖玥、刘仲龙以及蔡红一齐踏上了寻找新矿地的旅途。并在两个月后,在四川凉山地区成功采集了新一批南红原石。至此,他们延续了中断许久的南红收藏,也带动了国内第一批“南红热”。 四川凉山目前已发现的南红玛瑙矿源主要分布在美姑县的瓦西、九口和联合。这些地方的南红玛瑙原石主要分布在地表及靠近地表的浅层等,其中九口乡产出的南红玛瑙质地非常好,品质最高。不论是完整度,颜色的红艳程度,润泽性,脂性等都非常优秀,较大南红块型的产出量也比较多,非常受玉雕工作室及收藏界的认可。 保山南红拥有比较宽的色域,多以粉色调为主,以柿子红为最根本的颜色,也有艳丽的锦红色,优质保山料的颜色是非常鲜亮而且红艳的,在顶级南红料里是绝对的王者。此外,保山料中还有适合用于巧雕的红白料。 凉山南红颜色鲜艳丰富,主要有锦红、玫瑰红、朱砂红、红白料等,越红越纯的品质价格越高。保山南红质地细腻,胶质感好,但裂纹较多,难出大的雕件。凉山南红质地温润,浑厚度佳,完整度高,常能雕出较大的器物。 战国红 战国红指近年开采于辽宁朝阳北票,至2015年6月10日为止在宝石学上被定义为红缟玛瑙的一种。其与战国时期出土文物的一些玛瑙饰物同料,而此料先秦时期被称为赤玉,因此把此种玛瑙称为战国红,多产自于辽宁省和河北宣化一带。 战国红玛瑙同时兼具了玛瑙顶级的色和丝两种特点。其丝为红,黄色,丝间的过渡色则有红,黄,绿,紫,无色等多种。而各色在色谱上均有很宽泛的过度,黄色从土黄到明黄,红色从暗红到血红。如此之多的颜色和复杂的缠丝相结合,形成了战国红千变万化的特点,可谓极尽自然变化之能事。雪花向人类展示了水气凝结时的曼妙多姿;战国红也呈现了岩浆涌入岩石缝隙时的无穷变化。 南红玛瑙与战国红玛瑙相比,战国红玛瑙更为稀缺,南红玛瑙以红为美,颜色越红越好。战国红则多以黄色和俏色为美。 除此之外还有 紫绿玛瑙 中国的四大名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 寿山石 2000年2月19日,在第二届国石评选中,福州寿山石获得石类第一名,被誉为“石中之王”。 主要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寿山冻石颜色有多种,白色、乳白色、灰白色、红色、粉色,天蓝色,五颜六色的。寿山冻石红如鸡血,粉如桃花,让很多印石收藏者爱不释手。 青田石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青田石的石性石质和寿山石不大相同。青田石是青色为基色主调,寿山石则红、黄、白数种颜色并存。青田石的名品有灯光冻、鱼脑冻、酱油冻、封门青、不景冻、薄荷冻、田墨、田白等。青田石质地温润,色彩斑斓、花纹奇特,硬度适中,是中国篆刻艺术应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印材之一。 青田石有黄、白、青、绿、黑、灰等多种颜色,但与寿山石强调色彩的浓郁相比,更偏重清淡、雅逸。据青田石研究专家夏法起先生科学地统计共分有10大类108种,其中名品包括微透明而淡青中略带黄的封门青、晶莹如玉而“照之璨如灯辉”的灯光冻、色如幽兰而通灵微透的兰花青等。此外,还有黄金耀、竹叶青、芥菜绿、金玉冻、白果青田、红青田(美人红)、紫檀、蓝花钉、封门三彩(三色)、水藻花、煨冰纹、皮蛋冻、酱油冻等,均与实物名称相类,较易辨别。其中备受赞誉的“封门青”,矿量奇少,色泽高雅,质地温润,以清新见长,带有隐逸淡泊的意蕴,被誉为“石中之君子”。 昌化石 昌化石因其主要产于浙江临安昌化县而得其名。昌化石具油脂光泽,微透明黄黑双色巧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品种很多,大部色泽沉着,性韧涩,明显带有团片状细白粉点。按色分有白冻(透明,或称鱼脑冻)、田黄冻、桃花冻、牛角冻、砂冻、藕粉冻(为主)等,均为优良品种。 著名的昌化鸡血石,就是一种含有红色辰砂矿物的昌化石。辰砂矿物以浸染状或是细脉状分布于地开石基质之上,或浓或淡,或斑或片,艳红如鸡血,与基质相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昌化鸡血石的硬度通常为2.5~4,密度2.7~3,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鸡血石的颜色有鲜红、淡红、紫红、暗红等,最可贵的是带有活性的鲜红血形。 巴林石 巴林石,巴林矿主要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北,雅玛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带。根据地质学家介绍,巴林石是富含硅、铝元素的流纹岩,受到火山热液蚀变作用而发生高岭石化形成的。巴林石隶属叶腊石,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 巴林石分福黄石、鸡血石、彩石、冻石、图案石五大类。有朱红、橙、黄、紫、白、灰、黑色;有不透明、微透明。巴林福黄石质透明而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瑕,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黄三寸金”之说;巴林石中鸡血石,有“草原瑰宝”之美誉,该石温润脆爽,软硬适中,宜于镌刻,是石中妙品,令人在玩赏之余,不禁产生丰富的遐想,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巴林石的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绝伦。 巴林石质细腻,温润柔和,透明度较高,硬度却比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软,宜于治印或雕刻精细工艺品,为上乘石料,稍显不足的是色素成分不够稳定,比如鸡血石,巴林鸡血石较易氧化、褪色,尤其是在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下,汞极易分解,半年后,平均有60%的鸡血石都有不同程度的褪色现象。再细看两者的质地,巴林石多花纹,昌化较纯粹。所以也有同行称赞两者是“南血北地”(巴林石地子好),各有千秋。 巴林石中,既有寿山石那样古朴凝重的石材,也有青田冻石的那种质感,但它最具特色的是它的娇嫩艳丽、千变万化,成为众多石材中难得的一个品种。 再说说一些别的。 黄龙玉 黄龙玉最初人称黄蜡石。由于其产在云南龙陵,又以黄色为主色,故最终得名为黄龙玉。黄龙玉是2004年在云南龙陵被发现的一种新玉种。其主色调为黄、红两色,兼有羊脂白、青白、黑、灰、绿等色。优秀黄龙玉主要产自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苏帕河流域。黄龙玉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白云母等,另含有铁、铝、锰等金属元素及40多种微量元素,但和水晶不同并非单晶体,而是类似翡翠及和田玉的多晶复合体。黄龙玉为隐晶质矿物集合体,主要由隐晶质石英组成,因其组织结构的不同,其玉质表现度亦不相同。它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韧性好于翡翠,略低于和田玉,透度高、色彩鲜艳丰富,所以是非常适合雕刻的优秀玉石材料。摩氏硬度6.5~7,相对密度2.55-2.70g/cm3,折射率1.53~1.54,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黄龙玉的价值主要取决于颜色、结构(质地)、透明度、净度、光泽、裂绺、工艺等方面。 黄龙玉主要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常因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黄龙玉同时拥有多种色系。颜色也俗称色,它的颜色应以浓(浓郁)、阳(鲜明)、正(纯正)、和(柔和)为准。主要有宝石种、冰种、油种、皮冻种、微晶种、雪花种。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黄如金、红如血、白如冰、乌如墨”,黄色在中国文化中为最尊贵和最神秘的色彩。黄龙玉继蓝田玉、南阳玉、和田玉、岫玉成为中国第五大玉种。 金丝玉 新疆“金丝玉”,是产于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魔鬼城方圆100公里的阶地、戈壁滩、沙漠等地域,是非常具有潜力,可供雕琢艺术品的玉石品种,产自于古丝绸之路,玉石颜色为黄,红,白色为主。内部带萝卜丝纹得名“金丝玉”。 2013年10月10日新疆金丝玉地方标准正式发布。2014年7月新疆克拉玛依市被命名为“中国金丝玉之城”。 2016年5月6日,金丝玉正式通过国家规定的玉石标准,并有了一个学术名称“石英岩玉”。 “金丝玉”当中最高等级的“宝石光”, 而极品宝石光可以达到透明状,颜色有红色,黄色,白色三种颜色为主。金丝玉宝石光因为长期躺在戈壁滩上,长年的风吹日晒,使它的结构十分稳定,不会像其他玉髓一样容易失水,这是它之所以优越的一个表现。 我国是一个玉石之国,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各种宝玉石资源330余种(其中宝石51种,玉石121种,有机宝石12种,观赏石122种,砚石26种等),共发现宝玉石矿产地(不含珍珠和古生物化石)600多处,其中水晶产地约3600处,---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后续主要讲解国玉——和田玉,请关注三只蚂蚁和玉。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