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什么时代进入中国什么时代在中国流行(翡翠起源于哪个朝代)

发布时间:2023-05-15 07:50:25

导读:一、翡翠是什么时代进入中国什么时代在中国流行在中国云南省腾冲地区,曾多次发现用翡翠玉料磨制的很原始的玉器。在云南保山地区龙陵县出土了三把玉斧,经鉴定,材质为翡翠;再经考古学测试,为远古时期的文物。目前...下面是翡翠是什么时代进入中国什么时代在中国流行(翡翠起源于哪个朝代)的详细诠释。

翡翠是什么时代进入中国什么时代在中国流行(翡翠起源于哪个朝代)

一、翡翠是什么时代进入中国什么时代在中国流行

在中国云南省腾冲地区,曾多次发现用翡翠玉料磨制的很原始的玉器。如1987年,在云南保山地区龙陵县出土了三把玉斧,经鉴定,材质为翡翠;再经考古学测试,为远古时期的文物。目前谈论翡翠历史比较系统、资料较为丰富的文章是杨希林先生所撰写的《翡翠简史》一文,杨希林先生经好孝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出土的汉唐等时期的翡翠,其原石应为日本所产,经高丽(朝鲜)运人中国,而不是缅甸出产的翡翠。但至少在唐代以前,商品级的硬玉矿物在中国很少见,也还未获得翡翠的美称,如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南郊,唐代玢王府旧址地窖发现的出土文物中有翡翠六颗,但其名称却与其他玉石一道题记为“颇黎十六” 。显然,当时人们还未将硬玉矿物定名为翡翠,当时流人中国的翡翠除产自日本外,还有可能来自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一带。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 ,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滇游日记》中已明确记载有在腾冲、保山两地加工、经营翡翠(后来才称为翡翠)的消息,从记载中可以看出,腾冲的翡翠加工业和翡翠商贸活动已经达到了繁荣的程度;清乾隆时期的大学士,纪昀 (1724-1805) 所著《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记载:“记余幼时……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如蓝田,乾黄强名之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出真玉上矣.…盖相去五六十年,物价不同已如此,况隔越百年乎!”从徐霞客在永昌府(今云南保山、腾冲一带)加工“翠生石”(翡翠)时(1639) ,至纪碧誉昀幼时(1734年左右)的近百年间,翡翠仍未被内地认为是价值较高的“真玉” ,其消费群体很小,价格也很低。所以,皇室、贵族当然不屑使用价格低的玉石自贬身价。因此不能因十三陵中没有翡翠,就断定当时在民间也没有发现和使用翡翠。 根据史料及考证,从周朝至明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1644年) ,中国民间已有翡翠玉器及饰品,但数量极少,未受到起码的重视,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软玉(和阗玉)文化最辉煌的时代。软玉,尤其是软玉中的白玉,在使用上占有主导地位——我们从故宫博物馆所藏的玉件珍品中可以看出这一现象,这一时期的玉件多为各种软玉制作的雕件。即使到了明代,翡翠也未被重视。 清代康熙以后,缅甸国王常将翡翠饰品作为贡品,向中国皇帝进贡,历史上著名的“翡翠之路”得到了拓展,康熙之后,由于乾隆皇帝对玉有着特殊的友慧稿爱好,使得大量的翡翠进入皇亲国戚阶层,翡翠业迅速地兴旺了起来,翡翠逐渐流人中国上层社会,为统治阶级所注重,尤其在清末,翡翠受到慈禧的特别偏爱,其身价陡然上升。史料记载,曾有一外国进贡者向慈禧献上一颗大钻石,她不接受,反而欢迎送给她小件翡翠的人。在慈禧的殉葬品中,有翡翠西瓜两个,绿皮红瓤,黑子白丝,估价值白银500万两;翡翠甜瓜4个,形象神似,估价值白银600万两;翡翠荷叶1件,叶上布满绿筋,估价值白银285万两;翡翠白菜2棵,生动逼真,令人叫绝:菜心上有两只满绿的蝈蝈,绿叶旁有两只黄色的马蜂,均为一块玉料制成,估价值白银1000万两。另外还有许多翡翠制品。 1928年慈禧墓为军阀孙殿英所盗,致使这批翡翠珍宝大量流人外国。从史料中及这些史实可以看出,到了清代特别是清末,翡翠在中国王文化及玉贸易中的地位已超过了白玉和其他玉石。 总之,翡翠制品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就已流人中国西南边陲,但数量极少;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中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600年)

二、翡翠起源于哪个朝代

根据明人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翡翠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明代的中期大旅行家徐霞客旅行时也见证过当时翡翠贸易的盛况,并将其写入所著的《徐霞客游记》可见翡翠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明代中间,但正史却没有留下具体由何人传入只留下一个传奇的故事:在明代中期,有一队在滇缅边界做生意的马帮。一次生意途中道路颠簸,将茶叶震掉,马帮头子便随手捡起一些大石头压货。到家后一块石头掉在地上,磨破了一点石皮,露出了里面碧绿的玉肉,马帮头子好是喜欢,于是委托首饰行打造了一套首饰送给妻女。后来这种新出现的玉石名气越来越大,备受人们喜欢,因颜色似翠鸟羽毛,顾定名翡翠。 我也遇到了,当时接待我们的老板据说是从台湾来的,说话带一口台湾腔,说什么他爹地病了,他妈咪是信佛的,据寺院的大师说需要好多(数字我忘记了)陌生人的祈祷才可能好起来。为了广接善缘,求得我们的祈祷,送我们每人一件小礼品。还说礼品都是开过光的目前不能打开要在出去之后在太阳底下才能打开。之后的情形都差不多和你说的一样,只不过我那会儿那个红宝石项链卖100

三、清代老翡翠 清代老翡翠的特点是什么

1、清代老翡翠的盛行,要从乾隆皇帝说起,因为在此之前,很少有人佩戴翡翠制品,它不仅加工粗糙,美观程度不高,而且款式单一,因此并不受欢迎。而乾隆皇帝热衷于收藏玉石字画,他为了制作心爱的玉器,不惜从几千里之外,派人将玉石运送进京,因此才有了现在的国宝“大玉海”和“大禹治水”。 2、但是,由于当时的新疆地区有人叛乱,所以运输和田玉的道路被阻断。所以,乾隆皇帝开始寻找其它类型的玉石,希望能够代替和田玉。此时,翡翠开始进入他的视线,他命首闹令宫中的玉雕师高手,对翡翠进行研究和琢磨,这才有了清代老翡翠的发展。 3、乾隆时期是翡翠价格上涨的第一个高峰期,它上涨的幅度在千倍以上,在这之后,翡翠便成为皇家贵族的身份象征,它不仅为贵族所喜爱,还被广行芹衫泛运用于皇室的陪葬品中。 4、翡翠的制作以乾隆时代为分界线,玉雕师在前期时,注重选择翡翠原料,而后由于开采条件的改善,优质翡翠的数量有所增加,所以,清代翡翠中有许多珍贵的艺术品。 5、清代老翡翠的雕工精巧,光工细腻,它在抛光手法上很讲究,一般细光处是看不见琢镞的痕迹的,它的细光呈现玻璃光泽。 6、清代翡翠的雕刻风格独具特档腔色,它的种类和题材繁多,以陈设品和玉佩饰品最为盛行。翡翠陈设品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按青铜器为原型,制作而成的仿古形式器皿。第二类是山水、花鸟玉山,浮雕图画式的玉屏,此外,它还包括使用的文房用品、玉器皿等。 7、翡翠玉佩是各阶层的人都非常喜爱的一类饰品,它被广泛运用于佩戴使用的装饰品和吉祥物。 8、此外,乾隆时代的玉器皿,轮廓线非常规则,边缘横平竖直,转折严整挺拔。它的棱角多呈劲挺锋锐状,其起凸的浮雕图案边缘,也处理成锋利边线,观之剔透,触之扎手。

四、欧洲早就有翡翠的存在了原来老外也懂玉

东方人吃米饭,西方人吃面包。东方人黄皮肤,西方人白皮肤。东方人保守严谨,西方人前卫开放…… 无论这些说法是对是错,都印证了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上,东西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近几年国外翡翠市场价格走势,翡翠竟比黄金还贵,通常的印象中,玉也好,翡翠也好,都只是中国人特别珍爱的东西,玉在西方没有多大市场,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这是2014年3月26日,伦敦苏富比珍贵珠宝专场中的标志性拍品,与翡翠密切相关——拉克洛什兄弟公司(LACLOCHE FRERES)制作于20世纪20年代以翡翠为主装饰的化妆盒。最终成交价6.85万英镑。尺寸为75×50×10mm,,以三块镂雕满绿翡翠作为面板,分出三个部分,分别单独开启,用于口红、镜子等女性化妆功能。翡翠而外,盒身以钻石、红蓝宝石及红色珐琅等做烘托性装饰。 这个化妆盒所诞生的年代,正是各种珍贵材质化妆盒在西方上流社会最为风靡的时代。只需稍加观察就会发现,类似的翡翠作品在海外各大拍卖行上十分常见,品种当然不仅仅是首饰盒,而是遍及各珠宝首饰门类。这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仿佛与今天我们正在设计的首饰没有多大差别。 2013年12月11日,纽约苏富比拍出的一件白金翡翠钻石手链,为意大利珠宝商Janesich设计于上世纪30年代,用5颗雕刻的翡翠珠以及总共7.2克拉的切割钻石,通过白金材质制成,最终成交价约为9万美元。放在今天的翡翠行,没人会留意,这样的珠宝设计已经诞生了近一个世纪。 1930年设计制作的经典“什锦水果”手链是经典范例。2013年12月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成交价为204.5万美元。 2014年卡地亚在拍卖会上投得品牌过去为美国传奇名媛芭芭拉·赫顿(Barbara Hutton,1912–1979)特别订制的一条旷世翡翠珠项链,项链由27颗极其珍贵的翡翠珠子串成(每颗直径由15.4至19.2mm不等),是世间罕见之珍品。项链成交价高达2,744万美元 (约2亿1,400万港元),刷新了翡翠首饰之世界拍卖纪录。 据杰夫-迈臣先生回忆,当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后,在美国珠宝界掀起了一阵翡翠热潮,市场对翡翠需求大增,老迈臣先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了他在美国的翡翠生意。自公司初成立至今的20多年,杰夫-迈臣先生承认因为顾客层面比钻石及有色宝石狭窄,文化有差异,即使经过积极的推广,一般消费者亦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接受并进而欣赏翡翠之美,认同其价值所在。可喜的是懂得欣赏翡翠的人亦日渐增多,杰夫-迈臣先生对翡翠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市场是乐观的。 因此,翡翠的魅力不仅征服了中国人,也俘获了外国人的心。因此,作为一种代代相传的翡翠,翡翠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仍然很高。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