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根
发布时间:2022-05-16 07:36:02
发布时间:2022-05-16 07:36:02
1971年进入上海市玉石雕刻厂工作。2007年成立上海“石之慧”袁新根玉雕工作室。通过一年的学习,创作出了一套《仿宋代十八般兵器》,用各种颜色的玉料所创作,成为厂里传统的产品批量生产。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又尝试着把现代玉雕艺术品走向国际高端拍卖会舞台的道路。并赢得了一批当今世界上玉雕艺术品收藏界大家门的青睐和推崇。代表作品有《寿比南山》、《蟋蟀盒》、《新年到》、《天伦之乐》、《八骏马》、《西游记》等。
**工艺美术大师、**玉雕艺术大师、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专业指导老师、上海玉文化专委会首席专家委员。17岁在玉雕厂当学徒,后脱产就读于上海市工艺美校,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大师高级进修班结业。
艺术风格
他擅长制作翡翠花鸟作品,被称为“花鸟大王”,在业界享有巧雕大王“虾圣”和“鱼鸟三圣”之一的美誉。他的玉雕作品,造型准确、栩栩如生、风格独特、现代感强。在海上玉雕艺坛上,擅长翡翠俏色巧雕的袁新根,被誉为“花鸟之王”、“巧雕大师”。这是因为他的玉雕作品,不论是单件抑或是群雕,无一不形象生动,神态毕肖。特别是他首创的翡翠虾趣系列作品,充分利用了翡翠这一玉材的天然色泽,并加以巧妙构思,精雕细琢,所雕鱼、鸟。虾等动植物,造型准确。栩栩如生、风格独特、现代感强,代表了**当代玉雕艺术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受到海内外收藏家的青睐,屡次在国际大型艺术品拍卖会高价成交,并得到了“鱼鸟三圣”的美誉。200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首届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魔鬼城的宝石公主的眼泪》——浅谈魔鬼城的玉髓的文章,共五千字左右。在文章中,对这种原材料的理解和认识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几年的努力,创作出了一批用这种新玉种制作的俏色作品。在新疆克拉玛依召开的新疆第七届国际旅游节,发表了题为《公主的眼泪魔鬼城的宝石》的论文。这篇论文分为四部分,较完整地讲述了对当地产的玉髓的认识、创作、探索和保护的观念。
传承谱系
第一代:孙英德 第二代:袁新根 第三代:王鹤兴 邹作志 顾佳佳 曹麟祥
艺术年表
1984年作品《寿比南山》获**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2010年作品《生命》获**玉石器百花奖金奖
2010年作品《口福》获**玉石器百花奖最佳工艺奖
2011年作品《争偶》获**玉石器百花奖金奖
2011年作品《勤劳致富》获**玉石器百花奖最佳工艺奖
2011年作品《一鸣惊人》获**上海玉石雕神工奖金奖
2011年作品《懵懂》获**上海玉石雕神工奖最佳工艺奖
2012年作品《百花篮》获**玉石雕神工奖创新金奖
2013年作品《传承》获**玉石雕神工奖金奖
2014年作品《富贵牡丹》获**玉石雕神工奖金奖
2015年作品《富贵在手》获**玉石雕神工奖银奖
2016年作品《夏荷》获**玉石雕神工奖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