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昇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吴德昇,是一位近年来以引领潮流、开启风尚而特别引人注目的艺术家,他那淡定从容的笑容中,是对艺术的敏锐和创新。
吴德昇的玉雕作品,将东方的美玉和西方的雕塑艺术结合得完美而大气。作品中的女性尽显出水芙蓉般的妩媚,给传统白玉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吴德升的作品题材各式各样,尤以人物和立体件见长。
他以**传统玉雕的浓厚基础,进一步潜心研究西方雕塑史,吸取写宝雕刻大师米开朗基罗与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等人物作品精华,赋予**传统人物雕刻不同的深刻内涵。他的作品灵活剔透,人物的比例虽然较为夸张,但很生动,很有感觉,结构非常准确,层次分明,生动的形象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即使是细部的手指、动作都让人没得挑剔。在创作的思维上,即使采用传统的题材,却仍能创作出令人感受强烈的作品,极为写真,表现却很抢眼,有别于一般的**传统的意象风格。因其琢玉成绩出色,渐渐取得了雕刻界权威人士的一致认可,还被尊为“上海四大天王”之一。 1981年,吴德升的首件白玉料获奖作品《姜太公钓鱼》获得了国家文化部艺术类百花奖,并被誉为“作品沉稳、工艺精湛、古朴灵动”。一件玉雕作品,能够达到“工艺精湛”的赞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高超的刀工、技巧,当然还包括对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的熟练程度。在这点上,吴德升强调:“不要老钻**传统的做法,由于早期的雕刻工具较为落后,我们可以多引进现代的,参考国外好的东西补强。比如国外的金属雕刻线条流畅、立体空间感强,让人觉得很活,而**的就给人感觉比较平面。我不否认**的玉雕很好,但应该可以再发展的。”由于对工具的运用能力极强,还有对玉材韧性的信任,吴德升在治玉时,能够充分运用工具,熟练地发挥各种技巧,同样的工具,他可以做出和别人不同的手法,将作品中的需要表现玉质细腻质感的地方也挥洒得 淋漓尽致。
1961年7月出生于上海;1975年进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学习;1978年被选入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作;1981年作品『姜太公钓鱼』获国家文化部艺术类百花奖;1992年作品『洞天福地』获香港玉雕精品博览会特别荣誉奖;1993年成立吴德昇玉雕艺术工作室;2003年成立戴家祥德昇玉雕工作室;2004年被评为**玉石雕刻大师;2006年获**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7年作品获『**玉雕』『天工奖』金奖;兼任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有限公司珠宝玉器艺术总监;2008年作品获**第三届玉雕『百花奖』金奖;2009年兼任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有限公司、上海城工艺品有限公司首席艺术大总监。
传承谱系
第一代:陆善琴第二代:吴德昇第三代:黄杨洪 王金忠 陆凤龙 范轶璐 陆怡超 徐冬梅第四代:晏凯 刘顺 唐现刚第五代:朱宁波、袁凯逢
荣誉称号:
**玉雕石刻艺术大师
**工艺美术大师
上海特级玉石雕刻终身大师
获奖收藏:
1989年12月洞天福地获1992年香港玉雕精品博览会特别荣誉奖
2006年12月李白醉酒获北京工美首届**和田玉“玉鼎杯”金奖
2007年12月绝代双骄获世界华人玉雕艺术大赛金奖
2007年12月四大美女获**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金奖
2008年12月罗汉颂获**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金奖
2008年12月李白获第九届**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即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天工艺苑百花杯”金奖
2008年12月贵妃获**玉器百花奖金奖
2008年12月李白醉酒获**玉器“百花奖”金奖
2009年12月裸女摆件获**玉器百花奖金奖
2009年12月双骄获**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金奖
2009年12月春泉获**玉石雕刻精品博览会“百花玉缘杯”金奖
2010年12月寿星获**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金奖
2011年12月〈绝代双骄〉〈白玉裸女〉〈贵妃出浴〉获**上海玉石雕刻“玉龙奖”金奖
2011年12月瑞获**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金奖
2014年12月姜太公钓鱼获国家文化部艺术类‘百花奖’金奖
评价:
在当代海派玉雕领域,吴德昇是一位标志性的代表人物,是业界公认的最具艺术天赋的玉雕大师之一,凭借**传统玉雕的深厚基础,他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成为“赋予玉雕人物新生命的第一人”,并以“作品沉稳、工艺精湛、古朴灵动”和“俏色巧雕、作品大气磅礴、高迈奇古”享誉业界,被尊为海派玉雕“美女鬼斧”、“罗汉三杰”首席领袖,并于2016年被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北京上海两地的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等四家机构特授“**国匠”荣誉称号。在“一带一路”倡导**文化走出去的时代大背景下,吴德昇更是以传播**传统文化为己任,近年来借助论坛、展览、讲学等各种机会将**的玉雕文化推向世界。
吴德升的作品题材各式各样,尤以人物和立体件见长。他以**传统玉雕的浓厚基础,进一步潜心研究西方雕塑史,吸取写宝雕刻大师米开朗基罗与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等人物作品精华,赋予**传统人物雕刻不同的深刻内涵。他的作品灵活剔透,人物的比例虽然较为夸张,但很生动,很有感觉,结构非常准确,层次分明,生动的形象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即使是细部的手指、动作都让人没得挑剔。在创作的思维上,即使采用传统的题材,却仍能创作出令人感受强烈的作品,极为写真,表现却很抢眼,有别于一般的**传统的意象风格。因其琢玉成绩出色,渐渐取得了雕刻界权威人士的一致认可,还被尊为“上海四大天王”之一。 1981年,吴德升的首件白玉料获奖作品《姜太公钓鱼》获得了国家文化部艺术类百花奖,并被誉为“作品沉稳、工艺精湛、古朴灵动”。一件玉雕作品,能够达到“工艺精湛”的赞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高超的刀工、技巧,当然还包括对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的熟练程度。在这点上,吴德升强调:“不要老钻**传统的做法,由于早期的雕刻工具较为落后,我们可以多引进现代的,参考国外好的东西补强。比如国外的金属雕刻线条流畅、立体空间感强,让人觉得很活,而**的就给人感觉比较平面。我不否认**的玉雕很好,但应该可以再发展的。”由于对工具的运用能力极强,还有对玉材韧性的信任,吴德升在治玉时,能够充分运用工具,熟练地发挥各种技巧,同样的工具,他可以做出和别人不同的手法,将作品中的需要表现玉质细腻质感的地方也挥洒得 淋漓尽致。
多年来吴大师专攻人物雕刻,将一件事情做的尽善尽美。用心的赋予他每一个作品强烈的视觉美感,人物作品雕刻经他处理之后变得活灵活现,最大限度的展现了作品材质的温润细腻和人物典雅高贵的气质。“随心所欲不逾矩”可以概括吴德昇如今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对设计元素的把控,各种技法、题材、风格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地自由转换。例如他的裸女系列,玉乳挺拔、腰肢纤细柔美、略显夸张的臀部,取材于欧美女人的身材,而往上看丹凤眼、樱桃口、低头时的娇羞妩媚却像极了**美人。吴德昇善于抓住人物的瞬间神态,将西方的雕塑与**的玉雕相结合,表现手法及设计理念极具现代感,可谓古为今用,洋为今用。在美女和罗汉类的作品中,吴德昇的作品更是出类拔萃。“**玉雕四大天王”之一的头衔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