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东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 最新新闻
收藏古玉多看真品少出手 微痕迹让仿古玉无处遁行 2017-08-13
商代的龙有蘑菇形的龙角,战国的龙张牙舞爪,眼睛凸出十分凶猛,唐代的龙非常粗壮,向上升腾嘴角超过眼梢,宋代的龙颈较细、嘴角与眼梢相平,元代的龙小头细颈蛇尾,明代的龙在早中晚期各不相同,清代的龙老态龙钟像老寿星……...详情
内容来自
  • 姓名刘卫东
  • 拼音LiuWeiDong
  • 年龄---- 岁
  • 户籍地新疆乌鲁木齐市
  • 任职机构“刘琢磨”玉雕工作室新疆民族工艺美术厂
  • 荣誉称号民间巧匠,非遗传承人
  • 师承马进贵
  • 擅长材质和田玉
  • 擅长题材人物,器皿
  • 头衔新疆玉雕大师

1986年,刘卫东进入新疆民族工艺美术厂玉雕车间工作并接触玉雕,他师从国家级玉雕大师、**玉雕大师马进贵先生,学习玉雕至今。2010年8月经新疆珠宝玉石协会、新疆工艺美术协会、**工商联新疆珠宝玉石商会,**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马进贵先生推荐,共同评定为新疆玉雕行业第三代传承人。2011年,刘卫东获得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玉雕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013年11月被评为新疆玉雕大师。

刘卫东在创作实践中,需要尊重玉料本质和特色的重要性,他认为玉雕创作应该秉持“自然、简单、合理、创新”的设计理念。琢玉要达到一种境界,一定要从技术上的高度娴熟逐步上升到艺术上的圆通入化,做完之后人们欣赏、赞同、认可你的创作,能看懂你发自内心的情感,感同身受,从中感悟到一些东西,这样的作品才是成功的作品。因为,大家收藏把玩玉器,是一种心情,一种意境,也是在可求获得一种共鸣,一种启迪,是享受了在其中的一个过程。作品就要具有这些丰富的内涵,创作者是赋予作品内涵的人,因而琢玉先琢人创作者自身的修炼,艺术修养不断的提升,无疑是保证创作好作品的前提。
与传统玉雕师的玉雕方式不同,刘卫东雕刻玉石时挑选上好的玉材精工细作,在形态上脱离玉雕旧有造型的束缚,不仅将古人画风、书法意趣与玉石天然形态相结合,甚至古代青铜器的图案、造型也被引入创作。
谈到玉的价值,刘卫东说:“玉字从甲骨文出现到现在一直没变。**上下五千年,很多东西都是被历史长河淹没,但是玉一直保存下来,而且地位很高。因为玉表面看起来很温润,但是质地很坚硬,跟**人的性格很像。”
谈到玉雕的制作过程,刘卫东告诉记者:“以前在车间做器皿的时候,玉石不仅材料稀缺,制作工艺更是复杂,耗时很长。一件传神的玉器,可能是在十几种构思中遴选而出,可能是建立在几百件甚至几千件的雕刻实践上。这和我们的踏实勤恳的性格有关。”
“现在一些人把玉世俗化了,以后的作品跟传统风格不一样,注重表达技巧更重要的是内涵,现代制作技艺的长足进步玉石雕刻水平的高低已经不再是单纯技艺高低的不同,更囊括创意、形态、寓意的比较。”对刘卫东来讲,玉雕已不再仅仅作为工艺品存在,更是人性与品格的写照。多年来,刘卫东坚持玉雕师是艺术家而非匠人的观点。
  • 08/13收藏古玉多看真品少出手 微痕迹让仿古玉无处遁行
  • 09/29新疆工艺美术大师刘卫东:玉雕与传统文化分不开
  • 03/18好雕工,琢出玉石灵气
  • 02/18新疆玉雕界青年精英崭露头角
  • 09/10第五批新疆玉雕大师、新疆玉雕工艺师名单

上一篇 : 郑良东

下一篇 : 史海拴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