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刘道立
- 拼音LiuDaoLi
- 年龄---- 岁
- 户籍地安徽宿州市
- 任职机构
- 荣誉称号民间巧匠
- 师承邵飞王力澜
- 擅长材质和田玉
- 擅长题材人物,鸟兽,花草虫鱼
- 头衔
<p style="text-indent:2em;">祖籍安徽宿州的刘道立,16岁就开始到扬州学习玉雕打磨,随后又来到新疆跟随新疆玉雕大师邵飞,学习玉雕设计雕刻。五年后,深得师傅真传的刘道立,已经可以独自设计雕刻子冈牌、花鸟鱼虫杂件,以及人物的雕刻。<span>2011年刘道立又前往苏州,跟随苏州玉雕大师王力澜学习设计雕刻。</span></p><p style="text-indent:2em;">“新疆玉雕的豪放,加上苏州玉雕的细腻、灵动,我都可以灵活掌握,在一件玉雕作品中,淋淋尽致的展现出来,这是对和田玉的尊重,也是对和田玉爱好者的尊重。”刘道立说,他至今都很感谢自己的师傅邵飞、王力澜,传授自己玉雕技艺,自己也凭着实力,进入了新疆玉雕工艺师的行列。</p><p style="text-indent:2em;">2016年,刘道立再次回到新疆,组建了自己的玉雕团队,女朋友皮玉娟,跟随玉雕大师陈天四学习玉雕多年,同样精通玉雕设计、雕刻。两人兴趣相投,聊得最投机的就是一块和田玉籽料原石的设计雕刻,虽然有时候会在设计的时候有争执,但是最终会取长补短,让一块和田玉籽料最大程度的展现自然美。新疆玉雕工艺师贾飞,也被刘道立请进了团队,还有师弟王志鹏,负责雕刻;刘晓玉、景彦岚负责抛光,还有一位兢兢业业的玉雕学徒潘岩。</p><p style="text-indent:2em;">谈到玉雕创作理念,刘道立不好意思的笑了,他说,自己平时一直在向师傅学习,向新疆的国家级玉雕大师、工艺美术大师学习。要将天然玉材变成具有一定形式和内容自勺可视玉雕作品,离不开玉雕制作技艺和技巧,要切合实际情况,根据玉料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来设计作品,熟能生巧,巧能化腐朽为神奇。玉雕的魅力,就是要追求和表现玉的质感,体现“因材施艺”的创作理念。通过工艺,展现玉的最美丽的材质属性;通过视觉和手感触摸,感受玉雕作品所特有的美感境界。</p><p style="text-indent:2em;">天然玉材得之不易,应当尊重它、审透它、读懂它、守望它的生命,聆听它的语言。充分利用玉料,多大的材料尽量保持它,突出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若是过多地雕琢,过多地去料,是将人为意图强加于玉,是对原料的不尊重,是对玉料个性的抹杀。</p><p style="text-indent:2em;">“作为玉雕师来说,一件玉雕作品是付诸了感情,要让作品有生命有情感,那么玉雕师本身就得带着一种情感来完成作品,这样就赋予了作品一种人性美。同时,玉雕作品的寓意不能只拘泥于传统,应当具有时代新意,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鉴赏玉雕的主要目的是能够让观者从作品中体会造物主的神奇以及作者的苦心,充分发掘其艺术性,从而领悟人生哲理,得到精神升华。”刘道立说,相信自己,能够在新疆玉雕行业,带领自己的团队,慢慢的向各位玉雕大师学习,不断成长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