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照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杨世照1979年生于河北冀州,**玉石雕刻错金大师,**玉器薄胎压金银丝镶嵌技艺传承人。祖辈杨广起曾跟随玉器薄胎错金套料取材工艺发明创始人“北玉四杰”之首潘秉衡老先生学艺,父亲杨恆绍也从事玉雕错金工艺一生。因此,杨世照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便与玉石结下了缘分,其从事玉雕行业可谓是根正苗红。
杨世照正式入行是在1994年,当时的“玉雕”行业正在经历着一段阵痛期。由于改革开放时期国家政策的调整,很多传统手艺人开始进入各大品牌玉雕企业打工。一时间,人心浮躁,商业气息浓厚,导致设计制作出来的玉器徒有其型,却没有丝毫的韵味。在这种形势下,许多人对玉器失去了耐心,大批手艺人改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杨世照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独善其身,他做出了当时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决定——把玉雕做好,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在得到父亲的认可后,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这条逆风之路。
每一件完整玉雕作品都会经历非常复杂的工序,从一开始的设计阶段就要反复推敲,而在雕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色差或者瑕疵,而面对这样的情况就必须重新设计。杨世照常说:玉石是有灵性的,他会将对于玉的感情倾注到每一次的设计中,再传递到雕刻刀上,把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玉雕作品完美的展现出来。他已经记不清自己雕刻过多少件完美的作品了,只知道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2008年,杨世照在南阳镇平**最大的玉石集散地创办了自己的五德玉雕错金工艺工作室,在工作中他不断对玉雕工艺进行开发和尝试,有时候会为了一瞬间的灵感而废寝忘食,以高昂的时间和材料成本作为代价进行验证。玉石行业在保留优秀传统的同时,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创新,对于一个有追求的玉雕艺术家来说,这种付出是有价值的。
杨世照的玉雕作品范围极广,人物、动物、花草、器皿样样精通。在设计上布局大气、对比精准,擅长利用玉的天然颜色进行创作,作品生动有趣,造型独特,总能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惊喜。
比如这件作品,原本是一块非常不好处理的原石,而在杨世照的创作下,则恰到好处的把原石中很脏的部分作为背景,干净的部分用细腻的刀工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头像,在深色背景的凸显下,主体部分更加立体生动。这种巧妙的利用瑕疵的手法,堪称一绝。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沉淀,凭借对玉雕技术的初心,杨世照先后获得全球华人艺术家称号,被**艺术家协会任命为协会理事,玉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面对荣誉这是一种肯定,但杨世照一直坚信,即使随着社会发展,大多数工作可以由自动化机械完成,但手艺人永远是不可代替的。玉雕,它既是一种工艺,也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玉雕像做人一样,在不断打磨玉石的同时,也是对人生的打磨。传统工艺需要有人继承,而以杨世照为代表的一批手艺人,会一直保持工匠精神,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作为潘秉衡老先生的第四代传人,杨世照始终把为玉雕行业奋斗作为自己前行的动力,从而尽自己所能,将这门几度失传的错金技艺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