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鹏飞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 姓名姜鹏飞
  • 拼音JiangPengFei
  • 年龄33 岁
  • 户籍地河南周口市沈丘县
  • 任职机构
  • 荣誉称号省级玉石雕刻大师
  • 师承高松峰;戴原福
  • 擅长材质
  • 擅长题材人物,鸟兽,花草虫鱼
  • 头衔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

姜鹏飞,男,汉族,1988年生,河南省沈丘县人,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1988年出生在河南周口市沈丘县。自幼受当地玉雕行业影响,喜爱雕刻。2008年跟随福建玉雕大师戴原福老师,学习雕刻,后跟随河南玉雕大师、工艺美术大师高松峰老师深造。擅长花鸟,形意,人物类的雕刻,作品深受行业内人士和资深玉石爱好者的喜爱。

浅谈对玉石设计雕刻的理解

玉雕最早发源于的新石器早期。原始社会末期, 玉石工艺水平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层次,清代是我国玉雕发展繁荣之时,规根品种及产量均逾越前代,**玉器雕刻无论是丰富的造型、多变的装饰、精湛的技法,还是流派纷呈的风格都是无与伦比的。绚丽多姿、精美绝伦的**玉雕在世界上名闻遐迩,被国人视为国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艺至今,对玉雕也经历了从喜受到热爱再到日不琢玉便坐卧不宁的发展历程。

一、艺术既源于生活,也源于文化

雕刻作品必然是反映一个时代生活文化的语言,如唐代的诗,宋朝的词。而玉雕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承载着**文化的厚重感,传世经典则必然是时代的缩影和浓缩,反映**民族几千年来历史的沧桑巨变和时代变迁,记录这一个个时代的记忆。**人的感情较含蓄,常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玉雕艺术为人们提供了品赏休闲与寄托情怀的优雅境地。

二、玉石材质的美是基础,是最原始而重要的价值

一件玉雕艺术作品的价值雕刻作品包含着对天然资源的保护、理解及雕刻者高超的技艺所赋于的文化气息。具有一致性和普遍性的思想趣味和高品味的审美追求,必然会在当时的作品上反映出来。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它的独特性,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玉雕一直都属于收藏品,是文人、墨客的雅玩之物。要求因材施艺以及文化因素的注入。创作要有灵感,激情是灵感的突现,不要随意放过大脑活动所产生的-切设想,即使是可笑的。因为许多传世的经典之作,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三、艺术要有个性

艺术创作是对生活细心观察,是自己内心世界的艺术再现,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应用。表现在别人未曾发觉的现象和未曾表达的内涵,是深厚的艺术造诣、文化底蕴、文学修养,扎实的美术功底的体现。在创作中力求与作品交流、对话,把作品当做活的生灵。将自身情感真正融于作品中,随激情波动,依技法流转,把美的向往与追求,借石转化为视觉造型,把对象提高到艺术境地,领略作品内心情态。

四、玉雕匠人在面对每块原石的时候,要有所思,有所寄意地去创作作品

玉雕匠人是具有想象力的,在创作的时候是带着自己独有的情感寄托的。在我看来,每块玉石的颜色、质地及形状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活体。它可以活跃你的思路,启发于我们对美的想象。只要把美好的感情融入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可以充分地抒发自己的情感,甚至表达自己的思想主题。生活是艺术的来源: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才能创造出鲜活的作品。

玉雕匠人应该是执着的,我们坚守着自己的立场,执着于自己的创作理念,不半途而废,不急功近利,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艺和艺术理念,这样才能创造出富有个人艺术特色的作品。**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厚瑰丽的国学资源,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也构成了一个巨大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每位玉雕匠人如果能建立起一种自觉意识,从其中汲取营养,提取素材,开拓眼界,获得灵感。

**传统的玉雕艺术,继承容易,创新难求。我们眼下当务之急是摆正心态,不浮躁、不气馁。先了解玉雕艺术史,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深入学习和研究,从传统处着手。回顾本民族的其它优秀艺术门类,用平静的心去体会、参悟。让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我们也要用真诚的人生态度、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文化责任意识。为我国玉雕事业的发展和传播而努力创作。

上一篇 : 李浩(瑞丽)

下一篇 : 李学宁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