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向全世界传播,难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10-14 02:54:27

在距今八千多年的时间长河里,华夏文明留下了让人深刻的玉文化体系。

2000年,是**玉文化研究的繁华期,在**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倡议下,**玉文化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商业层面也取得了举足轻重的进步。

费孝通认为,在全世界文化体系里,唯有华夏文明有尊玉爱玉的传统,且8000多年未曾中断。其中不仅有深厚的华夏文化背景,更隐喻着**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和推广玉文化,是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

如今20年过去了,**人的民族自信心回来了,**人的文化骄傲回来了,**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

然而,**文化在对外输出时,遭遇了很大的难题,归结起来就是两点不认可:价值不认可,市场不认可。以至于有些人戏称,全世界的最大的玉市场就在**,也只有**,最多扩大到亚洲或东亚(泛华夏文化圈)。

价值不认可,本质是不认可玉石文化背后的**文化;市场不认可,是国外的普通年轻人没有兴趣了解深厚的**文化,对**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功夫、修真小说爽文和抖音。

玉文化,传递的是什么价值?

首先是**式的包容。纵观**玉文化8000年,玉,或者说我们最重视的玉种,从来都是外来物。和田玉和翡翠,都不是产自传统的中原地区。和田玉来自新疆昆仑山,翡翠来自东南亚国家缅甸。

这彰显了**文明一以贯之的价值观: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只要你认同**文明,你就是**文明的一分子。

玉跟宝石的最大区别是,玉是很多小晶体的集合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玉,“君子和而不同”,“和”读第四声,是指不同声音的和谐共奏。不同成分的小晶体无绵无咧地构成了最美丽的玉。宝石则是单一大结晶,讲究的不是和谐,而是同一。

就像孙中山先生在武昌起义时,喊出的口号“驱逐鞑虏,恢复**”,革命成功后旋即又改成“五族共和”,这正是**式的价值观。

其次,是**式的仁义。

德玉文化的内涵,是儒家的君子文化,即**式的“仁义”。

“仁者爱人”,仁的第一重含义,是对家庭的重视,正确处理家庭伦理关系,孝敬长辈,抚养晚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是与外国倡导的个人自由主义价值观严重冲突的。

仁的第二重含义,是把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传统文化里流行的“赠玉”行为,就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玉不离身,因为代表仁的玉对我很重要;玉赠君子,把仁推广传播出去,更加重要。

仁的第三重含义,是保持分寸。该你管得,要“当仁不让”;不该你管的,要“敏于事而慎于言”。

至于“义”,则要做到“廉而不刿”,就是有棱角却不至于割伤别人,做事有礼有节,却又温润而泽。很多盘了很久的玉把件一样。

所以说,当有一天,玉文化可以跟宝石文化并驾齐驱的时候,**文化也将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这需要我们所有华夏子孙一同努力。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