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是历史故事?,汉白玉石桥的来历

发布时间:2023-01-23 18:20:01

1.程门立雪是历史故事?

程门立雪是历史故事?

是历史的故事哦

“程门立雪”这句成语家喻户晓。 它来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学习的故事。 杨时从小聪明,4岁进村,7岁能写诗,8岁能赋形,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主修经史,熙宁九年登上进士榜。

他一生立志著书,曾在很多地方讲学,很受欢迎。 在家期间,长期呆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埋头学习,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浏阳县令途中,不辞辛劳,绕道洛阳,拜程颐为师,以求学问更上一层楼。

有一天,杨时和他的同学去玩,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不一样,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们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到了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 他们走到半路,朔风凛冽,瑞雪纷飞,寒风凛冽地吹进他们的衣襟。

他们把衣服裹好,赶紧赶路。 来到程颐家,正好适合老师坐在火炉旁养神。 杨二人不敢惊动老师,恭恭敬敬地侍立在门外,等老师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树林如银妆,房子也变成了雪白的素装。

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仍然恭恭敬敬地侍候着。 半晌,程颐醒来,从窗口发现侍候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浑身裹着雪,脚下的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赶紧站起身来迎接他们俩。 此后,杨时学习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称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意义礼仪是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之一,是表达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之。 ”。 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2.汉白玉石桥的来历

汉白玉石桥的来历

天桥名称的由来是指建于北京市中轴线和龙须沟交汇处的汉白玉玉石桥。 明永乐年间建造天坛,皇帝每年祭祀天大典通过这座桥。 天子是皇宫至天坛、先农坛祭典的必由之路,故俗称“天桥”。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