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中的第一个故事,最后的和氏玉换没?,玉和翡翠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3-01-10 08:40:02
发布时间:2023-01-10 08:40:02
将相和的历史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该文本由“回归完美”、“渑池之会”、“廉藏交友”、“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完美地回来”中的“璧”指的是“和氏璧”。 这是宝玉的名字,有不平凡的起源。 在春秋时代的楚国,传说有一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捡了一块玉璞(未经加工的美玉),把它献给楚励王。 王请来了辨别玉石的专家鉴定,鉴定后说是石头。 国王勃然大怒,以为卞和是在欺骗自己,以欺骗你的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不久,励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枚玉璞献给了武王。 武王也请辨玉专家鉴定,说结果是一块石头,武王又以欺君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腿。 武王死后,文王即位。 卞和抱着玉璞在楚山下哭,哭了三天三夜。 眼泪干了,最后流血了。 文王听了,就派人问他:“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没哭成这样,为什么哭成这样?” 卞和回答。 “我不是为脚被砍掉而悲伤哭泣。 可悲的是,有人把宝玉说成石头,给忠贞的人栽上诈骗的罪名。 ”于是文王派人加工这个玉璞,果然是珍贵的宝玉。 于是把这个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因宝玉石的珍贵和来历不公,成为举世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 这也是秦王企图以十五城为诱饵骗取“和氏璧”的原因。 蔺相如不怕暴虐,甘冒失去生命的风险,平安回到赵家。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 另一方面,“和氏璧”的珍贵也在于此。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 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多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立下丰功伟绩。 长平之战时,坚固的墙壁固守了三年。 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导致惨败。 燕国乘机攻打赵。 赵孝成王力挺廉颇,战胜燕军。 赵封廉相当信平君,都是报国的。 悼念襄王时,廉不得志,投奔魏国。 魏不太信任,一直没重用。 又奔楚,任楚将。 最后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 赵惠文王时,得到举世罕见的宝玉——楚和氏璧,秦国强以十五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率璧派遣秦国,与秦王当庭努力,平安返回赵。 赵王封相如上医。 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前往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会见秦王,免得赵王被秦王羞辱。 回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清高,清廉愤慨,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清廉十分宽容。 让廉颇恍然大悟,负荆请罪,两人成了好朋友。 把相和的故事传到美谈里。
《将相和》故事(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填墙归赵; 另外,和赵王一起去了秦王设置的渑池会,保护赵王免受暗算。 为了奖励林相如汗马功劳,赵王封林相如为总理。 廉以功勋卓著而不服,但多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 廉颇终于恍然大悟,蔺相如谢罪。 将相和好,共辅国,国家平安。
我没有得到那个玉。
去南禅寺文化商业街看看吧。 应该能找到买家,但在销售之前请找专业部门鉴定一下。 避免不必要的故障的
翡翠虽然是玉石的一种,但因为翡翠的纯度高,色泽也很好。 从名称、成分、硬度比重、鉴赏、市场价值、偏好群体、历史文化传承七个方面有不同的区别特征。
传统狭义上的玉,仅指新疆产的和田玉、独山玉等,这是个民间称谓(按此理解来讨论这个话题,下同),翡翠是具体品种,基本产于缅甸,但根据国家标准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的标准,玉是一个品类名称,包含翡翠,和田玉等。从名称、成分、硬度比重、鉴赏、市场价值、偏好群体、历史文化传承七个方面细说下区别特征:
1、名称区别:
翡翠是具体玉石品种,玉是“玉石“简称,“石之美者为玉”,属于大类别。翡翠归属于“玉石”大类中。
根据国家标准(推荐性)GB/T16552-2010的规范文件:天然玉石包含有:翡翠(硬玉)、软玉(含和田玉、青玉、白玉、碧玉、墨玉等)、欧泊、玉髓、木变石、石英岩、独山玉、青金石、绿松石、葡萄石、苏纪石、寿山石、鸡血石等细分基本名称。
根据行业传统称谓,玉石分为硬玉(翡翠)和软玉,软玉狭义上是指和田玉(注意:和田玉不是指产地,现在的青海料、俄罗斯料、韩国料统统归属在和田玉类别中),广义上包括岫玉,南阳玉,酒泉玉等十多种玉石。
2、成分区别:
翡翠的成分是硅酸钠铝,内部为紧密的纤维状结构,具有细腻和坚韧的特点;和田玉的成份为硅酸钙镁铁,呈层状分布的纤维交织结构,韧性很高。
3、硬度区别:
翡翠的莫氏硬度是6.5-7,比重为3.25-3.40,一般为3.33克/立方厘米;其他软玉的莫氏硬度是6.5,软玉比重一般为2.96克/立方厘米,其他玉种比重稍有不同;
4、鉴赏区别:
翡翠鉴赏要点(根据翡翠分级国家推荐标准(推荐)GB/T23885-2009):
透明度:即对可见光的透过程度,对应商贸传统的种地,级别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透明(玻璃地)、亚透明(冰地)、半透明(糯化地)、微透明(冬瓜地)、不透明(瓷地/干白地)。
质地: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大小、形状、均匀程度及颗粒间相互关系等因素的综合特征。分为极细、细、较细、较粗、粗等级别。
颜色:无色、绿色、紫色、红黄色,再依据色调、浓度、明度细分颜色。翡翠颜色“以绿为贵”。
净度:净度级别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极纯净、纯净、较纯净、尚纯净、不纯净。
雕工:同其他玉。
其他玉鉴赏要点:
透明度:和田玉、绿松石等不考虑
质地:和田玉要求质地细腻,温润,油性好,光泽好。
颜色:和田玉以白玉为上品。碧玉以绿为贵。
净度:净度越高越好,和田玉籽料推崇带皮色。
皮色:和田玉籽讲究,可以俏雕。
雕工:同翡翠。
5、市场价值区别:
翡翠:被誉为“玉中之王”,品质好的价值才高。
其他玉:和田玉籽料也有“玉中之王”美誉,其他品质好的玉中,也广泛受到认可,顶级品质的其他玉石,价格也很高,如绿松石、南红玛瑙、鸡血石中的极品,但还是不及品相好的翡翠和和田玉籽料的价格。现在市场充斥者很多俄料、韩料的和田玉,细腻度,温润度,油性等都于正宗新疆产和田玉相差甚远,价格也是天壤之别,新手往往容易走入误区。
6.偏好群体区别:
翡翠:主要用做首饰佩戴、美饰用途,侧重于珠宝首饰市场,女性更偏好,男性也适合。主要形式有手镯、花件、挂件、镶嵌成吊坠、戒指等,少量用于雕工成把玩件、摆件。
和田玉:主要用作把玩件,侧重于文玩市场,男性群体更喜欢,少量用作手镯、挂件适合女性群体。和田玉大料常常用于雕刻成摆件。
其他玉:绿松石、鸡血石、寿山石更多的是受文玩市场欢迎,更多的用于把玩件、摆件等。
7、历史文化传承区别:
翡翠:翡翠用作首饰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明清时期翡翠只有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和机会佩戴使用,近代盛行于华人世界,欧美人不太认可接受翡翠和其他的玉石。从服饰美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的旗袍搭配上好的翡翠饰品,具有非常典型的东方女性美,翡翠受到慈禧太后、宋美龄等人的挚爱,刘晓庆等也都是翡翠的忠实粉丝。
和田玉: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是传统意义上的“玉”,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深入民心,《诗经》之中: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认为“君子比德与玉”,历史对于玉德的最终诠释,来自于东汉许慎的“五德说”。即:仁、义、志、勇、洁。成了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