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汉白玉?,关于玉带桥的故事(小段)
发布时间:2023-01-08 22:00:07
发布时间:2023-01-08 22:00:07
汉白玉是纯白的大理石,石灰石形状,含有发光的晶体。 从中国古代开始,就用这块石材做宫殿里的石阶和护栏。 所谓“玉造朱栏”,因华丽如玉,故有汉白玉之称。 天安门前的华表、金水桥、宫内宫殿的基座、石阶和护栏都是用汉白玉做的。 汉白玉产量约占所有大理石产量的30%。 汉白玉体白,也用于佛像等雕刻,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就使用白色大理石作为人物雕刻的材料。
一玉带桥始建于清干隆时,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据说干隆帝每次去西山都会经过这座桥下。 因为这座桥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它的形状也很美。 现在,桥头上还保留着干隆帝的御题。 东边是螺黛——痕平的明月镜,虹光百尺倒映水晶帘。 西边离瀛洲星河很近,景分蓬岛的宫阙水边很多。
二查玉带桥为当地客家富豪余凤岐募集资金,建于清朝1740年。 故名“凤岐桥”。 余凤岐也因修建玉带桥,成为江西赣南客家孺皆知的人物。 清干隆五年,虎山河流急流滚滚,两岸似隔千里,人来人往极为不便。 为了造福一方人民,便利南来北往,当地富豪余凤岐召集当地民工,自己出资修建玉带桥。 但是玉带桥到一半就停了——玉带桥建设工程没钱了。 余凤岐想哭。 余岐左思右想,顾不上有钱的体面和难看,沿路乞讨银子,决定修建玉带桥。 幸运的是,余凤岐才走了几十里,就被好心的寡妇知道了,寡妇倾家荡产,向余凤岐付了银两,把余凤岐送到了维修现场。 玉带桥终于竣工了。 余岐造桥的一封诚心信,受到数百年来客家人士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