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代有关名玉的故事,越详细越好!!!,岫岩玉石知识大分享,告诉你岫岩玉石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09-03 03:01:03

1.求古代有关名玉的故事,越详细越好!!!

求古代有关名玉的故事,越详细越好!!!

完美归来的故事

2.岫岩玉石知识大分享,告诉你岫岩玉石的故事?

岫岩玉石知识大分享,告诉你岫岩玉石的故事?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辽宁岫岩玉,因历史悠久、产量丰富、质地温暖细腻而闻名世界。 但受去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影响,年末年初岫岩玉制造商玉石产品的销售大幅减少到往年的1/10以下。 “南方的地产商和北方的煤老板往年都开车选择大件家具玉器,但今年他们生意不好,缩手缩脚。 ”辽宁岫岩兴隆玉雕厂长姜涛说。 春节的时候,岫岩县不再有昔日的车水马龙,生产厂家大多提前关门。 不过姜涛认为,尽管岫岩玉产品的销售受到了影响,但岫岩玉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变,其藏品的玩法功能不变,保值、增值的性能也不变。 而且,在行业受到冲击后,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岫岩玉的发展将更加平稳健康,价格更加合理。 因此,现在也是收藏岫岩玉的好时期。 “岫岩玉是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越来越少的老玉和河磨玉,价值增长很快。 ”姜涛说,用不了十年,河磨玉就像新疆的和田玉一样,一石难求。 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岫岩玉,因产于“中国玉乡”辽宁岫岩县而得名,被誉为新疆和田玉、河南南阳独山玉、湖北郓县“绿松石”和中国“四大名玉”。 岫岩玉质地温暖晶莹,耐高温耐腐蚀,雕刻性和抛光性好,是国内外非常优质的玉雕材料,适合雕刻大中型玉石。 2005年,岫岩玉雕“素活”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岫岩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开发利用的玉石。 据介绍,历代出土文物中,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都有用岫岩玉雕琢的玉器。 西汉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丝玉衣”玉片,也有一部分是岫岩玉制作的。 5000年前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玉石制品多为岫岩玉制。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岫岩玉储量约300万吨,居全国玉石储量之首,实行限产后,年产量仍占全国玉石总产量的60%。 岫岩玉主要分为透闪石质玉、蛇纹石质玉和前两个混合体三类。 透闪石质玉包括老玉、河磨玉、石包玉。 这类玉石产于岫岩县偏岭镇细玉沟,玉质温润细腻,与新疆和田玉同质,尤其是河磨玉,为珍贵玉石,广泛见于收藏界。 据厂家遭遇经济寒流,岫岩县约有5000多家玉器加工厂,年产值超过7亿元。 去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岫岩玉的产销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姜涛说,在去年11月举行的2008中国国际珠宝展上,一些大型藏家和投资机构不像以前那样出手,爱玉人士也在缩紧钱包,导致展会销售惨淡。 “我千里迢迢地把看家的宝贝拉过来,只卖了小装饰品。 ”姜涛说。 记者也在展会现场看到,姜涛展示的大型岫岩玉摆设“人生富贵”、“福窝宝地”、“三羊开泰”等,质地上乘,雕刻精美,但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整个展会只卖十五六万元。 年末年初,销售也没有迎来旺季。 “往年一个月卖4500万元,今年只有450万元。 ”姜涛说,往年北京、天津、浙江、山西、上海等城市的地产商、煤老板都在春节前后开车下单,几十万、几百万元的大型玉雕是他们喜欢的消费品,但今年这些大亨却缩水了钱包。 但姜涛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岫岩玉是不可再生资源,原料和玉石产品价格一直平稳上涨,岫岩玉中最好的玉石也很珍贵。 因此,岫岩玉的价值仍然坚不可摧。 收藏岫岩玉必须错过时机。 近年来,岫岩政府为加强原料保护,岫岩玉限量开采,产量大幅下降。

姜涛认为,目前岫岩玉原石及制品销售低迷,但玉石材料本身所蕴含的价值没有改变,爱玉、讲究玉石的文化传统没有改变,玉石的保值功能也没有改变。 因此,对于藏家来说,现在

是收藏岫岩玉的好时机。 玉石是不可再生资源,好的玉料日益稀缺。新疆和田玉河床禁止开采后,真正的籽料越来越少,很多珍贵玉石成了绝版。岫岩玉中的极品玉石——河磨玉,质感与和田玉最为相似,被认为是和田玉惟一替代品。河磨玉是在亿万年前,由河水冲刷滚落在河床中的玉石块形成的,由于以前过度开采,现在资源非常有限,原料的价格也在不断增长,跟10年前相比,上涨了500倍。“用不了10年,或者8年或者5年,河磨玉会变得跟和田玉一样稀有。”姜涛说,岫岩玉悠久的历史,使得收藏者不仅是在把玩玉石,也是在品味一种深厚的玉石文化。


3.有关宝玉一个的典故

有关宝玉一个的典故

和氏壁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像。(以下部分文字译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今安徽蚌埠市)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逐出国都。厉王死,武王继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楚文王继位后,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