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第一大峡谷”房县阴峪河:藏有玉石的神秘河流,玉石加工厂的玉石便宜吗?
发布时间:2022-09-02 13:01:02
发布时间:2022-09-02 13:01:02
发源于神农架林区,汇入房县九道乡的阴峪河,又名“华中第一大峡谷”。 她的雄伟、艰险、秀丽、神秘感,再加上朦胧的野人传说、河底鲜艳的红石,是国内户外运动圈著名的穿越路线。 近日,记者一行人在当地人的带领下,从房县九道乡逆流而上,徒步进入这片神秘之地。
神秘峡谷人迹罕至
阴峪河绵延约50公里,汉江最大支流——塞河源头就在这里。 据《神农架志》记载,“阴峪河发源于白石漂山,位于神农架山脉北坡。 因为穿过阴森森的峡谷,所以被称为“阴峪河”。 ”记者们从房县九道乡瓦房坪村出发,计划溯河考察阴峪河。
在前往瓦房坪村的途中,宽不到100米的峡谷两侧的峭壁一落千丈。 山谷上长着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满眼碧绿。 车到了瓦房坪村委会,大家都很好奇在九道乡文化站干部程知金、瓦房坪村主任王兵的带领下,沿着河谷往上走。
抬头一看,几乎垂直的峭壁高耸入云,峡谷里林木茂密,云雾弥漫,是一片若隐若现的蓝天; 低头一看,两旁藤萝密布,瀑布潭静,一座山溪奔腾咆哮,撞上巨石轰鸣,震耳欲聋。
峡谷内偶尔能看到野猪和狗熊的足迹、粪便,但几乎看不到人类的踪迹。 程知金说,这里出没着各种大型野生动物,包括熊、野猪、豺、麂皮、微笑等。 多年前,村民曾看到过金豹。 据报道,1999年、2000年的2组外国游客曾在阴峪河源头的白石水漂一带目击过“野人”,几代科学试验分析“野人”出没的可能性最大。
穿越路上危险重重
这条路线必须整体努力。 下水前,王兵提醒大家:“河水凉飕飕的,要有心理准备。” 当天气温超过35摄氏度,猛烈的阳光几乎睁不开眼睛,记者不太相信他的话。
没想到,双脚踏入河里的瞬间,针刺般刺痛袭来,一行人吓得大声喊叫,纷纷跳进岸边,双脚放松后再次下水。
“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这句话用于形容阴峪河的穿越感,但并不恰当。 过峡谷不容易。 脚下的大小石头上长着光滑的苔藓,有时会不小心摔倒。 不一会儿,所有人的双脚、手臂都“出彩”了。 因为汹涌的河流的阻力,逆流而上很辛苦。 在稍深的河里,双手拿着背包或照相机涉水会更危险。
前进约1小时后,落差2米以上的水堵塞了去路。 一行人绕到岸边,一块房子那么大的巨石裂成两半,中间的缝隙正好可以供一个人通过。 底部是黑暗的深潭,好在缝隙两端挂着两棵枯树可供人通行。 记者背着双肩包,挎着相机踩着枯树,双手抵着石壁小心翼翼地挪动,不料左脚踩的枯树突然掉了下来,身体迅速下滑。 本能地扭动着身体,记者像杂耍一样骑上了另一棵枯树。 在人们的悲鸣声中,在确认了背包、照相机的安全之后,记者休息了一下。
3小时后,由于落水、巨石遮挡、时间的关系,一行人回到了原路。 “我们这次徒步的路程还不到阴峪河的十分之一,要完全走可能需要两三天。 ”多次带客人来的程知金坦言,他自己也没有走过阴峪河峡谷。
河床常见鸡血玉石
阴峪河原始野性、人迹罕至,水量之大、落差之大,在十堰境内十分罕见。 但对当地村民来说,这条河里不仅流着清澈的溪水,还流着玉石——鸡血和梅花玉石。
在倾倒河流的过程中,看到脚下的许多石头呈明显的红色。 仔细一看,它们的颜色浓度略有不同,有些石头上还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白色。 王兵介绍说:“我们当地人管这块红石叫鸡血玉,外界管它叫鸡血梅花玉。”
十多年前,阴峪河的鸡血玉逐渐为人所知,不少人从外地来买石头。 于是,去河边捡石头也成了当地村民创收的手段。
今年45岁,经营石头生意十几年的当地村民王成介绍说,河水流经广阔的原始森林,注入阴峪河河谷,雨水充沛时还可以晃动巨石。 因为这里在阴峪河的下游,所以总是会出现“好石头”。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上一篇 : 水浒传里的一个故事100到200之间?,石头变成玉石故事100字
下一篇 : 有关于玉的传说故事吗?,关于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