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的故事和来历是什么?,武则天和玉石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09-01 16:16:02

1.和氏璧的故事和来历是什么?

和氏璧的故事和来历是什么?

氏璧来历:“玉印岩”又名“抱璞岩”,位于闽南漳州巡检镇金装坪村,距县城78公里。 “玉印岩”坐北向南,岩深11米,宽15米,高10米,岩南隔河对岸有尖尖圆形山包,有“凤凰台”之称。 据先秦文献记载,公元前700多年,“玉印岩”附近居住着一位名叫卞和的石工后人。

和卞上山种地的时候,经常会有一对凤凰落在凤凰台上,叫了三声,然后跳进岩石里,或者去高翔北。 卞和有“凤凰坠入无宝之地”之说,也曾从祖父那里听说过石头的类型和宝石的特征。

于是,他仔细观察凤凰入洞的动静,终于发现凤凰从千山万水之外叼着朱砂在这里嵌玉。 卞和凿出了与周围不同的石头给祖父看。 祖父惊讶地说:“这是宝石。”

全家商议把它献给楚王,提高了楚王的声誉。 但一次、二次献宝,都被玉尹说成顽石,以欺君罪被楚励王、楚武王下令砍了他的双脚。

第三次献玉感动了楚文王。 文王令玉工剖玉定名“和氏璧”,封和令阳侯为零(陵),卞和不受,“宝玉出世,我愿足矣。 ”他说。 这些稀世珍宝,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神州大地上演绎了无数惊险的故事。

氏璧物语(秦王政九年,制作御玺。 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进贡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 直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落入孙坚、袁术之手,传入魏、晋。 五胡十六国的时候,流过一次诸强,后来被南朝继承了。

隋朝死后,隋朝的萧皇后把御玺带到突厥,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直到御玺回到唐朝。 五代时天下大乱,传来的御玺不知所终。 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多认为秦始皇使用的御玺是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王莽篡汉时,派人向姨母韩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王政君勃然大怒,将玉玺打在地上,传国玉玺崩一角后,黄金修补,从此留下伤痕。

扩展资料

历史传闻:公元前228年,秦氏灭赵氏,和氏璧最终落入秦国之手。 很遗憾,和氏璧从历史记录中消失了。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与氏璧一起制作了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否和氏璧所制暂且不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曾让玉工雕刻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 据史书记载,此玺系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刺虎钮。 说起龙鱼凤鸟的牡丹,玉玺上的文句是丞相李斯在大篆书中“受命于天,寿永昌”的八字。

2.武则天和玉石的故事?

武则天和玉石的故事?

武则天好祥瑞、图吉利,天下人为了讨恩赏,绞尽脑汁投其所好。 有一次,东都洛阳的一位百姓在洛河原看到一块石头,不小心把石头劈成两半,发现这块石头的中心是红色的。 他急忙向武则天献上这块石头,介绍说:“这块石头有一颗忠于皇帝的心。” 武则天听了很高兴。 当时,李昭德大臣提醒武则天:“这块石头有忠于皇帝的心,其他石头会发动叛乱吗?” 武则天虽然觉悟了,但也不怪献石的人。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