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宝石加热前后,把蓝宝石放在煮热的氢氧化钠溶液里,有什么反应

发布时间:2024-03-24 15:24:01

导读:烧和无烧其实是宝石级别的刚玉(不仅是蓝宝石)的一种优化方法,通过对宝石加热提升它的净度和色彩...下面是蓝宝石加热前后,把蓝宝石放在煮热的氢氧化钠溶液里,有什么反应的详细诠释。

蓝宝石加热前后,把蓝宝石放在煮热的氢氧化钠溶液里,有什么反应

把蓝宝石放在煮热的氢氧化钠溶液里,有什么反应

蓝宝石其主要化学成份为Al2O3(三氧化二铝),蓝色是由于其中混有少量钛(Ti)和铁(Fe)杂质所致 Al2O3+2NaOH=2NaAlO2+H2O 不过这个没试过。 它要融化成溶液,因为宝石的主要成分是Al2O 3,在NaOH并加热的条件下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宝石溶化气体生成 蓝宝石主要成分是(Al2O3)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融化成水,不过需要很高的温度,而且是不可逆的

请问热处理的红蓝宝石是否改变了宝石原有的特性还有热处理是否可以.

经热处理的红蓝宝石还是红蓝宝石,并无质变。其重要特性依旧,如比重、折光率、双折光、硬度等等还是跟天然一样。唯有双色性、莹光及吸收光谱可能有些改变,还有就是热处理有时也产生一些因它而起的内含物。 天然红蓝宝石一旦经热处理,宝石内部或多或少会有所改变,现今市场上大部分的热处理红蓝宝石,在具有水平的鉴定室里可能检查的出来,但在某些情况下,实在很难,甚至于不可能检查出来。鉴定此项工作须有很多精密的设备及专门人员。有时也很难凭一两个特征就判定是否处理过,例如以前及现在很多的热处理都加温到1900℃,很接近红蓝宝石的熔点,可是,现今比较技巧的处理是:从300~1900℃都在使用范围内。例如赤铁矿(Hematite)的熔点是1388℃,理应在1900℃以前就融化了,因此若发现赤铁矿膜(HematiePlate)的内含物时,就据此判断是天然未处理,这可不一定正确的。

热处理红的蓝宝石有哪些特征

加热处理还可用于消除红宝石或蓝宝石的丝绢光泽或者增强星光红色、蓝宝石的星光现象。红、蓝宝石的热处理被认为是优化类型。热处理红、蓝宝石的特征有:(1)熔蚀的金红石针:金红石针熔蚀的典型特征是长针状的晶体被熔断,形成点状线、断续线或者较粗大的晶体被熔蚀成线状溶滴。(2)熔蚀的晶体包体:晶体包体的棱角被熔蚀,形成浑圆状的形态;晶体包体完全熔化后凝固成白色或灰色的球状体或似球状体,被称为“雪球”,是热处理的标志性特征。有些晶体熔融或部分熔融后会在与主晶的接触面上形成颜色浓集的区域,称为“色边”,也是热处理的典型标志。(3)穗边裂隙:如果晶体包体完全或部分熔化后,部分熔体溢入裂隙,形成环绕熔化的晶体分布的熔滴环,或者充填到裂隙的其他位置,溢出的熔体还可能在熔化的晶体周围形成强对比度的空穴,在应力裂隙的最外环,通常形成非常特征的,呈白色或灰白色的边沿,如同环礁的形态,故也称为环礁裂隙。(4)锆石晕:由于锆石具有很高的熔点,在热处理过程中锆石包体不受影响,但其所伴随的应力裂隙有可能会形成环边裂隙。(5)水管状的包裹体:原分布在裂隙面上孤立状态的指纹状包裹体,经加热后形成连通的弯曲的、同心状的、象很长的卷曲地散布在地上的水管状的包裹体。(6)色带和生长带:热处理致色的蓝宝石其色带往往具有典型的特征,例如斯里兰卡浅色或无色的刚玉加热后形成蓝色,其蓝色多集中在边界模糊色带和色斑中,而这些色带和色斑又是由边缘不清的蓝色斑点所组成。热处理会使生长带和色带的边界扩散,使界线变模糊,甚至变形。(7)云雾体:缅甸孟素的红宝石经加热后常形成云雾体,云雾体由致密的白色、低反差的、定向排列的,并可形成三维网格的晶体包体所组成,其成分不明,可能是脱水的水铝矿(γ-Al2O3)。这种云雾体在天然、未经热处理的红、蓝宝石中很少见到。(8)紫外荧光:紫外荧光可作为热处理的重要特征。某些热处理的红宝石在长波紫外光发正常的红色荧光,但在短波下,在红色的荧光之上,迭加白垩色及绿白色或蓝白色成分的荧光,形成粉红色的荧光。

蓝宝石“烧”和“无烧”是什么意思?“烧”就不值钱吗?

名词解释:刚玉=Corundu m,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 蓝宝石=BlueSapphire 红宝石=Ruby 蓝宝石和红宝石都属于刚玉家族 处理:通过覆膜、辐照、填充等方法将品质不好的宝石或非宝石级别的矿物弄成宝石的样子。处理完就是人工的。 优化:通过加热的方法优化天然宝石,优化完还是天然的。 烧和无烧其实是宝石级别的刚玉(不仅是蓝宝石)的一种优化方法,通过对宝石加热提升它的净度和色彩。这种方法自从发明以来就广为珠宝界采用,市面上大约90%的红蓝宝石(BluesapphireandRuby)是经过热处理的,也就是“烧过”。热处理被认为是天然的处理方法,因此经过热处理的宝石,也属于“天然宝石”,全球知名的宝石实验室都认为热优化的宝石属于“天然宝石”。(这个概念是相对于扩散处理、覆膜等手段,那些属于人非天然宝石)。 在讲理论之前,先来打个有节操的比方: 热优化相当于将”早产“的宝石放在早产婴儿的保育房里培养,类似于再造一个孕育宝石的地下环境。 下图:”早产“的刚玉颜色灰白;”老年“的刚玉不再透明,也没色彩;刚刚好开采出来的宝石,缘分哪。 热优化在宝石工业上叫”一度烧“,只是将宝石放在高温环境(400-1700度)的环境内加热,而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加铍、钛等元素使宝石上色的叫二度烧,非天然)。通过一次加热,让宝石内部的金红石等杂质消除,提升宝石的透明度,通过多次加热,可以提升宝石的色彩(主要是饱和度)。世界各个产地的宝石由于杂质等性状不同,加热的方法也不同,例如马达加斯加的粉色蓝宝石通常是400度加热。 下图展示了加热前后的蓝宝石,一目了然吧。 下图为无烧蓝宝石的丝状杂质 热优化是永久、不可逆、对人体无害的宝石优化方法,经过热优化的石头也是天然的。说到价格,5克拉以上的蓝宝石,3克拉以上的红宝石,有无热优化,价格是有较大差异的,对于普通消费级别的宝石来说,差别很小,也就20%左右吧。

蓝宝石用火去烧会爆吗?

不会,因为蓝宝石经过热处理需要上千度的高温处理。 实际上,市场上至少90%以上的红蓝宝石是经过热处理的,也就是烧过! 但是热处理在红蓝宝石的加工里被称作是天然的处理方法,因此经过热处理的宝石,也归属于“天然宝石”类!当然是要排除一些扩散处理和覆膜处理的。 一般的鉴定你要依赖专业的证书的,像GI C,GRS都会表明经过热处理的。 非要自己鉴定,只能在高倍的放大镜下看宝石结构是否是天然的丝状纹理,里面如果纹理不自然,有小气泡或者气泡已经破了,那就是被热处理过无疑了!

高温时蓝宝石透明吗?

应该透明,只要温度不破坏他的晶格结构的情况下(熔点以内),单晶的物理性质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你试试 纯净的氧化铝是白色无定形粉末,俗称矾土,密度3.9-4.0g/cm 3,熔点2050℃、沸点2980℃,不溶于水,氧化铝主要有α型和γ型两种变体,工业上可从铝土矿中提取.

什么是红蓝宝石的“无烧,有烧”

1、红蓝宝石的无烧:纯天然,未经过任何优化或者处理。 2、红蓝宝石的有烧:通过优化,即“加热处理”的红蓝宝石。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绝大多数红蓝宝石都是经过加热处理。 是的。红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差别很大,价格也是相差好几倍的。 对于红蓝宝石的加热处理也就是常说的有烧,又分新烧和老烧。新烧和老烧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新烧在国内标准视为优化同天然而老烧还加入了化学物质(助溶剂,玻璃),通常是净度颜色都较差的宝石会选择新烧,老烧主要是改善红蓝宝的颜色使其更加明亮。 老烧处理的红蓝宝石性质稳定,颜色较为明亮价格也相对比无烧的便宜,价格合理的区间了解清楚也是可以接受的。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