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清后期绘画艺术作品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2-17 21:40:01
发布时间:2023-02-17 21:40:01
玄宗名叫朱拜基,是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是明王朝的第五位皇帝。 他继承守成,继续明朝开国60年以来的基础事业。 以德治国迎来了明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仁宣之治”。 朱拜基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出生)。 当时,他的曾祖父朱元璋在位,祖父朱棣文为燕王。
传说朱拜基出生的那天晚上,燕王朱棣做了一个梦,梦见太祖朱元璋给了自己一个刻有“传世之昌”的大圭。 大圭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被授予大圭意味着朱元璋将皇位传给自己。 这是朱棣梦寐以求的。
他醒来后,知道长孙朱拜基出生了,正好证明了梦想。 为此朱棣很高兴,认为这孩子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后来朱棣满月了,朱棣见到这个孙子,兴奋地说:“儿女英气盎然,符吾梦运。” 但朱拜基出生三个月,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传到朱棣的外甥朱允坟,即明惠帝。
虽然朱棣没有得到皇位,但他的梦想和孙子朱拜基的诞生,让他相信自己才是真命天子。 这些也是后来他发动靖难夺取皇位的重要原因。 朱闵基从小就聪明好学,没有辜负爷爷朱棣的厚爱。 朱棣对这个长孙的成长也付出了很多心血。
他无论是征兵还是国政,都尽量带在身边,以便随时被教导。 永乐二年(1404年),朱鹮把自己不太喜欢的长子册立为太子,也是希望明代的江山能传到长孙手里。 永乐八年(1410年),朱鹮从南京去北京巡视,带着13岁的孙子同行。
一路上,朱棣耐心地教朱泋观察民情民风,了解农民窠臼的苦难,也教他祖上创业的苦难,并向他讲述历代兴衰得失的故事,简直就是以帝王的标准来养育他。 第二年,14岁的朱拜基被册立为皇太孙。
朱拜基在这样的教诲下,不仅成为文武双全的好少年,而且为治理未来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父亲朱高炽成为太子的20年间,皇叔朱高煲和朱髙燧一直觊觎太子的地位。 两人多次陷害朱高炽,朱望基多次机智地解决父亲的危机。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朱棣病逝,朱高炽即位,即仁宗,朱拜基被册立为太子。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称帝仁宗病逝,朱拜基继位皇帝,即明宣宗,次年改元宣德。
宣宗28岁即位,但皇位还没有稳定,汉王就发生了叛乱。 这也是前两朝遗留危险的集中爆发。 汉王朱高煲和赵王朱高燧,是仁宗同胞的弟弟,他们曾多次为争蓄陷害大哥朱髙炽,成祖朱棣勃然大怒,打算废了他们。
仁厚的朱髙炽怀着亲情,七嘴八舌地谈心,保住了王位,但他们的野心没有泯灭,他们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时刻。 宣宗上台后,想用丰厚的报酬和亲情感化两位皇叔,但两人完全不领情。
洪熙元年(1425年)八月,汉王趁这位皇帝侄子政权不稳,从封地乐安(今山东饶县)发动叛乱。 他致函宣宗,谴责仁宗执政违反洪武、永乐旧制,并斥责宣宗也犯了许多错误。
同时,他分别致函王公大臣,诬蔑宣宗,挑拨君臣关系。 宣宗受不了,决定用武力镇压。 他采纳了大臣夏原吉和杨荣的建议,迅速出兵,并免于亲征,鼓舞了士气,震慑了叛军。 但宣宗尽仁尽义,他再次致函汉王,劝他悬崖勒马,汉王根本不听。
所以,宣宗大军很快就来到了乐安城下。 汉王是个色情狂的小人,见形势不利,便开城投降。 宣宗还是对他慷慨,没有按大臣们的意见处决他,而是把他押送到北京,废为庶民,软禁在西内,生活上也很优待。
可惜,汉王还是不知道感恩。 宣德四年(1429年),宣宗亲切地看望这位昔日的皇叔,朱高却意外地用脚绊倒了宣宗。 玄宗真的生气了,马上搬来三百多斤大铜缸,把朱髙扣在里面,用火烧死活活。
汉王被杀,赵王朱高燧也心怀恐惧,主动交出兵权保命。 解除两位皇叔的威胁后,宣宗的皇位也逐渐巩固。 宣宗统治时期,他继续重用父亲仁宗时期的名臣杨士奇、杨荣、蹙义、夏原吉等人,同时也密切关注新人才的选拔。
即位第三个月,他通知了人事部,让五品以上的在京官员推荐公正廉洁的贤才。 为了选择
拔出真正有才学的人,防止官员们徇私,宣宗还规定,凡被举荐的人犯了法,举荐者连坐。宣宗对昏庸无能、贪污受贿的官吏,则绝不姑息,坚决予以严惩。商喜《明宣宗行乐图》、谢环《杏园雅集图》、倪端《聘庞图》、刘俊《雪夜访普图
上一篇 : 陈文斌的英文名怎么?,李文斌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