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兰亭集序背后的书法大家了解的有多?,兰亭集序书法特征和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3-01-22 13:50:01
发布时间:2023-01-22 13:50:01
【作者介绍】
王羲之(321—379 ),字逸少,东晋琅邪(lngy,临沂) y)今山东省临沂市,会智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曾任右军将军、会智内史,世人称之为王右军。
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虽然也擅长诗文,但被书法之名所掩盖。 他胸怀辽阔,爱好山水,富有爱国思想,受到当时人们的尊敬。
【解决问题】
东穆帝永和九年(353 )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的名士谢安、孙中央和本家侄子王凝之、王献之等41人在山阴兰亭“修禊”。
会上各人写了一首诗,最后王羲之写了这篇有名的序言。 兰亭集是41名参加者的诗作的集合。
王羲之当场誊写了这篇序言。 这就是有名的《兰亭序》法帖。 字迹是行书,笔画圆润挺拔,风格流丽优美,是书法史上的珍品。
唐初以唐太宗的所得,命赵耀等人临摹几本,分赠亲贵近臣。 太宗之死以真迹殉葬,现在看到的是唐模本。
【注释】
永和九年,岁岁丑陋。 暮春之初,有时在会智山阴的兰亭修理禊(x尸)。 永和:东晋穆帝年号。
九年:公元353年。 岁在癸丑:这一年的生肖纪年属于癸丑。 暮春:农历三月,是春天的最后一个月。 会智:是古郡名,管辖地包括今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东南部一带。 山阴:县名,今浙江省绍兴市。
兰亭:今绍兴西南,地名兰渚,有亭。 禊(古代风俗为农历三月三日(上巳日)临水祭奠,祓除不祥) f)去除不祥,修理楔子。 实际上是古人的游春活动。 禊:消除不祥的祭礼。
先说明集会的时间、地点、理由。 群贤至,少长咸集。 群贤:指谢安等32位名士。 少长(指王凝之等9个本家子弟。 完成:全部。 咸的:都城。 重新提交出席会议的人。 这里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亦有清流激湍(tun ),映带左右。
修竹:高跷。 修:很长。 乱)急流成旋涡的水。 影带:景色相互衬托,相互关联。 重新描绘集会地景色的胜利。 想着要冲曲水(shng ),排坐之后,没有丝竹管弦之盛。 光是瞥一眼吟诵,就足以尽情倾诉深情。
作为流过看曲水()清流激沭)的杯子的弯曲水道。古人的饮酒方式是:将装满酒的酒杯从水的上游放出,顺流而下,流到别人面前,就有人拿起酒来喝酒吟诗。 杯.杯。
曲水:引水环曲于水路,用于冲杯。 列坐次:大家并排坐在曲水旁边。 其次,这里指的是水边。 丝弦:都是乐器。 盛:很多,是这里很热闹的意思。 一咏(一边喝酒一边吟诗。 幽玄之情:深藏的感情。 写下饮酒作诗的乐趣。
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仰望宇宙之大、俯视范畴盛况,令人赏心悦目,足以视听。 相信可乐。 日也:是这一天啊。 惠风:柔和的风,春风。 和睦:温和舒畅。 类别:指万物。
所以:用于。 游手好闲。 怀:把胸张大。 十分钟:完全可以。 视听之乐:尽情享受见闻之乐。 极:包罗万象。 娱乐:快乐。 信:是真的。 集会之日有良辰美景之乐。
第一节,写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理由、饮酒作诗、欣赏美景的乐趣。
夫(f)人的相位,俯仰一世。 丈夫:引起争论的助词。 相与相:互相交往。 音调:表示低头抬头期间时间短。 一世:一生。 这两句话是说,人们生活在一起,很快就度过了一生。 借用“皮钦一世”引起讨论。
或者拿起所有的怀里,把(w)的话放进室内; 有人抱着自己的心情,在室内面对面说话。 或者,有人。 诸之。 “面对面”。 不稳重的人。 或者是因为发送了委托。 波浪冲出形骸。 也有人以某样东西为依托,寄托自己的感情,随心所欲地生活。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靠得住。 寄(寄)情。 所(所谓寄托者,就是像山水一样喜欢的东西。 浮浪形骸之外:行为放纵,身体不受世俗礼法约束。 流浪:不受约束。 形骸:身体。 不稳重的人。 () ) ) ) ) ) ) )0) 000000000000000000
知老之将至。艺术特色
1. 笔道精致 一丝不苟
起止运行,提按转换,笔笔到位。虽如游丝,绝不拖泥带水,而是一丝不苟,力到锋杪。开篇“永和九年”四字,实是点画纯净,圆润雄强,骨力内含,势若屈铁,真可谓刚健杂流丽。“岁”字,笔笔呼应承接,虽无牵丝,而行笔轨迹十分明晰。所谓形断意连是也。“贤”字之“又”的斜长点尾部,回锋带出的转折处,提按转折,也交代得十分清楚。“茂”字竖撇的回钩牵丝,是那么圆融坚实而精致。细察全帖,所有点画,莫不如此。
2. 藏露正侧 诸法俱备
点画形态决定笔法。笔法一般分为正侧藏露。正则圆实,侧则多姿,露则轨迹清楚,秀俊灵动,藏则呼应内藏,含蓄浑穆。故方笔[小方笔]用露侧,圆笔用正藏。《兰亭序》可谓诸法俱备,且往往融合于一字一画之中。就藏露看,“怀”左竖起收皆藏,余则多露笔。“兰”字左竖和“一”字均起露收藏。就正侧言, “峻”字除一小部分正锋外,余皆为侧锋。就方圆看,“间”和“因”字外两竖为方笔,中皆为圆笔。“流”字左下两点连写成方,余皆为圆。不仅如此,因行书贵在活泼流畅,但亦须沉着稳重,故《兰亭序》用笔大多是既露且藏,亦圆亦方,全藏全露全方全圆者甚少。无论点,横,撇等等,往往如此,俯拾皆是。如“九”字横撇起笔,“岁”字所有点画均是这样。这种笔法是在露锋承上之后立即随势重按圆转而成。这种使藏露融于起笔之中,可以说是《兰亭序》一大特色,从而收到方中见圆,露中有藏所形成的特殊艺术效果,为后世开劈了诸笔法融合无间的道路
美学意义
从总体审美角度看,《兰亭序》可以十六字概括之,即风神萧洒,意态悠闲,不偏不激,中正平和。 进一步看,前八个字体现了道家美学观,后八个字体现了儒家美学观。道法自然,儒讲中和,儒道融合,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精神,也是王氏自身思想的实质。作为士大夫,必然深受儒家熏陶,作为对时代最敏感的文人,在儒教衰微,玄学盛行的时代,他能不受到影响?从其少时坦腹东床,不拘礼法的行为和表字逸少及晚年喜从道士并服食丹药等等来看,道家之影响是很大的。方孝孺评《兰亭》为“得其自然,而兼众美”。孙过庭说:“兰亭兴集,思逸神超”。不正是捕捉到道家美学观在《兰亭》中的呈现吗? 尤以黄庭坚的评语:“右军笔法如孟子言性,庄周谈自然”。由此也可见王字的美学渊源。
《兰亭序》之美,可以这样评价:兴逸神飞,心手两忘,行云流水,纯乎自然。骨力寓于姿媚之内,匠心泯于天然之中。轻快流畅,挥洒自若,首尾呼应,神完气足。轻重徐疾,抑扬顿挫,方圆使转,疏密揖让,大小长短,欹正聚散,莫不笔随意行,曲尽其美。
上一篇 : 楷体字是什么样的?,什么是楷体字?
下一篇 : 书法中"碧"字怎么书?,书法的“书”字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