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何所爱东坡怎么理解,你是否同意东坡的说法?
发布时间:2022-08-24 22:40:02
发布时间:2022-08-24 22:40:02
苏轼是宋代的诗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与字为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现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祖籍河北帘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降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先后认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降为惠州、儋州。 惠宗被大赦送回北方,中途病逝于常州。 宋高宗追赠太师,谥号为“文忠”。
扩展资料:
苏轼的主要成就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就文体本身的发展而言,苏语的历史贡献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语体进行了全面改革,最终突破了“艳科”一词的传统结构,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成了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转型,是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晚唐、五代以来,语言一直被视为“小道”。
柳永一生潜心写作,推动了语体的发展,但未能提高语言的文学地位。 苏轼首先从理论上打破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系”。 诗和词虽然有外表形式上的差异,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必须一致。
因此,他常常把诗与词相提并论。 他从文体观念上把语言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为语言接近诗风,实现语言与诗的相互交流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意思是自己为什么不喜欢自己。
悠闲,耐富贵,忍痒。 这是苏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的座右铭,常人很难做到。 话说回来,如果普通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主观能动性,保持一定的心智纯洁性,就一定能达到苏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上一篇 : 吴冠中擅长画什么?,请教吴冠中的画临摹
下一篇 : 什么是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