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鼐的人物简介,孙家鼐的父亲是谁
发布时间:2022-08-30 09:10:01
发布时间:2022-08-30 09:10:01
孙家鼐,从小读诗书,在院试中举了出来之后,第一次考试不及格,看到诸哥在名单上,就要自己努力。 咸丰九年(1859年)一甲一进士(状元)。 后授撰述,侍读,进书房,钦予旧居扩建,悬挂“状元及第”牌匾。 因为长期住在京都,后来在北京廉子胡同盖了另一所房子。
同年(1864年)被任命为湖北学政。 光绪四年(1878年(奉命行走毗庆宫),与翁同龙宣读光绪皇帝后,令内阁学士疲惫,晋升工部侍郎。 江西学政陈宝琛请示以儒黄宗羲、顾炎武祭祀文庙,议员多认为不可行,孙家鼐再请潘祖荫、翁同骁、孙诒经等人批准。
光绪十六年(1890 )授予都院右都御史、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朝议主战时,他抗议说“即使牺牲也无法启发”,主张忍耐和妥协。 甲午海战失败,执政党和在野党感到惊讶。 他提出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认为振兴中华,要重视科学、兴办实业、国家富强、民族繁荣首先要开学堂。
孙家鼐名列强强学会,正在参加活动。 御史杨崇伊承李鸿章之意,奏皇帝“强学会妄议朝政”,改名强学会为“官书局”,孙家鼐仍以此为主。 他多次向光绪皇帝推荐维新派郑观应的《盛事危言》、汤光潜的《危言》、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等书,并请人印了几千份寄给各级官吏。 他赞成维新派以“开民智”、“通下情”为先的政治主张,认为“报纸是通下情的重要途径,读报可以堵塞皇帝的地位,但必须严禁乱码聪明”。 他和马吉森合股在河南安阳创办了广益纺织厂。 让侄子孙多森在上海创办阜丰面粉厂、中孚银行,先后投资兴办启新水泥公司、北京自来水厂、井陉矿务局、沧州官矿公司等。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光绪皇帝推行变法,废除科举,兴办学堂,编纂报纸,命令孙家鼐主办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研究欧美日本国家的办学体制。 孙家鼐说:“中学为主,西学为辅; 中学为身,西学为用”。 京师大学堂拟设10门主科、10门附属科,要求“总古今、包中外、此体用、贯精粗……” 并主张兴办医学堂、武备学堂、速成学堂,大声呼吁各省多办中小学校堂。 此后,子孙在故乡寿州经营了许多学堂。 康、梁变法失败后,六君子被杀,慈禧太后“废帝立储”,他无力劝谏,意见不获接纳,藉以生病,请退兵抗议。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他奉慈禧之命到西安担任礼部尚书。 回到北京后,拜了体仁阁的大学士,移历东阁、文渊阁,晋升武英殿担任学务大臣。
光绪三十二年(1906 )清廷宣布立宪,成立资政院,孙家鼐任总裁,邀请诸臣轮流讲课,亲撰尚书、四子书讲课。 光绪三十四年(1908 )二月,赏太子太傅,在寿县城北街建太傅第(今中共寿县县委党校所在地)。
宣统元年(1909年)孙家鼐更是抱病,不久去世,享年83岁。 谥号为文正公。 次年,家人抬棺回国,葬在寿县城南九龙乡柳树圩附近。
戊年,命孙家鼐作为管理新教学的总管,迅速起草教学章程(或理解为教科书和教学内容更为恰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