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翡翠和收藏黄金哪个更好?,翡翠abc货的区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3-23 05:20:01
发布时间:2023-03-23 05:20:01
俗话说“金有宝珠”,收藏黄金的最大优点是变现容易,市场价格相对透明。 但是增值周期长,艺术性弱,即使有价值也很难成为传家宝。
收藏翡翠特别是高母端翡翠,不仅价值上升空间大,而且呈上升趋势,自1996年以来,年平均涨幅保持在2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传家宝。
对于想涉足玉翡翠收藏的投资者来说,掌握一点玉翡翠鉴别和真伪的基本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对照实物,比较看好)玉石翡翠收藏非常注重实践性,投资者需要经常接触实物,积累大量实践经验。
)2)具备长期投资心理意识)玉翡翠属工艺品的价格主要受材质和制作工艺的影响,但由于这些标准比较客观固定,玉翡翠品的价格在国际国内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趋势,大起大落的情况很少,像书画作品一样,由于作者声誉的波动
所以,除了
非投资者有非常便利和廉价的进货渠道,否则不适合短期投资。
)3)仔细鉴别藏品真伪)光凭经验是看不出来的,有可能导致投资损失。 因此,在决定购买大玉玉作为收藏投资对象之前,一定要4 (尽可能通过专业的鉴别机构或专家,使用门仪器科学鉴别玉质,为玉玉的收藏投资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4)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行情)现阶段国内消费也在逐步扩大,但玉石产品的主流价格以海外市场为准。 因此,有条件的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的拍卖活动,没有这样的条件,就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行情。
)5)以制造技术为选择首选标准)在众多藏品中,玉石产品价格受其年代影响较小,主要受其制造技术水平的影响。 投资者收藏投资玉器翡翠产品,必须以制作工艺为首要标准。
翡翠又称翡翠、翠玉、缅甸玉,是玉石的一种,颜色为翠绿色(称翠)或红色(称绿宝石)。 它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玉级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钠铬辉石或钠钙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我经常听说翡翠被归类为abc商品,之所以这样区分,是因为三种商品在组成上、后加工上和光泽上都有差异,价格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选择的时候,分辨翡翠abc的三种商品是不会犹豫的。
首先翡翠的abc商品是什么:
A品:翡翠A品是指天然生成的翡翠,只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雕刻、研磨、抛光,没有采用化学和放射方法改善内部结构。
新型A品(B品)是指在A品翡翠的基础上,在彩色根部分增加了颜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类翡翠加色品,无荧光反应,比重不变。 不严格的鉴定机构将颁发“翡翠a商品证书”。 这类翡翠在珠宝市场和很多名店都有卖的好,购买收藏级翡翠时一定要小心。
B品:酸洗漂白注胶处理
C品:染色处理。 为了给翡翠染色。 无论有无酸浸漂白,
充胶与否,凡人工加色的翡翠称C货。翡翠abc货的区别:
1、化学加工:
a货是指天然生成的翡翠,只是利用物理方法加工雕琢、打磨、抛光,而未使用任何化学、辐照方法改善其内部结构。
b货是指在a货翡翠的基础上,在有色根的部分添加颜色,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类翡翠加色物品,无荧光反应,且不改变比重。b货是经过酸洗漂白注胶处理的翡翠。
c货是经过染色处理的翡翠,为染色翡翠。不管酸浸漂白与否,充胶与否,凡人工加色的翡翠称c货。
2、光泽不同:
a货的光泽亮丽,有玻璃的光泽。它的表面很光滑,没有凹坑,没有沙眼,在放大镜下看有凸起的感觉。表面的反光,具有流动性,很有灵气。
b货的光泽是蜡状的,在反射光下可以看到表面凹凸不平。如果看进去里面,可以看到颗粒间有模糊的点团。
c货的光泽是树脂光泽,光泽度与b货相近,显得呆板。在反射光下有很多网状的沟槽,内部结构模糊不清,或者一团模糊。
3、敲击声音不同:
a货敲击起来的声音很悦耳,尾音悠扬清脆。这是因为翡翠的结果没有被破坏,整体性好的缘故。
b货经过强酸强碱浸泡,由于结构被破坏,敲击起来声音沉闷,尾音短促,不像a货那样清脆。
c货敲击的声音比b货更加沉闷、粗燥、短促,尾音很短,没有弹性,很快就消失了。
4、价格不同:a货价格最贵,b货次之,c货最便宜。
在了解了翡翠的abc货的区别后再来看看翡翠的鉴别方法:
1、光泽。翡翠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没充填之前表面见溶蚀凹坑,使之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加人树脂或塑料等有机充填物后,翡翠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2、颜色。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b货扩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看起来很不自然。
3、结构。翡翠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后,有部分物质带进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在反射光条件下,表面的溶蚀凹坑或蛛网状网纹清晰可见。
4、表面特征。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由于充填物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在原生的裂隙处呈较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绺裂组成了纵横交错的誓沟渠”。较大的“沟渠”中可见胶结物或残留气泡。加工技术较好的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无上述现象,须更加仔细地观察和测定。
5、密度、折射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多数密度、折射率略低。密度为3.00~3.43g/cm,折射率为1.65左右(点测)。但是由于翡翠的矿物组成复杂,某些天然翡翠的密度和折射率值也可能偏低,所以密度和折射率只能作为参考数据,通常不能作为判定翡翠是否经过充填的依据。
6、荧光性。无或弱至强的紫外荧光,荧光分布均匀或呈斑杂状。早期“B货”翡翠绝大多数有荧光。短波:弱,黄绿或蓝绿(蓝白);长波:中至强,黄绿或蓝白色。但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通常荧光强度较弱或无荧光。
7放大检查放。放大检查放大检查是鉴定这种处理翡翠的有效方法。分为表面观察和内部观察。
用反射光观察样品的表面,通常可见到三种情况:
①表面明显可见分布较均匀的“蛛网”状或“沟渠”状裂纹。这是确定无疑的漂白充填翡翠。但要注意与抛光不良造成麻点状表面相区分。漂白充填处理翡翠裂隙边缘较为圆滑,“翠性”不明显;而抛光不良所形成的麻点状凹坑多呈三角形,边缘较尖锐,分布不均匀,多出现于颗粒粗大处,“翠性”明显。
②表面抛 光较好,但局部可见细小裂纹相对集中。这是因为翡翠经漂白充填处理后又经过较为细致认真的再抛光,使得表面较光滑,局部细小裂纹是被破坏的翡翠颗粒间的极细小缝隙未被完全充填的表现。
③表面极为光滑,细小的裂纹很少,但在表面出现很多类似“翠性”反光的亮点。亮点往往是在较粗大颗粒的表面或内部重叠分布,而不似解理面的片状闪光。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见许多小亮点为小的气泡,这是由于在充填处理时未能把缝隙里面的空气全部抽空而保留下来的气泡。用透射光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经过 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结构松散,颗粒边缘界限模糊,颗粒破碎,解理不连贯。
8、热反应。“b货”翡翠加热200~300℃后胶质发生碳化。
9、敲击反应。经过漂白充填后的翡翠,其结构被破坏,矿物颗粒间被胶质充填。因此轻轻敲击后发出沉闷的声音,与天然翡翠清脆之声有明显的区别(此法主要适于翡翠手镯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