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有什么特点?,报恩寺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22-08-31 01:31:02
发布时间:2022-08-31 01:31:02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的长干里。 据说是明代永乐皇帝朱棣为纪念母亲而建造的。
大报恩寺建于1412年至1431年间,是宫殿般巨大、金黄耀眼的建筑群。 大报恩寺坐东向西,占地极广,方圆达4500多米,民间有“骑马封山门,九里十三步”之说。
全寺为临外秦淮河,为加固地基防潮,先将粗桩打入地基后放火焚烧,制成木炭,再用铁圈滚石碾压压实,木炭铺朱砂防潮杀虫。
大报恩寺的施工非常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运营。
大报恩寺规模宏大,以大雄宝殿、天王殿、宝塔为主体,设有金刚殿、观音殿、伽南殿、经藏殿、论藏殿、三藏殿、法堂、祖师堂、禅堂、经房、东西方丈及御亭、左右碑亭、画廊等殿堂。
全寺建筑分为南、北部分,北部为主体区域,分为东、西部分。 西边是报恩塔的区域,全部用围墙隔开,每组楼也有围墙。
据《金陵梵刹志》介绍,主体建筑中轴线布局有香水河桥、天王殿、大雄宝殿、琉璃塔、观音殿、法堂等。
香水桥南北两侧各设一座御碑亭,观音殿两侧有祖师殿和伽南殿,祖师殿前还有一座钟楼。 观音殿后面南北有画廊118室。
大殿后面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建于1412年,1428年竣工。 九层八面,底边周长101米,高78.2米,雄伟灿烂。 是南京古城墙平均高度的6倍半以上,可以俯瞰南京街头和城外的牛头、紫金诸山和长江、秦淮河。 几十公里外也能看到英姿。
塔八面开门,四实四虚,隔楼错位。 底层周围安放着四天王金刚护法像,身穿甲胄执剑,姿态各异。
四座拱门用五颜六色的琉璃封口,门上刻着琉璃神龙人兽。 门的两侧开着窗户,窗台上陀优鉴上开着花。 二至九楼分别有平座、朱红色琉璃栏杆。 根据瓦片的重量使用绿色的琉璃部件,有羊、狮子、马、白象等图案。
塔的外墙都是白色瓷砖做的,上面镶嵌着无数生动的金身佛像。 据记载,每层所有砖的数量相等,只是体积从下到上逐步缩小。 整个建筑物美观大方,富有工艺和艺术价值。
明代晚期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上说:
塔上下的金刚佛像是千百亿金身。 十几块金身琉璃砖拼凑在一起堆起来,那件衣服折得不舒服。 那张脸不痛快。 那胡子和眉毛不干净。 配合竹笋一起缝。 是信属鬼工。
塔顶有9个铁环,承载着镇上的黄金宝珠,重2000两,用8根铁丝固定在房角上。 每层屋檐下悬挂金铃鸣铎,计152个,随风摇曳,声响十余里,人人翘首以盼。
每层128个篝火,加上12个塔心室琉璃灯共140个。
灯盏被100多名小鬼监控,终年熬夜,每天耗油32kg,被称为“长明灯”。 白天金碧照亮天空,晚上能看到火龙几千米。
明代散文集《陶庵梦忆》描写如下。
阳光高照,霏霏,摇曳不定,上面射出一道光来,像香烟一样飘着,散落在半日本一侧。
由于琉璃塔全部是砖砌的,木材很少使用,明代嘉靖年间报恩寺被闪电烧毁,各殿堂化为灰烬,唯独琉璃塔安然无恙。
塔的中间是塔心室,楼梯在心室周围上升。 越上台阶也越陡。 塔的每一层内部都有碧绿的藻井,内壁覆盖着佛龛,每个小佛像的高度不过一尺。
琉璃宝塔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天下第一塔”,被誉为“中国大古董,永乐大窑器”。
除琉璃塔外,四天王殿和大殿最为壮丽。 东部地区还建造了供奉玄奘灵骨舍利的三藏塔。 僧房、禅堂、藏经殿等居住在南部。
大报恩寺香火鼎盛,信徒络绎不绝。 它雄伟壮丽的样子也吸引了许多游客。
描写大报恩寺琉璃塔的著作和诗文很多,明代作家陈沂在《南畿志》中写道:“外旋八面,内绳四方,外门爷
报恩寺位于滨江上游平武县岷山东麓。 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 )。 该寺原为明朝龙州佥事王玺所建小宫殿,事发追查,王玺畏罪,王玺改王府为寺施恩后,更名为报恩寺,山门匾额上题“敕修报恩寺”。
寺庙自西向东布置,建在长300米的中轴线上,占地27000多块
平方米。 整个寺院由广场、经幢、山门、钟楼、三桥、天王殿、 大悲殿、华严藏、大雄宝殿、碑亭、万佛阁及戒台、禅室、斋房、南北长 廊等构成,红墙绿瓦,金碧辉煌,布局严谨,浑然一体。上一篇 : 上古诺亚方舟广为人知,诺亚方舟长什么样?,世界上真的有诺亚方舟吗?
下一篇 : 乐山大佛的历史,乐山大佛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