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有多少个版本,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有多少个版本

发布时间:2022-08-21 00:05:01

1.八个样板戏究竟指的是哪八个?

八个样板戏究竟指的是哪八个?

八大样戏有京剧《智取威虎山》 《海港》010《红灯记》3010010010010010010《沙家浜》、芭蕾舞剧《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白毛女》。

1、《沙家浜》

革命现代京剧之一; 《红灯记》故事取材于电影《红灯记》,原创作者是黄泳江。 《自有后来人》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电影。 20世纪60年代,电影在全国上映,不久上海沪剧团改编成沪剧,哈尔滨京剧院率先登上京剧舞台。 当时的名字是《自有后来人》。

该剧是中国京剧院的精彩保留剧目,60年代至今,多位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高玉倩、钱浩梁、刘长瑜、李维康、冯志孝、孙岳、王晶华、杜富珍、张岚等相继演出。 近年来,青年团上演了这部剧,在老艺术家们的指导下,演出取得了成功。

二、《革命自有后来人》

编剧陶雄、李桐森、黄正勤、曹寿春、申阳生(执笔); 导演以陶雄为主,李仲林、李桐合作; 乐队主要成员有王煜元、赵济羹等; 舞台美术设计方面,幸运熙、周凡等主要演员有:李仲林(杨子荣)、纪玉良)、少剑波)、王正屏)、李勇奇)、贺水华)、坐山雕)等。

1958年8月在南京中华剧场首演,之后在苏州、上海等地演出,受到观众欢迎。 该稿《智取威虎山》剧本于195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在上海京剧院以后的演出中,沈金波饰演少剑波,童祥苓饰演杨子荣,演唱严厉的歌曲。

3、《智取威虎山》

1963年,江青开始创作上海京剧现代戏,以需要工人题材的戏剧为由,决定将李晓民创作的淮剧《海港》改编为京剧。 1964年由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石西民、市文化局副局长李太成具体担任。 郭炎生、何迟、杨村彬编剧、《海港的早晨》、杨兼导演、舞美设计幸熙等。

苏演金树英,王桂卿演刘大江,赵文奎演老母舅,童祥苓演俞宝昌。 剧中主要描写人民内部矛盾,并不暗藏敌人。 一九六五年二月一日在人民大舞台首演。

江青看了以后,对这种以中间人物为突出对象,要求修正以突出英雄人物和海港工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以“风雨同舟”的追光来制造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非常反感,于是改组创作班子,改编成闻捷、郑拾风、闻捷

1965年4月2日完成试演本,童芷苓由蔡瑶铣、章琴执导,音乐设计改为会泳。 江青看了之后谴责说“没有冲突论”。 之后,反复修改,1966年5月完成原稿,命名为《海港早晨》。 剧中人物全部更名,马可导演李丽芳饰演方海珍。 一九六六年十月一日,在沪东工人文化宫上演。

1967年春,该剧赴北京参加《海港》发表25周年纪念演出,6月22日在中南海报请中央领导审定。 毛泽东看了之后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场样板戏,但必须变成敌我矛盾。” 创作组相继调整张士敏、王炼、黎中城、刘梦德反复修改,强调阶级斗争,塑造阶级敌人钱守维的形象。

张鸣义导演,伴奏采用中西混合乐队。 1971年12月,该剧在北京定稿。 《海港》杂志1972年第二期发表了该剧1972年1月的出镜本。 中央广播电台马上播放了整部剧的录音。 1971~1973年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两次彩色戏曲电影。

傅超武、谢晋、谢铁骏。 李芳饰演方海珍,赵文奎饰演高志杨,朱文虎饰演马洪亮,郭仲钦饰演赵震山,周卓然饰演韩小强,艾世菊饰演钱守维。 人民出版社于一九七五年十月出版剧本主旋律曲谱、总谱。

4、《红旗》

该剧由李师斌、方荣翔、李贵华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侦察兵副队长杨育才在金城之战中的英雄事迹写成,《奇袭白虎团》中《志愿军英雄传》由孙秋潮执笔加工。 该剧首演于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于1955年首演,1958年志愿军回国后,与山东省京剧团合并,改演该剧。

1964年为参加京剧现代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进行重组,尚之四导演、孙樟、曲志刚等进行舞台美术设计。 宋玉庆饰演严伟才,邢玉民饰演韩大年,方荣翔饰演志愿军团长,殷宝忠饰演志愿军政委,俞砚霞饰演崔大嫂,栗敏饰演崔大娘。 “文革”期间,《奇袭》被指定为“样板剧”,但导演尚之四和编剧孙秋潮却成为“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受到了横向批评。

山东省京剧团曾调往北京,编入中国京剧团。 1972年,该剧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艺术片,基本保留了该剧的风貌。 最近,山东京剧院青年团的刘建杰等人重演了这部戏,同样非常成功。

五、《奇袭白虎团》

>本剧是六十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创作演出的;是我国芭蕾舞按照周总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进行改革的首次尝试。1964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首演时,周总理出席并邀请了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观看。

1964年10月8日毛主席观看,称赞《红》剧的改革:“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对头的,艺术上也是好的。”此后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观看,并屡屡招待来访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1964年由编导蒋祖慧等赴阿尔巴尼亚为地拉那歌舞剧院排演本剧。

周总理在当地观看了演出。日本松山芭蕾舞团也排演了本剧,由松下洋子饰琼花。1986年中央芭蕾舞剧团去英国、苏联和1979年中国艺术团访美时都演出了《红》剧第一场。1994年被评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 

在国内演出《红》剧的艺术单位遍及全国。《红》剧在中央芭蕾舞剧团曾复排多次。先后饰演琼花的有白淑湘、钟润良、赵汝衡、薛菁华、郁蕾娣、张丹丹、冯英、王珊等;饰演洪常青的有刘庆棠、王国华、孙正延、王才军、孙杰等。

6、《白毛女》

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 。艺术指导黄佐临,编导胡蓉蓉等。主要演员有顾峡美、蔡国英和凌桂明。后逐渐发展成大型舞剧。1965年首演。舞剧塑造了喜儿、大春、杨白劳等舞蹈形象,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融汇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

7、《沙家浜》

《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芦荡火种》是由上海市人民沪团于1958年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讲的是1939年秋,在江阴县顾山镇对“忠义救国军”的战斗中,时任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政治部主任的刘飞,在战斗关键时刻,亲自率领警卫班向敌人发起冲锋,打退敌人进攻,但自己也身受重伤。

战斗结束后,面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带领数十名伤员,不畏艰险,重建武装、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沪剧《芦荡火种》上演后,在戏剧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广泛兴趣和强烈反响,仅上海一地,就有不同剧种的9个剧团对《芦荡火种》进行移植,而在全国演出《芦》剧的竟有31个剧团之多。 

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创作组由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组成,汪曾祺作为主要执笔者,在改编过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剧本的文学性上。改编后的《芦荡火种》的京剧最初取名为《地下联络员》,由赵燕侠饰阿庆嫂,谭元寿饰郭建光。

后经国家领导人审看,批准对外公演。剧名最后由毛泽东主席一锤定音,他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戏是好的,剧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于是剧名定为《沙家浜》。

扩展资料

“八个样板戏”之误

难以置信的是,虽然样板戏红极一时,倍受推崇,人们却普遍不知道它实际上至少有二十多个。因为,“八个样板戏”和“八大样板戏”等词,甚至比“样板戏”一词更加流行。众口铄金,这两个当年的口头词语,终于演变为习焉不察,以假乱真的伪历史名词。

换言之,从文革时期开始,很多人,包括一些高层人士,都流传“八个样板戏”或“八大样板戏”的说法,并且对其具体所指或不甚清楚,或认识不一。例如有的人,包括一些样板戏剧组成员,认为只有最早的八个样板戏才是样板戏。

再如更多的人认为,只有包括《龙江颂》或者还包括《杜鹃山》在内的,影响最大的八个样板戏才是样板戏。

“八个样板戏”之说容易流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从1967年5月到1970年上半年,样板戏中的戏剧作品只有五个京剧和两个芭蕾舞剧。这个阶段,京剧剧名的前缀有“革命现代京剧(1966年始)”“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芭蕾舞剧剧名的前缀有“革命芭蕾舞剧(1966年始)”“革命现代芭蕾舞剧”“革命现代舞剧(1969年始)”。

此外,本是泛称的“革命样板戏”也常被当作剧名前缀,尤其是京剧剧名的前缀出现在报刊文章中。1970年下半年,样板戏真正得到普及,称呼自然变得规范。从此开始,作为剧名前缀,只称“革命现代京剧”“革命现代舞剧”,例如《(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

(另外,“革命现代”也是文革时期非样板剧目的属性,所以有“革命现代越剧《半篮花生》”“革命现代京剧《铁流战士》”之类的称呼。)总之,当时并不强调各相关作品的“样板戏”名义,有的作品甚至从来没有冠称过“样板戏”。

所以,实际上人们普遍不能清楚地知道样板戏都有哪些,更想不到《(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等音乐作品也是样板“戏”。

除了有心于文艺的人外,实际上人们并不熟悉所有的样板戏。例如,很多经历过文革的人,居然根本不知道唱了五年之久的《(京剧)红色娘子军》的存在。

人们普遍比较熟悉,并且容易回忆起来的样板戏,最多是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杜鹃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八个左右的最优秀的作品。

文革时期,样板戏大都被拍成电影,而非样板的京剧剧目却无一被拍摄。广播电台播出的戏剧节目主要是样板戏,到文革末期,才播出了一部分地方戏剧目和非样板的京剧剧目。

失衡的宣传,使大多数人不知道,文革时期还存在非“样板团”创作演出的大量非样板的京剧剧目,如《铁流战士》《芦花淀》《瑶山春》。这样,即使是熟悉更多剧目的人,也容易把一部分样板戏剧目误以为是非样板戏剧目。


2.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有多少个版本

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有多少个版本


68年之后,只有一个版本,到目前为止第五代演员在演。

1968年红色经典版《智取威虎山》童祥苓、沈金波、齐舒芳、施正泉、王梦云、贺永华、孙正阳。

算下来已经沿袭了将近五代演员,其中除了最广为人知的童祥苓,之后还有耿其昌、何澍、李军、蓝天、傅希如等各个年龄段的老生演员出演过。前几年,剧院推出了青春版《智取威虎山》,由如今的新生代蓝天和傅希如轮着演。


3.请列出八个样板戏剧目

请列出八个样板戏剧目

我们所说的样板戏其实并不都是京剧,而是包括五个京剧两个芭蕾舞和一个交响乐。五个京剧是指上海京剧院的《智取威虎山》、山东省京剧团的《奇袭白虎团》、中国京剧院的《红灯记》、北京京剧院的《海港》以及《杜鹃山》,两个芭蕾舞是指上海芭蕾舞团的《白毛女》、中央芭蕾舞团的《红色娘子军》,交响乐是指中央交响乐团的《沙家浜》。

4.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有多少个版本

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有多少个版本

68年之后,只有一个版本,到目前为止第五代演员在演。

1968年红色经典版《智取威虎山》童祥苓、沈金波、齐舒芳、施正泉、王梦云、贺永华、孙正阳。

算下来已经沿袭了将近五代演员,其中除了最广为人知的童祥苓,之后还有耿其昌、何澍、李军、蓝天、傅希如等各个年龄段的老生演员出演过。前几年,剧院推出了青春版《智取威虎山》,由如今的新生代蓝天和傅希如轮着演。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