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湾大海战发生在哪个国家的领海,如何评价莱特湾海战中的“苏里高海峡之战?

发布时间:2022-08-18 18:05:01

1.美曰莱特湾海战中大规模航空母舰交战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美曰莱特湾海战中大规模航空母舰交战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美曰“莱特海战”是指二战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和日本海军为配合菲律宾莱特岛分别开展的登陆抗登陆作战,在莱特岛附近海域进行的4次海战的总称。 战斗从1944年10月23日到26日,持续了4天。

1944年,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太平洋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美军的不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苦心经营的外层防御圈,也就是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的第一线崩溃了。

10月20日,美军开始了莱特岛登陆作战。 说起来,本来只有固守菲律宾、台湾、琉球诸岛这样的内防御圈,才能确保本土的安全。 美国先头部队登陆莱特岛后,日本大本营立即下达了“捷一号”作战命令。 根据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的作战方案,日军水面舰队分三路出动前往菲律宾。

美国海军在确保第3舰队和第7舰队在莱特岛登陆作战的同时,计划寻找机会歼灭日本海军主力,夺取菲律宾海域的制海权和制空权。 日本海军之战以小泽舰队为诱饵,将美国海军主力舰队调离莱特湾,用栗田和西村舰队从南北方向夹击莱特湾的美国海军登陆舰队,试图协助日本陆军在莱特岛的登陆抵抗作战。

双方兵力投入:美国海军航母16艘、护航航母18艘、战舰12艘、重巡洋舰11艘、轻巡洋舰15艘、驱逐舰144艘、护卫舰25艘、运输舰约590艘、舰载机约2000架; 日海军航母4艘,战舰7艘,重巡洋舰14艘,轻巡洋舰7艘,驱逐舰32艘,舰载机约600架。

1944年10月23日清晨,美国潜水艇首先在巴拉望岛以西海域发现日军栗田舰队,用鱼雷击沉2艘日军巡洋舰,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 莱特湾海战进行了4天,美、日舰队在锡布延海、斯里高海峡及恩加尼奥角、萨马岛于1944年10月24日早晨从南中国海进入锡布延海,但要进入圣贝纳迪诺海峡,需要经过狭长的水路。

此时,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在圣贝纳迪诺海峡以东海域,进行了四次激烈的海战。 在外菲律宾以东的海面上等待。 据推测,日舰队进入了美国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哈尔西命令出动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对栗田舰队实施了攻击。

上午10时30分至下午3时左右,美国海军出动各型战斗机约270架,对日军舰队进行了5次攻击。 在这场战斗中,美军失去了18架飞机,日海军最大的战舰“武藏”被击沉,全舰2397名官兵中有248人阵亡,773人失踪。 日军还有4艘战舰、3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被击伤,其中2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被迫返回。

面对美军飞机的接连轰炸,栗田判断在舰队受灾严重、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继续前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于15点30分命令向西撤退,并向联合舰队司令官丰田打电话陈述了战况。

丰田立即命令栗田不惜任何代价进攻莱特湾。 于是,栗田舰队在17点再次向东进军。 天色晚了,美军没有实施攻击。 栗田舰队进入了圣贝纳迪诺海峡。 此时的栗田舰队只剩下4艘战舰、10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

锡延海战刚刚结束,苏里高海峡的夜战在美军第七舰队和日军西村和志摩舰队之间进行。 斯里高海峡连接保和海和莱特湾,长约55公里,是莱特湾以南的重要通道。 登陆美军莱特岛后,第七舰队司令金凯多立即派出7艘驱逐舰组成巡逻队,在斯里高海峡昼夜巡逻,由远及近布设鱼雷艇、驱逐舰、战舰三道防线,准备迎击日军。

1944年10月24日晚,西村和志摩两支舰队按计划,前后相距约110公里前往斯里高海峡。 23点,西村舰队先进入斯里高海峡。 先后受到美军鱼雷艇、驱逐舰的鱼雷攻击。

包括西村旗舰“山城”在内的5艘日本舰被击沉。 之后,美军战舰开始炮击进入射程内的日舰,日军排除了断后的驱逐舰

逃脱外,其余全被击沉。一小时后,不了解战况的志摩舰队进入苏里高海峡,并遭到美军鱼雷艇的攻击,1艘巡洋舰被鱼雷击中退出战斗,但其余舰艇继续前进。
    4时20分,志摩看到了正在燃烧下沉的西村舰队,于是下令调头撤退,以期另寻战机。 美军发现日舰开始撤退后,立即派出水面舰艇、舰队舰载机和岸基轰炸机分批追击,击沉巡洋舰1艘、驱逐舰2艘。
  至此,苏里高海峡海战结束。此战,日军有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巡洋舰和1 艘驱逐舰受伤,包括西村中将在内约5000官兵阵亡。  美军1艘鱼雷艇被击沉、1 艘驱逐舰被击伤,仅有41人阵亡。
  日军“捷1号”计划的关键是引诱美第3舰队离开莱特湾,担当这一重任的小泽舰队,拥有4艘航母、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及舰载机116架。1944年10月20日,小泽舰队进入菲东北部太平洋。
  为了让美军发现自己,小泽舰队继续南驶并频频发出电报,以暴露自己。  16时35分,日军舰队终于被美军的1架侦察机发现。日军航空母舰编队的出现,使第3舰队司令哈尔西异常兴奋,经考虑再三,哈尔西做出了离开莱特湾北上歼灭小泽舰队的决定。
  24日20时20分,哈尔西率领第3舰队全部战舰挥戈北上。哈尔西舰队刚刚离开,栗田舰队就出现在其背后的圣贝纳迪诺海峡。  25日2时,美军侦察机发现了小泽舰队。此时,小泽舰队4艘航空母舰上仅剩下29架飞机。
  7时,美军出动180架飞机,对小泽舰队展开第1次攻击,击沉轻型航母和驱逐舰各1艘,击伤轻型航母1艘。8时许,在得知栗田舰队正驶向莱特湾的情报后,金凯德即向哈尔西发出求援电报,要求速派战列舰和航空母舰阻止日军进入莱特湾。
    而此时已经杀红了眼的哈尔西顾不上认真分析金凯德的电报,于9时又对小泽舰队进行了第2次攻击,击伤轻型航母和巡洋舰各1艘。金凯德的电报也传到美军太总部珍珠港,司令尼米兹当即发电告诫哈尔西 “上当了”。
  哈尔西只好立即收兵返回莱特湾救援,但仍留下第38特混舰队的 2个大队继续攻击小泽舰队。  11时45分,第38特混舰队派出200余架飞机,对残存日军航母进行了第3 次攻击。
  结果,日军又有2艘轻型航母被击沉,其中1艘是小泽的旗舰。最后,损失了全部航母诱饵的小泽带着剩下的10艘水面舰只返回日本,损失巨大,但成果不大,因为栗田舰队对此一无所知。 由于一直没有收到小泽舰队的报告,栗田舰队小心翼翼地于10月25日凌晨 1时驶出圣贝迪诺海峡,没有发现任何美军。
    栗田十分惊讶,遂命令舰队成夜航搜索队形缓慢向莱特湾航进。25025曰7时,栗田舰队在莱特湾北面的萨马岛外海与美第7舰队第3特混大队遭遇。该特混大队由斯普拉格海军少将指挥,辖有轻型航母6艘和驱逐舰7艘。
  栗田认为这就是美军的航母舰队,立即下令攻击。日军的突然出现,使斯普拉格大吃一惊,急令驱逐舰趋前阻击,航空母舰则在烟幕掩护下向南撤退。  日军紧追不舍,并以战列舰上的巨型火炮对美舰进行猛烈炮击,击沉美轻型航母1艘。
  美军则以驱逐舰进行反击,击沉日军巡洋舰2艘。美驱逐舰的炮火对日大型战列舰威胁较小,但日舰巨炮却把美驱逐舰打得千疮百孔。当日舰再次追近的时候,美军再次以4艘护卫舰进行阻拦,结果1艘被击沉,3艘受重创。
    此后,栗田舰队横展在28千米宽的海面上,对美舰进行最后的围歼,击沉美轻型航母1艘、击伤2艘。 正当美舰处于极端困难的时候,日舰却突然停止射击,转向回撤,原因是栗田担心舰队进攻莱特湾后的燃料不足。
  栗田舰队各分散作战的舰只集合完毕后,于11时继续向莱特湾进击。但由于一直未能与担任诱敌任务的小泽舰队取得联系,此时的栗田开始小心谨慎,决策指挥犹豫不决。  他认为,美军已有所准备,莱特湾里的登陆运输船只可能已经撤离,如果自己的舰队进入莱特湾,就有被美军增援舰队堵在里面导致全军覆没的危险。
  于是,栗田考虑再三后又于12时20分下令舰队停止进军莱特湾,转而调头向北,寻机攻击美军的航母舰队。萨马岛海战就此戏剧性地随之结束,促使栗田做出这一命令的真正原因也就成了莱特湾海战的一个谜。  此战,美军1艘轻型航母、2艘驱逐舰和1艘护卫舰被击沉,4艘轻型航母、1艘驱逐舰和3艘护卫舰被击伤。
  日军1艘巡洋舰被击沉,4艘巡洋舰被击伤。整个莱特湾海战,美军损失1艘航母、2艘轻型航母、2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 4艘航母、2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和1艘潜艇被击伤,损失飞机150余架,伤亡 2800多人。
    日军损失航母1艘、轻型航母3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11艘和潜艇6艘,受创战列舰4艘、巡洋舰5艘和驱逐舰3艘,损失飞机 400余架,伤亡近10000人。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海战以日军惨败告终,美军则由此掌握了菲律宾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2.莱特湾大海战发生在哪个国家的领海

莱特湾大海战发生在哪个国家的领海

莱特湾海战是1944年10月20日—1944年10月26日,发生在菲律宾莱特湾(莱特岛东部和萨马岛南面)附近的一次海战。在菲律宾的领海内。


3.如何评价莱特湾海战中的“苏里高海峡之战?

如何评价莱特湾海战中的“苏里高海峡之战?

公认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IJN由海上枭雄变得一蹶不振的转折点。计划是好的,兵力是够的,诱敌也成功了,但是IJN打起来总感觉很倒霉、很奇怪、很混乱、很消极,典型的虎头蛇尾型作战。如果说马里亚纳大海战和莱特湾大海战能够结合起来,也许IJN会上演一出极其精彩的谢幕演出。可惜前者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