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08颗代表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54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下面是手串多少颗有讲究,手串戴多少颗的比较好的详细诠释。
手串戴多少颗的比较好
展开全部
没有讲究的,合适最好。但是不同颗数都有内涵在里面。108颗代表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54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42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18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14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展开全部
喜欢戴几个,就带几个!
珠子的直径是10mm的,其颗数通常为19颗;
直径是12mm的,其颗数通常为18颗;
直径是14mm的,其颗数通常为16颗;
是15mm的,其颗数通常为15颗;
直径是16mm的,其颗数通常为14颗;
直径是18mm的,其颗数通常为13颗;
直径是20mm的,其颗数通常为12颗,
其余的手串长珠为108颗的固定数量,加上佛头一共为109颗,
但是无论戴多少颗的手串大都是以左手为准,因为左手相对而言用的比较少,在道家的礼教中也认为人的左手为善手。
木饰手串颗数有什么讲究
经书所载的挂珠、持珠及念珠的颗数大致分为1080颗,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为1080种烦恼。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及天上,是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界。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54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36颗——与108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108颗分为三份。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18颗——表征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迷时被十八界转,悟时转十八界。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佛教念珠的粒数各有其含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是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
2014全国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真题集锦
建筑工程经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法规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14粒的,是表示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携带方便,分108数的1/3或1/6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其他深意。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9、使性多淫者,不生色念;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手串多少颗为一串最好?
手串的颗数是由讲究的。不同颗数都有内涵在里面,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12颗:佛学里有着“十二因缘”的说法,即:无明、行、识、各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12颗珠子就代表了这个“十二缘”。13颗:指十三力: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力、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正念正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
10颗:在佛教中指十利:指散见于诸经中之种种十利。佛陀制戒之十个理由:摄僧、极好摄、僧安乐住、折伏高人心、有惭愧者得安乐、不信者得净信、已信者得长信、遮今世恼漏、断后世恶、梵行久住。
14颗:代表观世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让一切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让佩戴者面对苦难挫折,都能无畏面对,勇往直前。18颗这个数目也是比较常见的,指的是佛家的“十八罗汉”或是佛祖的18种变化,数目吉利,便于携带,寓意着十八罗汉一样健康的体魄。
36颗:指的是三十六部神王,又作三十六善神,掌管人界,驱散人界的108种烦恼,36颗是108颗的精简版本,取其三分之一,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携带,和108颗意义相同,用善神驱散烦忧,也有着化繁为简,以小见大的哲理。
108颗:108颗的手串是比较常见的,相信很多玩友都有这个颗数的手串。108颗对应了人界的108中烦恼,戴着这个颗数的手串暗示着消除人们的108种烦恼,寓意着生活无忧,身心安定,是最适合送人的手串颗数了。
手串多少颗有讲究吗
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为之。
经书所载的挂珠、持珠及念珠的颗数大致分为108颗,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为108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及天上,是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界。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
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颗——与108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108颗分为三份。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14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其中的佩珠,就是现如今俗称的手串。
佛珠就其使用方面来讲,可以分为三类: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在现代手串中,由于材源和社会风尚的演变,沉淀下来比较常见的串饰材料有20多种,本书精选出其中的八大类来阐述。
本书即粗列了几种大众常见且在赏析购买中容易出现鱼龙混杂的一些手串的基础信息,作为收藏者、爱好者茶余饭后的谈资。
从收藏的角度出发,手串可以从材质工艺和艺术文化两个方面,作为主要价值判定标准。
对于贵重材质,如玉、翡翠、琥珀、玛瑙等各有其材料等级,级别的鉴赏能够直接影响价值的判定,因此分辨真伪、等级就成为异常重要的收藏基础;普通材料的收藏价值可以季节在文化艺术价值上,造型风格、工艺取材、设计制作等都可以提升普通手串的收藏价值。
扩展资料:
佛教认为,对于佛教信众,或者希望通过持佩佛珠以趋吉避凶的人来说,除了需要关注心身清净这条最主要、最根本的注意事项外,还应该知道下列这些基本注意事项:
1.当佛珠不使用和不佩戴时,应将其放在佛堂里或者佛像前。有熏香的佛教信众,每天早上起来使用佛珠之前,应该用熏香熏一下。
2.当将佛珠挂在脖子上或者挂在墙上时,应该将母珠(佛头、佛塔)向上。
3.佛珠一般除了诵经念咒之时,应该非时不用。持用时,应该在腰部以上的位置,郑重严肃地记数。不要在持念时随意抡动或摆动佛珠。
4.不可将佛珠用于统计人数或计算金额等等。
5.密宗行者,用于正念诵等盛仪修法时所持用的佛珠,念诵既毕,须将佛珠于掌中蟠妥,顶戴发愿,其后则连同金刚杵等法器置于宝盘中或银盘上,不得与日常生活随身携行佛珠相混用。
6.不可将佛珠随意放置,也不可使佛珠接触地面。
7.在触摸佛珠之前,应当洗手。不要用触摸过葱、蒜、韭菜、肉、鱼等荤腥以及不洁净东西的手触摸佛珠。饮酒时,最好也不要佩戴佛珠。吸烟时,应该注意不要将烟雾喷吐到佛珠。
8.不要将自己的佛珠轻易展示与别人,也不要随意触摸他人的佛珠,更不可将其交托他人保管。
9.从事粗重劳动、体育活动或涉水、洗澡、洗头时,请不要佩带佛珠,以免使其受损。
10.夫妻同房时,应将佛珠摘下,并使其远离床边。
11.不要将佛珠随意放在裤子口袋中。去卫生间方便时,应将佛珠取下,或放在上衣口袋中,或贴身挂在脖子上。
12.倘若发现自己所持用的佛珠有破损等缺陷,应及时更换,或置于火炉中供养智慧本尊,或将其投入江河湖海中供养水神。
13.佛教认为,除此之外,更不能持用不如法的佛珠。所谓“不如法”的佛珠,一般是指从违越誓言者、持邪见者、造作无间罪者、刽子手(屠夫)、骨肉相残者、盗贼等人手中得来的;或者从别人手中抢夺而来的;或者他人丢失的;或者取自于佛像装饰品的;或者被火烧过的;或者子珠类别不同、形状大小不一、有破损等情形的佛珠,都属于不如法,都不应该持佩。
以上这些注意事项,可能对大多数非佛教信众而言,接受起来略微有些困难。但人们也不应该忘记,众生平等,生活在社会中所有的人,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人,当然可以有自己对待世间事物的看法,但在这同时,最好不要对他人如何理解、如何表达、如何对待,评头论足,妄加评论。
14.另外,凡属采用有机宝石材质制成的佛珠,例如珊瑚、珍珠、砗磲、琥珀等佛珠,不能与茶水、铁锈水等有色液体相接触,以防止其染污变色。
15.佛珠的金属配饰,应该远离硫磺泉、漂白水、化学药品等。因为金属配饰一旦接触这些物品,容易使配饰表面氧化变黑,失去光泽:如果不慎接触,应该及时擦拭干净。如果银饰失去光泽,可用擦银布,或用洗银水擦洗,均可使其恢复光泽,光亮如初。
以上这些,仅仅是持佩佛珠最基本的注意事项,至于每类佛珠具体的注意事项,我们将在下面每类佛珠中详细予以介绍。
参考资料:手串-搜狗百科
没有讲究的。但是不同颗数都有内涵在里面。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兹列表如下: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佛珠子珠数目在经典中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下: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7]
(二)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
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护法心,7、回向心,8、戒心,9、舍心,10、愿心。[8]
十住:
1、初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9]
十行:
1、欢喜行,2、饶益行,3、无瞋恨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10]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11]
十地:
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12]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法位。[13]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14]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15]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1、随信行,2、随法行,3、信解,4、见至,5、身证,6、家家,7、一间(一种),8、预流向,9、预流果,10、一来向,11、一来果,12、不还向,13、不还果,14、中般涅盘,15、生般涅盘,16、有行般涅盘,17、无行般涅盘,18、上流色究竟。[16]
九无学: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进相,6、不坏相,7、不退相,8、慧解脱相,9、俱解脱相。[17]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18]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淫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戴手串多少颗比较适合?
佩戴手串是大多数人生活中的一种习俗或习惯,是时刻警示自己修行布施,还是保健调节身心等对手串的颗数还是有讲究的,因为不同的手串颗数背后代表着不同的意义,由于戴在手腕上自然其颗数不是固定的,多数是根据珠子的大小来变化的。
点击这里查看——查看佛珠手串折扣详情珠子的直径是10mm的其颗数通常为19颗,珠子的直径是12mm的其颗数通常为18颗珠子的直径是14mm的其颗数通常为16颗,珠子的直径是15mm的其颗数通常为15颗珠子的直径是16mm的其颗数通常为14颗,珠子的直径是18mm的其颗数通常为13颗珠子的直径是20mm的其颗数通常为12颗,别的手串长珠为108颗的固定数,加上佛头一共为109颗,但是无论戴多少颗的手串大都是以左手为准,因为左手相对而言用的较少,在道家的礼教中也认为人的左手为善手。
珠子的直径是10mm的,其颗数通常为19颗;
直径是12mm的,其颗数通常为18颗;
直径是14mm的,其颗数通常为16颗;
是15mm的,其颗数通常为15颗;
直径是16mm的,其颗数通常为14颗;
直径是18mm的,其颗数通常为13颗;
直径是20mm的,其颗数通常为12颗,
其余的手串长珠为108颗的固定数量,加上佛头一共为109颗,
但是无论戴多少颗的手串大都是以左手为准,因为左手相对而言用的比较少,在道家的礼教中也认为人的左手为善手。
手串带几颗有啥说法
一味蕴:梵文Eka—rasa—skandha意译,经量部所立的一种无始以来一味延续之细微意识,以作回的主题,谓其具有受.想.行.识四蕴.辗转和合,转成一味,近于婆罗门教所说的回主题神我。
两颗:调和之数(本没有两颗的解释,但是自本人修行来未见两颗之数,一般在讲究上,一对的一般都是调和之数,类似阴阳成双的意思,这里本人自行加上了)
三颗指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
四颗指四缘:旧译曰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新译曰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五颗指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六颗指六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叫六门。
七颗指七妙法:又作七法.七知.七善.七善法。及知法.知义.知时.知足.知自.知众.知尊卑。
八颗指八:八正道也。
九颗指九世:过去.未来.现在各具三世,合为九世。
十颗指十利:指散见于诸经中之种种十利。
十一颗指十一力:谓阿弥陀佛加持念佛行者之十一种力用。及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等,以此十一力故,尽除一切魔事。
十二颗指十二因缘
十三颗指十三力:一因力。二缘力。三意力。四愿力。五方便力。六常力。七善力。八定力。九慧力。十多闻力。十一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十二正念.正观诸通明力,即成就正念.正观六通三明之力。十三如法调伏诸众生力
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十五颗指十五尊:真言行者身上应安布之十五尊
十六颗指守护般若经及其持诵者之十六尊夜叉善神。
十七颗指十七净土。
十八颗意义与一百零八相同为便于携带,遂六分之为十八,寓大于小而已。
十九颗指十九说法:观世音菩萨应众生之机类而现十九种身以说法。
二十颗指二十力:谓菩萨所具足之十二种利用。
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二十二颗指二十二门。
二十四颗指二十四愿:阿弥陀佛之别愿。
二十五颗指二十五菩萨:谓随弥陀来迎之诸菩萨
二十七颗指二十七贤圣:谓四向四果之二十七种圣者
二十八颗指二十八祖:禅宗所传指二十八位祖师。
二十九颗指二十九种庄严。
三十颗指三十种外道
三十一颗指三十一色:合十三种显色.十种形色.八种表色,共为三十一色
三十二颗指三十二法器。
三十三颗指三十三观音:观世音菩萨为摄化而自在示现之三十三种形象。
三十四颗指三十四心断结。
三十五颗指三十五佛:常住十方一切世界之三十五佛。
三十六颗指三十六部神王:又作三十六善神。(三十六颗,与一百零八意义相同,但是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为三十六颗,)
下三十七颗指三十七道品。
四十颗指四十位:为梵网经卷上所说之菩萨修行阶乘。
四十一颗指四十一位。
四十二颗四十二贤圣。
四十八颗指四十八使者:密教之胜军不动明王为守护持法行者,于其左右各现二十四位鬼王之身,称四十八使者。
四十九颗指四十九重如意殿:指兜率天上如意宝珠铸造之四十九重宝殿。
五十颗指五十法。
五十一颗指五十一心所
五十二颗指五十二位。
五十三颗指五十三尊: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加贤劫千佛中之十六菩萨。
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阶位,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和四善根。
五十五颗指五十五善知识:又作五十五圣。
五十八颗五十八戒:合称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戒与四十八轻戒。
六十颗指六十华严。
六十二颗指六十二见。
六十四颗指六十四眼:据往生要集卷上本载,阿鼻地狱之十八狱卒各具有六十四只眼。
七十颗指七十空性论。
七十二颗指七十二天:乃合太山府君.五道大神.大吉祥天及六十九天而为七十二天。
七十三颗指七十三尊:金刚界曼荼罗之成身会,于五十三尊外加金刚部之二十天而为七十三尊。
七十五颗指七十五法:又作小乘七十五法。
七十七颗指七十七智。
八十颗指八十无尽:指无尽意菩萨所说之八十种无尽之法门。
八十一颗指八十一科:乃至大藏一览集卷三所录之般若明相八十一科。
八十八颗八十八佛:乃五十三佛与三十五佛之合称。
八十九颗指八十九心
九十六颗指九十六种外道九十六种佛世前后出现于印度而异于佛教之流派。
九十八颗指九十八随眠:又作九十八使。
一百零八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一十颗指一百一十善知识。
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十界)指迷与悟的世界,分为十种类: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修罗界,人间界,天上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
辟邪的
手串多少颗有讲究吗?
手串不同颗数都有内涵在里面。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一百零八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
佩珠,就是现在俗称的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为之。
而在印度流传的辟邪手串,亦是手串的一支分类。也称避邪木手串、避邪木佛珠手串,由辟邪木加工制作而成.
辟邪木生长在印度北部,当年观音菩萨在此出家修行,为百姓治病,当时印度长年战乱饥荒,到处发生瘟疫,观音菩萨用手中的甘露洒向林中,经观音点化,用这里的草木治好了印度的瘟疫,后来印度人就把这种树称为避邪木,流传整个印度,佩戴这种木头做成的手串可避邪消灾。
这一项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可以说,除了上述之外,皆应属于此项。牛角、牛骨、犀角、象牙等由于律制所限,一向被汉传佛教所排斥,却深受藏传佛教的喜爱,藏传佛教甚至还有用人头骨来制造手串的,佩带或持用这些手串,也就更能使人了知生死的本来。同时,还会使人感受到一些神秘的宗教气氛。
除此之外,还有用陶瓷、紫砂、雕漆等质料做成的手串,这些形态各异的手串,也同样会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思。
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女,皆以佩带手串为荣,使手串俨然成为一种时尚饰品了.
佛珠手串的颗数有讲究吗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弟子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
佛珠数目的意义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下品27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念珠是佛教的一种用物,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所以也称“佛珠”或“数珠”。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玛瑙制作的。
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据说,世间有很多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嗡嘛呢呗咪吽”,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称“清心珠”。
佛珠佩戴的意义
佛珠”的本意是“弗诛”,戴在身上随时提醒我们,不可诛杀任何有性命的东西,包括人、动物、植物,而且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对方的生存,让他们也能安心地活下去。
念珠浅议
念珠是指以线贯串一定数量的珠子,用以计算称名称持咒数的法具。又称数珠、咒珠或诵珠。数珠的颗数,应以108颗为其基本数。不过《陀罗尼集经》所说的四十二及其减半的二十一,当另有别说。后世认为此等颗数,皆各有象徵意义,108颗表示证入百八三昧,断除百八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