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翡翠的酸洗注胶,翡翠的酸蚀网纹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4-05-08 20:42:44

导读:怎样鉴定一块翡翠玉是否A货,通常都用哪些方法...下面是怎么看翡翠的酸洗注胶,翡翠的酸蚀网纹怎么看的详细诠释。

怎么看翡翠的酸洗注胶,翡翠的酸蚀网纹怎么看

翡翠的酸蚀网纹怎么看?

教大家一个绝招看A、B货。用肉眼就足够了,在自然光下或日光灯下,看翡翠的底色有无褐、黄、红色的底色,A货翡翠基本都有这些颜色,这是由后期充填的铁、镁氧化物造成的。但是B货翡翠,把这些脏色都洗掉了,所以底色很干净。但是要学会看底色就平时多练一下,多找找感觉了。 大家都知道,翡翠是多晶质集合体,也就是很多的小晶体聚在一起的,这样颗粒之间就会存在缝隙,自然界中,铁、锰元素很丰富,雨水或地下水跟它们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褐色、褐黄色、黄色、红色等颜色的氧化铁、氧化锰,这些物质会随着溶液慢慢渗入翡翠的颗粒之间,当然越往里越难渗入,表面沉积的就多。如果在翡翠中呈现为红色或黄色等漂亮的色调,我们称之为翡,但如果呈褐色、褐灰色,我们便会称之为脏色。这些脏色会影响翡翠的透明度,影响绿色的表现,于是某些商人便想到要把这些脏色去掉,这就做B货的初衷和目的。 我们现在所说的B货还不仅仅是经过酸洗,还要用强碱(NaOH)来使翡翠颗粒碎粒化,因为颗粒越小将来透明度会越高。碎粒化后的翡翠样子跟石灰差不多,都粉了,根本不能用,只能用环氧树脂之类的胶来把它们加固。这样,翡翠中的脏色(专指褐色、黄色、红色,不包括黑色,因为有些黑色是和翡翠同时结晶而成的,酸不能和他们发生反应。) 由于酸碱溶蚀的作用,翡翠颗粒之间的缝隙会加大,尽管胶会充填进去,但由于和翡翠的硬度差很大,在抛光时,还是会凹下去,形成网状的酸蚀网纹。由于表面的不平滑和胶的影响,造成翡翠表面光泽呈蜡状,没有天然翡翠的那么亮。 AB货表面对比,左上角为A货,其余为B货在不同仪器下的表现 拿10倍或30倍的放大镜观察!看到内部的晶体被破坏,晶体呈蜘蛛网状或碎的玻璃拼凑起的样子! 如有染色,染色的色在裂缝上!

怎样鉴定一块翡翠玉是否A货,通常都用哪些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翡翠制品作为高档的珠宝首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由于天然产出的高档“老坑玻璃种”翡翠十分罕见,并且其相应的价值和价格也相当高,于是,市场上便出现了一些被人工处理过的翡翠。这就是行家口中的B货。所谓“B货”翡翠,是将质量欠佳的天然翡翠,用酸液浸泡,使之去脏、去黄,并进行注胶(酸洗轻微时可不注胶)处理后,使其种、水、色均得到提高的翡翠。由于其关键步骤是酸洗过程,所以我国南方也称之为“洗澡”或“冲凉”翡翠。通常我们都知道,“A货”(未经任何人工处理的)翡翠经过多年的佩带,与人的肌肤不断接触摩擦,玉质会更加润泽,而对人体也会起到保健作用,佩带者的心情也很愉悦,这便是常言所说的“人养玉,玉养人”的道理。而“B货”翡翠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会发生玉质变差现象。这是因为“B货”翡翠在处理过程中受到了酸的腐蚀,虽然去掉了翡翠中的脏,增加了透明度,保留了原有的绿色,增加了地与色的对比度,但翡翠的结构出现了微细裂隙和空洞,所以要在高温高压下将胶压入其裂隙和空洞中,这样翡翠的种、水、色均得到了提高,宛如高档的天然翡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充填入翡翠的胶慢慢老化脱落,翡翠渐渐变得痕迹斑斑,失去了光彩。“B货”翡翠一般是用来模仿“A货”高档翡翠的,但两者不能相提并论。“B货”翡翠经过处理,其天然结构遭到破坏,变得疏散,降低了翡翠的质量,其价格应比同等质量的“A货”翡翠要便宜的多。所以选购翡翠时一定要识别出“A货”和“B货”。“B货”翡翠通常有如下特点:颜色较为鲜艳,绿色大多没有色根,色与地对比强烈,不自然;光泽较弱,多呈树脂光泽,不及“A货”翡翠的近玻璃光泽;结构较为松散。放大检查可见晶体颗粒被错开、位移,失去方向性;用宝石放大镜可观察到表面有桔皮般凹坑麻点,称“桔皮效应”;密度和折射率通常均相对低于“A货”翡翠;若注胶,则在紫外荧光灯下呈粉蓝色或黄绿色荧光;轻轻敲击“B货”翡翠手镯,其声音发闷,而“A货”翡翠手镯的声音清脆悦耳。除此之外,对于注胶的“B货”翡翠还可到检测机构采用红外光谱仪进行鉴定,其红外光谱特征图谱与“A货”翡翠的红外光谱特征图谱截然不同,但酸洗轻微未注胶的“B货”翡翠用红外光谱则难以鉴别。

简单的翡翠真假鉴定方法有哪些?

简单的翡翠真假鉴定方法:观察翡翠有无玻璃光泽,真的翡翠呈玻璃光泽。观察翡翠的表面是否光滑,真的翡翠表面光滑。敲击翡翠听其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悦耳,真的翡翠声音清脆悦耳。查看是否有权威的翡翠鉴定证书,这个是最直接最靠谱的方法。 1、颜色 一般有经验的行家看一样翡翠的颜色就可以初步的判定这块翡翠是真是假。真的翡翠颜色分布均匀,颜色很自然,很起来很干净,就算是有杂质黑点的翡翠黑点的分布也是自然的。而且真的翡翠在有颜色的地方会比较通透。假的翡翠因为是注胶染色的,看起来翡翠的绿分布的很刻意,颜色比较灰暗,如果有用酸洗浸泡的假翡翠看起来白的更假,像衣服被漂白过后的颜色。 2、外观 假的翡翠因为是注胶的,所以整体看起来有点像固体胶水一样看起来朦胧的,不够透亮。而且仔细看假翡翠的边缘,可以看得到胶体感,看不到真实的翡翠纹路。真的翡翠,从外观看上去就是透亮的,光线下可以看的到翡翠内部的纹理结构,石花比较自然,不像假的翡翠那么刻意。而且真的翡翠都是经过抛光的,摸起来手感冰凉细腻光滑。 3、证书 权威的翡翠鉴定证书。这个是最直接最靠谱的方法。在购买翡翠的时候,一定要让商家出去相关的翡翠鉴定证书,正品翡翠证书上写的是:翡翠(A货),处理过的B+C翡翠证书上会写:翡翠(处理)。有些行家在挑选翡翠的时候也会一时眼花选错,所以啊,让商家出具鉴定证书是非常有必要的。 4、声音 敲击翡翠听其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悦耳,真的翡翠声音清脆悦耳。将翡翠用细线悬空吊挂,用玛瑙敲击,真的翡翠会发出很悠扬、清远带回音的声音,声音越清脆悦耳,有金属感;而假翡翠的声音发闷的,不清脆,没有悦耳的声音。

玉镯到底怎么可以确定真假

您的问题,这样的事情,具体是不是真品玉石品种、质地颜色怎么样,补充图片看看就知道,图片发到这里就可以! 玉器价格昂贵,挑选技术要求很高,绝大多数消费者都难以辨别其优劣、真假,稍有不慎就容易购买到劣质品或假货,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市场上销售的玉器店家很多,玉器一般分为软玉和硬玉两大类。硬玉又叫翡翠。从化学业成分来说,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硬玉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下面介绍玉器的优劣、真假辨别方法: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货。手触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视察法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涩的感觉。放大镜观看将选购的玉器放在放大镜下观看,主要是有无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裂痕者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价值亦大减,裂痕越多越明显的,价值也就越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标准前言为规范和统一和田玉的定义、分类、名称、鉴定方法、鉴定特殊及质量等级,作为gb/t16553-1996《珠宝玉石鉴定》和gb/t16552-1996《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的补充,特制定本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和田玉的定义、分类、鉴定方法、鉴定特征及质量等级。本标准适用于和田玉的鉴定贸易及市场规范。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6552-1996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3-1996珠宝玉石鉴定3.定义和田玉系指产于新疆境内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的成因特殊以微晶-隐晶透闪石为主的玉石。4.分类4.1按地质产出状况分类。(1)山玉:产于原地的原生矿。(2)山流水:搬运了一定距离,具有一定磨圆度,呈次棱角状。(3)仔玉:搬运到河床中下游或冲洪积扇中,磨圆度较高,呈滚圆状,滚圆状表面光滑。4.2按颜色分类分为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七大类。5.鉴定方法和田玉鉴定方法按gb/t16553的第四章规定进行.和田玉的主要感观鉴定特征,在自然光下按颜色、光泽、手感、水头、声音、质地进行鉴定。6.鉴定特征(1)英文名称:hotanjade(2)矿物成分:以透闪石为主.(3)化学成分:ca2mg5[si8o22(oh)2(4)结晶状态:微晶-隐晶集合体(5)材料性质(a)从常见颜色:白、青、墨、黄四色,这些颜色当中有若干过渡色,此外还次生糖色、皮色。(b)光泽:油脂光泽至蜡状光泽(c)摩式硬度:6-7(d)密度:2.98(+0.15,-0.05)g/cm3(e)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f)多色性:无(g)折射率:np=1.600-1.614,nm=1.613-1.630,ng=1.625-1.641(h)双折射率:不可测(i)紫外莹光:常见无,偶见中等白(长波)(j)吸收光谱:无特征,偶见碧玉青玉有吸收谱。(k)放大检查:主要为毛毡状,其次为针柱状和纤维状。颗粒非常细小,短轴方向一般在0.01mm以下。(l)特殊光学效应:未见(m)手感:较沉重,光滑滋润。(n)水头:因玉质厚度不同而有所区别,总体呈微透明-半透明状(o)声音:和田玉器碰撞声音清脆悦耳悠长,仔玉玉器尤甚。(6)重要鉴定项目:颜色、密度、折射率、手感、水头、声音。7.质量等级颜色好坏原材料及块度的大小是划分和田玉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1)按颜色好坏可分为三个等级上等:羊脂玉、白玉、黄玉中等:青白玉、碧玉、墨玉下等:青玉(总体要求颜色要纯正稀罕。如黄若秋梨,墨如纯漆皆可称为上品。)(2)按原料质地特征分可分五个等级,见表1等级质地特级油脂光泽,很柔和,滋润感很强,致密纯净,无杂质,无瓷性。一级油脂光泽,柔和,滋润感很强,致密纯净无杂质,无瓷性。二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滋润感较强,较致密纯净,少杂色。三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滋润感较强,不纯净,有杂色。四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无滋润感,不纯净,多杂色或瓷性大。收藏鉴赏玉器六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昔日王公贵族把玩的高档玉器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那么,收藏鉴赏玉顺如何着手,本文提供一些路径。市场上销售的玉器店家很多,玉器一般分为软玉和硬玉两大类。硬玉又叫翡翠。从化学业成分来说,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硬玉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下面介绍玉器的优劣、真假辨别方法: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货。手触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视察法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涩的感觉。放大镜观看将选购的玉器放在放大镜下观看,主要是有无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裂痕者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价值亦大减,裂痕越多越明显的,价值也就越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标准前言为规范和统一和田玉的定义、分类、名称、鉴定方法、鉴定特殊及质量等级,作为gb/t16553-1996《珠宝玉石鉴定》和gb/t16552-1996《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的补充,特制定本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和田玉的定义、分类、鉴定方法、鉴定特征及质量等级。本标准适用于和田玉的鉴定贸易及市场规范。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6552-1996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3-1996珠宝玉石鉴定3.定义和田玉系指产于新疆境内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的成因特殊以微晶-隐晶透闪石为主的玉石。4.分类4.1按地质产出状况分类。(1)山玉:产于原地的原生矿。(2)山流水:搬运了一定距离,具有一定磨圆度,呈次棱角状。(3)仔玉:搬运到河床中下游或冲洪积扇中,磨圆度较高,呈滚圆状,滚圆状表面光滑。4.2按颜色分类分为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七大类。5.鉴定方法和田玉鉴定方法按gb/t16553的第四章规定进行.和田玉的主要感观鉴定特征,在自然光下按颜色、光泽、手感、水头、声音、质地进行鉴定。6.鉴定特征(1)英文名称:hotanjade(2)矿物成分:以透闪石为主.(3)化学成分:ca2mg5[si8o22(oh)2(4)结晶状态:微晶-隐晶集合体(5)材料性质(a)从常见颜色:白、青、墨、黄四色,这些颜色当中有若干过渡色,此外还次生糖色、皮色。(b)光泽:油脂光泽至蜡状光泽(c)摩式硬度:6-7(d)密度:2.98(+0.15,-0.05)g/cm3(e)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f)多色性:无(g)折射率:np=1.600-1.614,nm=1.613-1.630,ng=1.625-1.641(h)双折射率:不可测(i)紫外莹光:常见无,偶见中等白(长波)(j)吸收光谱:无特征,偶见碧玉青玉有吸收谱。(k)放大检查:主要为毛毡状,其次为针柱状和纤维状。颗粒非常细小,短轴方向一般在0.01mm以下。(l)特殊光学效应:未见(m)手感:较沉重,光滑滋润。(n)水头:因玉质厚度不同而有所区别,总体呈微透明-半透明状(o)声音:和田玉器碰撞声音清脆悦耳悠长,仔玉玉器尤甚。(6)重要鉴定项目:颜色、密度、折射率、手感、水头、声音。7.质量等级颜色好坏原材料及块度的大小是划分和田玉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1)按颜色好坏可分为三个等级上等:羊脂玉、白玉、黄玉中等:青白玉、碧玉、墨玉下等:青玉(总体要求颜色要纯正稀罕。如黄若秋梨,墨如纯漆皆可称为上品。)(2)按原料质地特征分可分五个等级,见表1等级质地特级油脂光泽,很柔和,滋润感很强,致密纯净,无杂质,无瓷性。一级油脂光泽,柔和,滋润感很强,致密纯净无杂质,无瓷性。二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滋润感较强,较致密纯净,少杂色。三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滋润感较强,不纯净,有杂色。四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无滋润感,不纯净,多杂色或瓷性大。 颜色、细腻程度、透明度、裂绺、质地及加工工艺水平是评价翡翠的主要因素. 第一层面:真假翡翠 翡翠A货 指仅经过机械加工,其颜色、结构、透明度等均保持天然状态的翡翠,即天然翡翠。 翡翠B货 对于那些含杂质较多品质欠缺的翡翠,用强酸清洗漂白(即腐蚀)以除去杂质。这样做,会使翡翠的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填平缝隙,增强其坚固性,往往需要作注胶处理,这种翡翠称为“B货”。时间久了,注入的胶质会渐渐变黄。 翡翠C货 那些天然颜色较差,通过人工方法增色,例如染色,使翡翠产生理想的颜色,这种翡翠称为“C货”。利用人工方法使翡翠增色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国际释义上将这种方法称为“处理”。 有些翡翠经过酸洗后,在注胶固结之前,还要增色处理,这种翡翠称为“B+C货”。 第二层面:细腻程度 翡翠的种、地这是指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颗粒大小粗细,在岩石学中称为结构。翡翠的细腻程度可分为五级: 极细粒:在10倍放大镜下不可见. 细粒:在10倍放大镜下隐约可见. 中粒:在10倍放大镜下易见,肉眼隐约可见. 粗粒:肉眼可见. 极粗粒:肉眼极易见 矿物的粗细程度直接影响到翡翠的透明度和打磨光洁程度.颗粒越细,透明度越高, 第三层面:透明度 透明度指翡翠的透光程度.可分为:微透明,半透明,微半透明,不透明等几个档次. 在翡翠商业界中,透明度是以光线(阳光或手电筒的光线)在玉料中能穿透的深度来衡量的。“二分水”,指阳光在玉料中能透入的深度是二分,约为6毫米;“一分水”,即阳光在玉料中能透入的深度是一分,约为3毫米。商界也常以物作比喻,把半透明以上的翡翠称为“玻璃水”,把近乎般透明的翡翠称为“糯化水”,把微透明或不透明的翡翠称为“水干”或“水差”。 在实践中,珠宝科技工作者将翡翠的透明度划分为以下5类: (1)透明:(透过翡翠饰品)可以较清晰地看到其背面物体的图像,中午的阳光能透进10毫米以上者为透明。透明的翡翠多为中高档至高档商品,如部分玻璃底的老坑玉(老坑玻璃种)等,纯净致密的无色或白色翡翠,也常常具有透明的特征。 (2)较透明:(透过翡翠饰品)隐约可见到其背面物体的图像,中午的阳光能透进6~10毫米者为较透明。较透明的翡翠有高档品,也有中高档品。如部分老坑玻璃种翡翠,但较多的是中高档品种如蓝花冰、透水白及蛋清底的翡翠等。 (3)半透明:不能透过翡翠饰品看其背面物体的图像,中午的阳光能透进3~6毫米者为半透明。其特征是在投射光下观察,可发现翡翠内部构造不均匀,或有混沌感。半透明的翡翠常为中档品,如具有藕粉底的翡翠,但高档翡翠的透明度也有在这个档次中的。 (4)微透明:翡翠饰品只能微弱的透入中午的阳光,透光深度约为1~3毫米。微透明的翡翠若种、色不好,只能算中低档次;但若颜色好,则可以算为中档或中档略高的商品,如白底青翡翠等。瓷底的翡翠多具微透明的特征,绿浓质粗的翡翠如铁龙生、广片、干青种(近称钠铬辉石)等,也常在此列。 (5)不透明:(光线完全不能透入者),俗称“水差”,如“干白底”、“糙白底”一类翡翠,完全不能透入光线。不透明的翡翠多为低档品,一般不用其制作饰品,但有用来雕刻摆件作为工艺品的。 另一种衡量透明度的方法是:优质的翡翠通常应晶莹通透,是用聚光手电筒照射时,透光深度达三分水(6~9毫米),这样的翡翠为优;达二分水(4~6毫米)的为良;一分水(3毫米)左右的为重;透光深度大于1毫米小于3毫米的为一般,等于1毫米或小于1毫米

怎样辨别充胶翡翠呢?

您好!充胶翡翠胶体部分在紫外线下有荧光!并且整体手感轻! 会记得那牵手走过的十字街头?你是否记得那促膝而坐的花前月下?太多的太多英杰(英俊杰出)

翡翠手镯判断真假

你好,这是一只翡翠BC处理手镯就是酸洗注胶染色后的手镯 其价值低廉仅具有装饰效果 不建议佩戴。 建议你来我百度空间学习一下翡翠的相关知识这样你自己也能有个判断希望能帮到你谢谢(点我名字,注意页面右侧他的空间点击即可进入) 别听这样的老板的话 是否a货,我不知道 黄色的裂纹? 这样的翡翠价值不高 听你这么说,可能是很低档的翡翠手镯

我买一只翡翠手镯,想知道是不是用强酸洗过的?谢谢

这是一款天然翡翠A货,糯种,糯灰底色,宽边手镯,真品无疑问。 它具有天然翡翠晶体结构,光泽度,色泽也很正常,并没有经过酸洗,注胶,染色处理。 只是种不老,棉偏多,水头一般,色泽平普,属于中低档的翡翠手镯。克重不低于四十五克,没有纹裂等破坏性瑕疵的话,目前玉器市场行情在2000~2500元左右为正常卖价。 也许是的。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