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翡翠和田玉有哪些特点,和田玉的特点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2024-03-13 03:08:01

导读:和田玉的硬度,经测定摩氏硬度为6.5—6.9,与翡翠相近,而比蛇纹石玉(硬度为2...下面是宋代翡翠和田玉有哪些特点,和田玉的特点是什么呢的详细诠释。

宋代翡翠和田玉有哪些特点,和田玉的特点是什么呢

和田玉的特点是什么呢?

一、矿物为透闪石,矿物粒度极细,具有毛毡状结构世界上闪石玉有透闪石和阳起石两类。和田玉属透闪石类,矿物成分为透闪石。主要特点:一是透闪石含量极高,一般在95%以上,其中白玉为99%,青白玉为98%,青玉为97%(95%一99%),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和田玉透闪石含量是较高的。二是杂质矿物极少。一般为1%一3%,多在1%左右。三是矿物粒度极细,为显微晶质和隐晶质。透闪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见为纤维状、针状、叶片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为长柱状、短柱状纤维状。据部分样品测定,在电子显微镜下粒度为:短柱状为0.46×0.13、0.63r*0.36r,长宽比为2:1或3:1;长柱状为0.01×0.28r、0.4r×0.08、0.012×0.12r,长宽比为3:1或5:l、10:1;纤维状为0.04×0.21*0.21itlnl×0.7r,长宽比为20:1或30:1。粒度之细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也是少有的。四是结构以毛毡状为典型,粒度均匀,交织成毡毯一般,这是质地细腻致密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结构为其他类玉石所少有。二、质地细腻、温润质地是玉石质量的综合表现,包括形状、滋润程度、裂纹、杂质等等。和田玉由于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质地优良。表现在:一是由于其粒度极细,所以质地非常细腻,是古人所谓的“缜密而栗”,为其他玉石所不及.。二是温润滋泽,即具有油脂(脂肪)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之感,是古人所谓的“温润而泽”,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润如羊脂一样而驰名天下。三是有适中的透明度,即是“水头好”,呈微透明,琢成的玉件显得水灵,有生气。四是杂质极少,有的达到无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谓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角愚理自外,可以知中”。三、硬度较大硬度是玉石质量重要标准之一,硬度大,则玉器抛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长期保存。因此,工艺界以往在划分低、高档玉中,硬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高档玉硬度较大,低档玉硬度较小。和田玉的硬度,经测定摩氏硬度为6.5—6.9,与翡翠相近,而比蛇纹石玉(硬度为2。6,一般为4左右)和叶腊石类石(硬度一般低,一般为2.5。4)为高。独山玉,硬度与和田玉相似,但是质地不如和田玉。四、韧度极大韧度对玉器极为重要,韧度大,则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对于玉器的艺术造型和精雕细刻有极大好处。韧是打击硬度,有的硬度很大,如黑金刚石摩氏硬度为10,水晶摩氏硬度为7,但是打击硬度低,一打即碎。而和田玉摩氏硬度虽不及金刚石和水晶高,但是打击硬度很高。据测定,和田玉的抗压强度高达6542公斤/平方厘米,也就是说,如压碎和田玉,必须在每平方厘米上施加约6.5吨压力;而压碎钢铁,只需要施加4~5吨压力。韧度是研磨硬度,和田玉属透闪石玉,韧度大是其特。据世界上宝玉石的韧度资料显示,黑金刚石为10,透闪石玉为9,翡翠、红宝石、蓝宝石为8,金刚石、水晶、海蓝宝石为7。7.5,橄榄石为6,为5.5,黄晶、月光石为5,猫眼石为3,萤石为2。如以透闪石玉韧度为10,其他玉石或矿物相对韧度为:翡翠5,蛇纹石(如岫玉),石英岩10。20,石英5,刚玉2~3,云母2。可见,透闪石玉的韧度在玉石中是最大的,这是和田玉最重要的特,是其他玉石不能比拟的。五、颜纯正,有世之稀宝羊脂玉玉石的颜,对工艺鉴定十分重要,包括调、纯、浓诸方面。玉石有多种多样的颜,人们对玉颜的追求因时而不同,如中国古,在“三”时流行青,春秋战国开始到以后各流行白,晚期开始流行。世界上闪石玉颜基上为白、青、黄、黑、碧(绿)5种颜,还有一些中间过渡。和田玉由于含铁量很低,基为前四种颜,即有白玉、青玉、黄玉、墨玉4大类,并可进一步划分品种,如白玉中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而超镁铁岩中闪石玉含有阳起石,含铁较高,基上为绿,即碧玉。和田玉的颜,与其他玉石比较,主要特点:一是纯,如古人所说:“黄如蒸栗,自如截脂,黑如纯漆,谓之玉符。”二是有羊脂玉,这是和田玉特有之美。人们称其“精光内蕴,体如凝脂,坚洁细腻,厚重温润,佩之可以养性怡情,驱邪避瘟,有益于人者,美不胜收。”三是有璞玉。自古以来,对璞玉非常重视。明科学家宋应星说:“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其纵横五六寸无瑕玷者,治以杯鹭,此已当之重宝也。”和田玉璞玉的外皮,按特点可分为皮、糖皮、石皮三类。皮是玉的外皮有一层黄褐或褐很薄的皮(厚约l毫米),为氧化所致,从皮可看出玉的质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等,常为上等白玉。糖玉的外皮较厚,如红糖,且末玉矿常有此类玉,其中有白玉或青玉。石皮是外层有石质围岩,要取去围岩后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宝。”六、声音优美玉受打击后发出的声音,这是古人鉴别玉石的重要性质。和田玉制成的玉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绵长,如金磬之余响,绝而复起,残音沉远,徐徐方尽。这就是玉德中所说的:“叩这其声,越以长,其终诎然。”这一特性,其他非闪石玉是不及的。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蓝田玉、独山玉和岫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传统概念的“狭义”范畴特指新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 特点 编辑 颜 和田玉的颜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软玉相比,调较多,自成系列。和田玉有白、青、、黑等四种基调,还有一些过渡,如白、灰白等等。和田玉有世界罕有的白玉,尤以如截脂的羊脂白玉为和田玉所特有,极为名贵。另外,和田玉有多种皮。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此,但不如和田玉皮美丽。尤其是和田玉子玉皮很多,有秋梨、芦花、枣红、黑等等颜。琢玉艺人以各种皮冠以玉名,如秋梨皮子、虎皮子、枣红皮子黑皮子等等。利用皮可以制作俏玉器,自然成趣,从石到今,璞玉十分贵重采玉者得之,称为得宝。[6] 和田玉 颜不权是评价和田玉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而且也是划分和田玉种类的主要依据。 和田玉的颜与其主要组成矿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当组成矿物主要为白透闪石时,玉石颜呈白即为白玉;当阳起石中铁对透闪石中镁的类质同象增加,和田玉就会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青绿,即我们常见的青玉、青白玉等。 和田玉的颜同国内外其他地区软玉相比,调多,可自成系列。和田玉向以白为贵,特别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更是稀世罕有,目前仅有新出产。 在古人们就认为“于阗玉有五,白玉其如酥者最贵”。[7] 硬度 硬度是鉴定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搞其它物体侵入的一种力学性质。 和田玉的摩氏硬度为约为6.5,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青玉硬度稍大于白玉。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度,摩氏4度以下通常称为彩石或雕刻石。硬度大,抛光性好,能使玉器发亮,同时也便于保存。[6] 硬度是指抵抗外界压入、刻划、研磨的能力。在宝玉石学中通常所用的摩氏硬度就是指其中的刻划硬度。硬度是鉴别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测定和田玉的摩氏硬度在6.5-6.9之间,在选购和田玉饰品时,也许会发现一些有经验 的人用和田玉刻划玻璃进行辨别,这是因为和田玉的硬度要高于玻璃(摩氏硬度为5-5.6),刻划后玻璃上会留下明显的划痕,而和田玉却丝毫不会被划伤。硬度对玉器的琢磨是很重要的。 由于和田玉的硬度较大,使得器饰的抛光性好,而且保存时不易受损。[7] 韧性 韧性通常是玉石内在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对外界压力或破碎力的抵抗能力。韧性大的特点是不易破碎、耐磨。软玉韧性很大,这一特点是其它玉石所没有的,可以作细工工艺[6]。 世界上所有玉种中,软玉的韧性是最高的,而和田玉又是软玉之王,若以和田玉的韧度为10,则翡翠的韧度相对为5,岫玉的韧度相对为,玛瑙的韧度相对为5。和田玉韧性极高,抗压强度可以超过钢铁。经科学测试,中碳钢的抗压强度为16公斤/平方厘米,而和田玉的抗压强度最高可达到6541公斤/平方厘米,和田玉有如此大的韧性与其特有的毛毡状结构是分不开的。[7] 透明度 透明度是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主要与玉石对光的吸收强弱有关,矿物学上一般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3种。鉴定透蝗度要把玉磨光,在一定厚度下看其它物体情况,分透明体、半透明体、微透明体、非透明体等4个级别。和田玉属于微透明体,在一般进取度下,能透过光,但看不透过物像。[6] 透明度是指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一般来讲透明度高的也叫作水头足,虽然水头足可以烘托玉石的质地、颜,但并非所有透明度高的就是好玉。和田玉在一般厚度下就属于一种半透明——微透明体,虽然能够透过光线,但看不物体。这种透明度增强了和田玉光泽的温润之感,故而和田玉器在雕刻时不宜琢制太薄。[7] 光泽 光泽是玉石对光反射的能力。和田玉光泽属油脂光泽,这种光泽很柔和,不强也是不弱,即没有强光的晶灵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使人看着舒服,摸着润美。古人称和田玉“温润而泽”,就是它的光泽带有很旨的油脂性,给人以滋润的感觉,特别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玉就是因为有着像羊的脂肪一样滋润的光泽而闻名天下。[6] 光泽是评价和田玉质地的一个重要依据,一般光泽油润者价值较高,光泽干涩者价值就会降低。[7] 比重 重量是玉石单位体积的重量。和田玉的体重经用小体重样测定,为2.66—2.976。不同品种略有差别,白玉为2.922,青白玉为2.976,墨玉为2.66。一般白玉体重小于青或青白玉,墨玉因含有较轻的石墨鳞片而体重较小。[6] 块度的大小即指玉材的重要,它是评价和田玉玉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一块白玉子的特级品,其块重需要达到6公斤以上,一级品块重一般在3公斤以上。块度越大越难得,也就越昂贵。[7]

和田玉有什么特征

上等的和田玉润泽、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温润的感受。真假的首要辨别方是凭借放大镜或显微镜,可看到玉的内部呈纤维交错构造,粒度细;而人工玻璃无构造,能够看出气泡。也可在玉不显眼的当地用刀刻,刻得动的必是假玉,刻不动的才是真玉。因为上品的和田玉日趋稀疏,所以有人将此来和田玉。这些玉与和田玉的矿物质根共同,但外表泽较灰暗、不柔软,时刻持久会愈加暗淡。 老玉和新玉可从两个方面来辨别,老玉的外表有一层氧化的玉皮,俗称“包浆”,似秋梨的皮,与玉的天然有显着的差异,而新玉是没有的。再可从雕琢的题材来看,古玉是等级、权力的标志,以神话的花鸟、人物为多,如龙、凤等。而新的通常是吉利题材为多。 想了解和田玉可以到运缘阁官方网站对比一下。 白油糯 到白度搜吧

翡翠具有哪些特点

1、翡翠有种。翡翠是由很多晶体组成的。晶体的形成有大有小,有粗有细。细小的晶体,细到肉眼看不到它们,它们紧密结合,晶体间没有间隙,光线可以无阻碍通过,成为类似的玻璃体。粗大的晶体,颗粒如豆,结合松散,间隙空间大,光线不易穿透,翡翠里面形成局部的不透光,像团团、片片的棉,有的可以看到闪亮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晶体,晶片如苍蝇的翅膀。这些不同质地,大致可分为玻璃种、冰种、蛋青种、糯种、豆种等。种和种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有的冰种接近玻璃种,有的接近蛋种,种分的不同造成翡翠在硬度韧度上都有些细微的差距。 2、翡翠有水。翡翠的水头,实际上是指翡翠的透光度,它是种的表象。作为一般顾客,要选择玻璃种、冰种、蛋种等老种翡翠。 3、翡翠的天然颜。在天然的玉石中,翡翠的颜最为丰富:白、、蓝、紫、青、黑等,形成了全的七彩。这些彩中以翠绿为上。人们一般也是从苍翠艳丽的绿认识了翡翠。绿也是翡翠的。绿在翡翠中千变万化,就是在一块料上的绿,也有不同的表现。大家最欣赏的是阳、浓、艳,活灵的绿。在同一块料上,除了绿还可能有红,紫或别的颜。有双的我们称“福禄双全”,有三种颜的称为“福禄寿”,有四种颜为“福禄寿喜”等等。 化学成分:钠铝硅酸盐——NI〔Si2O6〕,常含C、Cr、Ni、n、g、Fe等微量元素。 矿物成分: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 结晶特点:单斜晶系,常呈柱状、纤维状、毡状致密体,原料呈块状次生料为砾石状。 硬度:6.5——7.5。 解理:细粒体无解理;粗大颗粒在断面上可见闪闪发亮的“蝇翅”。 光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 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相对密度:3.30——3.36,通常为3.33。 折射率:1.65——1.67,在折射仪上1.66附近有一较模糊的影边界。 颜:颜丰富多彩,其中绿为上品,按颜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皮类颜;指翡翠最外层表皮的颜,其形成与后期风化作用有关。这类颜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和灰,其特点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状。红常称为翡;②、地子:又称“底子”颜,有底之意,指绿以外的其他颜,为深浅不同的白、油、藕粉、灰等;③、绿类颜;指翡翠的,这类颜的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有时绿中包含着黑。绿常称为翠。 发光性:浅翡翠在长波紫外光中发出暗淡的白光荧光,短波紫外光下无反应。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