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规范和统一和田玉的定义、分类、名称、鉴定方法、鉴定特殊及质量等级,作为GB/T16553-1996《珠宝玉石鉴定》和GB/T16552-1996《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的补充,特制定本标准...下面是珠宝玉石标准查新的表格,珠宝首饰执行标准是什么的详细诠释。
珠宝首饰执行标准是什么?
GB/T28748-2012珠宝玉石饰品产品元数据
GB/T16553-2010珠宝玉石鉴定
GB/T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
GB/T25071-2010珠宝玉石及贵金属产品分类与代码
CNASCL24-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贵金属、珠宝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DB33/206-2007(2013)珠宝玉石饰品标识
DB43/138-1999金银珠宝玉石饰品标识规定
DB13/1056-2009珠宝玉石饰品标识
IWA8-2009餐具、礼品、珠宝、发光体玻璃透明度分类和试验方法
ISOIWA8-2009餐具、礼品、珠宝、发光体玻璃透明度分类和试验方法
等
珠宝首饰价值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对珠宝首饰的品种、特性和内在质量的认识。是一项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技术性、经验性工作,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珠宝首饰价值评估,直接受市场供求规律、评估目的、评估人资质和技术水平,以及市场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
1.珠宝首饰价值评估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珠宝首饰的价值包含其使用、投资、收藏及艺术价值.价值的影响因素除了主体的需要、知识结构、情感、审美意识等主体因素外,还包括珠宝首饰的种类、质量、大小、设计加工、历史、来源、市场供求因素.对于后者,普通消费者是难于把握的。科学的评估依赖于共有宝石学、首饰制作工艺学知识并掌握评估理论和方法、拥有充分的行业和市场信息的评估师或资深从业人员的评估,常常需要使用鉴定、分级的仪器设备。珠宝首饰评估的专业性强,技术含量较高。消费者想凭直觉获得较为准确的估价非常困难,这就要求消费者共备相应的珠宝首饰知识、经验和较专业的判断能力。
2.珠宝首饰的需求富有弹性,供给缺乏弹性
珠宝首饰不是生活必需品,且中高档珠宝首饰在可支付收入中所占比例一般较大,当价格发生变化时,往往引起消费量更大的变化,消费者对价格是敏感的,或者说珠宝首饰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珠宝首饰价格受市场供应和需求规律的控制,市场的兴衰,价格的升降,都受供求变化的无形制约.
3.珠宝首饰市场内在的复杂性
珠宝首饰销售周期长,占用资金大,需求对消费者的偏好依赖性强,消费需求层次丰富。收入水平、个人文化背景、爱好倾向,是决定消费者即期购买能力的重要因素。珠宝首饰种类多,市场异常复杂且缺乏统一的品质分级体系(除钻石外).总体来看,复杂的市场使得各主体对信息的依赖程度增加,面对信息的增加、减少、变化或分布不均,市场各主体需要及时反应和调整,市场机制对信息的不对称更加敏感,市场—“看不见的手”—愈加容易失灵.
4.珠宝首饰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由于不同国家、地区消费者对珠宝首饰的认识和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市场条件差异,珠宝首饰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其表现在珠宝首饰的价格方而,呈现明显的动态特征,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经营环境和区域市场,有着不同的价格.
5.技术进步对珠宝首饰价值评估的影响
珠宝鉴定与宝石合成、优化技术的发展对市场信息的影响。宝石合成、优化技术的进步不仅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深刻的影响,而且新的合成宝石、优化宝石、宝石仿制品不确定的流入市场,对市场的中短期冲击相当明显.虽然我们相信鉴定技术的发展可使市场对此类宝石有明确的界定,但两者的较量是长期的,而且相对于合成、优化技术的发展,鉴定在一定程度上总是滞后的,这就使得信息不对称的幅度(信息优势方相对于劣势方的信息优势大小)存在波动,并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6.制作工艺对珠宝首饰的价值评估的影响
珠宝首饰作为高档的消费品或收藏品,在价值评估过程中,除了考虑材料特征外,珠宝首饰的工艺制作水平,对其价值评估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造型精美、风格独特、名人制作等均会影响到珠宝首饰的价值评估(图3-9至图3-11)。
总之,珠宝首饰产品的质量是珠宝首饰价值评估的基础。珠宝首饰种类繁多,外部表现错综复杂,要能透过现象把握住珠宝首饰内在的真实质量,掌握评估的质量基础,进一步弄清每件珠宝首饰成品或珠宝玉石原石的使用价值、商业价值、工艺用途,并结合当时的市场情况,给出正确的价值评估。评估人的个人素质,包括技术能力、个人品质、历史文化素养等,也对珠宝首饰的价值评估有着一定的影响。
诚信为本
翡翠检测标准GB/T16552GB/T16553GB/T16554GB/11887是什么意思-.
GB代表的是国标的意思
/T代表的是这个标准是推荐使用
GB/T16552-16554这里有三个标准分别是珠宝玉石名称,珠宝玉石鉴定以及钻石分级
GB11887GB/T18043是贵金属的测定方法和命名标准
一般鉴定证书都会有这几个标准,因为大部分的鉴定珠宝玉石的时候都需要用到这几个标准,都是参考标准上的进行操作。
至于,上面那位仁兄说的国家级4C证书就是明显不是做珠宝的人应该说的话了
4C说的是钻石分级
你所说的4C证书其实很简单
就是CMACLACNAS的认证吧?
在珠宝鉴定中是没有所谓4C证书的说法,只有在钻石分级中才有的
至于国内哪个珠宝鉴定机构最权威
中国地质大学算是一个老牌鉴定机构了
不过最权威的应该是国检的证书。
NGTC的证书才是牛。
其实谁的证书牛不牛不是重要的
只要鉴定结果是真的就好了
GB的意思是国标..
这个是国家定制的一个翡翠定名鉴定的一个标准规范
每个行业都或多或少有这个标准的.
如今最新和田玉的鉴定细则是什么?
现在的新国标把和田玉这个名称变成一个广义词了,只要是透闪石阳起石成分的都叫和田玉,所以现在韩料也出和田玉证书
为规范和统一和田玉的定义、分类、名称、鉴定方法、鉴定特殊及质量等级,作为GB/T16553-1996《珠宝玉石鉴定》和GB/T16552-1996《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的补充,特制定本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和田玉的定义、分类、鉴定方法、鉴定特征及质量等级。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
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6552-1996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3-1996珠宝玉石鉴定
3.定义
和田玉系指产于新疆境内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的成因特殊以微晶-隐晶透闪石为主的玉石。
4.分类
4.1按地质产出状况分类。
(1)山玉:产于原地的原生矿。
(2)山流水:搬运了一定距离,具有一定磨圆度,呈次棱角状。
(3)仔玉:搬运到河床中下游或冲洪积扇中,磨圆度较高,呈滚圆状,滚圆状表面光滑。
4.2按颜色分类
分为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七大类。
5.鉴定方法
和田玉鉴定方法按GB/T16553的第四章规定进行.
和田玉的主要感观鉴定特征,在自然光下按颜色、光泽、手感、水头、声音、质地进行鉴定。
6.鉴定特征
(1)英文名称:HotanJade
(2)矿物成分:以透闪石为主.
(3)化学成分:Ca2Mg5[Si8O22(OH)2
(4)结晶状态:微晶-隐晶集合体
(5)材料性质
(a)从常见颜色:白、青、墨、黄四色,这些颜色当中有若干过渡色,此外还次生糖色、皮色。
(b)光泽:油脂光泽至蜡状光泽
(c)摩式硬度:6.5-7
(d)密度:2.98(+0.15,-0.05)g/cm3
(e)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f)多色性:无
(g)折射率:Np=1.600-1.614,Nm=1.613-1.630,Ng=1.625-1.641
(h)双折射率:不可测
(i)紫外莹光:常见无,偶见中等白(长波)
(j)吸收光谱:无特征,偶见碧玉青玉有吸收谱。
(k)放大检查:主要为毛毡状,其次为针柱状和纤维状。颗粒非常细小,短轴方向一般在0.01mm以下。
(l)特殊光学效应:未见
(m)手感:较沉重,光滑滋润。
(n)水头:因玉质厚度不同而有所区别,总体呈微透明-半透明状
(o)声音:和田玉器碰撞声音清脆悦耳悠长,仔玉玉器尤甚。
(6)重要鉴定项目:颜色、密度、折射率、手感、水头、声音。
7.质量等级
颜色好坏原材料及块度的大小是划分和田玉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
(1)按颜色好坏可分为三个等级上等:羊脂玉、白玉、黄玉中等:青白玉、碧玉、墨玉下等:青玉(总体要求颜色要纯正稀罕。如黄若秋梨,墨如纯漆皆可称为上品。)
(2)按原料质地特征分可分五个等级,见表1
表一:等级特性质地
特级油脂光泽,很柔和,滋润感很强,致密纯净,无杂质,无瓷性。
一级油脂光泽,柔和,滋润感很强,致密纯净无杂质,无瓷性。
二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滋润感较强,较致密纯净,少杂色。
三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滋润感较强,不纯净,有杂色。
四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无滋润感,不纯净,多杂色或瓷性大。
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标准[国家标准]
证书现在都是广义和田玉俄料韩料青海料都算了国家放宽标准以后,把自然界含有透闪石的玉石统称为和田玉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证书现在都是广义和田玉俄料韩料青海料都算了国家放宽标准以后,把自然界含有透闪石的玉石统称为和田玉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5000余公斤,即采自弥勒塔山中。
和田玉按照产出地的不同,可分为:子料、山流水、山料三种类型。
1.仔料。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矿剥蚀被冲刷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河滩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它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型,表面光滑因为它年代久远,长期受水的冲刷、搬运、分选,去其了糟粕,留存了精华。或深埋于土下,几异其坑,饱吸了大地之精华。所以子玉一般质地较好,因它吸饱喝足,温润无比。子玉又分为裸体子玉和皮色子玉。裸体子玉一般采自河水中,而皮色子玉一般采自河床的泥土中。所以皮色子玉的年代更为久远,一些名贵的子玉品种如:枣皮红、黑皮子、秋梨黄、黄蜡皮、洒金黄、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子玉。
2.山流水。名称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它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冲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年代少久远,比子玉年青。
3.山料。又称山玉,或叫盖宝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质地不够细腻紧密,透光度高,韧性不足,一般不带皮色,质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
一、矿物为透闪石,矿物粒度极细,具有毛毡状结构
世界上闪石玉有透闪石和阳起石两类。和田玉属透闪石类,矿物成分为透闪石。主要特点:一是透闪石含量极高,一般在95%以上,其中白玉为99%,青白玉为98%,青玉为97%(95%一99%),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和田玉透闪石含量是较高的。二是杂质矿物极少。一般为1%一3%,多在1%左右。三是矿物粒度极细,为显微晶质和隐晶质。透闪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见为纤维状、针状、叶片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为长柱状、短柱状纤维状。据部分样品测定,在电子显微镜下粒度为:短柱状为0.0046mm×0.0013mm、0.0063ram*0.0036ram,长宽比为2:1或3:1;长柱状为0.01m×0.0028ram、0.004ram×0.0008mm、0.012mm×0.0012ram,长宽比为3:1或5:l、10:1;纤维状为0.0004mm×0.000021mm*0.0021ITlnl×0.00007ram,长宽比为20:1或30:1。粒度之细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也是少有的。四是结构以毛毡状为典型,粒度均匀,交织成毡毯一般,这是质地细腻致密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结构为其他类玉石所少有。
二、质地细腻、温润
质地是玉石质量的综合表现,包括形状、滋润程度、裂纹、杂质等等。和田玉由于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质地优良。表现在:一是由于其粒度极细,所以质地非常细腻,是古人所谓的“缜密而栗”,为其他玉石所不及.。二是温润滋泽,即具有油脂(脂肪)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之感,是古人所谓的“温润而泽”,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润如羊脂一样而驰名天下。三是有适中的透明度,即是“水头好”,呈微透明,琢成的玉件显得水灵,有生气。四是杂质极少,有的达到无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谓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角愚理自外,可以知中”。
三、硬度较大
硬度是玉石质量重要标准之一,硬度大,则玉器抛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长期保存。因此,工艺界以往在划分低、高档玉中,硬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高档玉硬度较大,低档玉硬度较小。和田玉的硬度,经测定摩氏硬度为6.5—6.9,与翡翠相近,而比蛇纹石玉(硬度为2。6,一般为4左右)和叶腊石类石(硬度一般低,一般为2.5。4)为高。独山玉,硬度与和田玉相似,但是质地不如和田玉。
四、韧度极大
韧度对玉器极为重要,韧度大,则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对于玉器的艺术造型和精雕细刻有极大好处。韧是打击硬度,有的硬度很大,如黑金刚石摩氏硬度为10,水晶摩氏硬度为7,但是打击硬度低,一打即碎。而和田玉摩氏硬度虽不及金刚石和水晶高,但是打击硬度很高。据测定,和田玉的抗压强度高达6542公斤/平方厘米,也就是说,如压碎和田玉,必须在每平方厘米上施加约6.5吨压力;而压碎钢铁,只需要施加4~5吨压力。
韧度是研磨硬度,和田玉属透闪石玉,韧度大是其特色。据世界上宝玉石的韧度资料显示,黑金刚石为10,透闪石玉为9,翡翠、红宝石、蓝宝石为8,金刚石、水晶、海蓝宝石为7。7.5,橄榄石为6,祖母绿为5.5,黄晶、月光石为5,猫眼石为3,萤石为2。如以透闪石玉韧度为1000,其他玉石或矿物相对韧度为:翡翠500,蛇纹石(如岫玉)250,石英岩10。20,石英5,刚玉2~3,云母2。可见,透闪石玉的韧度在玉石中是最大的,这是和田玉最重要的特色,是其他玉石不能比拟的。
五、颜色纯正,有世之稀宝羊脂玉
玉石的颜色,对工艺鉴定十分重要,包括色调、色纯、色浓诸方面。玉石有多种多样的颜色,人们对玉颜色的追求因时代而不同,如中国古代,在“三代”时流行青色,春秋战国开始到以后各代流行白色,清代晚期开始流行翡翠绿色。世界上闪石玉颜色基本上为白、青、黄、黑、碧(绿)5种颜色,还有一些中间过渡色。和田玉由于含铁量很低,基本为前四种颜色,即有白玉、青玉、黄玉、墨玉4大类,并可进一步划分品种,如白玉中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而超镁铁岩中闪石玉含有阳起石,含铁较高,基本上为绿色,即碧玉。和田玉的颜色,与其他玉石比较,主要特点:一是色纯,如古人所说:“黄如蒸栗,自如截脂,黑如纯漆,谓之玉符。”二是有羊脂玉,这是和田玉特有之美。人们称其“精光内蕴,体如凝脂,坚洁细腻,厚重温润,佩之可以养性怡情,驱邪避瘟,有益于人者,美不胜收。”三是有璞玉。自古以来,对璞玉非常重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说:“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其纵横五六寸无瑕玷者,治以杯鹭,此已当之重宝也。”和田玉璞玉的外皮,按特点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色皮是玉的外皮有一层黄褐色或褐色很薄的皮(厚约l毫米),为氧化所致,从皮色可看出玉的质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等,常为上等白玉。糖玉的外皮较厚,如红糖色,且末玉矿常有此类玉,其中有白玉或青玉。石皮是外层有石质围岩,要取去围岩后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宝。”
六、声音优美
玉受打击后发出的声音,这是古人鉴别玉石的重要性质。和田玉制成的玉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绵长,如金磬之余响,绝而复起,残音沉远,徐徐方尽。这就是玉德中所说的:“叩这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这一特性,其他非闪石玉是不及的。
国家什么时候把俄罗斯玉和青海玉归到和田玉范围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珠宝玉石鉴定技术的发展,原新疆地方标准DB65/035-1999《和田玉》因标龄过长,其中很多条款已显得很不适用,现急需修订。本次标准的修订,吸收了以前工作的成果,同时依据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和GB/T—16553《珠宝玉石·鉴定》两项国家标准,参考了《珠宝玉石国家标准释义》、《系统宝石学》、国际珠宝首饰联合会《CIBJO钻石·宝石·珍珠》等权威性专著。
在2003年11月修订后的国家标准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中,明确规定了可以使用“和田玉”作为鉴定名称,这代表着“和田玉”已演变成天然玉石品种基本名称。这对于和田玉从此继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文化有重大意义,也有利于和田玉在商业贸易上成为中国甚至世界公认的著名玉石品种。
所以,国家是在2003年,正式确定了,把透闪石玉统一归为和田玉,不作具体产地区分的鉴定选择。也正式把俄料,青海料,归为和田玉范畴。
和田玉温润,油脂光泽。青海玉比和田玉要通透一点,有点玻璃光的感觉。
国标只对矿物成分有规定对产地是没有办法做出判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