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鉴别和田玉籽料从三点出发:1.外形和田玉籽料呈现浑圆状,磨圆度好,表面具有厚薄不一的皮壳,见磕碰的痕迹,如“指甲纹”浑圆状的籽料,“油性”好是由玉石细脉形成的...下面是真正的玉石籽料是什么样子的,判断和田玉籽料的标准是什么最好的和田玉籽料是什么样的的详细诠释。
判断和田玉籽料的标准是什么?最好的和田玉籽料是什么样的?
和田玉籽料原石,也就是籽料最初始的状态,是带皮的。所谓的皮,就是想鹅卵石一样,被水冲刷过的痕迹,而和田玉则表现为一定颜色的带“汗毛孔”形态的皮,或石性较重的表皮。之所以称“带皮”,是因为很多俄料、青海料等和田玉(广义)冒充籽料而这些山料是无皮的,则现代玉雕师傅为保留籽料的“证据”而留皮。建议多看少买,以玉质为上,然后才看“身份血统”。
真是什么问题都敢问啊?
应该是文件不全或者是文件损坏还或者是文件压缩包损坏
你电脑里的压缩包没了吧,装一个就好了
没有安装压缩包软件
有病毒,该杀,杀!杀!惑乱人间的人和事都该杀
顶级的和田玉籽料是什么样子的
白度、密度、油润度顶级的-羊脂玉,产量稀少,价值极高,其次是黄沁带皮料,配以苏工雕刻成艺术品,当下最热门流行的高端顶级货
呵恕我直言,一听你就是外行话。籽料就是河里面,常年冲刷出来的属籽料。山料也就是,山上面开采的玉种。只有山料,籽料区分。没听说过什么开山籽料。
怎样看他是和田玉籽有什么特征
鉴别和田玉籽料从三点出发:1.外形和田玉籽料呈现浑圆状,磨圆度好,表面具有厚薄不一的皮壳,见磕碰的痕迹,如“指甲纹”浑圆状的籽料,“油性”好是由玉石细脉形成的。皮色是全包裹的,巧雕、人工开门子和分割成小块的除外。皮子呈微透明,手捂住1~2秒,即可以看见表皮的“汗毛孔”。2.颜色和田玉籽料在河床中经过千百万年的冲刷和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上颜色,在有裂隙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颜色应是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并且呈现褐色的松花状、水草状的颜色沁入。3.颜色和田玉籽料在河床中经过千百万年的冲刷和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上颜色,在有裂隙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颜色应是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并且呈现褐色的松花状、水草状的颜色沁入。
这只是理论知识的一部分,还需要更多的学习才能掌握鉴别和田玉的知识,琢艺轩和田玉有很多相关的鉴别知识,再看看那里的和田籽玉联系下。
怎样辨别和田玉籽料的肉质
和田玉籽料一般块状不大,形状如鹅卵石,圆润而饱满。玉质紧致细腻,油脂性好,籽料也是有三六等之分的,锦木工坊叫教你辨别籽料的肉质要从细腻度、油性、脂粉、老熟度等来识别。
1、玉质的细腻度:
“细腻”其实应该是很高的指标,细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晶体颗粒大小及均匀度,另一方面也指结构的细度,即短云絮的细密均匀程度。通常细腻度高的和田籽玉,温润感也高,给人予很舒服的、想把玩的感觉。
另外,细腻度很好的玉料,如果致密度也够好的话,打磨出来的玉就会有很强的玉质感,所谓玉质感是一种既柔和又强烈的光泽同时又蕴含着很强内光,玉质感强的玉件天生就有一种高贵气质。
2、看油性:
油性是籽料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有一种冒油的感觉,有些料子看着很细,但料子很干,没有油性,有的料子一眼看去就是一个油疙瘩,让人不禁的想要在手里盘玩一下。
关于油性的理解,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视觉上的油润光泽,既看起来油脂光泽强同时光泽柔和,油脂感强的料子看起来十分浑厚而有质感。二是手感上油润的感觉,好的籽料要体如凝脂,给人的感觉应该像凝结的动物油脂。
3、再看脂粉:
籽料中经常提到的就是脂粉。脂和粉,是两个概念。脂性,一般指润度,油润性,只是一种手感,可不是真能摸出油来炒菜用。粉性,是质感,一种浑厚凝重的感觉。比如那种浓浓的牛奶和白开水相比较有质感,是因为有粉(微小固体悬浮颗粒)。
4、“老熟度”:
最后,籽料里有一种老熟的说法,是否老熟,是判断料子好坏的特别重要的标准,当对老熟度有一定的把握的时候,就算是走出新手的了。老熟怎么来理解呢?其实很简单,可以想象熟透的果实,沉甸甸带着内光深成而不浮透。
转自博宝艺术网。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研究简报bulletinofmineralogy,petrologyandgeochemistryvol28no4,oct.2009浅谈和田玉籽料的真伪鉴定李坤,王蓉,申晓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乌鲁木齐830004中图分类号:p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802(2009)04041602和田玉籽料细腻润泽,产量较少,在玉石界十分抢手,近年来价格迅猛上涨。玉器市场中籽料仿制品比比皆是,真假难辨。因此有必要揭露其作假手法,提高鉴赏能力。山流水多为次棱角状,磨圆度差,有薄的皮壳。和田玉籽料皮子特征主要表现在外形、颜色及有否皮色诸方面。(1)外形:和田玉籽料呈浑圆状,磨圆度好,润性好,表面厚薄不一的皮壳由玉石细脉所致(图1a)。皮子微透明,手握住一两分钟即可见表皮的!汗毛孔?,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表皮呈现毛毡状交织结构。(2)颜色:和田玉籽料在河床中经过长期冲刷磨砺,自然受沁,皮色由深变浅,表现自然,呈褐色的松花状、水草状形态(图1b)。裂隙处颜色由浅至深、沁入内部(图1c)。1和田玉籽料的特征根据产出环境和成因类型和田玉分为山料、山流水和籽料。棱角分明、无磨圆、无皮壳的山料,经过风化和搬运作用,滚落于河流之中;在河流中经长期的冲刷和磨蚀,最终形成籽料。籽料的特点是浑圆状、卵石状,磨圆度好;表皮颜色多样,以红褐色为主,可见秋梨皮、虎皮和枣红皮等色。与籽料相比,a.红褐色的籽料皮色;b.籽料皮色的松花和水草状;c.籽料裂隙处过渡色;d.籽料皮色的层次感图1籽料的皮色(3)皮色: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是原石经过长期风化、水解和大气循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具体一块籽料来说,颜色的形成是阶段性的,即沁入和田玉中的颜色由深入浅,具有层次感,或呈过渡渐变,外皮与肉质保持一致(图1d)。(4)无皮色:无皮色的和田玉籽料的肉色与皮色混为一体,在白玉或黄玉的表面常见一层包浆或沁色。2真伪和田玉籽料的鉴定特征由于基本道德的沦丧和经济利益的驱使,目前在市场中假冒伪劣产品悄然出现。和田玉籽料仿制品也不例外,其作假的方法主要有染色处理和滚料磨圆两种方法。因此,在鉴定和田玉籽料真伪之前要先了解有哪些作假的方法和手段。和田玉籽料的仿制品主要通过染色、做假皮和收稿日期:20090211收到,0305改回第一作者简介:李坤(1979),男,工程师,cgc,从事贵金属和珠宝玉石首饰的检验、研究与管理工作.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417磨圆三种途径来处理。(1)染色是先将和田玉原石打磨,做出似油脂状的外皮,然后用无机或有机染料涂抹、浸透,达到沁色,以掩盖玉质的瑕疵和缺陷。具体的染色方法很多,有以动物的血液,有以铁锈浸染,也有用碘酒、植物染料、羊毛染料染色,以及有机染料、无机染料、中和剂、混合性染料及腻子或注胶等。染色之后还在地下埋藏或河流中浸泡,作假水平之高,竟达到鱼目混珠的程度,一般消费者常常上当受骗,连珠宝鉴定师也有看走眼的时候。(2)做假皮:做假皮也是在颜色上做文章。一般将原石放在浸满染料的海绵中,通过侵蚀渗透作用达到沁色,皮色多为枣红色。仔细观察假皮多漂浮于表面,颜色过于鲜艳,无过渡色及自然层次感,皮子显得干涩、不润。由于做假皮的部位多是玉质疏松的部位,也称为死皮,用开水一烫易褪色变浅。(3)滚料磨圆:将山料、青海料或俄料的下角料,用滚筒机进行滚磨处理成籽料的卵状外形,再染色做假皮子。戳穿了作假的手法,可以从和田玉籽料的颜色、光泽、外形、裂纹、硬度和韧性等特征,辅以常规仪器检测来鉴别其真假。下面这些特征与鉴定经验可供参考。和田玉籽料的仿制品的外形常过于完美,但显得不自然;表面没有磕碰的痕迹,碰撞坑光泽与外部光泽不一致。而和田玉籽料具有自然的卵石形态,表皮有磨圆和自然磨蚀的痕迹。和田玉籽料表面可见磕碰痕,有天然形成的!指甲纹?;多数表面硬度比较高,且比较均匀。人工打磨的仿和田玉籽料不但没有!指甲纹?,还常可见磨砂和抛光的痕迹;经过漂白和褪色的表皮,可见蚀痕;硬度表现为大面积的偏低。仿和田玉籽料的!假?在颜色上表现最为明显:首先是颜色过于浓艳,飘浮而不自然(图2a和b),没有渐变或过渡色;颜色多沿裂隙或棱线分布、富集(图2c);其次是两层颜色分布有强烈的色差,可见鲜艳皮色与纯净肉质(图2d)。另一方面,籽料仿制品的表面可见酸蚀层,常为白色或黄白色,类似于白色礓石,且常有荧光反应。图2染色的仿和田玉籽料最后要说明的是文中提到的!汗毛孔?问题,在鉴别真假籽料时,!汗毛孔?确实是一个重要特征,但有!汗毛孔?只能说明原石是和田玉籽料,仍然有利用山流水、山料以及非和田玉原石作假的可能,必须配合形态、皮子、颜色、光泽、硬度及密度等特性综合考虑来识别和鉴定。总之,和田玉籽料真伪的肉眼观察与鉴定,不仅需要扎实的玉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怎样辨别和田玉籽料真假或皮色有无二上
展开全部
和田玉籽料,判断真假,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第一,色系辨别,仔料拿在手上,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远看、近看色系都不变,属于温润、柔和的白。
第二,水草状侵染,一些仔料表皮呈水草状侵染,这可以说是仔料铁的证据,因为这种水草状侵染不是短时间人工染色能够形成的,而是几千甚至几万年矿物质侵染的结果。
第三,从籽料的皮色来入手,真籽料是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自然受沁,只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纹的地方颜色比较深。
怎样分辨和田玉籽料真假
分辨和田玉籽料真假,主要看以下几点:
1,透光,有云絮状结构特征。
2,皮壳上,有类似人体皮肤的汗毛孔特征,细密,且无规律。
3,密测,符合2.95克/立方厘米,和田玉密度均值。
4,点测折射率:符合和田玉1.61折射率,标准值。
现在高手做的假皮,是洗不掉的。新疆和田籽料的真皮,是矿物质成分,是和籽料一体的;颜色是多种多样;颜色之间的过渡很自然,并且重叠在一起。而假皮色,是用化工原材料,染色而成,和玉质或是石质是分开的;颜色较单一,无过渡。但是籽料真假皮色的分辨,还是需要你多实践,才能准确掌握。
玉籽的表面特征是什么?怎么样的才叫玉?
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具备最佳光泽和质地,表现为: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暇、如同凝脂,故名。对于此玉和普通白玉,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在白色的日光灯下观看。羊脂白玉对着日光灯,所呈现的是纯白半透明状,而且带有粉粉的雾感。而一般的白玉,对着日光灯虽也呈半透明状,但没有粉雾感。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白玉无论档次等级的高低,以肉眼看均很白,但日光灯下必定带有深浅不一的微黄色,因此在日光灯下若有一丝丝微黄色,就不能称之为羊脂白玉了。符合苛刻标准的珍稀名贵的羊脂玉,是绝对容不下丝毫杂质的。羊脂玉的鉴别要点必须满足五个方面,即质地纯、结构细、水头足、颜色羊脂白、油性重。质地纯——羊脂玉中透闪石矿物含量达到99%。羊脂玉存在于围岩蚀变最完美的地段。当花岗闪长岩体与白云岩接触产生一系列接触变质岩系,白云岩变为白云石大理岩,岩浆晚期热液沿白云石大理岩构造裂隙通道,发生交代作用形成透闪石岩。围岩蚀变形成了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岩三种岩相,羊脂玉就赋存于透闪石岩岩相中。结构细——羊脂玉中透闪石呈显微纤状变晶结晶及成集合体,在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下可对透闪石结晶粒度进行测定,羊脂玉中透闪石纤维状长度(纵向)0.033-0.01mm,宽度(横向)0.0006-0.001mm,这些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互相交织在一起,组成绒毛状结构、毡状结构、交织结构。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集合体,在正交偏光下的特点就是在相同角度内,不显示均一的消光现象。水头足——水头、灵地都是玉石透明度的称谓,在透闪石玉中常从厚度2mm为标准,白玉在这准则中呈现半透明-不透明,羊脂玉的水头足说明呈现半透明状。颜色羊脂白——羊脂白不是纯白,而是带有油脂光泽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黄色,质地差的也可在白色里透出微微的浅灰色调。油性重——羊脂玉在人们手掌中不断的触摸过程中,自而然之,在玉石表面产生一种"油性"感,在一些和田细白玉中也有此现象,当羊脂玉坠于水中,提起玉体,可滴水不粘,因此油性重的羊脂玉绵性也特好,所谓绵性,也就是韧性。因此,只有满足以上五个方面的才是真正上好的羊脂白玉。籽玉鉴定同此。
怎样来辨别籽料的好与坏,或是不是玉器的料?
第一,色系辨别,仔料拿在手上,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远看、近看色系都不变,属于温润、柔和的白。山料,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近看时白度正常,拿远看则有点发青的感觉,尤其和仔料样本放在一起,利用这个方法相比较时,近看、远看,可以看出差异,由于这个目测法屡试不爽,是很好辨别玉料的方法。无论玉的白度看起来再怎么白,不属于和田仔料的玉带远看,还是会偏蓝或青色系。此法和有无汗毛孔方法同样适用于有皮色的仔玉。
第二,从籽玉的裂纹来辨认:大家都知道,皮色是籽玉的重要特征之一,自古以来和田仔玉以皮为贵质虎皮籽,鹿皮籽,秋梨籽,都十分难觅,但是天然形成皮色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玉质紧密纯净的好籽玉根本不会形成皮色,很多的籽玉都没有皮,很多山料磨光假皮仔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如何鉴别它的真伪呢?这时候,籽玉的裂就成了它的一个重要鉴别标志。籽玉在河床中历经千百年的冲刷碰撞,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裂,裂隙中往往侵入皮色,这些裂只要不影响主体都是好料.磨光籽和滚筒料料型相对都十分完美无缺,很少有裂,并且可以看出有多个初始的磨光的切面,所以裂也是辨别真籽玉的标志!
第三,水草状侵染,一些仔料表皮呈水草状侵染,这可以说是仔料铁的证据,因为这种水草状侵染不是短时间人工染色能够形成的,而是几千甚至几万年矿物质侵染的结果。金属盐与仔玉长期接触,沿浅裂隙向两边与仔玉的纤维状结晶体之间发生物质交换,形成这种带有毛刺状的水草状侵染,这是时间的印记,这种侵染潜伏在裂隙两边的玉皮之下一点点。水草状侵染的各种形态见图。(有加强皮籽料或次品无色籽料染色的,虽有汗毛孔但水草状侵染现象是做不出来的;还有一种用酸蚀做出来的假汗毛孔,虽染假皮,但水草状侵染现象是做不出来的)
第四,从籽料的皮色来入手,真籽料是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自然受沁,只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纹的地方颜色比较深。这种皮色是相当的自然,也就是大家总讲的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皮和里面的玉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不过真正好的籽玉是不长皮的,即使是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那活皮的色是从玉里透出来的。
第五,从汗毛孔辨认,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重要一点。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所以那一般就讲汗毛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肉眼一般看不到)。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但差非所有全部的籽料都能清楚看见汗毛孔,特别是经过打磨抛光后的成品雕件。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这点百试百灵的啊。
怎样鉴别和田玉籽料?
一般籽料不会有太多的造型,为了保持其籽料原状,只是根据色型稍作修饰。更不会去其皮,那就成画蛇添足了。
透光是一方面,还要看其密度够不够。玉色润不润。
和田玉籽料怎样辨别好坏呢?
转自博宝艺术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研究简报BulletinofMineralogy,PetrologyandGeochemistryVol28No4,Oct.2009浅谈和田玉籽料的真伪鉴定李坤,王蓉,申晓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乌鲁木齐830004中图分类号:P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802(2009)04041602和田玉籽料细腻润泽,产量较少,在玉石界十分抢手,近年来价格迅猛上涨。玉器市场中籽料仿制品比比皆是,真假难辨。因此有必要揭露其作假手法,提高鉴赏能力。山流水多为次棱角状,磨圆度差,有薄的皮壳。和田玉籽料皮子特征主要表现在外形、颜色及有否皮色诸方面。(1)外形:和田玉籽料呈浑圆状,磨圆度好,润性好,表面厚薄不一的皮壳由玉石细脉所致(图1A)。皮子微透明,手握住一两分钟即可见表皮的!汗毛孔?,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表皮呈现毛毡状交织结构。(2)颜色:和田玉籽料在河床中经过长期冲刷磨砺,自然受沁,皮色由深变浅,表现自然,呈褐色的松花状、水草状形态(图1B)。裂隙处颜色由浅至深、沁入内部(图1C)。1和田玉籽料的特征根据产出环境和成因类型和田玉分为山料、山流水和籽料。棱角分明、无磨圆、无皮壳的山料,经过风化和搬运作用,滚落于河流之中;在河流中经长期的冲刷和磨蚀,最终形成籽料。籽料的特点是浑圆状、卵石状,磨圆度好;表皮颜色多样,以红褐色为主,可见秋梨皮、虎皮和枣红皮等色。与籽料相比,A.红褐色的籽料皮色;B.籽料皮色的松花和水草状;C.籽料裂隙处过渡色;D.籽料皮色的层次感图1籽料的皮色(3)皮色: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是原石经过长期风化、水解和大气循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具体一块籽料来说,颜色的形成是阶段性的,即沁入和田玉中的颜色由深入浅,具有层次感,或呈过渡渐变,外皮与肉质保持一致(图1D)。(4)无皮色:无皮色的和田玉籽料的肉色与皮色混为一体,在白玉或黄玉的表面常见一层包浆或沁色。2真伪和田玉籽料的鉴定特征由于基本道德的沦丧和经济利益的驱使,目前在市场中假冒伪劣产品悄然出现。和田玉籽料仿制品也不例外,其作假的方法主要有染色处理和滚料磨圆两种方法。因此,在鉴定和田玉籽料真伪之前要先了解有哪些作假的方法和手段。和田玉籽料的仿制品主要通过染色、做假皮和收稿日期:20090211收到,0305改回第一作者简介:李坤(1979),男,工程师,CGC,从事贵金属和珠宝玉石首饰的检验、研究与管理工作.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417磨圆三种途径来处理。(1)染色是先将和田玉原石打磨,做出似油脂状的外皮,然后用无机或有机染料涂抹、浸透,达到沁色,以掩盖玉质的瑕疵和缺陷。具体的染色方法很多,有以动物的血液,有以铁锈浸染,也有用碘酒、植物染料、羊毛染料染色,以及有机染料、无机染料、中和剂、混合性染料及腻子或注胶等。染色之后还在地下埋藏或河流中浸泡,作假水平之高,竟达到鱼目混珠的程度,一般消费者常常上当受骗,连珠宝鉴定师也有看走眼的时候。(2)做假皮:做假皮也是在颜色上做文章。一般将原石放在浸满染料的海绵中,通过侵蚀渗透作用达到沁色,皮色多为枣红色。仔细观察假皮多漂浮于表面,颜色过于鲜艳,无过渡色及自然层次感,皮子显得干涩、不润。由于做假皮的部位多是玉质疏松的部位,也称为死皮,用开水一烫易褪色变浅。(3)滚料磨圆:将山料、青海料或俄料的下角料,用滚筒机进行滚磨处理成籽料的卵状外形,再染色做假皮子。戳穿了作假的手法,可以从和田玉籽料的颜色、光泽、外形、裂纹、硬度和韧性等特征,辅以常规仪器检测来鉴别其真假。下面这些特征与鉴定经验可供参考。和田玉籽料的仿制品的外形常过于完美,但显得不自然;表面没有磕碰的痕迹,碰撞坑光泽与外部光泽不一致。而和田玉籽料具有自然的卵石形态,表皮有磨圆和自然磨蚀的痕迹。和田玉籽料表面可见磕碰痕,有天然形成的!指甲纹?;多数表面硬度比较高,且比较均匀。人工打磨的仿和田玉籽料不但没有!指甲纹?,还常可见磨砂和抛光的痕迹;经过漂白和褪色的表皮,可见蚀痕;硬度表现为大面积的偏低。仿和田玉籽料的!假?在颜色上表现最为明显:首先是颜色过于浓艳,飘浮而不自然(图2A和B),没有渐变或过渡色;颜色多沿裂隙或棱线分布、富集(图2C);其次是两层颜色分布有强烈的色差,可见鲜艳皮色与纯净肉质(图2D)。另一方面,籽料仿制品的表面可见酸蚀层,常为白色或黄白色,类似于白色礓石,且常有荧光反应。图2染色的仿和田玉籽料最后要说明的是文中提到的!汗毛孔?问题,在鉴别真假籽料时,!汗毛孔?确实是一个重要特征,但有!汗毛孔?只能说明原石是和田玉籽料,仍然有利用山流水、山料以及非和田玉原石作假的可能,必须配合形态、皮子、颜色、光泽、硬度及密度等特性综合考虑来识别和鉴定。总之,和田玉籽料真伪的肉眼观察与鉴定,不仅需要扎实的玉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对于籽料来说白度不是最重要的,油润度和细度才是最重要的,料子本身的棉、花、绺裂等也是影响籽料品质的因素,具体可以多搜索相关资料来查询。
油润度很重要,白度其次。
淘宝三皇冠专业和田玉销售旗舰店富润百年为您提供以上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