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天然珍珠:...下面是珠宝贝母的好坏,去哪买真正的海水珍珠的详细诠释。
去哪买真正的海水珍珠?
青岛,但不能在旅游点买。
国际市场上珍珠的质量主要由珍珠的光泽、皮质、形状、大小、珍珠层厚度、颜色、搭配及钻孔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国家由于文化及审美方面的差异,对上述因素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珍珠的质量评估仍然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
总的来说,评估是在日光或自然光的光源条件下,以白色为背景下进行的。
一、光泽分级
珍珠是具有特殊珍珠光泽的一种有机宝石,珍珠特殊的美是由其特有的珍珠光泽产生的,因此珍珠的光泽是珍珠质量最特征性的要素。特别是养殖珍珠,其他的要素如大小及形状等都可以人为或部分人为控制,光泽更成为一种独特的指标。
珍珠光泽的强弱主要与珍珠层的厚薄、珍珠层文石或方解石的排列有序程度、珍珠的生长状况、水体微量元素等有关,因而珍珠的光择实际上又是珍珠层厚度的一种外在指标,也是珍珠母贝生长健康情况的体现。一般来说,珍珠的生长时间适度(一般2~4年)、形成珍珠的水体环境良好、珍珠贝的键康状况良好,珍珠的光泽就越强;相反,珍珠的生长时间过短或珠贝的健康状况欠佳,珠贝分泌的珍珠质的勺数量及质量都差,珍珠的光泽就差。
珍珠光泽好坏的衡量,目前并无完整的量化指标。美国主要根据其表面反光影像线条清晰度将其分为四级:
a表面光泽特别明亮、均匀反光如镜面反射、反光影像线条清晰的视为最高光泽;
b光泽清晰明亮、影像清晰的视为高光泽。
c光泽明亮、反光线条均匀但不完全清晰的视为中等光泽。
d珠层较薄、珍珠表面反光模糊、弱而且分散的视为低劣。
二、皮质分级
皮质又称为皮光或光洁度、净度、瑕疵,它是指珍珠表层结构致密、细腻、光滑的程度,或者是表面瑕疵的明显程度。
珍珠表面常见的瑕疵包括隆起(疱)、纹线、裂纹、凹坑、黑点、缺口、针尖以及珠层剥落等,其中破口和剥落对珍珠质量的影响最严重。
在比较理想和健康的环境中生长形成的珍珠,其表面常常致密光滑。但养殖珍珠的海水中往往有各种微生物生长,珍珠母贝在几年的生长过程中也往往可能受到某些病菌的影响,同时插核技术也可能会影响到珍珠的形成及其皮质,因此真正完全光滑无瑕疵的珍珠是极少的。太多数养殖珍珠表面都会或多或少带上一些“疱“、“腰线“、“皱纹“、“凹坑“等瑕疵。
这种瑕疵的多少及分布就决定珍珠的净度或皮质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珍珠质量及价值。有时它们还会直接影响到珍珠的使用寿命及珍珠后处理的可能性。
美国gia根据一串珍珠中有瑕疵珍珠的多少,把珍珠串的皮质质量分级成四种类型:完美(fl)、微瑕疵(有较微缺陷)(ss)、瑕疵级(有缺陷)(spotted)和重瑕疵(有严重缺陷)(vs)四个级别。
完美级的珍珠(串)是指珠串中绝大部分珍珠的表面都是完美无瑕的,只极少部分可有瑕疵,而且分布的位置非常局限,一般来说这种珍珠的瑕疵难以分辨。
微瑕级珍珠(串)是指珠串中很多珍珠无明显可见的瑕疵,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少部分珍珠有小瑕疵。
瑕疵级珍珠(串)是指大部分珍珠都有瑕疵,少部分珍珠甚至可见明显瑕疵。
重瑕疵级珍珠(串)是指全部珍珠都可见瑕疵。
实际上上述标准,并不是真正的珍珠皮质分级标准,而是珍珠串的分级规范。对单颗珍珠的皮质分级国际上并无普遍应用的标准,但塔希提黑珍珠已有一个普遍为市场接受的皮质分级规范。按皮质好坏可将黑珍珠分为a、b、c、d四级。
a级:表面无瑕疵或者肉眼可见的个别瑕疵占整个表皮l0%以下,光泽很好。
b级:肉眼所见到的瑕疵占整珠面积1/3以下,且光泽较好。
c级:肉眼所见瑕疵在整珠面积1/3~2/3之间,光泽较好。
d级:表皮有较多明显的瑕疵,而光泽不论好坏,但珍珠表面至少被80%珍珠质包裹。
实际上,目前所有皮质分级中都没有考虑瑕疵分布的情况,这是不够完善的地方。在实际的交易和估价中,瑕疵的分布有时比瑕疵本身对珍珠的质量有更为直接的影响,如果一颗光泽很好的珍珠,有明显可见的瑕疵,但其瑕疵分布非常局限,如只局限在球体表面的1/20以下,其质量仍然是较高的,原因是珍珠被钻孔镶嵌后其瑕疵是不可见的,相反一颗相同质量的珍珠如其瑕疵并不太明显,但却散布在珍珠的整个球面上或超过1/2的球面上,其质量及价格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珍珠的质量(重量)或尺寸、大小分级
珍珠的重量或大小是影响珍珠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天然珍珠而言,重量或大小可能还是最重要的要素,因而我国古代又有“七分珠八分宝“之说,意思是说七分(mm)的是珍珠,而八分(mm)的就是宝贝了。对于养殖珍珠来说,在质量较好的情况下,超过一定的尺寸范围,其价格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溢价)。
珍珠的计量单位有吨、贯、公斤、刀、毛美、钱、克、克拉、格令和珠喱,其中吨、公斤、克是国际标准计量单位,而贯(kan)、刀(dao)、钱、毛美(momme)比较多见于日本和香港市场珍珠批发时使用,而克拉、格令和珠喱则用于散珠特别是优质散珠的计量中。除此以外,对于某些质量的成品或原料,行内还有用把、手、颗直接计量的。
1贯=3.75kg;1香港钱=3.75g;1刀=3.75g;1毛美=75格令=18.75克拉;1格令=1珠喱=0.25ct。
在成串的珍珠中,有时更多用珍珠的直径(mm)又称分来计量,通常对近圆形珍珠串而言,一般以0.5mm为一个档次进行归类,如6~6.5mm,6.5~7mm,也有根据最大和最小的珍珠范围来界定,如一
串珍珠最大为10mm,而最小为8mm,则该串珍珠大小为8-10mm,通常这种渐变珍珠串的大小是有规律的变化的。
正圆、近圆形海水珍珠的直径一般是以最短方向来确定,而其他形状的则是用最大直径×最小直径。不同珍珠类别常见的大小范围不同,例如,塔希提黑珍珠一般在8~14mm之间,大于16mm的就已很稀少。而日本和中国海水珍珠的尺寸大多只在4~10mm之间,超过1lmm以上的就已少见。淡水珍珠的尺寸一般较小,大于8mm的就算大珠(近年有增大趋势)。
日本珍珠一股按大小分成四级,大珠直径为8mm以上;中珠直径为6~8mm;小珠直径为5~6mm;细厘珠直径为5mm以下;每一等级的直径大小至多只差2mm左右。
养殖珍珠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珠贝的种类、植入的珠核大小以及养殖的时间,例如以淡水珍珠为例,三角帆蚌所产的珍珠常常是较大的,过去淡水珍珠的大小一般小于8mm,但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不好,浙江许多珠农推迟收珠时间,一些淡水珠养殖时间超过6年,收获的淡水珍珠可达到15mm以上。一般情况下,淡水养殖珍珠贝每年分泌珍珠质层厚0.15mm。同时,由于养殖淡水珍珠采用了有核养殖技术,一些淡水有核珍珠的大小也可达10mm以上,致使不同种类珍珠之问类别差异变得模糊,产生鉴别上的困难。
四、形状分级
珍珠形状是影响珍珠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对总价格影响的权重可达20%(张蓓莉等,2001)。虽然就有核的养殖珍珠而言,要获得球形的珍珠并不困难,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特别是天然珍珠中真正的正圆珠极为罕见,因而在人们的观念中,圆球形的正圆珠的价格仍然是最高的。
除了圆球形的正圆珠(或精圆珠、滚盘珠、走盘珠)外,形态规则,特别是较容易镶嵌搭配使用的规则形态的珍珠也有较高的价格,例如水滴形(梨形)、椭圆形、钮扣形的珍珠。
形态不规则的珍珠又称异形珠,除个别有特殊的审美诉求和能表达特别主题的以外,如有较好的动物造型或者几个形态特殊的珍珠能组成有特殊意义的图案,仍有一定的价值外,其余价值很低。
从圆球形珍珠到异形珍珠,价格下降是跳跃性的,但正圆形、圆形及近圆形以及水滴形等的价格变化则是渐变的,每级别之间的价格相差15%~20%。
五、珍珠层厚度分级
养殖珍珠层的厚度是指植入的珠核表面到珍珠表层之间的距离,珍珠层的厚度主要和养殖时间及生长速度有关,后者又和养殖环境有关,通常情况下,珍珠层的厚度越大,珍珠的光泽就越强,珍珠的价值也就越高。
有经验的人通过对珍珠光泽的观察,基本上就可判断珍珠层的厚度及珍珠养殖时间,在实验室里也可通过装有标尺的显微镜进行测量,一般认为可以接受的宝石级珍珠最低珍珠层厚度是0.3mm。这种厚度对于海水珍珠而言,殖核后养殖时间会接近2年,近年来,我国海水珍珠大多是在6~8个月就开始收获上市,因而许多低质海水珍珠的珠层厚度偏薄,往往呈现出蜡状光泽而非特有的珍珠光泽。
一般情况下,珍珠光泽明亮而圆润的珍珠,珠层的厚度会在0.5mm以上。
珍珠层厚度对价格的影响实际上综合在光泽及皮质的影响之内,三者很难完全分开。
六、颜色分级
珍珠的颜色有多种,珍珠颜色对质量的影响主要受地域文化及传统所影响。
一般来说珍珠的颜色由珍珠体色、伴色和韵彩综合而成。珍珠的体色主要受珍珠贝母的种类及养殖环境的影响,在养殖环境因素中,水体微量金属元素的影响又是主要的。不同水体中形成的珍珠,由于含致色金属卟啉体的类型和数量不同,会有不同的颜色。
有人认为金色和奶油色等黄色色系珍珠中含cu和ag较多,粉红色珍珠中含na较多(小林新二郎等,1959)。
珍珠的伴色是由珍珠的结构与光线结合作用产生的物理效应而产生的,是由一种浮于体色之上的一种或多种颜色混合产生的,似有若无的颜色感觉。伴色主要有玫瑰色、绿色、银白色、铜红色等,通常好的伴色往往会增加珍珠的美感,并获得更高的价值认同。
韵彩是在不同角度观察珍珠时产生的一种可变化的彩虹色彩,它是珍珠光泽体色与伴色综合作用的感觉。明显的韵彩能增加珍珠的美感,它可以增加珍珠总质量20%~50%的评分。
概括而论,国际市场上的珍珠可分成三大色系。
a:白色系的珍珠,如日本和中国的海水珍珠,大部分南洋珍珠。
b:黑色系的珍珠,如塔希提黑珍珠。
c:彩色或有色珍珠,如金色、黄色、绿色和粉红色等颜色的珍珠,有色珍珠在淡水养殖珍珠中常见。
在三大色系的珍珠中,白色色系是产量最大的主流色系,但实际上这一色系大部分都是珍珠后处理的结果,例如许多海水养殖珍珠,刚收获的原珠颜色往往是偏黄的。
不同系列的珍珠的价格很难一概而论,近年来,金色的南洋珍珠由于产量稀少,受到市场的追捧,价格最高,而黑色塔希提珍珠由于宣传及质量控制方面工作做得好,市场价格高且稳定,其中一些具孔雀绿伴色的优质黑色珍珠最受市场的喜爱。
白色南洋珍珠及海水养殖珍珠近年来产量一直增加,其价格不断下降,但总体而论,白色系南洋珍珠的价格仍然是最高的。
由于珍珠染色和辐照改色技术的进步,实际上市场上许多彩色珍珠很难和天然彩色珍珠相区分,再加上颜色受不同市场消费者偏好的影响较为明显,因而颜色对质量的影响并不是很确定的。
七、搭配分级
搭配是指将两颗或两颗以上的珍珠配合一同使用。在珍珠首饰中,通常是将一些外形完全相同或可相互匹配、颜色与光泽基本一致的珍珠放在一起制作首饰,例如珍珠耳环或珍珠项链。要同时找到质量完全一致的两颗或多颗(串)珍珠实际上并不容易,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和技术成本,因而搭配好的珍珠通常较邑颗粒的珍珠有更高的市场价值。对于珍珠项链而言,珍珠搭配是一个基本的分级要求,如果将一些不同品级质量的珍珠串在一起,不但降低了高质量珍珠的价值,同时也使整串珍珠的品级受到影响。
搭配对珍珠质量的影响可达到15%~20%,也就是说如果一颗优质珍珠的价格是500美元,两颗搭配完美的珍珠耳环的价格可能达到1200美元。这种情形在我国清代的估价册中就已作为判据:三分的坠一副1000两(白银),单颗的只有70余两;五分的单颗100两,但成对的一副达2000两,这主要与天然珍珠配对更难有关(牛秉铖,1994)。实际上按严格的质量要求配好一串16英寸或10~15mm的南洋珍珠项链或塔希提珍珠项链,可能要花费数年的时间,了解这一点实际上就很容易理解搭配对珍珠质量的影响了。
另外,有时形状不完全一样的珍珠的搭配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及价值,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异形珍珠的设计中,主要常见于首饰珍珠的评估中。其质量的评估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重要的是要看其美学效果及认同程度。
八、钻孔分级
珍珠首饰绝大部分都是需要进行钻孔镶嵌的,钻孔的位置大小及好坏同样会影响到珍珠质量。
珍珠的孔有三种,一种俗称为“通眼儿“,是贯穿孔,从珍珠的球面中间通过,主要在珍珠串中使用;第二种俗称“单鼻眼“,是两个孔眼并列斜向打通,以便将珍珠吊穿使用,大多见于一些民国时期或以前的珍珠首饰中,现在已少用;最后一种是半孔,是在珍珠的某个位置往里钻一半或1/3左右,以便于珍珠镶嵌时插针胶结,这种孔常见于现代的各种单颗或群镶的珍珠首饰中。
珍珠钻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珍珠首饰的价值。例如,如果项链珠串中,珍珠孔钻的“偏心“或偏大,整串珠的外形就会改变,钻孔过大,有时甚至会危及珍珠的使用寿命。而对于一些有特定瑕疵的珍珠而言,恰当的钻孔同时还是弥补珍珠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法,因而给珍珠划线、点孔实际上常常是由“熟手“或“师傅“完成的工作,另外,也是珍珠“买手“必修的功课。对珍珠的原料进行评估时,瑕疵的大小及钻孔后可能的变化也是应当考虑的。
因此,钻孔对质量的基本影响是钻孔的位置不当或打偏,或孔眼口边有崩裂等都会降低珍珠(首饰)的价值。
梵克雅宝vca18k白金四叶草项链最便宜的价格是多少?
专柜最普通的都是上万的。追求品质又想省钱的找靠谱的定制,就算都是定制也有工艺好坏之分。missguoguoer靠谱
最便宜的18k白金四叶草项链,应该是白贝母的,原版19300,如果是我就选择定制,闺蜜轻奢范儿定制郭一条,跟专柜一样,还去清洗过。
bookisfinished,I
2000以下的四叶草都是从把假的饰品上的合成玛瑙或是合成红玉髓拆下来合成的
2000-3000的就是18k真金,玛瑙和玉髓都是从原石上磨的真品了。
如果判断是合金拆下来的还是原石磨的可以招奢女皇
天然淡水珠是不是所有珍珠中最珍贵的品种?
不能单看珍珠的品种,还需要看珍珠的规格大小和等级。一般来说,同样的大小和等级,天然海水珍珠价值要比天然淡水珍珠价值高。淡水珍珠虽然和海水珍珠有区别,其实各有各的特点,每个品种的珍珠都有好坏,并不能以偏概全,也不是所有的海水珍珠都比淡水珍珠贵,有的质量非常好的淡水珠价格也会超过同档次的海水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比较。
1、稀有的更珍贵:因受海水珍珠的养殖环境影响,养殖难度比较大,一般来说,一个母贝只能产1-2颗海水珠,产量非常稀少。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淡水珍珠的年产量约在1200吨,每个淡水蚌能孕育30-40颗淡水珍珠,而受天气和养殖技术的局限,Akoya海水珍珠产量很难控制,每年仅为60吨,加上每个马氏贝只能孕育一颗,并且每3个当中仅有一个贝能成功孕育。也就是说,Akoya海水珍珠,产量仅占淡水珍珠的5%,物以稀为贵,身价也可想而知。另外2种知名的海水珍珠——南洋珍珠和大溪地珍珠,就更为稀少珍贵。
2、形状要标准:将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进行对比,不难发现,海水珍珠的“身材”更正,是更趋于完美和标准的“圆球”形,而淡水珍珠就常显现“身材迥异”的模样了,扁圆的、米型的、水滴的、椭圆的等等都能见到。这是因为海水珍珠每个母贝只养殖一颗珍珠,生长空间宽松舒适,珍珠之间不会互相挤压,成品粒粒正圆。而淡水珍珠由于大部分是无核养殖,因此形成的形状各异。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国家标准中对于海水珍珠正圆的标准要求也更高。
3、颜值要高:一般通过光泽度和颜色来比较。光泽度:由于海水贝和淡水贝的育珠部位不同,分泌的珠质也不同。大部分海水珍珠,光泽度比一般淡水珍珠更强而莹润,还带着一丝水润透感,往往看起来“肤质”更好。颜色:一般淡水珍珠常见的天然色有白色、粉色和紫色三种。中国和日本海水珍珠主要以白色为主,也即我们最常见到的颜色;南洋珍珠除了白色,还有高贵洋气的金色;透绿透蓝或是透银灰的就是天然的大溪地珍珠才具有的颜色了。南洋珠和大溪地珠的直径更大,拥有独特的色泽,高品质的居多,大部分为精圆,而淡水珍珠相对达到精圆的非常难得。因此,南洋珠和大溪地珍珠也可以说是珍珠届的“女王”,不用说,身价自然更是高一筹。
4、投资价值:珍珠作为可再生的宝石,其投资价值空间无法与红蓝宝等稀缺类的矿产资源相比,但其实大珠径的珍珠,具有非常可观的投资价值。天然珍珠非常罕见,养殖珍珠也受到温度、气候等多方面的影响,在高端产品上产量很低。而且珍珠是全球通识的珠宝,一直是一种珠宝投资门类。从投资角度讲,珍珠越大越值钱。具有投资价值的珍珠,哪怕是相差1毫米,价格都可能相差几千上万元。珍珠珠径超过12mm的就很珍贵,达到15mm以上收藏价值就很高了。而一般能达到这样大珠径的,大都是海水珠。近年来,珍珠投资逐渐觉醒,投资者更看中品质好、颗粒大的单颗珍珠的价值及升值空间。了解了这些海水珍珠所具备的优势,就知道为什么海水珍珠身价更高了吧~珍珠的价格与它的稀有程度、品质高低和市场的自然调控是分不开的哦。
因为每种珍珠的品质都有优劣之分,所以天然淡水珠并不一定是最贵的。
珍珠档次主要区别不在于海水珍珠还是淡水珍珠,关键在于珍珠的成色,要求珠子圆润,光泽度好,珍珠表面瑕疵少,这样的珍珠才贵。
不能单看珍珠的品种,还需要看珍珠的规格大小和等级。同样的大小和等级,海水珍珠价值要比淡水珍珠价值高。
醉西游答题活动,题目:下面四种珍珠哪一种最珍贵?正确答案是d.天然海水珠
日本Akoya珍珠与南洋珍珠有什么区别?哪个好?
日本珍珠和南洋珍珠的区别是什么,其共同性又是什么。
从字面意思来看,日本珍珠和南洋珍珠是珍珠产地上的区别。
日本大家都知道,而南洋意指南太平洋一带。
要想知道日本珍珠和南洋珍珠有什么区别,珍珠美人小编带大家先了解下这2种珍珠的产地介绍:
一般人常听说日本Akoya珍珠,正确来说,日本珍珠不等同于日本Akoya珍珠,日本珍珠其实也有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之分,但只有日本海水珍珠才称之为日本AKOYA珍珠(AkoyaPearls)。
日本的淡水珍珠,出产的淡水珠被称为琵琶珠,因为日本最大的湖是琵琶湖,以往珠子的质素颇高,但近来此湖的水质大受污染,并且因为中国淡水珠珍珠市场的冲击,所以琵琶珠的生产几近停顿,目前中国已成为淡水珍珠的生产大国,日本也有大量进口中国的淡水珍珠。
而日本珍珠中的海水珍珠,产地主要是日本三重,雄本,爱媛县一带的濑户内海。
南洋珍珠几乎都是属于海水珍珠,南太平洋地区中包括澳洲、印尼、菲律宾、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地,均产南洋珍珠。
除了价值居高的南洋白珠外,最为特别风扉全球的要数金色南洋珍珠和大溪地珍珠(也称为黑珍珠或者黑色南洋珠)。
目前国内销售的日本珍珠几乎都是日本海水珍珠,由于南洋珍珠也是在海水里培育,从养殖环境来看,都是属于海水珍珠。
由于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的养殖不同,日本海水珍珠和南洋珍珠大部分都是很正圆的,比淡水珍珠更圆,价值更高,更迎合高端珠宝消费市场。
日本珍珠中的海水珍珠母贝主要是马氏贝,一般养殖时间3-4年,而南洋珍珠的母贝主要是金唇贝、白蝶贝和黑蝶贝,其贝体要比马氏贝大,可以养育更大的珍珠,养殖时间更长,至少需要5-6年。
因此日本珍珠和南洋珍珠的区别第一在于珍珠大小的区别,一般日本珍珠的粒径范围一般在7-9mm之间,南洋珍珠的粒径一般在9mm以上,而达到13mm以上的属于珍稀收藏级别,价值更高。
由于大小规格上的差别,一般日本海水珍珠作为珍珠项链设计更受欢迎,由于其养殖环境和技术好,高品质的日本海水珍珠看上去水润感强,配衬于任何女士身上都令人为之眼前一亮。
而南洋珍珠,被贵为珠宝中的皇后,直径较大,因此一般作为珍珠吊坠、耳环、戒指首饰的实际所用。
当然,能匹配串成一条色泽一致的南洋珍珠项链,非常难得,价值不菲。
能佩戴的女士,非富则贵,彰显身价。
除了大小,日本珍珠和南洋珍珠的区别不同还在于颜色,日本珍珠一般以白色为主,常见有透粉的晕彩色泽,南洋珍珠除了圣洁高雅的白色外,还有富含贵族气息的金色,以及神秘魅惑的黑色系(大溪地珍珠)。
其南洋珍珠的价值比日本珍珠高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表皮方面,日本海水珍珠多见轻微的生长纹理瑕疵,即使是最品质高的也不会完全没有,这个也是珍珠天然性的正常情况,无需鸡蛋里挑骨头。
南洋珍珠品质好的表面相对光滑,极微瑕甚至几乎看不出什么瑕疵。
因此,要区分区别日本珍珠和南洋珍珠,可以从直径大小、色泽、表皮等结合判断。
当然一般正规商家也是会严格标明珍珠的品种,帮助消费者区别选购的。
从字面意思来看,日本珍珠和南洋珍珠是珍珠产地上的区别。日本是大家所熟知的,而南洋意指南太平洋一带。其实日本出产的淡水珠则称为琵琶珠。南洋珍珠几乎都属于海水珍珠,南太平洋地区中包括澳洲、印尼、菲律宾等地,均产南洋珍珠。除了价值居高的南洋白珠外,最为特别且风靡全球的要数金色南洋珍珠和大溪地珍珠。
更多关于两种珍珠之间的区别,可以参考这里哦
日本Akoya珍珠是什么?日本珍珠与南洋珍珠有哪些区别?
以下是我在珍珠美人网的“珍珠学院”学到的一部分知识,或者你自己去看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珍珠大小的区别;日本珍珠粒径一般在7-9mm,南洋珍珠一般在9mm以上。除了大小还有就是颜色,日本一白色为主,有透粉伴色,南洋珍珠除了白色还有金色。表皮方面,日本珍珠多见轻微生长文理瑕疵,南洋珍珠表面相对光滑,几乎看不出瑕疵。
珍珠怎么形成的?
貝殼在構造上最主要由三層組成:珍珠層、稜柱層和殼皮層。貝殼是由外套膜外層的上皮細胞分泌碳酸鈣(CaCO3)及有機物質所形成。珍珠的品質依形狀、質地、色彩、大小、光澤和生長紋理等要素決定。形狀和質地與細胞移植手術的好壞有關;色彩、大小、光澤和生長紋理受母貝活力、仔貝外套膜的上皮細胞以及養殖管理等因素影響,由珍珠層分泌形成的珍珠最具商品價值。
珍珠怎麼分類?
珍珠可將其簡單的分為天然珍珠和天然養殖珍珠兩大類。
一、天然珍珠:
貝殼受沙粒或寄生蟲等外物刺激於大自然的狀況形成無人為介入。由於容易受到氧化不易保存,再加上海洋河川污染、大氣溫度變化、而且難以取得可產生圓渾、質地勻稱的種類,所以天然珍珠逐漸稀少。
二、天然養殖珍珠:
利用外套膜植入法養殖而成的珍珠。
1、南洋珠:目前品質最佳,價格最昂貴的珍珠,圓周直徑大於1公分,澳洲東北角為最大產地。
2、日本養珠:以日本為發源產地,圓周直徑小於1公分,一般直徑如果在8.5-9釐米已是難得的優質珍珠。
3、黑珍珠:大溪地為著名之產地,圓周直徑多大於1公分,但也有小於1公分者,顏色以泛孔雀綠者最好。
4、淡水珠:目前中國大陸為最大宗生產國,圓周尺寸一般多在1公分以內,形狀多為橢圓、扁平或米粒狀。珠寶定位及價值上較低,養殖技術仍有賴突破。
5、第三珍珠:用大海貝磨成的圓珠,並非是真的珍珠。
6、科技珍珠:內核以貝殼磨成圓珠形,其外再裹以珍珠粉,價格比南洋珠便宜許多。辨識的方式可由生長紋理和比重作為參考的依據。
7、塑膠珠:比重很輕非常容易辨別。
蛤蚌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当我们掰开一个河蚌的壳后就可看到贴在贝壳上的这一片状结构。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从以上可看出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
当蚌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恰好有沙粒或寄生虫等异物进入蛤、蚌那坚硬的小房子,处在了外套膜与贝壳中间,没办法把它排出来,沙粒等异物就会不断刺激该处的外套膜,就如同人的眼睛被灰尘迷了一样,使得又痒又痛。则该处外套膜的上皮组织就会赶快分泌出珍珠质来把它包围起来,形成珍珠囊,包了一层又一层,久而久之,就在沙粒等异物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珍珠质,于是就形成了一粒粒圆圆的漂亮的珍珠了
珍珠的英文名称为Pearl,是由拉丁文Pernulo演化而来的。它的另一个名字Margarite,则由古代波斯梵语衍生而来,意为“大海之子”。
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在海边觅食时,就发现了具有彩色晕光的洁白珍珠,并被它的晶莹瑰丽所吸引,从那时起珍珠就成了人们喜爱的饰物,并流传至今。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珍珠的化学组成为:CaCO391.6%、H2O和有机质各4%、其0.4%。
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martensii(Dunker)、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Lea)、皱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Leach)等双壳类动物。
1.珠贝母
别名:真珠贝。
暖海底栖贝类,壳左右大小不等,常左壳比右壳大,壳之长宽略相等。前耳突大而短,后耳突长
Erosari(Ravitrona)caputserpentis(L.)-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假瓣腮目Pseudolamellibranchia,真珠贝科Pteriidae
为暖海底栖贝类,具二枚介壳,左右不等,左壳比右壳略大,且凹陷较右壳为深。壳之长度与高度差不多相等,通常长高为6~7厘米左右,大者可大于10厘米。前耳突大而短,后耳突长。壳面黄褐色,具黑色放射条纹。生长级明显。具有密生鳞片,易碎断,近壳顶处较为平滑。壳内白色或带淡黄色,富有珍珠光泽。壳缘较薄,呈黄褐色,铰合处平直有1~2个主齿。韧带细长,褐色。闭壳肌痕大,略呈耳形,几乎位于壳之中央。壳顶位于前端,距离近。足小,能生足丝线,于右壳前面之小孔伸出。附着于岩礁砂。当珍珠母贝和蚌贝在水中生长时,若偶然遇有细微的砂粒或较硬质的生物窜入壳中外套膜内,外套膜受到刺激后,殊感不适,遂分泌真珠质逐渐包围由外窜入之砂粒或生物,并日益增大成为珍珠。
养珠亦系利用此原理,一般选用3龄左右个体,施行插核手术,有意识地放入砂粒,让外套膜感觉不适而分泌许多真珠质来包被这些进入的砂粒,因而形成了人工珍珠,甚至人为地将投入物作成各种形状,结果所得的养珠也是各式各样的。产于暖海1~10米深处。幼体栖息地区较浅,长大后渐向深海区移动。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及广东其他沿海地区。
2.褶纹冠蚌
淡水底栖贝类。壳近三角形。前部短而低,前背缘冠状突不明显,后背缘向上斜伸出.为大形的冠。壳顶有数条肋脉
CristariaplicataLeach--蚌科Unionidae
淡水底栖贝类。壳厚大,外形略似不等边三角形。前部短而低,前背缘冠突不明显,后部长高,后背缘向上斜出伸展成为大形的冠。壳的后背部自壳顶起向后有一系列的逐渐粗大的纵肋。后缘圆。腹缘长近直线。壳顶位于距前端壳长约1/6处,壳顶有数条肋脉。成体的冠常仅留残痕,幼体的贝壳一般完整。壳表面深黄绿色至黑褐色,壳顶常受侵蚀而失去表层颜色。铰合部强大,韧带粗壮,位于冠的基部。左右两壳各具有一高大的后侧齿。前侧齿细弱,后侧齿下方与外面相应有纵突和凹沟数个。前闭壳肌痕大呈楔状,伸足肌痕圆形,前缩足肌痕小而深,后闭壳肌痕大而浅,外套肌痕宽,真珠层有光泽。生活在江河、湖沼的泥底,行动缓慢。
分布于全国各地,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和松花江,安徽省的宁国,江苏省的武进,北京等地,都有发现。此种蚌可用来产生真珠,贝壳为制造纽扣的原料。
注:
构成珍珠和贝壳的物质,大部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随结晶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方解石、霰石等,珍珠是由霰石构成的,而贝壳是由方解石构成的棱柱层。因此,它们虽然同是碳酸钙结晶,但由于结晶系的不同,所以就形成不同的物质-珍珠和贝壳。
贝壳就会慢慢分泌一种物质包围小颗粒
有沙子或小颗粒掉进了贝壳里,贝壳就会慢慢分泌一种物质包围小颗粒,日积月累慢慢就变成了珍珠。
当蚌的贝壳张开时,外界的泥沙,寄生虫等异物偶尔掉进去,外套膜受到刺激,它就会分泌出珍珠质,把掉进去的异物裹住,逐渐形成珍珠囊。这样,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就会变成晶莹圆润,细腻光滑的珍珠。
珍珠的形成
珍珠是因为有小沙粒掉进贝体内,由贝体内的分泌物把这粒小沙粒包裹起来,慢慢的、长年累月到了一定的年限就形成了珍珠。养殖珍珠的养殖方法也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珍珠分为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
海水珍珠养殖的方式为:人工往贝体内植入贝核磨成的小珠核,刺激贝体分泌出分泌物把这个小珠核包裹起来,三年到五年后,就形成了珍珠。
淡水珍珠养殖的方法为:人工往贝体内植入已切好的小肉片,刺激贝体分泌出分泌物把小肉片包裹起来,一年后,就形成了珍珠。
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的区别
1.从形状上:海水珠为插核养殖的海水珍珠,每个母贝只养殖一颗珍珠,珍珠之间不会互相挤压,所以成品粒粒正圆。即便有异形也是较大锥状突起,整个珍珠不失正圆轮廓。如果出现偏向于扁园的珠子,即是淡水珍珠。因为养殖淡水珍珠时是在每个母贝中养殖几十颗且大部分为无核养殖的,珍珠之间互相挤压,形状自然不规则,很难获得正圆的珍珠,一般是米形,椭圆,扁圆。因此判断一颗珍珠是否为海水珍珠,从形状上入手是很关键的。
2.从瑕疵上:海水珠的瑕疵为细小的坑洼或突起(镶嵌饰品或珠链多在瑕疵处打孔,可掩饰瑕疵)珠面极少有螺纹状的瑕疵出现(即使是很浅的螺纹),淡水珠的螺纹常见,因此一旦特级珠链出现螺纹状的瑕疵出现(即使是很浅的螺纹),你可以判断这条珠链是淡水珠,而不是海水珠。
3.从手感上:海水珠的手感相对细腻,淡水珠的手感较粗,有发干发涩的感觉。
4.从光泽上:一般来说,海水珠的光泽华丽,珍珠层较淡水珠厚,质感较淡水珠通透。
另外,对于非特级的珠链,在形状上,南珠不圆的珠子是呈滴水走向,绝少有扁圆的走向。
淡水珠的最大缺点:密度低珍珠层薄。一个淡水珠贝可以产出10-20多颗的淡水珠,而且可以在两年的时间里从无核长到7-8MM,这么快的生长速度造成珠质结构的相对松散,这种相对的低密度在珍珠的表面显露出来,它缺少海水珠那种结实细腻、润泽的质感,和同档次的海水珠相比,海水珠的光泽更加锐利!因此淡水珠的光泽容易消退,表皮也容易起蒙。否则作为无核珍珠的淡水珠不是现在的这个价值。
当然,从消费观念来讲,珍珠是一种损耗品,珍珠的佩带时效,不是以有核或无核来区分的,一条无核的淡水珠链虽然不会掉皮,但一旦光泽消退到一定的程度将失去实际的佩带价值。在正确保养的情况下,一条好的海水珠项链实际配带时效绝不会低于同品质的淡水珠的。
很多人不了解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的区别,或者不知道哪种珍珠好。今天带大家来认识一下为什么珍珠分为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这个是从珍珠的生长养殖环境来定义的,海水珍珠,顾名思义就是在海中孕育的珍珠,其贝体不可圈养。而淡水珍珠蚌是可以圈养的,一般在河、湖中生长形成。区分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
海水珍珠根据生长地域,一般分为南洋珍珠、大溪地珍珠、中国海水珍珠和日本海水珍珠,而世界上95%左右的淡水珍珠都产自中国,因此一般淡水珍珠也被人称为中国淡水珍珠。
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产量上比较:海水珍珠的产量稀少,一般一个贝体只可以孕育1-2颗海水珍珠,并且贝体的死亡率相对较高,淡水珍珠蚌一般可以孕育30-40颗珍珠,但是一般质量不太好,一般100颗淡水珍珠里面只能挑出1、2颗比较完美的。由于海水珍珠的产量稀缺性也直接导致了海水珍珠的价值更高。
极具高品相的海水珍珠项链,形状非常正圆,光泽透露出水润质感,灵性生辉。
2、外观上比较:
(1)形状:海水珍珠由于是有核养殖,一般形状为正圆形的多,淡水珍珠的形状各异,有扁圆、馒头、椭圆、近圆、异形等等,正圆的相对较少。
(2)光泽:海水珍珠的光泽相对比较水润强一点,淡水珍珠的光泽相对柔和一些。
(3)表皮:不论是海水珍珠或者是淡水珍珠,大部分都有天然的生长瑕疵,完美的极少。极微瑕或者是看上去几乎无瑕的价值最高。
(4)规格:中国海水珍珠一般是8mm以下,日本海水珍珠由于养殖技术比较好,除了8mm以下,更大的也有8-9mm的,至于更大的海水珍珠,要数南洋珍珠和大溪地珍珠,一般都在9mm以上,达到14mm以上的更是弥足珍贵!
(5)颜色:一般淡水珍珠常见的天然色有白色、粉色和紫色三种,中国和日本海水珍珠主要以白色为主,至于南洋珍珠有高雅的纯白色也有贵气的金色,透绿透蓝或是透银灰的就是天然的大溪地珍珠才具有的颜色了。
淡水珍珠虽然和海水珍珠有区别,其实各有各的特点,每个品种的珍珠都有好坏,并不能以偏概全说哪个品种的珍珠是最好的。如果选择吊坠、耳环类的,可以选择珍珠较大的南洋珍珠、大溪地珍珠,或者是极少数较大的淡水珍珠,一般至少在9mm以上为好。至于珍珠项链,日常佩戴的,可以考虑选择日本、中国海水珍珠或者是淡水珍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