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玉器一经制成即被珍藏,但说到古玉的鉴赏研究,在过去则附属于金石之学,加上科学考古发掘工作开展,以前识物难以准确,所以过去的鉴赏家仅能依据形制文饰的风格大致将古玉分为周玉、汉玉和宋玉,并且尤其重视周玉和...下面是玉石雕刻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怎样保护玉器的详细诠释。
怎样保护玉器?
1、避免与硬物碰撞。玉石的硬度虽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时虽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纹,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了。
2、尽可能避免灰尘。日常玉器若有灰尘的话,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应以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污剂液。若灰尘长期未得到清除,由于玉器雕刻十分精致,则可请生产玉器的专业工厂、公避开,用专门的超声波清洗和进行清洗保养。
3、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是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擦花或碰损。如是高档的翠玉首饰,更勿放置在柜面上,免积尘垢,影响透亮度。
4、尽量避免与香水、化学剂液、肥皂和人体汗液接触。众所周知,汗液带有盐分、挥发性脂肪酸及尿素等,玉器接触太多的汗,佩带后又不即刻抹拭干净,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有的鲜艳度。尤其是“玻璃地”翡翠、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羊脂玉若过多接触汗液则容易变成淡黄色,不再纯白如脂。
防硬拼,防跌落.
勿用腐蚀性液体擦拭.
勿用尖硬东西刮.
收藏基本常识:宋代玉器如何鉴定
字体:小中大|打印发表于:2007-9-0715:00作者:美洲狮来源:玉器博客
宋代玉器的鉴定是古玉器鉴定的难题之一。很多风格相似的旧玉器,在今天我们仍然难以准确断定它是唐代的、宋代的,还是元代的,甚至明初的。但是笔者认为这没什么关系,我们可以暂且仍然按照老方法将其笼统地称为宋玉。而重要的是一定要将宋玉与明朝中晚期以后制作的玉器区分开来。因为宋玉是十分珍贵的,宋玉鲜明的时代风格既是它的价值所在,也是鉴定宋玉的主要依据。
玉器一经制成即被珍藏,但说到古玉的鉴赏研究,在过去则附属于金石之学,加上科学考古发掘工作开展,以前识物难以准确,所以过去的鉴赏家仅能依据形制文饰的风格大致将古玉分为周玉、汉玉和宋玉,并且尤其重视周玉和汉玉,这一方面是由于古人高度的工艺技艺确实到了令近世之人惊奇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宋玉文饰怪诞,造型奇异,多属礼仪之器,有关“先王典章制度”,所以有敬天法祖传统的中国人自然视发同的古玉为珍宝,甚至祥瑞。乾隆皇帝鉴赏古玉的御制诗有八百首,其中只有三首是题宋玉的。现代科学时代更为准确的古玉展现在我们面前,虽然披在古玉身上的封建神秘外衣已经剥去,但从先秦直至两汉的我国玉雕艺术的光辉成就仍足以使世人赞叹,不愧为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的代表。
至于宋玉,老辈鉴赏家因其远离礼器,全归玩物而不睬;现代又因科学发现的标准器少而难以从大量的传世古旧玉器中区分出来,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忽视宋玉。因为大家知道,我国中世纪(约是唐宋元明时期)的文明更为辉煌灿烂。比如,宋画和宋瓷(官窑为主)以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被举世公认为我国及东方美术的代表,人类美术史上的瑰宝。玉器等工艺美术品以绘画为基础,因此必然与其有着同样的时代风格,因此也应该有相应的价值认可。宋画尚流传下几千件,何况是质地坚韧,不怕水浸火焚的玉器,问题是如何在成千上万的古旧玉器中将其鉴别出来。
在这方面,老一辈的鉴定家如傅忠谟先生、傅大卣先生、张永昌先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他们主要依据绘画及其他雕刻工艺,将历代古玉从形制文饰到玉质刀工,进行了大量严谨细致的分类排比研究,找出了唐宋元明玉器的特点。杨伯达先生又依所文献对宋玉的朝代背景进行了阐述,特别是考证出春水、秋山等大量北方游牧民族的玉器。加上虽然有限但很重要的唐辽金窖藏和墓葬的发现,使中古时期玉器的面貌日益清晰。
从先秦到两汉的玉器与唐以后的基本上比较容易区分,因为晋唐以后的我国社会虽然仍是封建社会,但与两汉时期相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到意识形态领域,因此美术品呈现迥异的风格。总的来说,形式上由变形的图案转为写实的形象;内容由神怪及狩猎宴乐为主题材变为以山水花鸟的自然风景及世俗生活为主;社会的主导思想由追求功业荣华变为追求清幽安逸。玉雕艺术品的风格自然也发生这样的变化,连乾隆皇帝也曾认识到“刻玉为图斯鼻祖”。当然这种变化是渐变,始地晋唐,定型于五代两宋,延续至明清。另外汉玉中仍大量存在所谓礼器形制,而后代的玉器则几乎都是陈设和饰物了。加之先秦两汉考古取得了很大成就,标准器多,因此将唐以后的玉器与之区分开来比较容易。
接下就是分出唐、宋、元甚至辽金等时代和地域的玉器以及对其进一步认识,比如这些玉器具体的用处等问题了。尽管如前所述,老先生们已经打下了基础,但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仍然遇到许多难题:许多形制和文饰跨越几代变化不大,比如龙的形态,汉晋轻矫灵动之姿与明清苍老臃肿之态,非常明显;而晚唐五代到宋元的龙,都正值健壮英武之中年,形态变化不大。其他如肿骨之鹿、衔花之鸟、鼠头之螭、穿芦之雁、多岐之流云、带托之茶盏等等,许多是从唐至宋或从宋至元都有的。另处,许多单面浮雕或透雕、背面有孔或无孔的玉饰,究竟是在带子上还是在帽子上?宋玉炉顶是不是元人帽顶?诸如此类,一时还难以明断。但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暂弄不清没关系,我们不妨仍停留在乾隆时期的水平,认识为笼统的宋玉。因为本来大的时代风格相同,比较绘画虽然已经研究得很细了,但两宋与元甚至明初院体的画,有时区分起来还需费些功夫。作为手工艺的玉雕,更是这样,风格传承,变化缓慢。我们又对比唐宋元的玉器,发现连玉质和刀工都相似。而明朝中晚期以后制作的玉器则不同了,从材质用料、设计构想到工艺水平都远不如前,因此,其历史与艺术价值相差很大,所以说重要的是要将宋玉从数量巨大的明以后制作的玉器中鉴别出来。
明嘉靖万历以后,随着手工业匠人的身份自由,商品经济逐渐发展起来,过去许多专为帝王贵族生产的工艺品成为市场上的商品,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难免出现粗制烂造的情况。一是数量多,传世玉器中大部分是明中晚期以后制造的;二是水平底。首先说用料,唐宋之玉俱是上等白玉,偶有青灰,玉质也极细密温润;此后的玉器除了乾隆宫廷水准的之外,民间很多玉质不好。关键是设计和工艺水平不行。宋玉如同宋画,是写生作品,因此构图疏朗,形象生动,加之技法高超,刀工繁简得当,因而既简练又传神。比如叶芯只挖一刀则叶态舒卷;锯齿状几下则鸟翅飞张;小坑作眼动物就活灵活现,只用四刀人物就秀目通鼻……看那威严的力士、可爱的飞天、双鹤起舞、丹枫呦鹿、鱼跃水、龙探珠、仙女下凡、饺龙出岫、凌霄双放、柞石双兔……一件件如同打开了宋人纨扇册,美不胜收。而后来的则大不如前,题材设计虽然变化不大,但明显程式化,山水先是吴门派,后呈四王面目;花鸟题材也都变成了吉祥图案;人物也都面目丑陋。工艺上,要么粗糙笨拙,连定陵皇帝墓里出土的玉器也是如此,要么十分繁琐,虽精雕细镂,却如同虫蛀鼠咬。当然也不能一概否定,其中也不乏精品和能工巧匠,要么陆子冈凭什么闻名?况且后来乾隆皇帝力图振兴玉雕工艺,他凭借其帝王的实力,招名匠,用好料,不计工本,精益求精,制造了大量玉雕巨制,但从艺术水平上来比较,终究不及汉玉和宋玉,连乾隆皇帝自己也感叹:“后人端是让前人”。
学习鉴定和整理宋玉,深深感受到,宋玉和宋画一样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亦应算做艺术史上的珍宝。在流散世间古旧玉器中一定还有许多宋玉,希望引起大家对其价值的认识,收集保护并借鉴其优秀的艺术传统
玉石雕刻机工作环境需要什么要的标准才不会影响雕刻机精度?-搜狗.
第一:避开强电、强磁等严重影响玉石雕刻机信号传输的设备。如:电焊机、发射塔等。
第二:使用三芯电源,保证玉石雕刻机良好的接地,减小干扰。
第三:电压要求平稳,避免大的起伏波动,最好使用稳压器。
第四:玉石雕刻机不可在强酸、强碱的环境中长时工作。
影响玉石雕刻机的雕刻精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雕刻机主轴功率:同样型号的雕刻机主轴功率越大,雕刻精度越高。
第二:玉石雕刻机装配技术:雕刻机精度与技术人员的装配技术也有关。
第三:雕刻机传动方式:精度高与传动方式有很大关系,传动方式一般分为丝杠传动和齿条传动。
建议使用深圳天成鑫力的耐刻雕刻刀。
一、材料:germanyk55
二、适用:铜、铝、铁、玉石等物质精细雕刻
三、详细介绍:单位unit=mm
编号刀尖角度柄径总长
part-num2t2ashkovl
m3-430010.130440
m3-445010.145440
m3-460010.160440
m3-645010.145640
m3-660010.160640
学玉雕会受伤吗
亲,会的,如果小心些,专心一点,基本没什么问题,我做玉雕七八年了,手上留了好几个疤,我做玉雕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有,因为雕刻机转速高,刚开始学一定要小心。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亲!
如果你不怕吃苦的话,那就来学玉雕吧,我已经做5年啦,感觉蛮无聊的,整天都在重复的做一件事,没什么意思,如果你不想做一个平庸的人,那你就该行吧!
学习玉雕要注意什么?
好像也没有什么:
1、准备好工具;
2、找些边角料练手;
3、能找到老师傅指导或者志同道合之人一起研究最好。
自学的话,找一两本入门的书籍看看也是必须的。
大处着手(雕手大了可以小,小了就废了)小处着眼(小了可以大)多看多学取长补短,寿山石沙龙,去这里学习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