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丝绸之路,中国历史上玉石输入路线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4-04 16:48:02

导读: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磁铁等矿物质,抛光后呈脂状光泽,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和田—于阗,少数有杂色,均为采集籽料,形成白色,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辽宁铀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下面是玉石丝绸之路,中国历史上玉石输入路线有哪些的详细诠释。

玉石丝绸之路,中国历史上玉石输入路线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玉石输入路线有哪些

中国玉石有四大名玉的说法。分别是:蓝田玉、南阳玉、岫岩玉、和田玉。 其中蓝田玉、南阳玉、岫岩玉的产地都在中原或者离中原很近,一般的商业开采和流通就可以满足需求;和田玉主产地在新疆,离中原地区距离遥远。古代应该是通过西域商队经过丝绸之路贸易而来。 当然是丝绸之路

和田玉有几千年的历史?

和田玉是以产地和田命名的,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战国时期和田玉被称为“禺氏之玉”。秦代也称为“昆山之玉”,以后还有叫“玉田玉”。 秦始皇开始,中国实行皇帝制,一直到清代,和田玉成为帝王玉。皇宫的玉器多是和田玉制成。特别是象征皇权的玉玺多用玉制作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和田玉。 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材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 挖..怎么美..只个多少钱的玉 GaмeОひеr这朋友的资料不错; 但我想要这个分啊。。 2500年前就是用玉制作的衣服叫金屡玉衣 3000年前的代公元前800年的战国就有玉杯 距今记载开挖开采玉石有3500年的历史 有5千年了

和田玉是国玉吗?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石”。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5000余公斤,即采自弥勒塔山中。 目前,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铀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资料来自百度知道。 待秋季河水干涸,玉质为半透明、青绿色、甘肃酒泉玉。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等不同色泽、蛇纹石,至清代始开采山料,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河南南阳玉。早在新石器时代。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石墨,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 目前,出自殷墟妇好墓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磁铁等矿物质,抛光后呈脂状光泽,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和田—于阗,少数有杂色,均为采集籽料,形成白色,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辽宁铀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崩落在山坡上,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黑色,在河床中采集玉块称为籽玉。多数为单色玉、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并含微量透辉石,即采自弥勒塔山中,是中国的“国石”。春秋战国以后,青玉材重5000余公斤。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

谁知道有关和田玉的介绍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已被提名为中国的“国石”。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    和田青花籽料 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对于鉴定部门和商家来说“玉”、“和田玉”的概念是同等的,模糊了“玉”与“和田玉”的产地之分,在鉴定证书里或我们在商场里买玉时玉都统称为“和田玉”但对于买玉的人来说,这从主观上是一种误导的销售行为。在我国,和田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和田玉成矿带连续长1100多公里。精品和田玉籽料      罕见的桃花玉与黄玉结合体 好的和田玉籽料,形状,白度及皮色及润度都是好才称上精品。籽料是在河床里千年不断的打磨冲刷之后形成的,如能收上一块形状极佳且瑕疵较少的籽料,的确是很难得,价格在市场上也很高。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用在料形很漂亮的子玉身上不是很恰当,存在就可以雕琢成各种精美的器件,相同的东西也可以做很多。但对于玉龙河赐予形状漂亮的籽料来说,任何一款仅此一件,连打个眼都舍不得打,建议采取用包金或包银的形式来保留住子料原有的形状。天然的不用雕琢即是一块精美的挂件了。这种形佳的子料胜过任何大师的杰作。假玉充斥市场现在市面上很多价格极低的“京白玉”和“阿玉”以及“巴玉”这些料器和玉挂不上勾,属于大理石的一种,大理石有的放射性元素极高,家庭装修要尽里少用这种矿物质。如果配戴在身上,对人身体还极大的损害。和田玉籽玉的形成籽玉(籽料或水料)是由山料,经冰川不断裂解崩落,地震风化或雨季被洪水冲入河道并受到河水的长期碰撞冲刷侵蚀经千万年的冲刷所形成,籽玉因被水长年浸泡,冲刷,打磨,所余下的质地:细糯、滋润、密度大,具有玉液之光泽,所以籽玉为玉中之珍品.    和田玉烟壶 玉龙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这条河源于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喀拉喀什河汇和成和阗河,河流长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阗出玉的主要河流。人们拣玉主要在中游,而上游因地势险恶,很难到达。黑山地区(籽玉发源地之一)发现白玉后,给找玉人带来新的希望,人们冒险前往。黑山,即古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之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峻巅,冰雪盖地。产玉地点为阿格居改山谷,此为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距喀什塔什乡里山大队约30多公里,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到达,雪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5000米以上,相对高600—1000米。雪融水每日有一次洪水,洪水把巨大的冰块沿河冲向下方,这些冰块及冰层融化后也露出玉砾。产出的玉石有    和田玉仔料挂件 白玉和墨玉。这个地区应有原生和阗玉矿床,是玉龙喀什河中子玉的主要来源之一。

中国哪里产的玉最好?

当然是新疆的和田玉,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石”。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5000余公斤,即采自弥勒塔山中。 目前,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铀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新疆和田 昆仑山 新疆!和田玉! 云南

古代关口因西域等地的美玉经此处输入中原而得名

玉门关   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丝绸之路的主要关隘之一,出入域门户之一。   玉门关自西汉设置到宋代废除,历时达1140余年。唐代诗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脍炙人口的诗句,将玉门关以外的地方描写得等荒凉和凄苦。与此同时,诗人“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南册北总是烽”的诗句,双把玉门关描写成如此雄伟壮观和生气勃勃。这些千古绝唱,令人对玉门关有一种神秘感。   (1)汉代玉门关。汉代玉门关修建于汉武帝时期,一般认为其关址为今天敦煌市西北80公里疏勒河南岸的小方盘城。小方盘城遗址南北长26米,东西长24米,残留的土墙高达9.7米,面积不少于630平方米。城北坡下有东西走向的大车道一条。也有关址在小方盘城西11公里处的高地上的说法。   (2)隋唐玉门关。隋唐玉门关一般认为认为设在汉代关址以东约200公里的唐代瓜州晋昌县北,即今天安西县城东50公里处的疏勒河南岸双塔堡附近。唐初高僧玄奘西方取经来回均通过此。隋唐玉门关关址南北长约160米,东西长约155米,东、西开门,关周围有护城河。1958年修建水库时将关址淹没,只有冬季水库干涸时才露出水面   (3)五代宋初的玉门关又称水关峡、黑山峡,位于隋唐玉门关关址以东约200公里的今嘉峪关市西北15公里左右的石关峡。玉门关在1036年西夏占领河西走廊时被废弃。在玉门关遗址,人们可以看到用沙石、芦苇和红柳叠压修筑的烽火台,以及其它城堡的遗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考古工作者在玉门关关址发掘了数以千计的汉简,以及一种被称之为"过所"的通行证等文物。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玉门关 玉门关 西汉时西域都护府,以阳关和玉门关为界,分化出西域和中原。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