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古人是怎么采玉的第一个认知玉的是谁哪个朝代的古人采玉的主要方法——捞玉和阗玉石分为仔玉和山料。河裏捞的玉称“仔玉”质量上乘,但产量低,矿采的叫山料;产量较高,只是质量参差不齐,和田玉特别是仔玉主要...下面是古人是怎么采玉的第一个认知玉的是谁哪个朝代的(河边怎么找玉石)的详细诠释。
![古人是怎么采玉的第一个认知玉的是谁哪个朝代的(河边怎么找玉石) 古人是怎么采玉的第一个认知玉的是谁哪个朝代的(河边怎么找玉石)](/d/file/pic/20230327/badcf6d1bc240583e538b51c852bbc3d.jpg)
一、古人是怎么采玉的第一个认知玉的是谁哪个朝代的
古人采玉的主要方法——捞玉 和阗玉石分为仔玉和山料。河裏捞的玉称“仔玉”,质量上乘,但产量低;矿采的叫山料,产量较高,只是质量参差不齐。和田玉特别是仔玉主要产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史称“白玉河”、“墨玉河”。每年春夏历核之际,昆仑山山洪暴发,贺烂培汹涌澎湃,把玉石矿石从山上冲刷下来,经过上万年的反复磨滚撞击,杂质尽去,剩下圆润光滑如凝脂般的宝玉。据当地捡玉人介绍,每年春夏之际,昆仑山山洪暴发,把玉石矿石从山上冲刷下来,经过上万年的反复磨滚撞击,禅唯形成仔玉,他们祖祖辈辈都在白玉河裏捡玉,洪水初退时,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玉龙喀什河捞玉。 捞玉是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捞玉就是在河流的河滩和浅水河道中拣玉石、捞玉石。采玉有季节性,主要是秋季和春季。莽莽昆仑山中有多条河流,河水主要靠山上冰雪融化补给。夏季时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河水暴涨,流水汹涌澎湃,这时山上的原生玉矿经风化剥蚀後的玉石碎块由洪水携带奔流而下,到了低山及山前地带因流速骤减,玉石就堆积在河滩和河床中。秋季时气温下降,河水渐落,玉石显露,人们易於发现,这时气温适宜,可以入水,所以秋季成为人们拣玉和捞玉的主要季节。 古代采玉有官采和民采。首先是官采,即在官员监督下,由采玉工人捞玉,所得之玉全部归官。至於民间捞玉,清代前期严禁。为阻止民众自行捞玉,清政府在"和阗西城外之东西河共设卡伦12处,专为稽查采玉回民"。直到嘉庆四年(1799)才开玉禁,规定在官家采玉之後或官家采玉范围之外进行,人们在白天或晚上分散拣玉或捞玉。 实际上,古人在乱石累累的河中可以拣到美玉,主要靠人们的经验。当地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知道玉是石中之美者。有漂亮的颜色,如雪之白,梨之黄,墨之黑;有令人喜爱的光泽,如羊脂般滋润;有细腻的质地和坚韧的特性。 挖玉是指离开河床在河谷阶地,乾滩、古河道和山前冲积洪积扇上的砾石层中挖寻和阗玉砾。这些地方的玉也是由流水带来的,但早已离开河道。砾石层之上早已有或多或少的沙土覆盖,砾石曾中有的已被石膏和泥沙所胶结或半胶结。由於挖玉付出的劳动很艰巨,长时间局限在很小的范围裏,获取率很低,不如拣玉效果明显,因此从事挖玉的人不多,只有当某地已经有了出玉的的可靠消息,而且大有希望的时候才会吸引人们去挖玉。
商朝或更早就用玉了
二、河边怎么找玉石
看材质,产地到无所谓,就像和田玉,不一定都是新疆,岫岩玉不一定非要在辽宁,材质决定。
能啊!问题是质量不一样,天山下的河里找到的能价值百万、千万,其它地方的就没那么值钱了。
前提是这条河的附近有玉石矿脉,不然你找一辈子都不可能找到的
三、捡石并不难看了这几个技巧你也能捡到高价石头
石英,这种的石头太多了,没什么价值,石英砂厂一年产几万吨,冶炼做玻璃的。别胡乱捡石头,有的有辐射,对人非常不好,尤其是孩子。有的石头还邪
四、东北河里石头怎么找玉
究竟东北地区上述史前古玉器的原料产地足否确是来自辽宁岫岩一带的透闪石玉矿?在东北及邻近地区是否还有同岫岩透闪石玉矿相同的玉矿?学者赵朝洪在玉委会会刊上发表的《东北地区史前玉器 原料产地的初步考察》一文中,这样讲述了考证的过程。
青玉钺 新石器时代
为弄清东北地区透闪石玉矿的分布情况,我们请教了东北地质研究所的几位专家及辽宁地质七队的工程师,并观看了他们采集的玉石标本,他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目前在东北地区已勘探清楚的透闪石玉矿只是在辽宁岫岩一带有,其他地方尚未发现。有的专家还认为赤峰一带没有形成透闪石玉矿的地质条件。在考查之前,我们曾听有的文物工作者谈到,在赤峰一带曾发现 2 座玉矿,并有人开采。
究竟是什么玉矿?会不会是透闪石玉矿?为弄清玉矿的详细情况,我们分别在敖汉旗博物馆田副馆长和巴林右旗博物馆乌兰副馆民及巴林石集团杨春广董事长的陪同下,对两处玉矿点进行了考察。经实地考察知敖汉旗一处所谓 “玉” 矿,“玉石” 颜色呈白色或绿色、致密、坚硬,经鉴定既不是透闪石类软玉,也不是蛇纹石玉,而是石英岩类“玉石”,该矿属于石英类 “玉石” 矿。位于巴林右旗巴音尔登苏木(乡)的 “玉石” 矿,“玉石”呈翠绿色 、致密、坚硬。经鉴定为蚀变玄武岩。
玉斧 新石器时代
玉人首 新石器时代
该矿为蚀变玄武岩矿。为进一步了解赤峰地区的矿藏分布,我们仔细观摩了赤峰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的标本室,并请教了该院王子样高工,王子样高工明确表示 ,在赤峰一带找矿几十年,至今尚未发现有透闪石玉矿。
玉立人 新石器时代
通过对上述地区出土史前玉器的鉴定、测试与对比以及对相关 “玉矿”的实地考察,可以初步认为,东北地区史前玉器的玉料多为透闪石软玉,其玉料同辽宁岫岩透闪石玉十分相近,不排除上述古玉玉料来自辽宁岫岩一带古玉矿的可能。
玉马蹄形器 新石器时代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史前玉器原料产地,早在20 世纪70年代已引起考古(包括科技考古)学界及地质工作者的关注。但通过科学鉴定与分析,探讨史前古玉原料产地的工作是20 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1986年闻广在《苏南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考古地质学研究》一文中通过对苏南地区草鞋山、张陵山及寺墩遗址出土的 14 件古玉样品的鉴定分析,确定其中9件为软玉,5件为石英(3件)、迪开石(1件)和叶蛇纹石(1 件)制品。
玉兽形玦 新石器时代
玉琮 新石器时代
根据对9 件(秘泽文化1件,良诸文化8件)软玉制品应用扫描电镜进行的观察照相,他指出:“这些软玉样品大都是接近平行的显微纤维结构,与我国已知各地软玉的典型显微结构均不相似。因而这些石器的原料看来不是来自我国目前已知的软玉产地,而很可能是就近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