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硬度高的石头是不是都有可能是玉石原石1、滴水法:将水滴一滴在石头的表面,如果水滴像滴在荷叶上凝而不散,那就表明这块是玉石,不是普通石头。因为玉石有一定的细腻度和油性。2、测硬度:石头的坚硬度,硬度越...下面是硬度高的石头是不是都有可能是玉石原石(什么石头出翡翠 什么石头是出翡翠呢)的详细诠释。
![硬度高的石头是不是都有可能是玉石原石(什么石头出翡翠 什么石头是出翡翠呢) 硬度高的石头是不是都有可能是玉石原石(什么石头出翡翠 什么石头是出翡翠呢)](/d/file/pic/20230324/7552e11b749b3fd780388b68fdb802e6.jpg)
一、硬度高的石头是不是都有可能是玉石原石
1、滴水法:将水滴一滴在石头的表面,如果水滴像滴在荷叶上凝而不散,那就表明这块是玉石,不是普通石头。因为玉石有一定的细腻度和油性。2、测硬度:石头的坚硬度,硬度越高玉质越好,一般作为玉起码的硬度要求的粗略标准是,小刀刻划无痕。3、手摸法:玉石原石刚触摸时会很冰冷,触摸很久后,玉石的温度才会慢慢册明上升到人体温度,连续摩擦皮肤甚至会有温烫的感觉。停止触摸后,余温也会保持一段时间。4、观察法:玉石原石虽然外貌与石头有一定差异,它色泽自然剔透,迎光(或者在亮度较高的手电筒照射下)观看会发现整块玉石有光能穿透。若用放大镜观看,有些还会有各种裂纹。要知道石头内部结构的交织程度,交织程度越密,越均匀玉质越好。扩展资料:颜色:白玉的白色之中常微泛青色,极为洁白纯白色者少,而硝子都为一种匀净的洁白纯白色。灯下照后硝子还微有桔黄色光。玉性:玉性之一就是温润匀腻,如膏似脂,而硝子虽也觉莹润,但却感觉精光外露,于莹润之中却感觉有贼光闪烁。断口:这是明显分别的特征,白玉的断口为石性特点,暗碴无光,参差状或锯齿状,而硝子的断口为料性特点,亮碴有光,贝壳状。虽然珠宝鉴定不能作破坏性检验,但是却可以通过一些偶然的碰碴,不上光的磨面及边边角角等处来加以观察。比重:玉的比重在2.9~3.1之间,硝子在2.5左右,相比之下硝子要轻飘一些。声音:玉声凝重,而硝子声清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通过轻轻的碰击,从玉和硝子所发出的声音不同来给以识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搏念玉石玉石和普通石头这样分辨,真的是太简单了,又学到了一招!玉,石之美者,它也是属首先对玉做一个定义:和田玉和翡翠。这里面不包含石英岩、玉髓、岫玉、独山玉、蓝田玉、大理石(巴玉、阿富汗玉)等等……在宝玉石鉴定中,严格的说,这些都不能定义为"玉",而这些相似石头,常常被人误以为是玉。于宝石中的一种。定义宝石的三个特性:稀有、美丽、耐久,和田玉和翡翠具备这三个性质。而和田玉在中国7000-10000年历史长河中,起着使用、装饰、礼仪、宗教、哲学等重要作用,有很久远的文化底蕴。石英岩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它的硬度够高6.5-7,做出的产品也耐磨,可以刻划动玻璃,只是产量太大了,缺少了稀有性。由于硬度高,它们的光泽一般是玻璃光泽,亮度极高;显晶质粒状结构,手电打侧光,肉眼观察,大部分时侯可以看到像是白砂糖被压在一起的小晶粒。市面上的成品有平安扣和手镯,白色的商品名称多半叫"京白玉",淘宝上很多商家在买,实体商铺也就10-20元一个平安扣,黄色叫"黄龙玉"等一系列地方名。称。玉髓的化学成分也是二氧化硅,硬度和光泽同石英岩。它是隐晶质结构,手电打透光,可以观察到鲕状(密集鱼籽样)结构或缟状(豆腐脑状)结构,非常特征,可以和玉区别开。玛瑙一样,手电透光打,可以看到缟状结构和规则的条带状构造。新疆北疆出的"金丝玉"就是这个品种,所谓宝石光,不过是起荧、又比较细腻罢了。岫玉比较有迷惑性,它的有些颜色跟和田玉非常相似。还从硬度来入手,岫玉的硬度低2.5-4,用它刻划玻璃,是打滑的,刻不动玻璃。如果在野外,用小刀(硬度5左右)划过它,可以留下明显的划痕。光泽是蜡状光泽,不亮不油,有软的感觉。它的比重比玉轻,手掂着偏轻。用手电侧光打观察,它常有黑色不透明矿物杂质和白色斑块。独山玉相对好区分,首先它只产地河南南阳地区,其他的地方也没有。其次它的颜色特别,一般一块上有多种颜色,色杂不均。再就是它也是粒状结构,感观和石英岩相似。蓝田玉这个名称,现在来说只是个神化。在古代,蓝田地区产和田玉,但是在古代已经开釆完了。如今,在西安地区市面上所称的蓝田玉其实大部分是蛇纹石化大理岩或岫玉。硬度不够,粒状结构,没有收藏价值。大理石在市面上常称为巴玉或者阿富汗玉。硬度软,仅是3,如果是成品,在不显眼的地方,用小刀轻轻的刻划一下,就可以看到很明显的白印和粉末。也是粒状结构,虽然不那么容易看出来。手电透光打或者侧光打,仔细找着观察州银告,可以看到明显的层状构造,像是千层饼的横截面。其实比较纯净的大理石手镯也很好看,价格也低,只要40、50元一只,只是太软,韧性也差,耐久性就没有了,容易碰断,没有办法长时间的佩戴。这只是列出了几种常见的石头,它们与玉明显不同的地方,分辨伪的最重要的还要认识真的。和田玉和翡翠的特征也是从硬度、光泽、结构、颜色、手掂轻重感这几点去识别,在这里就不多说了。玉并不神秘,也不难认,她就在那里等着您去发现和了解,只要不放弃,多看多观察,您不用借慧眼,一样也可以识别出她来。愿您有缘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那块美玉,互相陪伴,终身到老~一颗流星如果没完全燃成灰烬,就会落到地面上来成为陨石。每年落到地上的陨石并不多,被人们发现的就更少了,所以陨石是非常珍贵的天体标本。怎样才能知道一块“石头”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观察:1、陨石都有约1毫米厚的黑色或棕色“熔壳”。熔壳是陨石进入大气层后表面熔化成液体,后来冷却下来形成的一层薄壳。2、观察气印。气印是熔壳在冷却过程中,空气流动在陨石表面吹过的痕迹。气印很好识别,它就像在面团上按出的手指印。如果陨石落下来好长时间,熔壳和气印就不好辨别,必须用下面的方法鉴别。1、看“石头”的断面是否有“球粒”。球粒是在陨石形成时产生的,直径1~2毫米左右。90%的陨石都含有球粒。2、掂量一下重量。与同体积的岩石比较,陨石要比岩石重一些。虽然每年进入大气层的流星体有数十万吨,但以陨石的形式落到地面的太少了。而地球表面70%是海洋,此外还有崇山峻岭、沙漠、森林以及人迹罕至的地区,因此能被人捡到的陨石及碎片就很少很少了。
二、什么石头出翡翠 什么石头是出翡翠呢
切割翡翠原石能切出翡翠。翡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翡翠的原产地很少,只有美国、日本、俄罗斯、危地马拉、缅甸、中国等几个国家,而缅甸是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国家,所以翡翠也被称为“缅甸玉”。清代以后,大量的从缅甸进贡来的缅甸玉开始风靡皇宫。皇帝、皇后以及后宫的妃子用的碗筷、盆盂、盒子等日用品大多都是翡翠制品,而最著名的热爱翡翠的人当属慈禧太后,可谓对翡翠的痴迷已近疯狂。在赌石交易中对大绺外绺注意观察如夹皮绺、大绺、恶绺等,对小绺、内绺观察相对薄弱,必须慎之又慎。专家经过研究指出,应用绺的颜色可以判断其破坏程度,呈白色是一般破裂,如果呈红、黄、黑色则为严重程度。这些是开口裂的特征,无明显颜色者属于微开或合口裂。成品和明货(开门翡翠)则应仔细观察内裂小裂如蹦瓷裂、马尾裂等,尤其是随绿裂、错位裂对其定价销售有着直接影响。扩展资料:翡翠原石假料的小窍门:1、原石整个皮壳的颜色绝对不可能单一,否则极可能是人为加工而成。2、有些原石的皮壳是绿色的,而且透明度也极高,对于这样的原石,应加以警惕,很可能存在通过染色和注胶作假的可能。3、一些原石被切开后,如果里边的翡翠质劣色差,有人会将开口处重新黏合。因此在鉴定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胶合痕迹或各部位颜色、沙粒的变化。4、如果原石上存在不易被发现的小孔,就要当心了,这很可能是人为的钻样孔。“蟒”和“松花”是赌石的主要依据,因此初入门者要从学习如何看“蟒”和“松花”入手。石头表皮上的绿色即“松花”,是玉石内部绿色在表皮的直接表现。如果是外表没有“松花”的毛料,内部很少有绿色。“蟒”就是在一块石头上忽然出现一条或一片,乃至缠绕大半个石头的不同沙粒排列的表皮,有点像被什么东西压烫出来的,看上去像一种新的花纹。由于大部分人对石头的纹路都不熟悉,所以初入门者辨认“蟒”需要细心和耐心的长期观察。只有时间长了,积累的经验多了才能一眼就辨认出“蟒”。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翡翠原石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数十亿热钱进入赌石市场 附:教你识别翡翠原石
翡翠毛料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只有切割翡翠毛料石头才可以切割出翡翠。如果是一块石英石或者太湖石,无论怎样切割也切不出翡翠的。翡翠原石有特定的出产地,不是随便一块石头就可以出翡翠的。
翻砂皮的黑鸟砂较常见,皮粗糙见砂,砂松皮松干涩的多为种嫩肉粗,砂紧如水泥则为砂紧皮紧,种相对较老,种最好的可达冰‘;由于内部翡翠被覆盖在表面的黑乌沙皮层所掩盖,很难根据皮壳的特征来预测内部翡翠质量的好坏,在赌石行内有“十赌九垮”之说。在购买黑乌沙赌石须要格外小心。只是黑钨砂的赌石虽说赌性很大,但是它是出翠绿较高的赌石。希望你可以采纳!谢谢!
三、合成石哪里有卖
在南装华老仙和千年守护神那里可以随机掉落的,不过那需要看你的RP了,也可以在新野驿站旁边的女人哪买需要200木头很贵的哦!还有新野的最后一个BOSS(好像是夏侯敦吧)打死后会掉一个合成石,一个东皇钟!还有去打那个神将,会掉一个合成石和一个天神碎片,这个不好打哦,15来自0级的终极BOSS需要群K!!!
四、玉一般出自什么石头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石之美者,玉也
现代矿物学上将玉分为软玉和硬玉,硬玉指的是缅甸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翡翠,软玉则主要是指我国的和田玉。但在古代人的认知里面水晶、玛瑙、绿松石等等都算作是玉,如果细分的话,什么玉髓、刚玉、羊脂白玉、赤玉、黄龙玉、水玉等等称呼更是数不胜数。汉代的《说文解字》有过一锤定音的解释——“
石之美者,玉也
”,简单说玉就是一块好看的石头。
▲和田玉
▲翡翠
可能在今天很多人看来:玉能有啥了不起?说破大天去也就是块石头而已。但玉仅仅是好看而已吗?对于石器时代的人们来说,玉的意义可就大不相同了。
▲玛瑙(赤玉)
▲水晶(水玉)
玉、石器时代的大杀器
石器时代主要是将石头采用打制和磨制的方式,加工成日常所需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乃至于兵器。好看的石头一定是质地细腻的,具有稳定的结构组成。从物理性能的角度来说,玉的
韧性
和
硬度
都是自然矿物里面的佼佼者。
▲石家河文化玉刀
1
恐怖的切割力
玉最天赋异禀的地方在于它的
硬度
,一般来说物体越硬打磨之后便越锋利。摩氏硬度将自然界的矿物用1-10的划分方式来标明它们的硬度,
滑石的硬度为1
,
石膏的硬度为2
,两者十分脆弱,手指轻轻碾压便可以将它们化为粉末;
金刚石
是已知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
硬度为10
,单凭人力很难将其破坏和加工。
▲滑石粉、石膏、金刚石
而玉根据硬度,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以和田玉为代表的
软玉摩氏硬度为6.0—6.5
,硬玉
翡翠
硬度可达到7
,玉中最为强悍的
刚玉硬度更是可以达到9
。
来做个横向的对比,
普通玻璃的硬度为5—5.6
,玉的硬度更在玻璃之上。玉和玻璃相互划刻,玻璃会留下明显的划痕,而玉却丝毫不会被划伤。把玻璃做成一把刀就已经够恐怖了,但玉刀的切割能力更在玻璃之上。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的玉刀
有人会将石器时代的战争想象成村头械斗,但是在那个文明曙光的年代,不论是狩猎还是部落间的混战都可以轻易演变成生死存亡的斗争。
正是通过玉斧、玉刀、玉簇(箭头)等切割、穿透力强悍的武器,原始人类才可以战天斗地,打败凶猛皮糙肉厚的野兽,最终站在了食物链的顶层。也正是有了强大的武力支持,部落之间才可以进行吞并、壮大,实现强有力的统治。传说上古的黄帝便是“以玉做兵’’征战四方,成为华夏的始祖。
▲玉簇与玛瑙做得玉斧
2
良好的工作性
玉除了天赋异禀的硬度之外,与普通矿物相比还有着
良好的韧性
。韧性是指抗破裂的能力,韧性差的物体会很脆。普通的石头韧性就很差,想想吧,一个生活在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煞费苦心得通过敲打和不断得磨砺好不容易制作了一件石斧或石刀,结果一不小心掉地上,就摔碎了,感受下那个痛苦的心情吧。
▲新石器时代的玉铲
▲玉梳
▲良渚文化的玉斧
玉与普通石头比起来韧性会提高很多,更不容易损坏,用来制作工具和武器不易破损,质量更好。最为重要的是,普通石头只能通过简单的敲打和磨砺,而玉则可以进行更精密的雕琢。
比如玉可以做成玉扳指,普通石头则不能。搭弓射箭时用玉扳指来辅助拉弦,弓箭的威力更大也更准更可以持续作战。
3
自带光环的统治工具
玉除了天赋异禀的硬度和相对良好的韧性之外,归根结底它还是一块好看的石头,不要小看
好看
这两个字,在蒙昧的石器时代,好看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玉璜、玉管、玉环、玉佩、玉珏等等都是佩戴在身上的装饰用品,不论是部落首领主持重大活动,还是巫师举行祭祀,一身透亮、散发着光芒的玉配饰穿戴完毕后,什么都不用做便会对普通部落群众产生极大的神圣性与威慑性。
▲妇好墓鱼形玉璜
▲玉饰品组装
除了装饰用品之外,通透、色彩斑斓的玉被认作是天地自然的精华所在,所以“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器成为与天地祖通灵交感的媒介。玉以它的神秘性,成为维系统治和加强部落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良渚文化的玉琮
▲玉璧
上文说过,玉的硬度是非常高的,比它硬度低的物体是很难在它表面进行划刻的,但像新石器时代我国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又有很多精美玉器的出土,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石器时代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接下来我们便来看一下解玉的秘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古代对玉的加工称之为琢,对石的加工方式称之为磨。琢磨都是反反复复,很费时费力的加工方式,这是由于玉的硬度非常高,自然界中的兽骨、竹木等物都很难在玉的表面留下痕迹。
▲解玉砂
▲古玉放大后被摩擦的痕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指的便是专门用来琢玉的特殊材料——解玉砂。解玉砂主要是由摩氏硬度8-9的颗粒状刚玉和石榴石等矿物组成,在工具和玉石之间加入解玉砂,在工具的带动下无数细微而又坚硬的颗粒进行反复磨砺,玉得以被攻琢。
▲开玉图
线切割是进行玉料攻琢的重要步骤,在良渚文化和三星堆玉器的身上都可以看到明显切割痕迹。良渚文化用的是弓弦解玉的办法,在弓弦之上淋上玉砂,两人拉弓往复以此解玉。
▲三星堆玉器表面的纹线刻画
小时候听卞和献玉的故事,楚人卞和两次向楚厉王和楚武王进献和氏璧的璞石,被不识货的厉王和武王分别斩去了卞和的左脚和右脚,直到后来楚文王慧眼识珠命工匠切去石衣,和氏之璧才得以现世。
当时感觉卞和可真傻,为啥不自己切开石衣之后再去进献,后来才明白玉砂琢玉的艰辛,玉砂本就不易获得,更何况解玉并非一日之功,卞和并非不想,而是不能,只能眼看着美玉蒙尘,不被人赏识。
要知道每一件玉器后面,都有着玉匠旷日持久的良苦用心,所谓“琢磨复琢磨,片玉万黄金”。
▲卞和抱璞图
玉统中国说,有玉即炎黄?
在世界四大文明的发祥地: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以及中国,在石器时代都曾经历过玉石并用的阶段,但当各个地方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文明诞生之后,埃及、印度、两河流域都开始转变为对黄金和彩色宝石的崇拜。
而且在这三个文明的观念中,是没有“玉”这个概念的,玉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众多宝石中的一种,偶尔有几件玉器流传下来,也不过是“乍见之欢”很快便消失在历史的潮流当中,并没有引起很大的波澜。
▲古埃及犬纽盒与法老头像
而中国不仅创造了“玉”这个概念,对玉的喜爱,更是从原始的神话部落时代到夏商周奴隶社会再到秦汉开创的2000多年封建王朝一直到今天,可以说中国人对玉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久处不厌”。
▲红山文化的玉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更为神奇的是,不论是6000年前内蒙古辽宁一带的红山文化,还是5000年前长三角地区的良渚文化,乃至于4000年前四川地区的三星堆文化,几乎我国土地上所有文化的遗址都有玉器的出土。
▲石家河文化玉兽面
像是玉琮、玉璋、玉璜、玉珏这类造型独特具有特殊功用的玉器,在各地文化遗址中大多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材质和形制都非常相近。甚至还有一种假说认为远在秦始皇一统华夏之前,中国各区域之间已经通过西玉东输、玉器的交流,在文化和认知上面达成了统一,所以也就有了“
有玉即炎黄
”的玩笑说法。
▲良渚玉琮
▲三星堆玉琮
石器时代之后,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掌握,文明大步向前飞跃,玉石的时代使命也仿佛走到了尽头。但中国人却不想让玉石离我们远去,于是对玉注入了礼法上、道德上、文化上乃至于医药学上的很多意义,使玉成为神权、王权、君子、美人、爱情等等美好事物的象征,形成了我们今天熟知的玉文化。
▲红山文化玉猪龙
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神话传说中,玉为盘古的精血所化,为天地的精华所在,是通灵之物。周代将玉的形制加以规范,分别用璧、琮、圭、璋、琥、璜这六种玉器来与天地四方沟通,感应上天。
▲璧、琮、圭
璧和琮都是石器时代常见的形制,环状的白色玉璧与方型圆孔的黄色玉琮分别应对了天圆地方,苍天厚土的传统世界观。青圭、赤璋、白琥、玄璜象征着东西南北四方,其中圭和璋不仅是祭祀的礼器更是作为信物和身份的象征。
圭是臣下朝觐天子时所持,有镇圭、桓圭、信圭、躬圭等形制,代表着王爵、公爵、侯爵、伯爵的不同身份。璋又称牙璋,是朝廷对外的信物用于发兵外交等事宜,唐代杨炯 《
从军行
》中:“牙璋辞
凤阙
,铁骑绕龙城 。”的诗句指的便是朝廷派将军发兵应敌的意思。
▲琥、璋、璜
作为礼器玉最为著名的还是作为印玺的存在,在秦汉时期,同样是印章只有皇帝皇后才能采用玉制,称之为“玺”,而其他文臣武将只能用铜、铁、木等材料刻制称之为“印”。秦始皇在自己的玉玺上篆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史称“传国玉玺”。
这是由于古代帝王宣称自己是“奉天承运”的皇帝,是经过上天认可的。玉玺不仅要具有世俗的王权,更要有煌煌的天威所在,只有玉这种材料才担得起王权与神权的统一。
▲西汉吕后印玺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除了在礼法和政治层面之外,在道德和文化的角度,中国人也赋予了玉新的意义。我国古人喜欢将万事万物都拟人化,具有比德的思维方式。古人认为玉本身是有很多的优良品质的,春秋时期的管仲认为玉身上九种值得人们学习的优良品质。
▲西汉南越王墓玉配饰
1
玉德
比如:玉光泽温润,是仁爱祥和的;它韧性刚直,宁折不弯,是勇敢坚强义重节高的代表;若有瑕疵便不会遮掩,是精诚坦荡的;众多华丽鲜艳的颜色可以共存共生,它是大度包容的等等。
除了管仲之外,荀子认为玉有七德,汉代许慎认为玉有五德,最夸张的是孔子认为玉有十一德,可算是把玉从头到尾夸奖了一遍。《诗经》有云:“言念君子,温润如玉。”,要时常把玉配戴在身边以便时常学习它的品质。有道是“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战国青玉吊坠
▲周代龙凤玉佩
2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千字文》中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言,古人称产自昆仑山的和田玉为”真玉“,是中国传统玉的代表,孔子管仲等人称赞的玉大多指的便是和田玉,和田玉以纯白最佳,其中
状如凝脂,晶莹洁白
的优质品种称为羊脂白玉,修饰往往不多以质取胜。
▲汉代和田玉,玉龙封印
与和田玉相对应的是硬玉翡翠,翡翠并不是中国的原有玉料,它产自缅甸所以又称为缅甸玉,明清时经云南茶马古道传入中国,与和田玉相比翡翠硬度高、光泽强折射率高且颜色丰富,翡指的是黄色和红色,翠指的是绿色,听名称便能感受到翡翠的绚烂。
翡翠传入中国后便受到了统治阶级的喜爱,尤其是受到了乾隆和慈禧等人的喜爱,一定程度动摇了和田玉独步天下的地位,也扩大玉器审美的范畴。
▲翡翠
3
德符论
古人评价玉的优劣是从德、符两方面来进行的,德是指指玉本身所具有的德行品质,即质地、硬度、光泽、韧性、声音等等,符指的是纹饰,对玉料后天的加工。
唐代之前更多的是“重德轻符”,更注重玉本身温润质感,后天的雕琢加工反而是次要的。唐之后,随着高浮雕、镂空雕等技艺的发展,对玉逐渐演变为“重符轻德”,玉器的装饰意味更浓,而教化意味减弱。特别是明清翡翠传入中国后,翡翠以其质地坚硬,色彩绚丽的特征成为装饰玉的代表。
▲清代翡翠蝈蝈白菜
葬玉,食玉
古人佩玉有“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的说法,所谓“人养玉三年”是因为人长时间的佩戴、把玩,皮肤中的汗液油脂渗透到了玉中去,填补了缝隙,使玉看起来更加的圆,因为有油脂的加成玉也会看起来更有光泽,有的甚至可以形成包浆。
至于“玉养人一生”的说法则是古人的臆断,古人认为玉不仅可以通灵替主人防灾避祸,更有养生功效,《本草纲目》里面甚至是把玉作为一味药材的。但是玉只是石头的一种,石头除非是天天拿它举重来锻炼身体,否则是不具备养生功效的。
“玉养人一 生”是古人对玉功效的夸大,但也表现出了古人对玉的迷恋与崇尚,除此之外古人对玉过犹不及的追捧还表现在葬玉和食玉上面。
▲玉簪、玉梳
1
汉代金缕玉衣
被神话了的玉在汉代被认为可以保持身体的不腐,古人认为死后身体的朽烂是由于身体元气的丧失,于是在眼、耳、鼻、舌等等九窍的位置用专门的玉器封住,保持元气外泄,再在身体外面罩上玉片做的衣服360度无死角的保护自己。
其中封住嘴巴这一窍穴的玉器名曰“晗”,大多做成蝉的形态,取蝉蜕皮新生的特征,墓主人也希望自己在另外一个世界得到重生和永生。
▲玉蝉
金缕玉衣的制作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因为玉石的硬度非常高,玉匠们攻琢玉器的艰辛。金缕玉衣是由一块块玉片串联而成,一件玉衣的玉片少则2000多则4000,一件玉片尚且攻琢不易,更何况是几千片。封建贵族为一己私欲竟调动如此人力物力,给管辖百姓造成了沉重负担。金缕玉衣除了能引起盗墓贼的觊觎之外,其功用恐怕也只是一个丑陋的人型玉棺材而已。
2
魏晋食玉
屈原在《涉江》曾有写到:“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在我国最好饮料是“琼浆玉液”,最好的生活是“锦衣玉食”,古人认为玉是天地的精华,将精华给吃了自然也可以与天地同寿。
不过秦汉时期的人们更多是崇玉、敬玉将玉视作是美德的化身,不可亵渎,不能侵犯,食玉之事零零散散并未形成风气。
但到了魏晋时期情况就大为不同了,此时社会动荡、北方胡虏祸乱华夏传承
差点断绝,但上层门阀贵族却避祸南迁,不思光复反而做起长生不老的美梦。
此时的玉在他们眼中不再是温润、宁折不弯、义重节高的象征而是成为灵丹妙药。
▲
高足玉杯,用以承接露水来修长生
葛洪的《抱朴子》
提出了
“服玉者寿如玉也”的观点,并详细介绍了食玉的方式,完全抛开了道德的枷锁食玉之风盛行,直到今天也很少有魏晋玉器流传下来,他们大多都已葬身于门阀贵族的腹中。
▲
赵赵 | 合美术馆粉色个展主题实验影片《食玉》截图(侵删)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金缕玉衣的肉身不腐烂是做不到的,食玉长生也是空谈,玉养人一生也只是美好的向往,在我国有上万年用玉的历史,有几千年爱玉的文化,是文化让本应退出历史舞台的玉重新焕发了生机,但对玉不科学过度的神话又是玉文化的糟粕。最后在文章结尾祝愿女孩子“亭亭玉立”、男孩子“温润如玉”,小孩子“粉雕玉琢”。义重节高,其人如玉,切磋磨砺琢玉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