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翡翠的这几个常识您知道吗1、“翡翠”一词最早用来指红与青绿两种羽毛的鸟,称之为翡翠鸟或“翠鸟”俗称,打鱼郎“现在泉溪江湖间仍可以看到”2、把翡翠用来指玉石,是从色彩角度的借代。红色——翡,绿色——翠...下面是翡翠的这几个常识您知道吗(如何鉴定翡翠)的详细诠释。
![翡翠的这几个常识您知道吗(如何鉴定翡翠) 翡翠的这几个常识您知道吗(如何鉴定翡翠)](/d/file/pic/20230407/778ea7642a63b3ad377fbcf964a1000a.jpg)
一、翡翠的这几个常识您知道吗
1、“翡翠”一词最早用来指红与青绿两种羽毛的鸟,称之为翡翠鸟或“翠鸟”,俗称“打鱼郎”,现在泉溪江湖间仍可以看到。 2、把翡翠用来指玉石,是从色彩角度的借代:红色——翡;绿色——翠。 3、世界翡翠产地有:缅桥纤甸、俄罗斯、美国(加利福尼模消芦亚)、美洲危地马拉、日本等地。产于缅甸的翡翠质量最好,主要产于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的高丽贡山之中,产出地区称为帕敢。 一般以为是在清朝年间,迄今约有两百余年的历史。 4、传说:翡翠是清朝时期由马帮所发现的,如“段家玉”。 5、据张竹邦(1995)考证以为,翡翠发现时间可到五百年前的明朝期间。腾冲清代《芸草合编》中说:“玉发现始于何时无人可以确定,然以新掘形式论,当在五百年前,新山玉仅六十年。” 6、但在元明两代,翡翠产地确当地人仍处于刀耕火种的部落时期,不可能把翡翠当作宝物。 7、在明朝洪武开边和三征麓川后,汉人涌进高黎贡山及以西地区旦带,带来大量玉文化知识,才使翡翠的发现有了经济和文化基础。 8、明朝末期:翡翠作为一种工艺品和装饰品,其质量鉴定、加工、价格体系已逐步成熟。 9、清朝时期:随着上至帝王百官、下到黎民百姓对翡翠的珍爱,使翡翠成为十分珍贵的玉石宝物,其珍贵程度几乎胜过了流传百世的新疆和田白玉,成为盛世珍宝。 10、宝石在受外力作用下,沿任意方向不规则裂开的现象。贝壳状断口:断口面出现不规则同心条纹,类似贝壳状。如石英、玻璃等。
二、如何鉴定翡翠
鉴别方法:一、A货:翡翠原料及成品,全为真品,没有一点人工作伪,货真价实。高档的翡翠具有财产性、保值性、投资性。不但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上的财富。因为这类高档翡翠制品十分稀少,而且愈来愈少。致使许多做翡翠贸易的人,也很少遇到过这类产品。二、B货:对底灰黑而脏、水(透明度)差,但绿好而色正的中下等翡翠原料或成品,进行物理、化学的处理,除去它的脏,增加它的水,使它改变了底和水,更能衬托原有的绿。这种经加工但没有人工上色的翡翠称B货。对B货的物理、化学处理,为的是提高翡翠的档次,但通过处理已破坏了翡翠的结构,使它变得疏松,降低了它的质量,改变了它的一些光学及物理性能,由此完全不能与未经处理的翡翠相比,价格要低得多。三、C货:处理方法同B货,不同之处为,无色、绿较浅淡或绿较散,通过人工方法加色而成的翡翠成品称C货。B货与C货之区别在于,B货只去脏、增水而不人工上色,而C货则有时除去脏增水外还要人工上色。底净水好的硬玉可直接上色。四、颜色:翡翠以绿色为最好,紫色次之,青色和红色次之,最劣的是黑色和“猫屎色”。绿色也有优劣之分,以嫩叶绿色为好,浓绿的比淡绿好,遍绿的比一点、一块、一条的绿色为好。五、坑口:就是指玉饰的质地。分为老坑与新坑,老坑质地是半透明和近乎透明。新坑质地不透明。以透明度高的为好。六、地张:一件翡翠饰物,无绿之处就叫地张。地张不一定是白色,还有灰、青、紫、湖绿、蓝等色。好的地张,能和绿色互相衬托,好像锦上添花。劣的地张,虽然有一块很好的绿色,但衬托起来,像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因此,好的地张有湖绿色、玻璃色、虾肉色,其次是藕粉地、白豆地、紫花地,劣的地张有象牙地、芋头地,最劣的是黑云地、猫屎地。七、看C货翡翠,在对着光看的情况下,仔细看翡翠颜色的分布,常能看出颜色是顺着裂隙分布的,这种颜色分布得不自然,外观很像毛细血管,看到这种情况就可以断定颜色不是天然存在于玉石之中的,而是从外边进入的。另外,染的颜色没有色根,常常是飘在翡翠的表面,颜色也“发死”、“发楞”,没有天然颜色的灵气。看B货翡翠,要在顺着光看的情况下,转动翡翠,找到能清晰看到翡翠表面反光的角度,仔细观察可以看见B货表面有很多凹坑和麻点,是表面的硅胶经风化磨蚀剥离后形成的。另外,B货翡翠的光泽与A货翡翠不同,A货翡翠结构致密,外表散发玻璃光泽;B货翡翠由于注胶,外表散发的是蜡状光泽。如果是翡翠手镯,用别的翡翠或硬币轻轻敲击,A货翡翠声音清脆悦耳,B货翡翠声音沉闷喑哑。
鉴定翡翠时需注意以下特点一、质地。天然翡翠质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润亮泽,仔细观察,可见近圆形的稍透明"盐粒"和围绕其周围的纤维状物质。翡翠透过光照可以看到有部分雾状或斑状,而玻璃仿制品是没有这些特征的,这种仿制品做得再好也会有气泡的。二、硬度。翡翠的硬度很高,锋利的刀具刻、划,不会留有痕迹。翡翠是可以划玻璃的,如果划不出任何痕迹就值得怀疑了。三、翠性。天然翡翠对着强光观察,可见其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翠色闪光,称为翠花或翡翠的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制成的伪品都无此种"翠性"特征。四、比重。翡翠的比重大,掂在手上有沉重感,而玻璃仿制品就显得轻飘飘的。五、做工。最好是用4倍以上的放大镜看,一些翡翠成品件,种、水、色可能不是很好,但做工的精细也可提高翡翠的收藏价值。国家文化艺术品 玉石鉴定会员 希望能给你帮助 了解学习更多翡翠知识,建议 国家文化艺术品网
三、这只翡翠手镯里有白色的晶状物请帮忙看看是什么另外请帮忙估个价
翡翠手镯里有白色的晶状物就是所说的棉,通常在糯种翡翠里常见,棉多会影响透年请先光性,使水头不佳。你这个也是糯种料,A货,略飘黄绿色,中档品质。价格各地不同,三千元上下比较靠谱,主要看在什么地方销售了,如果在旅游区或高档商场,价格往往就贵很多。
四、B货翡翠的表面特征B货翡翠有什么特征
翡翠b货的5大鉴定特征:光泽异样、颜色不自然、 网纹结构、 折射率偏低、密度下降。1、光泽异样:天然翡翠外表应该是玻璃的光泽,有强锋尺烈的反光;翡翠B货因为注胶的关系,所以外表是蜡状的光泽,发光很弱。2、颜色不自然:天然翡翠的色与底配合协调,脱大方自银脊高然,而经过漂洗的翡翠颜色虽然较为浓厚,突出,野首但因色根遭受到酸的破坏,边沿变得模糊不清,有时在色块、色带的边缘使人感到有“黄气”。3、网纹结构:这是在鉴定工作中识别B货的最重要的根据之一。在镜下观察(放大10-30倍左右),整个玉件表面布满了不规则的裂纹,和凸凹不平的腐蚀斑块。这是翡翠经强酸腐蚀后留下的痕迹,鉴定证书、质位报告中称之为“网纹结构”或“腐蚀痕迹”。4、折射率偏低:B货的小裂隙内充填了胶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折射率,凡翡翠的折射率低于1.65时,则需要注意,极有可能为B货。5、密度下降:翡翠的密度是3.33,注入的树脂等比翡翠本身的密度小,所以真正的翡翠手拿时会有“打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