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5.中国市场上的概念混淆:商家经常把透明透亮的玻璃都冒充水晶,国内市场上特别是有一种k9玻璃,是一种光学玻璃,看起来非常透明透亮,经过冷加工,冷切割,可以用于刻字,做标示牌等廉价的工艺品,其硬度很低,手感...下面是黄水晶和玻璃哪个重,玻璃和水晶的密度的详细诠释。
玻璃和水晶的密度
水晶的常识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结晶完美的水晶晶体属六方晶系,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多条长柱体连结在一块,通称晶族,美丽而壮观。二氧化硅结晶不完整,形状可谓是千姿百态。当你到海南水晶陈列馆去瞧一瞧,可以大开眼界:除了常见的长柱状外,还有似宝剑形,有的若板状,有的如短柱形,有的像双锥。有的小如手指,有的大如巨石;有的不足半两,有的重达300多公斤。
水晶为什么能经受得起一般性摔打?这是因为它有强健的“筋骨”,宝石学称之硬度,硬度是指宝石抵抗力刻划的强度。
水晶的硬度如何测得?
很早以前,当铺的老板对他们认为可疑的水晶仿制品,利用一个硬的尖或钢锉在不明显的翻面作硬度检测,他们在面上刻划,留下一点不显眼有痕迹,以便提醒其它典当同行注意。很显然这是一种最原始、最笨拙的测试手段,它有可能导致水晶破损。
1824年,一位叫弗里希.摩斯的奥地利矿物学家,从许多矿物中抽出10个品种,经过科学实验测出它们的相对硬度,由此得出水晶硬度为摩氏
7。尽管后来美国国家标准局使用、推广更科学的诺普硬度测试器,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珠宝商,仍习惯于摩氏硬度表。
水晶的硬度相当于钢锉一般坚硬,这使得脆且易碎的黄玉、钻石、欧泊石、祖母绿之类的宝石相形见拙。
水晶解理:无。
解理,俗称辟开。某些宝石(如黄玉、钻石)在外力敲打、挤压或碰撞后,会沿着一个平面裂开,宝石的这种性质称为解理。
水晶破口:贝壳状。
破口,矿物学称为断口。它是指宝石在一定外力撞击下,不按一定的结晶方向破裂,而是形成一个断开的面。换一种解释,是说宝石的裂口可以沿着任何方向延伸,而不是沿着解理而发展。
结晶完好的水晶,常有好的平行脊的人字形断口;在紫晶和热处理的黄晶中,多呈不平坦到薄片状破口。
水晶比重:2.56-2.66克/立方厘米。
这意味着一定体积水晶的重量,是相同体积水的重量的2.56-2.66倍。块状变种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水晶条痕:无色。
条痕,通常说的颜色,是人眼对一定波长的光线感觉的结果。
水晶透明度与透过它的光的质与量有关。透明标准为:光线透明过厚度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图像。如是底像不够清楚,仅见轮廓,那便中半透明。
水晶光泽:玻璃光泽。无论在抛光面上还是在破口,都是如此。
光泽,指宝石表面对光线反射的一种光学性质。水晶既不像星光蓝宝石和星光宝石那样反射出绮丽的星光形条纹,又不像月光石那样发出淡蓝色波形光彩,更不像乘欧泊石那样闪烁着五颜六色。
观察水晶的光泽,可用手握着它,以灯光或窗户投进来的光线看表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与光泽强弱有关。
水晶折射率:1.544-1.55
3,几乎不超出此范围。
折射率,是当光由空气中透入宝石晶体,并产生折射现象,其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值。
水晶重折射率:0.009(最大),此值非常稳定。
水晶光性特征:一轴晶正光性。
水晶色散:0.0
13。
色散是说宝石的折射率随照明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例如钻石对红光折射为2.405;对绿光为2.427;紫光为2.44
9。
水晶熔点为1713摄氏度。其受热易碎的特性,是在实验时发现的。将水晶放在喷焰器的烈焰燃烤,除非有很好的保护,且慢慢冷却,否则晶体容易碎裂碎裂。这一脾性,古人已摸透。?博物要览>提醒道:“凡用水晶器物,不可用热汤滚水注之,即粉裂如击破者。”
水晶另一脾性就是怕碱不怕酸(气氟酸除外),这是由于氧化硅特性所决定的。
像玛瑙一类宝石,当受热、摩擦、吹气或受打击时,往往散发一种特殊气味,使人联想到大蒜、马肉、萝卜、松香味儿,然而,水晶在上述情况下,绝无异味。
附:
水晶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化学式为SiO
2。纯净的无色透明的水晶是石英的变种。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或机械混入的而呈多种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在水晶中含有砂状、碎片状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呈金黄色或柠檬色)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呈浅绿色者称为石髓。
水晶晶体结构及形态:
属三方晶系。晶体呈棱柱状并带六边形锥,柱面有横纹,紫水晶中常有角状色带。在自然界中,水晶常呈晶簇产出,造型美观。。
水晶的物理性质:
水晶呈无色、紫色、黄色、绿色及烟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
7。性脆。比重2.6
5。无解理。贝壳状断口,也有好的平等脊的人字形断口。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黄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发光水晶具有强烈的磷光性。带绿色的砂金水晶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灰绿色荧光。具有猫眼、虹彩和砂金效应。水晶具压电性.
琉璃最早出现在什么年代?
中国琉璃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商周年代。早在3000多年前,古人为了比拟珠玉、宝石就创造出晶莹剔透、湿润光滑的琉璃艺术精品。唐朝元稹《咏琉璃》中描写"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就传达出琉璃灿烂夺目的诱人风采。而世界其它国家的琉璃也艺术有其历史传统和独特魅力。19世纪法国人重现3000年前古埃及失传的脱腊玻璃铸造技法,曾经制作出许多风靡全球的艺术精品。
琉璃是什么材质做成的?
琉璃的原料叫人造水晶玻璃,是一种化学物质。它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矽加助溶剂氧化铅,用这种特殊的即冷且热的神奇材质做出的产品,极具穿透性,表现力极强,空灵高贵、细腻含蓄、静谥从容且极其脆弱,可以吸纳华彩又晶莹透明,可以美艳惊世却又霎间毁灭,可以化身万象却又亘古安静。
琉璃是如何制成的?
琉璃产品是运用PATE-DE-VERRE水晶粉脱腊铸造作为基本创造技巧,分工细腻且精密,需要有极大的耐性。首先从构思设计开始,经过制模、灌石膏、脱腊、高温淬炼、后处理等20多道繁琐工序才能完成其特点之一为一只模具只可烧制一只产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每道工序均有不定的变数,必须具备十分娴熟高超的操作技巧,一丝不苟,严谨认真才能完成。稍一不慎,则功亏一篑,前功尽弃。这样一件费尽心力的作品诞生了。
玻璃与琉璃有什么不同?
玻璃名称的转变,反映了我国玻璃生产的兴衰,也反映了历史上对玻璃材质认识与重视。早期即以琉璃指玻璃,宋代后逐渐以玻璃的名词为主,到了元明琉璃则专指以低温烧制的釉陶砖瓦。现代人误以为只有便宜低廉的透明材质称为玻璃,殊不知有些珍贵精致的彩色水晶艺术品也是玻璃的呈现之一。目前所称的琉璃,事实上是以脱蜡铸造法创作,融合各种颜色混合烧制的氧化铅水晶玻璃。总之,玻璃是种材质,而艺术的价值来自于创意。
玻璃的成份与颜色的形成?
玻璃的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一般玻璃制品多半添加稳定物质来增强化学耐久性、或添加助熔物质降低熔融温度。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可使玻璃呈现不同颜色,例如十六世纪的欧洲森林玻璃,其独特的绿色即来自于内含的氧化铁成份,其它如氧化铜成份能使玻璃呈现蓝绿色、氧化钴产生蓝色、氧化锰产生紫色等变化。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对玻璃的成色作用,会因玻璃类型不同而产生差异。
英语中,含氧化铅的玻璃,因其透射度与澄重感似天然水晶,故称为水晶或水晶玻璃(crystal)。各国对水晶玻璃的氧化铅比率规定不同,如欧盟的10%、捷克的24%等,氧化铅可使玻璃制品折射率高,看来通透晶亮,目前用于创作的制品多有10%以上含量。而琉园脱蜡铸造作品的氧化铅含量多在
24~48%,因此亦称水晶或水晶玻璃。
玻璃为什么会有气泡?
一般玻璃原料或机械压模的量产制品因在1400~1300℃高温烧制,玻璃在液体状态下,内含的空气已浮出表面,所以少有或无气泡产生。但多数铸造的玻璃艺术品多以850℃低温烧制,热玻璃膏流动缓慢,玻璃块之间的空气,因无法浮出表面而自然形成气泡,艺术家们多以气泡表现玻璃的生命质感,并成为欣赏玻璃艺术的一部份。
水晶跟玻璃有什么区别?哪个易碎!
水晶易碎
普通玻璃的成份是二氧化硅(sio
2)。水晶即高铅玻璃,或称为铅晶质玻璃,即在普通玻璃中加入24%的氧化铅pb
o。氧化铅pbo的含量国际标准为24%,这时的水晶物理化学性能最好,与普通玻璃相比,主要是反映在比重大,能达到3.17g/cm3(手感沉重),而普通玻璃只有2.17g/cm3;折射率大,能达到1.545以上(能透射出光谱的五彩六色),而普通玻璃只有1.2左右;透光率高,能达到90%以上,硬度高(耐磨)。
24%氧bo的铅玻璃通过提炼,除杂质,手工吹制,打磨抛光,精细雕刻,可以制成高档优质铅玻璃艺术品。光线通过雕刻的刻面可以折射出五彩六色。
国际上正规大工厂才能熔炼出氧化铅pbo含量24%的高铅玻璃原料,加上一系列高级手工制作,其品牌制品才有优质保证。
2.24%pbo:优质高铅玻璃的标示。
通常,非品牌水晶产品达不到该标准,只有10%以下,或者干脆不含有氧化铅pb
o,假称水晶,象一些无名小作坊的产品一样。
3.天然水晶:
自然块状,只适合于石头收藏爱好者,氧化铅pbo含量通常在5%到10%,是矿产原料,杂质含量大,不适合直接加工制造优质玻璃器皿。只有经过提炼,再加入氧化铅pb
o,含量达到24%才行。
4.国际上只有严格的概念:
glas
s:即普通的玻璃产品。
crysta
l:即铅玻璃,或者叫水晶,氧化铅pbo含量达到24%,即国际标准。由于技术与工艺水平原因,国产铅玻璃器皿很少。
5.中国市场上的概念混淆:
商家经常把透明透亮的玻璃都冒充水晶,国内市场上特别是有一种k9玻璃,是一种光学玻璃,看起来非常透明透亮,经过冷加工,冷切割,可以用于刻字,做标示牌等廉价的工艺品,其硬度很低,手感很轻,不透射出彩色,有时外表面可以喷些颜色,,每公斤成本只有10元多人民币,不含有氧化铅pb
o,不能熔化吹制成玻璃器皿。
6.纯水晶的概念:
即氧化铅pbo含量达到24%时的铅玻璃,不能理解为100%的氧化铅pbo含量。氧化铅pbo一种金属原料,无毒,当含量再高时,就失去玻璃晶莹剔透的品质,再再高或者到100%就是金属制品了,没人要的。
7.怎样鉴别水晶与玻璃:
只有国际大品牌大工厂的产品才有质量技术保证,即看品牌,认品牌。
除此以外,用普通办法区别:
(
1)、听声音。用手弹击器皿时所听到的声音会不同,水晶制品的声音清脆,有如金属般撞击后会有余音缭绕的感觉,而玻璃制品的声音则闷重、无回音。
(
2)、掂重量。同样大小的两件物品,水晶制品要比玻璃的重,玻璃的要轻。
(
3)、看折光度。在同一光线下水晶制品折光率要高于玻璃的,能透射出七彩虹光,玻璃制品则不能。
(
4)、比硬度。水晶比玻璃的硬度要大,因此用水晶去划玻璃的表面时会留下一道痕迹,而用玻璃划水晶时则无此痕迹出现。
8.手工水晶与机制水晶的区别:
手工做法:铅玻璃熔化到稠粘状态,有时留有个别气泡,通过长钢管一端挑起一块,转动,吹,造型,切割,精雕,打磨,抛光,等一系列纯手工制做,参看网站制作过程片段。
手工的特点:产量小,造价高,每件造型独特,独存,限量,适合收藏。套色产品只能手工做。仅限于高档消费,升值。
机制:铅玻璃熔化到很稀的状态,容易去掉气泡,象水一样,灌入到模具中,成型,冷却,机械抛光。整个过程机械化生产线,每个货品大批量生产,成本低,适合普通消费。不能做套色产品。
回答者:完颜康康-状元十五级3-6
17:50
评价已经被关闭目前有0个人评价
好
50%(0)不好
50%(0)
相关问题
•石英和水晶有何区别?
•“水晶”和“琉璃”一样吗?有何区别啊?
•水晶玻璃和水晶以及琉理在光泽上怎么区别?
•怎样鉴别水晶或玉石?
•一般的水晶和施华洛水晶有何区别?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共1条
一派胡言!
评论者:sunrise85-试用期一级其他回答共1条
普通玻璃的成份是二氧化硅(sio
2)。水晶即高铅玻璃,或称为铅晶质玻璃,即在普通玻璃中加入24%的氧化铅pb
o。氧化铅pbo的含量国际标准为24%,这时的水晶物理化学性能最好,与普通玻璃相比,主要是反映在比重大,能达到3.17g/cm3(手感沉重),而普通玻璃只有2.17g/cm3;折射率大,能达到1.545以上(能透射出光谱的五彩六色),而普通玻璃只有1.2左右;透光率高,能达到90%以上,硬度高(耐磨)。
24%氧bo的铅玻璃通过提炼,除杂质,手工吹制,打磨抛光,精细雕刻,可以制成高档优质铅玻璃艺术品。光线通过雕刻的刻面可以折射出五彩六色。
国际上正规大工厂才能熔炼出氧化铅pbo含量24%的高铅玻璃原料,加上一系列高级手工制作,其品牌制品才有优质保证。
2.24%pbo:优质高铅玻璃的标示。
通常,非品牌水晶产品达不到该标准,只有10%以下,或者干脆不含有氧化铅pb
o,假称水晶,象一些无名小作坊的产品一样。
3.天然水晶:
自然块状,只适合于石头收藏爱好者,氧化铅pbo含量通常在5%到10%,是矿产原料,杂质含量大,不适合直接加工制造优质玻璃器皿。只有经过提炼,再加入氧化铅pb
o,含量达到24%才行。
4.国际上只有严格的概念:
glas
s:即普通的玻璃产品。
crysta
l:即铅玻璃,或者叫水晶,氧化铅pbo含量达到24%,即国际标准。由于技术与工艺水平原因,国产铅玻璃器皿很少。
5.中国市场上的概念混淆:
商家经常把透明透亮的玻璃都冒充水晶,国内市场上特别是有一种k9玻璃,是一种光学玻璃,看起来非常透明透亮,经过冷加工,冷切割,可以用于刻字,做标示牌等廉价的工艺品,其硬度很低,手感很轻,不透射出彩色,有时外表面可以喷些颜色,,每公斤成本只有10元多人民币,不含有氧化铅pb
o,不能熔化吹制成玻璃器皿。
6.纯水晶的概念:
即氧化铅pbo含量达到24%时的铅玻璃,不能理解为100%的氧化铅pbo含量。氧化铅pbo一种金属原料,无毒,当含量再高时,就失去玻璃晶莹剔透的品质,再再高或者到100%就是金属制品了,没人要的。
7.怎样鉴别水晶与玻璃:
只有国际大品牌大工厂的产品才有质量技术保证,即看品牌,认品牌。
除此以外,用普通办法区别:
(
1)、听声音。用手弹击器皿时所听到的声音会不同,水晶制品的声音清脆,有如金属般撞击后会有余音缭绕的感觉,而玻璃制品的声音则闷重、无回音。
(
2)、掂重量。同样大小的两件物品,水晶制品要比玻璃的重,玻璃的要轻。
(
3)、看折光度。在同一光线下水晶制品折光率要高于玻璃的,能透射出七彩虹光,玻璃制品则不能。
(
4)、比硬度。水晶比玻璃的硬度要大,因此用水晶去划玻璃的表面时会留下一道痕迹,而用玻璃划水晶时则无此痕迹出现。
8.手工水晶与机制水晶的区别:
手工做法:铅玻璃熔化到稠粘状态,有时留有个别气泡,通过长钢管一端挑起一块,转动,吹,造型,切割,精雕,打磨,抛光,等一系列纯手工制做,参看网站制作过程片段。
手工的特点:产量小,造价高,每件造型独特,独存,限量,适合收藏。套色产品只能手工做。仅限于高档消费,升值。
机制:铅玻璃熔化到很稀的状态,容易去掉气泡,象水一样,灌入到模具中,成型,冷却,机械抛光。整个过程机械化生产线,每个货品大批量生产,成本低,适合普通消费。不能做套色产品。
千万不要搞错哦
怎样辨别水晶的真假
第一,水晶导热性差,手感比玻璃凉爽;
第二,水晶硬度比玻璃高;
第三,水晶有双折射现象;
第四,水晶比重比玻璃大;
第五,水晶具有色差现象。
比重:重量太轻的一定是假的,如此一来可排除玻璃、塑胶、压颗粒等仿造品,但现在市面上养晶的较多,其重量与天然的水晶相差无几,用手试的方法不容易发现真假。
折射率:大多数人看水晶喜欢在灯光下,那样无法判断水晶的真假只能看水晶的等级,因为水晶有很高的折射率。我们可以把水晶放在比较暗的地方,天然水晶色泽会非常的亮,养晶的色泽会比较暗淡,缺泛“灵”的感,只有些微的亮度。大家可以用天然白水晶和玻璃来对比一下,感受一下。
价格:养晶和天然宝石级的水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晶体通透无比,几乎完全没有石纹,不过价钱就相差很远,通常养晶手珠会被做成切割面,晶体通透,可是价钱一般不会太高。不过如果他真的是天然宝石级的话,价格一定在百元以上,视晶体大小而定。
色差:天然水晶有色差,一块天然水晶不可能每个部分颜色都很均匀,如黄晶,市面上天然的黄晶实在少之又少。天然黄晶放在水里就可以辨别,天然黄晶在水里面其颜色呈现出来是不均匀的,通常是一块颜色辐射到整块水晶都是黄色的,养晶就绝对是色泽均匀。
其它:手感冰凉,有石纹的水晶基本上不会有假。
内包物:有内包物的也不会有假,所以购买发晶、幽灵等有内涵物的水晶可以绝对放心,因为伪造这样的东西成本很大费人费力,而且出来的效果还很容易被人看穿。
市面上假的水晶一般有以下几种:1.玻璃制品2.熔炼水晶3.含铅玻璃4.人造合成水晶5.再生水晶。
从纯洁度上看,天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受环境影响总含有一些杂质,有的有不同程度的瑕点与颜色不一致等,对着太阳观察时,可以看到淡淡的均匀细小的横纹或柳絮状物质。而假水晶多采用残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炼,经过磨光加工、着色仿造而成,没有均匀的条纹、柳絮状物质
凭手感,因为水晶导热性能比玻璃差,所以用手摸水晶时应比摸玻璃凉爽
一凭手感,因为水晶导热性能比玻璃差,所以用手摸水晶时应比摸玻璃凉爽;二看硬度,天然水晶硬度为
7,玻璃硬度约
5,,所以水晶能刻划玻璃。
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放一根头发,透过水晶看是两根,因为水晶有双折射现象。只能看到一根的就是假的。
天然水晶是宝石的一种,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水玉”、“菩萨石”。用它经过细致加工制作而成的工艺品一天然水晶项链,佩戴后,可有一番神效:具有明目、提神、利便、补脏、降血压等神奇功效。因此,用天然水晶加工制作的项链,很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在市场上发现了假冒天然水晶项链,这给广大消费者的选购出了一个难题,那幺,如何不用仪器能够识别真假天然水晶项链呢?
首先,从直观上看,真的天然水晶项链晶莹明亮,光泽柔和,接触肌肤,给人以凉爽感。。即使在炎热夏季的三伏天,用舌头舔天然水晶饰品表面,也有冷而凉爽的感觉。假的水晶饰品,假的凉感较轻
第二、从光学角度观察分析,真的天然水晶项链成一轴正旋光性,竖放在阳光下,可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彩,不论从哪一角度看,它都能放射出美丽的光彩,假的则不能。
第三、从理化角度分析,真的水晶项链,其硬度、比重、折光率与假的水晶项链有较大差异。真的较重,假的较轻,真的水晶项链硬度为7.00,折光率为1.54;而假的硬度仅达5.2一6.
10,折光率不到1.00。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饰品上轻轻划一下,不会留痕迹;若留有条痕,则是假水晶饰品。
第四,从纯洁度上看,天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受环境影响总含有一些杂质,有的有不同程度的瑕点与颜色不一致等,对着太阳观察时,可以看到淡淡的均匀细小的横纹或柳絮状物质。而假水晶多采用残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炼,经过磨光加工、着色仿造而成,没有均匀的条纹、柳絮状物质。
第五,真的天然水晶项链,似表面涂一层薄薄油色,呈青色。假的没有,象玻璃一样发白
如何分辨天然水晶的真伪?
水晶还是有成色等级之分,影响水晶价位的因素很多,不像钻石以4C就可以判定,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要多听多看多比较,才能真正判断出来,一般市场上的标准是晶石越大越好,越透越好,颜色越娇嫩越好,形状越典型越好(如六角柱结晶或晶洞原矿等,也有特别的,比如说粉晶原矿就绝不是六角柱形,市面上所谓的粉晶六角柱全都是人工磨出来的),不过自己喜欢是最重要的。
选购时辨识真伪的方法大致有下列几种:
1.双折射法:取一条黑线或发丝,用胶带粘好固定在白纸上,将水晶放在线上,透过水晶观看黑线或发丝,看过去若折射为2条线影就是天然水晶,若未有折射现象,仍呈一条线影的话,就非天然水晶。此法可分辨水晶与玻璃制品,但人工养成之再生水晶仍会成双线,无法分辨
2.磁场试验法:将两颗天然晶石分别以双手拇指、食指及中指三只手指头捏住,两时距离约1-2公分,缓缓相对旋转并相互靠近,立即可以感觉到有种类似磁铁相吸相斥的奇妙力量,尤其以晶球最为明显,非天然水晶不会有此现象,包括合成水晶。
3.选择不易仿造的水晶(如发晶,绿幽灵,紫水晶,有内涵物,天然冰裂纹,云雾及色带变化的,或宁选稍有瑕疵之水晶
另外:
比重:重量太轻的一定是假的,如此一来可排除玻璃、塑胶、压颗粒等仿造品,但现在市面上养晶的较多,其重量与天然的水晶相差无几,用手试的方法不容易发现真假。
折射率:大多数人看水晶喜欢在灯光下,那样无法判断水晶的真假只能看水晶的等级,因为水晶有很高的折射率。我们可以把水晶放在比较暗的地方,天然水晶色泽会非常的亮,养晶的色泽会比较暗淡,缺泛“灵”的感,只有些微的亮度。大家可以用天然白水晶和玻璃来对比一下,感受一下。
价格:养晶和天然宝石级的水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晶体通透无比,几乎完全没有石纹,不过价钱就相差很远,通常养晶手珠会被做成切割面,晶体通透,可是价钱一般不会太高。不过如果他真的是天然宝石级的话,价格一定在百元以上,视晶体大小而定。
色差:天然水晶有色差,一块天然水晶不可能每个部分颜色都很均匀,如黄晶,市面上天然的黄晶实在少之又少。天然黄晶放在水里就可以辨别,天然黄晶在水里面其颜色呈现出来是不均匀的,通常是一块颜色辐射到整块水晶都是黄色的,养晶就绝对是色泽均匀。
其它:手感冰凉,有石纹的水晶基本上不会有假。
内包物:有内包物的也不会有假,所以购买发晶、幽灵等有内涵物的水晶可以绝对放心,因为伪造这样的东西成本很大费人费力,而且出来的效果还很容易被人看穿。
要是人造的
只要看里面的氧化物超过24%
在国际上就是水晶拉
在中国的定义
是天然水晶但是不容易得到里面也有一定杂质
同样大小的一个玻璃球和一个水晶球,哪个重
水晶球吧,可能
水晶要重一些,水晶的密度大些,水晶可以激光内雕,玻璃就不能内雕了
水晶密度大,当然是水晶球了
这个估计在黄石难得找,在武汉可能有哦卖的
玻璃和水晶有何区别?
水晶也是一种玻璃,通常所说的水晶和玻璃都是熔化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成分的混合物制成的,区别只是在于某些化学成分的不同
普通玻璃的成份是二氧化硅(sio
2)。水晶即高铅玻璃,或称为铅晶质玻璃,即在普通玻璃中加入24%的氧化铅pb
o。氧化铅pbo的含量国际标准为24%,这时的水晶物理化学性能最好,与普通玻璃相比,主要是反映在比重大,能达到3.17g/cm3(手感沉重),而普通玻璃只有2.17g/cm3;折射率大,能达到1.545以上(能透射出光谱的五彩六色),而普通玻璃只有1.2左右;透光率高,能达到90%以上,硬度高(耐磨)。24%氧bo的铅玻璃通过提炼,除杂质,手工吹制,打磨抛光,精细雕刻,可以制成高档优质铅玻璃艺术品。光线通过雕刻的刻面可以折射出五彩六色。国际上正规大工厂才能熔炼出氧化铅pbo含量24%的高铅玻璃原料,加上一系列高级手工制作,其品牌制品才有优质保证。2.24%pbo:优质高铅玻璃的标示。通常,非品牌水晶产品达不到该标准,只有10%以下,或者干脆不含有氧化铅pb
o,假称水晶,象一些无名小作坊的产品一样。3.天然水晶:自然块状,只适合于石头收藏爱好者,氧化铅pbo含量通常在5%到10%,是矿产原料,杂质含量大,不适合直接加工制造优质玻璃器皿。只有经过提炼,再加入氧化铅pb
o,含量达到24%才行。4.国际上只有严格的概念:glas
s:即普通的玻璃产品。crysta
l:即铅玻璃,或者叫水晶,氧化铅pbo含量达到24%,即国际标准。由于技术与工艺水平原因,国产铅玻璃器皿很少。5.中国市场上的概念混淆:商家经常把透明透亮的玻璃都冒充水晶,国内市场上特别是有一种k9玻璃,是一种光学玻璃,看起来非常透明透亮,经过冷加工,冷切割,可以用于刻字,做标示牌等廉价的工艺品,其硬度很低,手感很轻,不透射出彩色,有时外表面可以喷些颜色,,每公斤成本只有10元多人民币,不含有氧化铅pb
o,不能熔化吹制成玻璃器皿。6.纯水晶的概念:即氧化铅pbo含量达到24%时的铅玻璃,不能理解为100%的氧化铅pbo含量。氧化铅pbo一种金属原料,无毒,当含量再高时,就失去玻璃晶莹剔透的品质,再再高或者到100%就是金属制品了,没人要的。7.怎样鉴别水晶与玻璃:只有国际大品牌大工厂的产品才有质量技术保证,即看品牌,认品牌。除此以外,用普通办法区别:(
1)、听声音。用手弹击器皿时所听到的声音会不同,水晶制品的声音清脆,有如金属般撞击后会有余音缭绕的感觉,而玻璃制品的声音则闷重、无回音。(
2)、掂重量。同样大小的两件物品,水晶制品要比玻璃的重,玻璃的要轻。(
3)、看折光度。在同一光线下水晶制品折光率要高于玻璃的,能透射出七彩虹光,玻璃制品则不能。(
4)、比硬度。水晶比玻璃的硬度要大,因此用水晶去划玻璃的表面时会留下一道痕迹,而用玻璃划水晶时则无此痕迹出现。8.手工水晶与机制水晶的区别:手工做法:铅玻璃熔化到稠粘状态,有时留有个别气泡,通过长钢管一端挑起一块,转动,吹,造型,切割,精雕,打磨,抛光,等一系列纯手工制做,参看网站制作过程片段。手工的特点:产量小,造价高,每件造型独特,独存,限量,适合收藏。套色产品只能手工做。仅限于高档消费,升值。机制:铅玻璃熔化到很稀的状态,容易去掉气泡,象水一样,灌入到模具中,成型,冷却,机械抛光。整个过程机械化生产线,每个货品大批量生产,成本低,适合普通消费。不能做套色产品。
如何分辨水晶与玻璃??(已解决)
看光澤在太陽光下比較,優質水晶折射出的七彩光顔色鮮豔,且過渡光非常自然和豐富,玻璃折光的顔色往往是不完全的而且較暗淡。其透明度在自然光下比較,優質水晶透明度高,顯示出晶瑩的白色,而普通玻璃或不純淨的水晶會發黃或雜有青色。比花紋對於同樣成色的水晶,花紋的手工成度越高,在小面積上花紋成型越細緻繁複,價值就越高。用手撫摸,手工花紋表面有碴手的粗糙感,而機制花紋表面是光滑的。比硬度由於水晶硬度遠高於普通玻璃,長期使用也往往不會變汙,而玻璃反復使用久了,則很易有劃痕及表面變汙等。人造水晶比玻璃的硬度要大,因此,用人造水晶去劃玻璃的表面時會留下一道痕迹,而用玻璃劃水晶時則無此痕迹出現。掂重量:同樣大小的兩件物品,人造水晶製品要比玻璃的重,玻璃的相對輕一些。比成分:玻璃與水晶玻璃,成分相同,唯一的差別在於兩者的含鉛量;西方國家認定水晶的標準在於含鉛量的多寡。歐盟組織明文規定,氧化鉛含量超過4%者為玻璃,超過10%者為水晶。美國的水晶定義與歐盟不同。在美國,含鉛量只要超過1%就稱為水晶。捷克或斯拉夫所指的水晶可以用來指認何精緻、優質的玻璃製品,而含鉛玻璃的鉛成分則必須超過24%。
我想是由重量和色澤來分辨吧.水晶較重亮度較亮.
用火燒一下,玻璃會變黑,而水晶不會,不過會高熱(小心)=="這是我聽說的!玻璃應該會比水晶稍重些.
哇~看得眼花瞭亂的捏~只記得水晶在太陽光下顯示的亮度很清澈、漂亮~
首先,是关于水晶和玻璃制品的区分。
水晶:有双折射现象,硬度
7,手感清凉。
玻璃制品:无双折射现象,硬度5--
6,手感温热。
水晶每个角度的光亮度都不一样,玻璃每个角度的光亮度都一样;用水晶划玻璃,玻璃上有划痕,痕迹擦之不去,同时水晶不受损;用玻璃划水晶,水晶上有轻微划痕,但擦之即去,同时玻璃受损;同一环境下,手握水晶的冰凉感觉持久,但手握玻璃会感觉温热,且传热速度快!
鉴别真假水晶之九大必胜法:(这样就再也不怕买到假货了。)
1.眼看:拿着水晶对着太阳观察时,可以看到淡淡的均小的横纹或柳絮状物质。假的多采用残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炼,经过磨光加工、着色仿造而成,没有均匀的物质。
2.舌舔:就算是在炎热的夏季,用舌头舔水晶的表面,就有冷而凉爽的感觉;反之就是假的哦!
3.光照:将水晶竖立放在太阳光下,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会释放出美丽的光彩,光亮度不同;反之为假货!
4.硬度:用碎石在水晶上轻轻划一下,不会留痕迹;(黑曜石硬度小些,必须除外,否则您的黑曜石就伤了,这样就是我的不是了,呵呵)反之就是假的!
5.用偏光仪检查:在镜下转动360度,有四明四暗的变化为真水晶!
6.用“二色性”检查:天然水晶有“二色性”!
7.用放大镜检查:用十倍放大镜在透射光下检查,能找到气泡的其本为假!(特别注意,要是您只是单纯的用肉眼观察,就看到您手里的DD里面含有小气泡,嘿嘿,劝您千万别买哦!)
8.用头发丝检查:水晶放于一根头发丝上,人可以透过水晶看到头发丝的双影!(因为水晶的双折射性)反之就是假的!
9.用热导仪检查:将其调节到绿色4格测试宝石,天然水晶上升到黄色2格,面积大的时候上升到黄色1格
水晶和玻璃有什么不同
简单.
1)眼看:天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受环境影响总含有一些杂质,对着太阳观察时,可以看到淡淡的均匀细小的横纹或柳絮状物质。而假水晶多采用残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炼,经过磨光加工、着色仿造而成,没有均匀的条纹、柳絮状物质。
(2)舌舔:即使在炎热夏季的三伏天,用舌头舔天然水晶表面,也有冷而凉爽的感觉。假的水晶,则无凉爽的感觉。
(3)光照:天然水晶竖放在太阳光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能放出美丽的光彩。假水晶则不能。
(4)硬度: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饰品上轻轻划一下,不会留痕迹;若留有条痕,则是假水晶。
(5)用偏光镜检查: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度有四明四暗变化的是天然水晶,没有变化的是假水晶。
(6)用二色检查: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没有二色性。
(7)用放大镜检查:用十倍放大镜在透射光下检查,能找到气泡的基本上可以定为假水晶。
(8)用头发丝检查:将水晶放在一根头发丝上,人眼透过水晶能看到头发丝双影的,则为天然水晶,主要是因为水晶具有双折射。
(9)用热导仪检测:将热导仪调节到绿色4格测试宝石,天然水晶能上升至黄色2格,而假水晶不上升,当面积大时上升至黄色一格。
天然和人工合成水晶鉴别
区别天然水晶与合成水晶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水晶光泽,天然水晶饰品表面呈现油脂光泽,但合成水晶饰品表呈现的是玻璃光泽,还未见有汕脂光泽的合成水晶。
水晶是一种颇为人们喜爱的宝石,在古代,称之为“水精”,即水的精华,此上还称之为“水玉”、“白附”、“玉晶”、“千年冰”、“菩萨石”、“放光石”等。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也认为,水晶是由冰逐渐演变而成。其实,水晶是二氧化硅(SiO2)的晶体,与水或冰没有内在联系。它通常为无色透明,但含铁族元素时可具有不同的颜色,如紫争、黄色、烟灰色等。当水晶中含有沿一定方向排列的纤维或针状矿物时,就可加工成“水晶猎眼”或“星光水晶”或“发晶”,若含有水的包裹体时,即可能成为“水胆水晶”。
水晶和玻璃的外观十分相似,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其主要区别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材质不同
水晶是二氧化硅的结晶体,而玻璃只是含有二氧化硅的熔融状态混合物。
二。功效不同
玻璃只有装饰作用,而水晶除装饰作用外,还有压电效应,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三。价格不同
水晶的单价要比玻璃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四。物理性质不同
1。水晶是结晶体,具有较高的硬度(莫氏7级),而玻璃的硬度较低,(莫氏5.5级),水晶可以在玻璃上划出痕迹,反之则不能。
2。水晶是结晶体,导热性能较好,用舌尖舔触有冰凉的感觉。而玻璃则显得温暖。
3。用偏光镜区别,水晶能透光,而玻璃则不能。
我们可以依据水晶和玻璃所具有的不同物理性质方便地将它们区分开来。
五。加工工艺不同
玻璃可以热铸成型,省料省工成本低。
水晶是结晶体,加热融化后不能逆转,所以不能用热铸成型法,只能用切磨等冷加工法。费料费工,成本高。
水晶硬度高,不易磨损。玻璃硬度低,容易擦毛。
水晶稳定性好,长久使用不会变色。而玻璃则容易翻黄
普通玻璃的成份是二氧化硅(SiO
2)。水晶即高铅玻璃,或称为铅晶质玻璃,即在普通玻璃中加入24%的氧化铅Pb
O。氧化铅PbO的含量国际标准为24%,这时的水晶物理化学性能最好,与普通玻璃相比,主要是反映在比重大,能达到3.17g/cm3(手感沉重),而普通玻璃只有2.17g/cm3;折射率大,能达到1.545以上(能透射出光谱的五彩六色),而普通玻璃只有1.2左右;透光率高,能达到90%以上,硬度高(耐磨)。
24%氧bO的铅玻璃通过提炼,除杂质,手工吹制,打磨抛光,精细雕刻,可以制成高档优质铅玻璃艺术品。光线通过雕刻的刻面可以折射出五彩六色。
国际上正规大工厂才能熔炼出氧化铅PbO含量24%的高铅玻璃原料,加上一系列高级手工制作,其品牌制品才有优质保证。
2.24%PbO:优质高铅玻璃的标示。
通常,非品牌水晶产品达不到该标准,只有10%以下,或者干脆不含有氧化铅Pb
O,假称水晶,象一些无名小作坊的产品一样。
3.天然水晶:
自然块状,只适合于石头收藏爱好者,氧化铅PbO含量通常在5%到10%,是矿产原料,杂质含量大,不适合直接加工制造优质玻璃器皿。只有经过提炼,再加入氧化铅Pb
O,含量达到24%才行。
4.国际上只有严格的概念:
Glas
s:即普通的玻璃产品。
Crysta
l:即铅玻璃,或者叫水晶,氧化铅PbO含量达到24%,即国际标准。由于技术与工艺水平原因,国产铅玻璃器皿很少。
5.中国市场上的概念混淆:
商家经常把透明透亮的玻璃都冒充水晶,国内市场上特别是有一种K9玻璃,是一种光学玻璃,看起来非常透明透亮,经过冷加工,冷切割,可以用于刻字,做标示牌等廉价的工艺品,其硬度很低,手感很轻,不透射出彩色,有时外表面可以喷些颜色,,每公斤成本只有10元多人民币,不含有氧化铅Pb
O,不能熔化吹制成玻璃器皿。
6.纯水晶的概念:
即氧化铅PbO含量达到24%时的铅玻璃,不能理解为100%的氧化铅PbO含量。氧化铅PbO一种金属原料,无毒,当含量再高时,就失去玻璃晶莹剔透的品质,再再高或者到100%就是金属制品了,没人要的。
7.怎样鉴别水晶与玻璃:
只有国际大品牌大工厂的产品才有质量技术保证,即看品牌,认品牌。
除此以外,用普通办法区别:
(
1)、听声音。用手弹击器皿时所听到的声音会不同,水晶制品的声音清脆,有如金属般撞击后会有余音缭绕的感觉,而玻璃制品的声音则闷重、无回音。
(
2)、掂重量。同样大小的两件物品,水晶制品要比玻璃的重,玻璃的要轻。
(
3)、看折光度。在同一光线下水晶制品折光率要高于玻璃的,能透射出七彩虹光,玻璃制品则不能。
(
4)、比硬度。水晶比玻璃的硬度要大,因此用水晶去划玻璃的表面时会留下一道痕迹,而用玻璃划水晶时则无此痕迹出现。
8.手工水晶与机制水晶的区别:
手工做法:铅玻璃熔化到稠粘状态,有时留有个别气泡,通过长钢管一端挑起一块,转动,吹,造型,切割,精雕,打磨,抛光,等一系列纯手工制做,参看网站制作过程片段。
手工的特点:产量小,造价高,每件造型独特,独存,限量,适合收藏。套色产品只能手工做。仅限于高档消费,升值。
机制:铅玻璃熔化到很稀的状态,容易去掉气泡,象水一样,灌入到模具中,成型,冷却,机械抛光。整个过程机械化生产线,每个货品大批量生产,成本低,适合普通消费。不能做套色产品。
价格不同
水晶与玻璃怎么区别?
1.听声音。用手弹击器皿时所听到的声音会不同,水晶的声音清脆,有如金属般撞击后会有余音缭绕的感觉,而玻璃制品的声音则闷重、无回音。
2。掂重量。同样大小的两件物品,水晶制品要比玻璃的重,玻璃的要轻。
3。看折光度。在同一光线下水晶制品折光率要高于玻璃的,能透射出七彩虹光,玻璃制品不出彩色光。
4。比硬度。水晶比玻璃的硬度要大,因此用水晶去划玻璃的表面时会留下一道痕迹,而用玻璃划水晶时则无此痕迹出现。
水晶和玻璃怎么区分
快速识别水晶和玻璃的办法?
用铅玻璃仿水晶和用高折射率稀土玻璃仿紫水晶在市场上比较多见,它们的相互区分方法如下:
(1)用手心或咀辱接触宝石,有凉感的是天然水晶;玻璃质的仿水晶有温感。
(2)用偏光镜检查: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度有四明四暗变化的是天然水晶,没有变化的是玻璃质仿水晶。
(3)用二色检查: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玻璃质仿水晶品没有二色性。
(4)用硬度为6的长石作试验石,将宝石在长石上划,能划同刻痕的是水晶,打滑的是玻璃质仿水晶。若没有长石,也可以直接在玻璃上划,能划出刻痕的是水晶,没有刻痕的是玻璃质仿水晶。
(5)用热导仪检测:将热导仪调节到绿色4格测试宝石,水晶能上升至黄色2格,而玻璃仿水晶制品不上升,当面积大时上升至黄色一格。
水晶玻璃器皿源自欧洲,主产地为西欧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和东欧的捷克,匈牙利等,各具特色。水晶玻璃是由砂(Silica)和氧化铅一起煮溶而成,每一间厂有其秘方,令水晶特别闪亮,清澈度是在乎打磨的技术加品质。
含24%铅或以上者称全铅水晶,低于24%者则称为铅水晶。加铅的好处是较重,有质感,更通透、清澈和明亮;坏处则较软,易磨花,所以不一定越多铅越好。但是,现代人越来越讲究环保的理念,使水晶玻璃的生产也渗入了环保元素。新推出的无铅无钡的水晶玻璃,极富弹性及特别晶莹透澈,安全程度更比一般水晶玻璃高出一倍。
晶莹剔透的水晶玻璃制品做工都非常精细,它灿烂的水晶光芒,流线型的设计,水晶的质感及声音都为你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官带来无比喜悦。你既可以买来作为摆设,更可以作为一些日常用品,成为生活中的好帮手。如准备一套五颜六色的香槟杯,有彩绘的、透明的,还有单色的,夏日里用它盛上一杯果汁,肯定是从心里向外透着凉。你还可以准备几个心意独韵的透明调料瓶,高高矮矮,胖胖瘦瘦,即使不装调料只作装饰也十分迷人。还有静香弥漫的香瓶,充满罗曼蒂克的玻璃烛台、体现脉脉温情的日式清酒壶……都会让你的这个夏日凉爽之中浸润着浪漫。
水晶玻璃拿在手上有冰凉感觉,而玻璃就没有,水晶比玻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