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梅曼的红宝石激光器是三能级系统,光激发铬原子到高能级,随后铬原子跃迁到亚稳态,最后跃迁到基态,并产生受激辐射...下面是高功率红宝石激光,关于红宝石激光器的详细诠释。
关于红宝石激光器
特点:在激光器的设想提出不久,红宝石就被首先用来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用红宝石晶体的基质是Al2O
3,晶体内掺有约0.05%(重量比)的Gr2O
3。Cr3+密度约为,1.58×1019/厘米
3。Cr3+在晶体中取代Al3+位置而均匀分布在其中,光学上属于负单轴晶体。在Xe(氙)灯照射下,红宝石晶体中原来处于基态E1的粒子,吸收了Xe灯发射的光子而被激发到E3能级。粒子在E3能级的平均寿命很短(约10-9秒)。大部分粒子通过无辐射跃迁到达激光上能级E
2。粒子在E2能级的寿命很长,可达3×10-3秒。所以在E2能级上积累起大量粒子,形成E2和E1之间的粒子数反转,此时晶体对频率ν满足hν=E2—E1(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E
2、E1分别为激光上、下能级的能量)的光子有放大作用,即对该频率的光有增益。当增益G足够大,能满足阈值条件时,就在部分反射镜端有波长为6943×10-10米的激光输出。普通的激光器发出来的光可以是绿色的,而红宝石的只能是红色的,而且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聚集性更强,功率更大,能量更强!
短脉冲激光和q开关红宝石激光有什么不一样
超短脉冲激光成为激光领域的先端发展趋势。脉冲越短,激光的精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在实验室里,激光脉冲已达到飞秒级别(1飞秒等于千万亿分之一秒)。我们知道,光一秒钟可穿越30万千米,但它在100飞秒的时间内,只能通过人的头发直径那么短的距离。不久前,德国耶拿大学、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和通快激光公司联合研发的超短脉冲激光精加工技术,被授予德国总统未来奖,博世也成为第一个将超短脉冲激光投入大规模应用的工业企业。
Q开关红宝石激光为波长694.3nm可见光波段脉冲激光,此波长为真皮黑素细胞和黑素小体的吸收峰值,其热效应通过调Q技术功率可高达千瓦以上,足以摧毁黑素小体,但由于脉宽小于黑素小体的热弛豫时间以及该波长为血红蛋白吸收最少的波段,因此极少或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和血管。
我点过,三次,还是挡不住在长啊。大概是我的太顽固了吧
为了安`全还是吃仲`药从内部入手吧!后来又吃的
美呔樱紫,就没有这情况了,虽说不快,不过淡了后没有再长了
现在还是蛮白浄的
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是谁发明的?
早前的概念将激光器设想为一个连续的光学振荡器,具有低增益和相对中等的功率。具有优势的候选方案是四能级系统,激光跃迁产生于初始激发态和最终基态之间的一对能级。到1960年底,人们分别在固体(掺铀氟化钙)和气体(氦氖)中实现了四能级激光器系统。
梅曼的红宝石激光器是三能级系统,光激发铬原子到高能级,随后铬原子跃迁到亚稳态,最后跃迁到基态,并产生受激辐射。传统观念认为红宝石不会产生受激辐射,因为其荧光效率低,并且很难实现粒子数反转。但是当梅曼独立测试红宝石时,却发现它的荧光效率其实非常高,这让梅曼看到了激光器的诞生希望。
随后,梅曼运用工程创造力巧妙地设计出了一台脉冲泵浦的红宝石激光器,泵浦灯是一个摄影用的闪光灯,其在短时间内将大多数铬原子激发脱离基态,产生了所需要的粒子数反转。当闪光灯的脉冲功率超过激光阈值时,梅曼观察到了人们之前预测的在激光振荡中会出现的红宝石发射谱线变窄的现象。
红宝石激光器原理
在1949年美国物理学家朗斯(Lyons)首先发现氨分子在振动过程中释放出频率为
24,000MHz的电磁波,其波长为1.25c
m,位于微波波段。因此,人们断定氨分子的能级之间的能量相差相当于一个波长为1.25cm的光子,或低能级的氨分子吸收了一个1.25cm的波长的光子后被激发到高能级上去。1953年美国物理学家汤斯(Towns)设法将处于高能级的氨分子分离出来,然后用相应能量的微波光子激励它们,射入的是很少的几个微波光子,射出的却是大批的同样的光子,射出的微波束被放大了许多倍。这就是激光受激辐射的原理。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Maiman)用这个原理制成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机,它能产生什么,什么光
第一代激光器的输出属于已知能级之间的固定波长跃迁。梅曼发明的红宝石激光器是激光器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这不仅是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而且还因为其输出的深红色激光输出很容易被肉眼观察到,这使得用它做实验非常容易。第一台氦氖(he-ne)激光器的输出波长为近红外波段的1153n
m,但直到1962年贝尔实验室的alanwhite和danerigden开发出632.8nm的红光he-ne激光器(见图1),he-ne激光器才获得了广泛应用。输出可见红光的氦氖激光器在科研和测量领域中成为了标准激光器,其应用范围从全息应用到下水道水管的调整等应用。
1960年1月1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休斯研究实验室的西奥多·梅曼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西奥多·梅曼
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是由哪国人发明的?
美国物理学家T.H.梅曼研制出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1960年,T.H.梅曼发明的红宝石激光器就是固体激光器,也是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固体激光器一般由激光工作物质、激励源、聚光腔、谐振腔反射镜和电源等部分构成
美国人
中国人
初中的红宝石激光器怎么做
红宝石激光器很难diy的,你可以淘宝上买一个激光器的激光头,大概3块钱,接上电就能用了。
因为涉及到泵浦,需要一系列特殊工艺和精确的尺寸,稍有偏差便不能成功,激光输出也会很差甚至没有。所谓用LED做激光器是骗人的,不可能实现的,虽然能亮,但和激光毫无关系。
在1949年美国物理学家朗斯(lyons)首先发现氨分子在振动过程中释放出频率为
24,000mhz的电磁波,其波长为1.25c
m,位于微波波段。因此,人们断定氨分子的能级之间的能量相差相当于一个波长为1.25cm的光子,或低能级的氨分子吸收了一个1.25cm的波长的光子后被激发到高能级上去。1953年美国物理学家汤斯(towns)设法将处于高能级的氨分子分离出来,然后用相应能量的微波光子激励它们,射入的是很少的几个微波光子,射出的却是大批的同样的光子,射出的微波束被放大了许多倍。这就是激光受激辐射的原理。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maiman)用这个原理制成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特点:在激光器的设想提出不久,红宝石就被首先用来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用红宝石晶体的基质是al2o
3,晶体内掺有约0.05%(重量比)的gr2o
3。cr3+密度约为,1.58×1019/厘米
3。cr3+在晶体中取代al3+位置而均匀分布在其中,光学上属于负单轴晶体。在xe(氙)灯照射下,红宝石晶体中原来处于基态e1的粒子,吸收了xe灯发射的光子而被激发到e3能级。粒子在e3能级的平均寿命很短(约10-9秒)。大部分粒子通过无辐射跃迁到达激光上能级e
2。粒子在e2能级的寿命很长,可达3×10-3秒。所以在e2能级上积累起大量粒子,形成e2和e1之间的粒子数反转,此时晶体对频率ν满足hν=e2—e1(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e
2、e1分别为激光上、下能级的能量)的光子有放大作用,即对该频率的光有增益。当增益g足够大,能满足阈值条件时,就在部分反射镜端有波长为6943×10-10米的激光输出。普通的激光器发出来的光可以是绿色的,而红宝石的只能是红色的,而且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聚集性更强,功率更大,能量更强!
拿发光二极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