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果是真钻石很难坏的...下面是钻石脆性的原因,钻石为什嬷会碎的详细诠释。
钻石为什嬷会碎?
钻石硬度高,但也易碎(脆性高)……怎么解释呢,感觉像是水晶,虽然坚硬,但也是会碎的……担心钻石品质的话可以检查一下断面,如果是弯弧或者贝壳状的估计就是仿品了,正常崩口应该是阶梯状的
钻石会碎吗?谁给你买的啊,在那里买的啊,我也想买会碎的钻石!这样我就好跟老板敲诈一笔
钻石掉到地上会摔坏吗?
钻石是最硬的珠宝。直接拿它划玻璃,玻璃很整齐的就割断。如果是真钻石很难坏的。何况是摔一下。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钻石的摩氏硬度:
10,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其实钻石脆性也相当高,当摔下后接触平面硬地面时的速度超过250米以上,就被因为震动原因导致钻石块碎裂的,而普通摔一下接触地面速度都不会超过这个速度,所以不会摔坏。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摩氏硬度10级的唯一的矿物,所以被誉为“硬度之王”。它的抗摩硬度是刚玉的140倍,超过石英的1100倍,因而其无与伦比的硬度可想而知。
金刚石硬度特别大,是指它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强;但它又具有脆性,怕重击,重击或跌撞后将会顺其解理破碎。因此,佩戴钻石首饰时,应特别注意保护。
检查钻石的专业技术:
1.表层处理钻石的鉴别
(1)为了改善体色偏黄的钻石,最古老的办法是进行表面涂色处理,以掩盖真正的体色,如在钻石的腰棱处涂上蓝墨水或其它蓝色物质,即可明显地改善偏黄的体色,这种处理方法用放大镜仔细检查或用溶剂擦拭即可鉴别。
(2)在钻石表面涂上一层有色氧化物薄膜来掩盖体色,这种涂层比较持久,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一种彩虹状的表面光泽,在强酸中煮沸几分钟亦可使其表层颜色褪去。
2.镀膜处理,即化学蒸气沉淀法(又称CVD法)。在钻石或其他材料表层以较快速度生长一层钻石膜(简称DF),该钻石膜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具有钻石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多晶质材料,膜的厚度一般为几十至几百微米,最厚可达毫米级。
(1)因镀膜钻石是多晶质集合体显微放大观察,具有粒状结构,而天然钻石是单晶体,表面没有这种现象;
(2)若镀上彩色的膜时,可将钻石置于二碘甲烷中观察,钻石表层会产生干涉色,类似于浮在水面的油膜;
(3)用大型仪器检测,如用扫描电镜、X射线形貌分析、拉曼光谱测试均能有效地将钻石膜区分开。
3.激光打孔处理钻石的鉴别
在10倍放大镜或显微镜下仔细检查钻石,不难确定这种处理钻石。
(1)观察钻石表面激光孔眼处的不平"凹坑"。
(2)转动钻石,观察线形的激光孔道。激光孔道因充填物的折射率、透明度、颜色与钻石不一致而表现较为明显。
(3)激光孔充填物与周围钻石颜色、光泽存在差异。
拓展资料:
避免钻石受到伤害的方法:
1、妥善保管:钻石饰品不佩戴时一定要妥善收纳,最好避免和其他钻石首饰放在一起,要单独放在首饰盒或首饰袋中。
2、佩戴注意:佩戴时尽量避免受到尖角撞击,所以洗澡、下厨时最好不戴钻石饰品,也不要用钻石饰品混搭其他饰品佩戴。
3、合理保养:钻石具有亲油性,要避免与油污接触,不要让钻石沾上含氯的漂白剂,也不要经常用手抚摸钻石,会影响它的火彩。清洗时可以用超声波清洗钻石,但有碎钻设计的不适合。
4、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钻石饰品是否镶嵌稳固,如果松动要先加固再佩戴;如果发现钻石已经损坏,一定要先进行补救处理,再进行佩戴。
在进行钻石挑选时也要特别注意:腰围附近有内含物的钻石更容易被损坏,所以在选择钻石时不要选择腰围有内含物的钻石,也不要选择腰围很薄的钻石。镶嵌时尽量选择能保护钻石的款式,例如包镶、半包镶或V型爪镶等。
专业的讲,摔巧了的话也会摔坏的,坚不可摧只是传说!自己去百度就知道了!我是宝石鉴定师!
摔一下没问题,不会摔坏,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钻石的摩氏硬度:
10,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但千万别认为钻石硬度高,就永不破损。其实钻石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
虽然钻石是世界上天然物质里最坚硬的东西。但是它却存在脆性。所以,当高度一定时,钻石下落,会碎的。
是什么原因使钻石那么坚硬的?
钻石是一种结晶矿物,和石墨一样,都是由自然界中的碳(化学元素C)组成的。在所有的自然矿物中,钻石具有最高的硬度,尽管钻石是坚硬的,但由于它的脆性,也是易碎的,一颗完好钻石晶体能够很容易的被一个铁锤敲打至粉碎。在所有物质中,钻石具有最高的热传导性,即使像银和铜这样的金属,他们的热传导性也不及钻石。此外,加热时钻石很难或者根本不会膨胀。在温度高达700℃至800℃时钻石会燃烧;在无氧的环境中,当加热到1500℃左右时,钻石会转变成碳。
钻石在什么情况下会坏?
钻石的摩氏硬度是
10,在天然矿物中钻石是最硬的。但是钻石有脆性,如果碰到撞击可能会沿解理面破碎(如果内含物过多,受到撞击也会出现裂痕)。灾佩戴中要避免高温,因为钻石是由碳单质构成,受到高温会发生反应。
会,高温能使钻石融化,产生二氧化碳。大概是2000多度的时候。
钻石虽然硬度是自然界中最高,但是它是有脆性的,不能受重击,达到一定的熔点也会融化掉的
钻石虽然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但它同样易碎,钻石具有八面体中等解理,当遭到撞击时,钻石会沿解理面破裂。当遇到外力的猛烈撞击的情况下钻石可能会出现破损的情况,特别是“爪镶”的钻石首饰,钻石的腰棱部位是最为脆弱的。所以在佩带过程尽量减少佩带钻石首饰进行一些激烈的活动。
钻石的摩氏硬度是
10,在天然矿物中钻石是最硬的,但是并不代表钻石不会坏。用力碰撞仍会碎裂,因为钻石具有八面体中等解理,当你敲击时,钻石会沿解理面破裂。所以平时佩戴尽量避免磕碰,不要用力敲击。
钻石硬度大,但是比较脆。所以钻石有小的缺口破损其实不少见,用放大镜甚至肉眼都可以看到,所以通常珠宝店回收或者接受重新镶嵌钻石都会用放大镜仔细察看。
有关钻石的基本知识
展开全部
钻石简介
1.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
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
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化学成份有99.98%的碳。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2.钻石的摩氏硬度:
10,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但千万别认为钻石硬度高,就永不破损。其实钻石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
3.钻石是依据其原石的外形,来切割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钻石。其中,受大家欢迎的八种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榄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型及绿柱石形。圆钻,是最常见的形状。
4.钻石属天然矿物。钻石的主要产地是澳大利亚、南非、印度;而美国、印度,以色列、比利时则是钻石加工切割的基地。尤其比利时,是全球公认的雕琢钻石贸易中心。
钻石的化学成成份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
17,色散中等,为0.04
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
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0.060)、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
形成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藏宝图钻石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展开全部
1)化学成分:
C。常含有C
r、M
n、T
i、M
g、A
l、C
a、S
i、
N、B等。?(2)颜色:常见的为浅黄色、浅黄褐色、浅黄绿色、褐色,无色(浅黄白、白、优白)占有一定数量,玫瑰色、粉红色、浅蓝色、绿色、黑色、茶色十分稀少。根据颜色,将钻石分为二大系列:无色-浅黄色系列和彩色系列。对于无色-浅黄色系列的钻石,不象彩色宝石那样以颜色为美,而是以无色为美。完全无色透明是该系列钻石所追求的一种最完美的境界。任何浅黄、淡褐、微灰等色调的存在都会降低钻石的价值。这主要是由于钻石内部含少量的氮造成的。无色-浅黄色钻石产量最大,是市场上占主要地位的品种。彩色系列的钻石也称花色钻石系列,它包括黄色、褐色、红色、粉红色、蓝色、绿色和紫罗兰色等,该系列钻石品种产量很低,市场上非常罕见,主要产在澳大利亚。它每年只推出极少量的彩钻上市,其中珍贵的品种为粉红色、蓝色、威士忌黄色和绿色,象以前我所讲的世界著名的“希望"钻石就是蓝色的。彩色钻石价格极其昂贵.?(3)透明度:无色及浅色金刚石均成透明状,在无色中的白、优白金刚石测定透过率达95%以上,深色金刚石及具毛玻璃蚀象的透明度减弱呈现半透明状,当金刚石中包体含量增加亦影响透明度。?(4)硬度:摩氏硬度
10,新摩氏硬度
15,显微硬度10000kg/mm
2,显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刚玉高150倍。金刚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八面体晶面硬度大于菱形十二面体晶面硬度,菱形十二面体晶面硬度大于六面体晶面硬度。?(5)密度:金刚石密度与金刚石晶体中的包含物密切相关,无色透明质纯的金刚石密度为3.52g/cm
3,当具有包含物时密度为3.4
4~3.53g/cm
3。?(6)偏光性:绝大多数金刚石在偏光下显示非均性,金刚石属等轴晶系矿物,理论上应为均质性,但由金刚石形成于压力变化的地质体中,由于应力作用使金刚石晶体内结构产生局部错位,因而显示不均匀的非均质性,表现在消光上的不一致性,干涉色很低的一级灰色,极少数还可测得一轴晶干涉图像。?(7)折射率(N):2.4493(λ436μm)、2.4354(λ486μm)、2.4237(λ546μm)、2.4176(λ589μm)、2.4103(λ656μm)。(8)反射率(R):油浸下5.308%,空气中17.29%。(9)亲油疏水性:金刚石是一种亲油疏水性矿物,在晶体表面擦上油质后可见晕色,在晶面上滴上油珠立即扩散,而滴上水珠则不扩散,因此在选矿中利用油选可将金刚石分离出来。用钢笔沾一点油性墨水在钻石表面划一道线,然后用放大镜分细观看,可以看到这条线是一条均匀连续的细线,如果不是钻石,看到的将是一条点状的断断续续的细线。这是因为钻石比较容易粘上油脂。(10)电磁性:金刚石为无磁性重部分矿物(p>2.9)因此在选矿中不能采用电磁选(中磁性、弱磁性)方法。(11)导电性:绝大多数金刚石是电介质,电阻率:5×104Ω.c
m,Ⅰ型及Ⅱ型(Ⅱa)金刚石为绝缘体,比电阻>1016Ω.c
m,I型(Hb)金刚石为P型半导体,比电阻
10~103Ω.c
m,温度上升到600℃或下降到-150℃时,电阻提高。(12)刚度、强度:金刚石具有极大的弹性模量,是自然界最高的磨削材料,弹性模量达90000kg/m
m。摩擦系数小,有极高的抗磨能力,因此在金刚石选矿中利用这一特性,采用球磨机、锥形磨矿机来分离金刚石。但金刚石极脆,不能承受正向的外力撞击。(13)熔点:金刚石熔点达4000℃,在空气中燃烧温度为850~1000℃,在纯氧中7
20~800℃燃烧,金刚石发出浅蓝色火焰,并转化成二氧化碳。?(14)发光性:在X射线下金刚石产生天蓝色、浅绿色荧光,在长波、短波紫外线下产生浅黄、天蓝荧光,但有相当一部分不发光。有的在日光下曝晒后发浅蓝色磷光。阴极射线下显蓝、绿荧光。不同钻石的荧光在颜色、强弱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别,所以成包的钻石在初步鉴定时,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把成包钻石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如果荧光强弱、颜色各不相同,那么就是真钻石,如果颜色强弱均
一,则极有可能是钻石的仿制品。荧光可以提高浅黄系列钻石的颜色级别,因为蓝色加黄色就近于无色了,所以在正规的钻石分级证书中,一般都有荧光级别这一项。(15)光泽:属标准金刚光泽,由于熔蚀作用及毛玻璃蚀象等可出现油脂光泽或光泽减弱。(16)色散:金刚石色散为0.04
4。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具备一定的入射角度在钻石表面产生分解的光谱色,俗称火彩(影响钻石火彩强弱还与体色、净度、刻面角度等有关)。(17)热导性:金刚石热导性好,热导率高达669.8
9~2009.66W/(m·℃),其中Ⅱ型(Ⅱa)金刚石热导性极好,在液氮温度下为铜的2.5倍,在室温下为铜的5倍。钻石在非金属矿物中热导率最高,根据这个性质,人们研究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鉴定钻石的工具,就是大家常说的热导仪,把热导仪的金属探针压在钻石的表面,热导仪发出鸣叫声,就可以确认是钻石了。(18)热膨胀:热膨胀系数小。(19)解理:|111|中等,|110|不完全。(20)断口:见壳状。(21)化学稳定性: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酸、碱中均不分解,在熔融的硝酸钠、硝酸钾、碳酸钠中溶解。
钻石的基础知识也就是钻石的等级,学会了钻石的4c等级对钻石就有个大概的了解了,这些你可以多去克徕帝看看啊。
都说钻石是最坚硬的石头,它是怎么生成的呀?
在地球的深部大约150-200公里,纯碳物质在压力为(4.5-6)×109P
a,温度为1100-1600摄示度条件下结晶,形成天然钻石。在地球的深部只有很少的地方具有钻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从理论上讲任何时期都可以形成钻石,只要达到钻石形成物理、化学条件。从目前开采的钻石矿中,大部分钻石形成于33亿年和12-17亿年这二个时期。从钻石产出于地球古老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
另外,外星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但这种方式形成的钻石颗粒小,质量差,不能作为首饰用的宝石。
当地球的外壳产生拉力,固体的岩块开始移动及破裂,这时发生地震,火山喷发。当火山熔岩从地球深部往地表上升时,将深部形成的钻石带到地球浅层及表面。经过熔岩冷却我们可以在冷却的岩石中找到钻石。当钻石富集并达到一定规模时,我们称为钻石原生矿。含有钻石的岩石在自然条件下风化,钻石残留在山坡、河流、海岸中并富集形成矿床,称为钻石次生矿。
根据不同的矿类型,采用不同的开采方法。
露天矿:含钻石的矿体风化后经河水、雨水的搬运富集形成次生矿。开采时要除去表层浮土,对含矿砂层以及岩缝都要认真清理,平均200吨砂石中可以选出1克拉钻石。
原生矿:沿矿脉旁打竖井,然后由竖井横向挖往矿脉,将矿石运到地表,破碎、分选将钻石选出。目前南非金伯利矿开采深度达900米。
砂矿:当钻石顺河流带到海岸边,在海滩富集,形成矿砂。开采方法是将所有含钻石的砂进行分选,将钻石选出。
海底采矿:采用先进的海上采矿技术,对海底含矿石的矿砂进行分选。戴比尔斯海上矿产公司,在纳米比亚离海岸35000米,水深110米的海底采矿钻石达400万克拉。
1905年在南非普列米尔矿,发现重3106克拉巨型大钻,定名为"库利南",1919年在该矿区又找到一块重1500克拉钻石,按它的形状,颜色、反复对比研究后确定它应该与"库利南"为同一晶体,所以没有命名,如果没有裂开成为二块的话,"库利南"重量到少在4606克拉以上。1980年在该矿区又发现第三颗大钻重599克拉。南非普列米尔矿为世界公认的巨形钻石的产地。
钻石的形成是在地底里数百公里深处的地质层经原始碳受热、压力溶融结晶而成,大部份钻石原生矿附着于云母橄榄岩中,在亿年前经由地壳板块变动、火山爆发,随岩浆喷出带到地表浅层下,其化学成份是C碳元素,当然偶而会参杂其它元素如铁、铬、镁等上万种矿物,即俗称内含物或杂质,内含物愈少就是纯净度愈高愈没有瑕疵。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
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金刚石绝大部分是从金伯利岩管开采出来,全世界已勘测到的金伯利岩管有五千多个,而其中发现有金刚石的仅一百多个,即使在这一百多个正在开采的岩管中,也只是平均每挖四吨土才能找到一克拉金刚石矿石,如果考虑到工业用金刚石和首饰用金刚石的分流,以及金刚石加工成钻石的平均实际得益率,那么富矿的钻石得盖率是二千万分之
一,而贫矿的得益率为一亿五千万分
一,可见即使在金伯利岩管的矿体内开采金刚石,尚且如此之稀少,那么它的价值的昂贵也就能充分理解了。
钻石其实在化学成分上和木炭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结构上不一样,天然的钻石是再高温的情况下,经过漫长才时间形成的,属于原子晶体,现在人工也能合成钻石
达到宝石级别的金刚石称之为钻石
99.98的碳,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夹杂其中的内含物多寡就是所谓〝净度〞等级。
钻石的摩氏硬度:
10,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其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
火山熔岩冷却形成的。
钻石为什么怕重击
钻石硬度为
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钻石硬度特别大,是指它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强;但它又具有脆性,怕重击,重击或跌撞后将会顺其解理破碎
钻石硬度是
10,但韧度只有7.
5。其晶体内部具有天然解理,受外力重击后,会延(111)面裂开。
钻石受到重击是会碎的,你连戒指都撞变形了,钻石周边的金会压迫钻石使钻石破碎的。按你所说的这种破裂现像,经验告诉你你戒指应该是钻石是被金包住不露边的。
钻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
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
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化学成份有99.98%的碳。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2.钻石的摩氏硬度:
10,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但千万别认为钻石硬度高,就永不破损。其实钻石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
3.钻石是依据其原石的外形,来切割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钻石。其中,受大家欢迎的八种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榄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型及绿柱石形。圆钻,是最常见的形状。
4.钻石属天然矿物。钻石的主要产地是澳大利亚、南非、印度;而美国、印度,以色列、比利时则是钻石加工切割的基地。尤其比利时,是全球公认的雕琢钻石贸易中心。
5.买钻石一定要复检
[编辑本段]化学成分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
17,色散中等,为0.04
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6�1秒�6�1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
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0.060)、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
钻石就是金刚石是有碳原子组成硬度大化学性质不活泼
三维结构金刚石[1]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它是一种由纯碳组成的矿物。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因此也就具有了许多重要的工业用途,如精细研磨材料、高硬切割工具、各类钻头、拉丝模。金刚石还被作为很多精密仪器的部件。金刚石有各种颜色,从无色到黑色都有。它们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多数金刚石大多带些黄色。金刚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强,这就是金刚石为什么会反射出五彩缤纷闪光的原因。金刚石在X射线照射下会发出蓝绿色荧光。金刚石仅产出于金伯利岩筒中。金伯利岩是金刚石它们的原生地岩石,其他地方的金刚石都是被河流、冰川等搬运过去的。金刚石一般为粒状。如果将金刚石加热到1000℃时,它会缓慢地变成石墨
金刚石钻石,也叫金刚石,俗称“金刚钻”。化学式为
c,正八面体,没有杂质时,无色透明,与氧反应时,也会生成二氧化碳,与石墨同属于碳的单质。金刚石晶体的键角为109°28′,是一种具有超硬、耐磨、热敏、传热导、半导体及透远等优异的物理性能,素有“硬度之王”和宝石之王的美称,金刚石的结晶体的角度是54度44分8秒。习惯上人们常将加工过的称为钻石,而未加工过的称为金刚石。在我国,金刚石之名最早见于佛家经书中。钻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物质,最佳颜色为无色,但也有特殊色,如蓝色、紫色、金黄色等。这些颜色的钻石稀有,是钻石中的珍品。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含有2组8个C原子。
金刚石金刚石常呈黄、褐、蓝、绿和粉红等色,但以无色的为特佳。
金刚石的成分是碳.石墨和金刚石都属于碳单质,他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但金刚石和石墨不是同种物质,它们是由相同元素构成的同素异型体.
二者的化学式都是c
石墨原子间构成正六边形是平面结构,呈片状。
金刚石原子间是立体的正四面体结构,呈金字塔形结构。
钻石就是金刚石
如果铁锤用中等力度砸一颗钻石会碎吗?
会的!别试!别听楼上的!!
硬度和脆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又来两个傻蛋。
大家都知道,钻石是地球上最硬的物质,其摩氏硬度为
10,比摩氏硬度为9的刚玉的抗磨硬度高出140倍。钻石的英文名称Diamond系拉丁文Adams演化而来,是坚不可摧的意思。很多人只知道钻石坚硬的一面,而很少有人知道它脆性的一面,因此在如何“鉴定”钻石方面也闹出了一些笑话。几年前东北某市一间珠宝首饰部一位经理告诉我一件使人哭笑不得的事:一次,某大款带着女友到店里挑选钻戒,很快选定了一只中型女钻戒,付款后女的有点不放心,流露出要求找地方鉴定的意思,因为当时该市还未成立鉴定机构,那位大款随即应道:“我来鉴定!”拿起戒指就在玻璃面上划了一长道,由于他使劲很猛,玻璃的划痕较深,结果不得不赔偿整块玻璃,钻石小面之间挺直的棱线也被被破坏了。
也有人这样说:“钻石是最硬的,那么就放在铁砧板上,用铁锤来敲它,敲得碎是假。敲不碎是真。”其实这种想法也是错的,而且是最不可取的。由于钻石的脆性,若放在砧上用锤击是会使它“粉身碎骨”的。但是在缓慢加压的情况下,钻石的抗压强度是最大的。日本一家大公司制造出一粒合成钻石,为约
2~3克拉的八面体黄色晶体,为了试验它的抗压强度和硬度,就把水晶、立方氧化锆、钇铝榴石、钆镓榴石等仿冒钻石和一颗天然钻石、一颗合成钻石一起,放在一块厚钢板上,然后用一台大型压路机慢慢从上面压过去,结果除了天然和合成钻石完好无损外,其余仿冒品全部被压得粉碎。在天然和合成钻石的位置,在钢板和压路机轮子上都留下深深的八面体印痕。
当然不会
当然不全碎啦,都说了是自然界最硬的东东了,怎么可能碎呢?要不你试一下?
不但钻石不会碎,而且铁锤会出现一个凹痕
钻石很难形变,但一旦微小的形变就会碎
你用钻石加热一下就晓得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会的!
电视台做过这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