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每位受过训练的专家均可利用10倍放大镜大概判断出钻石的净度,但事实上,大部份si级以上的钻石内含物均不能以肉眼辨别...下面是钻石原石的品种,钻石的分类的详细诠释。
钻石的分类
楼主你说的这个问题范围太大了,
从用途来分,有工业钻和宝石级钻石
从净度来分,从IF-VVS1/2-VS1/2-SI1/2-P123十个级别
从颜色来分,最高色是D色,然后依次是EFGHIJKLMN..
从形状来分,常见的是圆形钻,其他是异形钻,心形,方形,水滴形,祖母绿形,八角形,椭圆形,马眼形。
另外颜色上还有常说的彩钻,黄色,绿色,蓝色,粉红色,都是常见的
有问题可以h我
众所周知,钻石以其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和坚硬无比的优秀品质被人们视作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品种,被誉为“宝石之王”。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但有时人们对二者并不加细分。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c)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也是最昂贵的物质和财富。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在此之前,伴随它的只是神话般的传说,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同时又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如今,钻石再也不是那么神秘莫测,更不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它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今天人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但钻石的挑选确让人头疼,一般人都知道钻石的大小与质量与其价格相关,钻石越大价格越高,而相同重量的钻石,其质量就是左右它的价格砝码,钻石的大小,大家都能看出来,但质量却不能?如何挑选适合于自已的钻石呢?钻石美丽而独特,其中每个细微的特点都与它的价值相关。要了解一颗钻石的价值,就必须从4c--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重量(carat)开始。
一、颜色:colour颜色直接影响的钻石的质量的和价格,大多数钻石均呈现白色(这里的白色和普通意义上的白色不同,可以认为是指无色透明)。世界各国对颜色的评价标准也是相对于该系列而言的,目前花色钻石的颜色评估还没有形成标准,市场上也很难遇到。这里介绍的标准也是针对于无色-浅黄色系列钻石而言。。
1、分级标准国际上钻石颜色分级不同体系之间有所不同,但都逐渐地认同美国珠宝学院(gia)年提出的分级标准。我国国标年采用的标准和gia基本相同,gia及国标的色级用英文字母标示,由最高色级d到最低色级
z,颜色由白到黄,共有32级,而我国国家标准考虑到实用性,将其分为12级,如下表:字母表示数字表示文字表示d100极白e99f98优白g97h96白i95微黄(褐、灰)白j94k93浅黄(褐、灰)白l92m91浅黄(褐、灰)白n90<90黄(褐、灰)从上可看出,d级的钻石级别最好,越往下就越差。在我国,颜色也可以用数字和文字表示,所以在有些钻石鉴定证书,也有用数字或文字表示净度的。
二、净度:clarity净度也直接影响的钻石的价格,每颗钻石均独一无
二,同时含有与生俱来的内含物如矿物或未晶化碳物,犹如天然胎记,而这些内含物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会决定一颗钻石的净度及独特性。每位受过训练的专家均可利用10倍放大镜大概判断出钻石的净度,但事实上,大部份si级以上的钻石内含物均不能以肉眼辨别。钻石的内含物越少,光芒折射愈多,钻石亦加倍璀璨。净度分为if(也有称l
c,镜下无瑕级)、vvs
1、vvs
2、vs
1、vs
2、si
1、si
2、i八个等级,其中if级最好,价格也最高,i级最差。
三、切工:cut大自然决定了一颗钻石的色泽、净度及重量,一颗车工细微的钻石,无论任何形状,无论任何形状,均能尽情发放出耀目的璀璨与火采,当钻石切割比例得宜,光芒就如镜面反射一样,经过不同面的折射后,散发出让人神怡光花。切割不好的钻石会极大的影响钻石的识亮度和火彩,使钻石暗淡失色。因此,切工好的钻石价值也就高。选择时,要细细欣赏。
四、重量:carat钻石的重量单位的克拉(carat),1克=5克拉。1克拉=100分。越大的钻石越稀有,价格也呈平方比上升。但两颗相同克拉重量的钻石,价值亦会因不同的色泽、净度、切工而大相径庭。
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个方面的
如果按照级别就是颜色净度克拉重量切工等
如果按照形状可分为圆钻心形钻水滴形钻梨形钻公主方钻
钻石的种类,区分?
1.蓝白钻
一种纯净得像水一样的无色透明钻石,其中尤其带淡蓝色为最佳。如"世纪之星(Centenary)"等。
2.红钻
一种粉红色到鲜红色的透明钻石,其中尤以鲜艳且深红者为稀世珍品。澳大利亚是其主要来源。(在红色彩钻分级上只有一级就是FancyRe
d,没有FancyIntens
e、Vivi
d、LightRed)
3.蓝钻
一种天蓝色,蓝色到深蓝色的透明钻石,其中以深蓝色者为最佳。这种钻石与所有其他颜色的钻石不同,它含有硼的元素且具导电性能。因其特别罕见,故为稀世珍品。如世界名钻"希望(TheHope)"等,南非普里米尔矿山是其主要来源。
4.绿钻
一种淡绿色到绿色的透明钻石,大多因为晶体结构变形而产生,颜色通常只在钻石表面,绿色钻石不容易有草原绿茵般的明亮色彩,其中以鲜绿色者的价值最为不斐。如名钻"卓士登(TheDresden)"是世界最大的绿色钻石。
5.紫钻
一种淡紫色到紫色的透明钻石,比无色钻石贵三倍,其中尤以紫红色者为稀世珍品,前苏联是其主要来源。
6.彩黄钻
一种金色的透明钻石,是有色钻石中的常见品种,若颜色呈现金黄亮彩“金丝雀黄”,如第凡尼名钻(TheTiffany)其价值惊人,1983年当时估计已有1200万美元。
7.橘色钻
橘色乃黄和红色的混和体,通常色调较深呈棕色的感觉,而纯橘色于天然彩钻中至为稀少罕见。1977年10月纽约苏富比拍卖上,5.54ct的FancyVividOrange(PumpkinDiamond)以一百三十多万美元的高价售出。
8.黑钻
黑色金刚石通常不能作为宝石级钻石,但世界名钻"黑色奥洛芙(TheBlackOrloff)"据传是印度圣庙中镶于圣象上的钻石,又称梵天之眼。钻石的4C标准指的是:钻石重量(Caratage),钻石切工(Cut),钻石颜色(Color),钻石净度(Clarity)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4C):
(1)颜色(Colour):以无色为最好,色调越深,质量越差。在无色钻石的颜色分级里,顶级颜色是D色,依次往下排列到
Z,我们在这里只说从D到J的颜色级别,D-G是无色级别,G-J是近无色级别,从K往下就基本没有收藏和佩戴意义了。因为从K往下钻石就会逐渐偏黄,我们选钻的时候,尽量选H以上的颜色,I-J的级别虽然也在近无色的范畴,但多少也能察觉到一丝微黄.具有彩色的钻石,如:红、粉红、绿、蓝色等,又属于钻石中的珍品,价格昂贵。其中又以红钻最为名贵.
(2)净度(Clarity):净度分级的依据是内含物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的不同来划分的.净度级别由高到低详细可分为F
L,I
F,VVS
1,VVS
2,VS
1,VS
2,SI
1,SI
2,SI
3,P
1,P
2,P3.应在十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钻石洁净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显,则质量越差,价格也相应地要降低。
(3克拉重量(Carat):在其他三C相同的情况下,钻石的价格与重量的平方成正比,重量越大,价值越高。钻石的重量是以克拉为单位的。1克拉(ct)=0.2克(g)。把一克拉平均分成一百份,每一份是一分,商场价签上标的0.3c
t,0.4ct就是我们说的30分40分.
(4)切工(Cut):一颗钻石的原石,即使扔到大马路上也不会有人去注意,是切工赋予了它第二生命,让它有着绚丽的火彩.切工是指成品裸钻各种瓣面的几何形状及其排列的方式.切工分为切割比例,抛光,修饰度三项。每一项都有五个级别,由高到低依次是EXCELLEN
T,VERYGOO
D,GOO
D,FAI
R,POOR.一般我们所见的都是标准圆钻型切工。顶级切工的石头,它对于光线的反射可以达到一个最接近完美的比
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就什么样的
主要看切工和净度(净度分为V
S、VVS等几个等级),然后钻石大小按分算(一般我们说一克拉就是100分)。分数越大,切工越好,净度越纯越值钱!按颜色主要分粉钻和白钻!
贵重宝石的钻石种类
中文名称:金刚石
英文名称:Diamond
摩氏硬度:10
化学成份:99.98%的碳
物理性能: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其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源于古希腊语Adaman
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常见外形:圆形、椭圆形、榄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型及祖母绿形。圆钻,是最常见的形状。
折射率:2.417
色散值:0.044(高)
全内反射:临界角:24.5°英文名称为Rub
y,源于拉丁文Rube
r,意思是红色。红宝石的矿物名称为刚玉。
红宝石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因含微量元素铬(Cr3+)而成红至粉红色。属三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桶状、短柱状、板状等。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折光率1.76-1.7
7,双折射率0.008-0.0
10。二色性明显,非均质体。有时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硬度为
9,密度3.95-4.10克/立方厘米。无解理,裂理发育。红宝石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红色及暗红色萤光。
晶系:属三方晶系。
结晶习性:晶体形态常呈桶状、短柱状、板状等。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
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光泽:亮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折射率:1.762-1.770,
双折射率:0.00
8。
色散:低0.018
多色性:二色性明显,常表现为:紫红/褐红,深红/红,红色/橙红,玫瑰红/粉红
性:U—(一轴晶负光性)。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或十二射星光,变色效应
莫氏硬度为:
9,
SG(相对密度):3.99-4.00
解理:无解理,底面裂理发育。
发光性:红宝石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红色及暗红色萤光。
吸收光谱:Cr的典型的吸收光谱。688nm690nm吸收双线668nm659nm有吸收弱线以550nm为中心的吸收宽带(黄绿区吸收)蓝区476nm475nm468nm紫区吸收。蓝宝石是色美、透明的宝石级刚玉。蓝宝石的英文名称是sapphir
e,来源于拉丁文。西班牙名称是Zafir
o。也是美国国石.
蓝宝石,是刚玉宝石中除红色的红宝石之外,其它颜色刚玉宝石的通称,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蓝色的蓝宝石,是由于其中混有少量钛(Ti)和铁(Fe)杂质所致;蓝宝石的颜色,可以有粉红、黄、绿、白、甚至在同一颗石有多种颜色。蓝宝石的产地在泰国、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老挝、柬埔寨,其中最稀有的产地应属于克什米尔地区的蓝宝石,而缅甸是现今出产上等蓝宝石最多的地方。
蓝宝石的英文名称为Sapphir
e,源于拉丁文Spphin
s,意思是蓝色。蓝宝石的矿物名称为刚玉,属刚玉族矿物。实际上自然界中的宝石级刚玉除红色的称红宝石外,其余各种颜色如蓝色、淡蓝色、绿色、黄色、灰色、无色等,均称为蓝宝石。
蓝宝石的化学成分(AL2O3),主要以F
e、T
i、致色。
属于三方晶系
折射率1.762-1.770
双折射:0.00
8~0.010
一轴晶负光性,个别情况下具有异常的二轴晶光性
光泽:亮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多色性:有色蓝宝石具有二色性,一般有,深蓝色/蓝色,蓝色/浅蓝色、蓝绿色、蓝灰色,黄色蓝宝石有金黄色/黄色,橙黄色/浅黄色,浅黄色/无色,等。1.化学成分
铍铝硅酸盐,化学分子式为Be3Al2(SiO3)
6,并含致色元素铬.
2.晶体特征
祖母绿晶体主要呈六方柱状,而且柱面上发育有平行晶体长轴的纵纹,并经常见垂直于柱体的解理。
3.力学特征
(1)解理:不完全,
(3)断口:贝壳状。
(3)硬度:7.25—7.75q
(4)韧度:较小,因而祖母绿显肮性。
(5)密度:2.7—2.9g/cm
3。
4.光学特征
(1)颜色:绿色。
(2)光泽:玻璃光泽。
(3)远明度:透明-半透明。
(4)折射宰:1.56一1.5
9。
(5)双折射率;0.004一O.0099
(6)光性:一袖晶,负光性。
(7)色散:色散低(0.0
14)。
(8)多色性,明显。
(9)发光性:在长波紫外线下呈无或弱色荧光,弱橙红至带紫的红色荧光;短波紫外线下无荧光,少数呈红色荧光。x射线下呈很弱的红色荧光,可见到短时间与体色相近的磷光。绝大多数祖母绿
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红色或粉红色,这种发光效应常被作为鉴定祖母绿的主要依据。
(10)可见光吸收光谱:主要呈现铬的吸收谱、目前这被当作鉴别祖母绿和绿色绿柱石宝石的重要依据。
钻石有什么分类的吗?
按照中国国家钻石分级标准对钻石的定义,钻石是一种自然界产出的矿物,其主要化学成份为碳,等轴晶系,摩氏硬度为
10,是已知所有矿物中最坚硬的一种:钻石的密度为3.52/m3(左右),折射率为2.4
17,色散率为0.04
4。此外,钻石还具高导热性、强抗腐蚀性等特点。
钻石的定义还包括:无论在什么地方产出,钻石一词都是指天然产出的矿物,无需在其前面冠以"天然"二字。一切人工方法生产的用于模仿钻石外观或本质的产品都不能以"钻石"来命名,即使这种产品的成份和结构与钻石完全相同,也只能称为"合成钻石"。
2、钻石为什么如此珍贵?
钻石深埋入地底,或悬崖或枯河床中,工人开采困难,需先深入地下掘出钻石矿岩,这种岩称为蓝土(即金伯利岩Kimberlite),这些篮士经过特殊挑选过程,平均100吨蓝土可获得雕琢成一克拉钻石的原石。在西南非,钻石出现于上古河床,必先移去深达70英尺的沙层,然后使用巨型推土机采出含钻石的砂砾,再用特殊程序挑选,出现一颗粗钻石的成功率,只有几百万分之
一。而粗钻切磨成宝石级钻石的比率是20%,其余则是工业级钻石。至于一颗原石要想磨成一颗质优的钻石,最少损失原石一半以上。
3、珠宝饰品如何分类?
根据国内外一般的商业习惯,将珠宝饰品作下列的区分:亦即将珠宝饰品分为五大类,第一大类是宝石饰品,包括:
1、钻石,
2、红宝石,
3、蓝宝石,
4、祖母绿。第二大类是贵金属饰品,包括黄金、白金、银。第三大类是珍珠饰品。以上三大类列为贵重珠宝。
第四大类是半宝石饰品,包括:
1、蛋白石,
2、紫水晶,
3、黄玉,
4、翡翠,
5、玉,
6、电气石(碧玺),
7、拓榴石,
8、黑宝石,
9、猫眼石,
10、珊瑚,
11、玛瑙,
12、虎眼石,
13、其他如亚历山大石等。在半宝石中,部分高品质者,如翡翠、黑蛋白石、紫水晶、亚历山大石等,售价也不低。
第五类是人造珠宝类,包括
1、贝壳,
2、珐琅,
3、景泰蓝,
4、合成宝石,如合成钻石、人造红宝、人造蓝宝、人造祖母绿、人造翡翠等,
5、平价金属,如铜、镀金、铜组合金,其他各种金饰品,
6、其他。
钻石分几种有谁知道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4C):
(1)颜色(Colour):以无色为最好,色调越深,质量越差。在无色钻石的颜色分级里,顶级颜色是D色,依次往下排列到
Z,我们在这里只说从D到J的颜色级别,D-F是无色级别,G-J是近无色级别,从K往下就基本没有收藏意义了,但K色以下的戒托做黄金的也会很漂亮。因为从K往下钻石就会逐渐偏黄,我们选钻的时候,尽量选H以上的颜色,I-J的级别虽然也在近无色的范畴,但多少也能察觉到一丝微黄.具有彩色的钻石,如:红、粉红、绿、蓝色等,又属于钻石中的珍品,价格昂贵。其中又以红钻最为名贵.
(2)净度(Clarity):净度分级的依据是内含物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的不同来划分的.净度级别由高到低详细可分为F
L,I
F,VVS
1,VVS
2,VS
1,VS
2,SI
1,SI
2,SI
3,P
1,P
2,P3.应在十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钻石洁净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显,则质量越差,价格也相应地要降低。
其中:
FL-“Flawless”,完美无瑕。在十倍放大镜下内外俱无瑕疵。
IF-“Internallyflawless”,内部无瑕。在十倍放大镜下只有表面有轻微花痕。
VVS
1,VVS2-“VeryVerySlight”,非常非常小。在十倍放大镜下只有很难看见的瑕疵。VVS1净渡高于VVS
2。
VS1andVS2-“VerySlight”,非常小。在十倍放大镜下可看见瑕疵,但肉眼难以辨认。VS1净渡高于VS
2。
SI1andSI2-“SlightInclusions”,小瑕疵,肉眼可能看见。
I
1,I2andI3-“Imperfect”,有瑕疵,可以被肉眼看见。
(3克拉重量(Carat):在其他三C相同的情况下,钻石的价格与重量的平方成正比,重量越大,价值越高。钻石的重量是以克拉为单位的。1克拉(ct)=0.2克(g)。把一克拉平均分成一百份,每一份是一分,商场价签上标的0.3c
t,0.4ct就是我们说的30分40分.重量也会有级别之分,0.30ct-0.39c
t,0.40ct-0.49c
t,0.50ct-0.69c
t,0.70-0.89c
t,0.90-0.99c
t,1.00ct-1.50c
t,1.50-2.00ct(每一级别分别由逗号隔开,不是一个级别的,就算差一分,价格也会相差很多,这就是为什么象0.4
8~0.4
9,0.6
8~0.6
9,0.8
8~0.89.都会很难买到的原因)
(4)切工(Cut):一颗钻石的原石,即使扔到大马路上也不会有人去注意,是切工赋予了它第二生命,让它有着绚丽的火彩.切工是指成品裸钻各种瓣面的几何形状及其排列的方式.切工分为切割比例,抛光,修饰度三项。每一项都有五个级别,由高到低依次是EXCELLEN
T,VERYGOO
D,GOO
D,FAI
R,POOR.一般我们所见的都是标准圆钻型切工。顶级切工的石头,它对于光线的反射可以达到一个最接近完美的比例,也就是我们说的三项EX(EXCELLENT)切工,但是像这种切工的价钱也会稍微贵一些,因为它的出成率比较低,它会比不是三项EX切工的价钱高5%左右,但是三项EX的石头的火彩绝对是最绚丽的.
钻石等级区分,怎么区分钻戒里的钻石等级呢?已经镶嵌好的钻石的等级一般分:净度:从高到低有:L
C、VV
S、V
S、S
I、P五个等级,LC等级一般很少见。颜色:从高到低有:极白、优白、白、浅黄白、浅黄五个等级,一般以白、浅黄白为主。重量:重量单位是克拉(ct),1克拉=0.2克=100分,一般10分以上要标明钻石等级。切工:镶嵌钻石一般不对切工进行评价。钻石的荧光有无或强弱与钻石等级好坏无关,只是确保证书与钻石对应的证据之
一。
钻石等级区分,主要是按“4C”的国际标准来分的。因此,选购钻石要注意“4C”西方谚语说“钻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中国也有“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说法。尽管不少人也选择其它珠宝作为订婚戒指,例如红宝石、绿宝石或珍珠等,但是钻石戒指却是当前最为时尚的选择。选择钻石时要注意“四C”:Cut—切工、Clarity—净度、Color—色泽和Carat—克拉。
Cut——切工:钻石的切工极其重要,直接影响到钻石的价值。只有标准的切割方法,才能展现其璀璨的光芒,达到净度和颜色的完美结合。切割后的钻石一般为球体或圆锥体。切面有很多形状,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圆形和椭圆形等,但最为流行的还是简单的六边形,其众多切面能够更好地展示出钻石的光芒。
Clarity——净度:钻石结晶于地球深处地幔岩浆之中,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带有各种天然印记。这些印记的颜色、大小、位置分布对钻石的价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钻石的表面或内部往往会有瑕疵,例如气泡、裂缝、羽状纹等。瑕疵越少,钻石的等级越高。总体来说,钻石的净度依次分为五大级,十小级。
Color——色泽:钻石的颜色,从珍贵的无色、罕见的浅蓝、粉红到常见的微黄不等。钻石越透明无色,白光越能穿透,经折射和色散后更是缤纷多彩。最白的钻石为D级,其他依次为
E、
F、
G、
H、
I、
J、
K、
L、M和N级。
Carat——克拉:钻石的重量以克拉计。1克拉等于0.2克。一克拉分为一百分,如0.75分克拉又称75分。重量相同的钻石,会因色泽、净度、切工的不同而价格相差甚远。例如一颗2克拉的大钻石如果切工不考究,形状过时,气泡多,净度低的话就不能成为理想的选择。而一颗仅1/2克拉重的钻石,如果无色、净度高且采用最流行的切工,会更令人喜欢,价格也不菲。
现在已经有很多钻石网站,例如:钻石小鸟、钻石人生、珂兰等,你也可以去这些网站了解更多钻石的知识
钻石可以按颜色来分基本的是白钻彩钻还有按切工来分比如圆形公主方梨形等
钻石可分为:八箭八心祖母绿形椭圆形公主方形圆形等
有关钻石的基本知识
1)化学成分:
C。常含有C
r、M
n、T
i、M
g、A
l、C
a、S
i、
N、B等。
?(2)颜色:常见的为浅黄色、浅黄褐色、浅黄绿色、褐色,无色(浅黄白、白、优白)占有一定数量,玫瑰色、粉红色、浅蓝色、绿色、黑色、茶色十分稀少。根据颜色,将钻石分为二大系列:无色-浅黄色系列和彩色系列。对于无色-浅黄色系列的钻石,不象彩色宝石那样以颜色为美,而是以无色为美。完全无色透明是该系列钻石所追求的一种最完美的境界。任何浅黄、淡褐、微灰等色调的存在都会降低钻石的价值。这主要是由于钻石内部含少量的氮造成的。无色-浅黄色钻石产量最大,是市场上占主要地位的品种。彩色系列的钻石也称花色钻石系列,它包括黄色、褐色、红色、粉红色、蓝色、绿色和紫罗兰色等,该系列钻石品种产量很低,市场上非常罕见,主要产在澳大利亚。它每年只推出极少量的彩钻上市,其中珍贵的品种为粉红色、蓝色、威士忌黄色和绿色,象以前我所讲的世界著名的“希望"钻石就是蓝色的。彩色钻石价格极其昂贵.
?(3)透明度:无色及浅色金刚石均成透明状,在无色中的白、优白金刚石测定透过率达95%以上,深色金刚石及具毛玻璃蚀象的透明度减弱呈现半透明状,当金刚石中包体含量增加亦影响透明度。
?(4)硬度:摩氏硬度
10,新摩氏硬度
15,显微硬度10000kg/mm
2,显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刚玉高150倍。金刚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八面体晶面硬度大于菱形十二面体晶面硬度,菱形十二面体晶面硬度大于六面体晶面硬度。
?(5)密度:金刚石密度与金刚石晶体中的包含物密切相关,无色透明质纯的金刚石密度为3.52g/cm
3,当具有包含物时密度为3.4
4~3.53g/cm
3。
?(6)偏光性:绝大多数金刚石在偏光下显示非均性,金刚石属等轴晶系矿物,理论上应为均质性,但由金刚石形成于压力变化的地质体中,由于应力作用使金刚石晶体内结构产生局部错位,因而显示不均匀的非均质性,表现在消光上的不一致性,干涉色很低的一级灰色,极少数还可测得一轴晶干涉图像。
?(7)折射率(N):2.4493(λ436μm)、2.4354(λ486μm)、2.4237(λ546μm)、2.4176(λ589μm)、2.4103(λ656μm)。
(8)反射率(R):油浸下5.308%,空气中17.29%。
(9)亲油疏水性:金刚石是一种亲油疏水性矿物,在晶体表面擦上油质后可见晕色,在晶面上滴上油珠立即扩散,而滴上水珠则不扩散,因此在选矿中利用油选可将金刚石分离出来。用钢笔沾一点油性墨水在钻石表面划一道线,然后用放大镜分细观看,可以看到这条线是一条均匀连续的细线,如果不是钻石,看到的将是一条点状的断断续续的细线。这是因为钻石比较容易粘上油脂。
(10)电磁性:金刚石为无磁性重部分矿物(p>2.9)因此在选矿中不能采用电磁选(中磁性、弱磁性)方法。
(11)导电性:绝大多数金刚石是电介质,电阻率:5×104Ω.c
m,Ⅰ型及Ⅱ型(Ⅱa)金刚石为绝缘体,比电阻>1016Ω.c
m,I型(Hb)金刚石为P型半导体,比电阻
10~103Ω.c
m,温度上升到600℃或下降到-150℃时,电阻提高。
(12)刚度、强度:金刚石具有极大的弹性模量,是自然界最高的磨削材料,弹性模量达90000kg/m
m。摩擦系数小,有极高的抗磨能力,因此在金刚石选矿中利用这一特性,采用球磨机、锥形磨矿机来分离金刚石。但金刚石极脆,不能承受正向的外力撞击。
(13)熔点:金刚石熔点达4000℃,在空气中燃烧温度为850~1000℃,在纯氧中7
20~800℃燃烧,金刚石发出浅蓝色火焰,并转化成二氧化碳。
?(14)发光性:在X射线下金刚石产生天蓝色、浅绿色荧光,在长波、短波紫外线下产生浅黄、天蓝荧光,但有相当一部分不发光。有的在日光下曝晒后发浅蓝色磷光。阴极射线下显蓝、绿荧光。不同钻石的荧光在颜色、强弱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别,所以成包的钻石在初步鉴定时,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把成包钻石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如果荧光强弱、颜色各不相同,那么就是真钻石,如果颜色强弱均
一,则极有可能是钻石的仿制品。荧光可以提高浅黄系列钻石的颜色级别,因为蓝色加黄色就近于无色了,所以在正规的钻石分级证书中,一般都有荧光级别这一项。
(15)光泽:属标准金刚光泽,由于熔蚀作用及毛玻璃蚀象等可出现油脂光泽或光泽减弱。
(16)色散:金刚石色散为0.04
4。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具备一定的入射角度在钻石表面产生分解的光谱色,俗称火彩(影响钻石火彩强弱还与体色、净度、刻面角度等有关)。
(17)热导性:金刚石热导性好,热导率高达669.8
9~2009.66W/(m·℃),其中Ⅱ型(Ⅱa)金刚石热导性极好,在液氮温度下为铜的2.5倍,在室温下为铜的5倍。钻石在非金属矿物中热导率最高,根据这个性质,人们研究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鉴定钻石的工具,就是大家常说的热导仪,把热导仪的金属探针压在钻石的表面,热导仪发出鸣叫声,就可以确认是钻石了。
(18)热膨胀:热膨胀系数小。
(19)解理:|111|中等,|110|不完全。
(20)断口:见壳状。
(21)化学稳定性: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酸、碱中均不分解,在熔融的硝酸钠、硝酸钾、碳酸钠中溶解。
钻石简介
1.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
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
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化学成份有99.98%的碳。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2.钻石的摩氏硬度:
10,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但千万别认为钻石硬度高,就永不破损。其实钻石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
3.钻石是依据其原石的外形,来切割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钻石。其中,受大家欢迎的八种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榄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型及绿柱石形。圆钻,是最常见的形状。
4.钻石属天然矿物。钻石的主要产地是澳大利亚、南非、印度;而美国、印度,以色列、比利时则是钻石加工切割的基地。尤其比利时,是全球公认的雕琢钻石贸易中心。
钻石的化学成成份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
17,色散中等,为0.04
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
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0.060)、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
形成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藏宝图钻石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钻石怎么区别其好坏?讲得细致点~
钻石是一种纯碳结晶体,它与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钻石多为八面体,立方体少见。原石外表大多有水纹,具有组织紧密,硬度大,折光率强,不导电,易传热,耐强酸强碱,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等特点。钻石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矿物之
一,为摩氏十级,能耐高度挤压,怕重击。其色又可分为透明体、半透明体和不透明体三类。
如何衡量钻石的优劣?首先应该对它的基本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判断钻石的好坏,应从钻石的颜色、结晶体的纯净度和造工三方面作为鉴定钻石质量的依据。从颜色判断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钻石以无色透明、纯净如水者为最佳。通常钻石多带色,如无色透明中带点淡淡的纯蓝,是极好的色原素,称作“水火色”。
中国的钻石以无色、淡黄、浅棕色为主,亦有绿、灰、橙色并见绿斑。因而,从钻石原材到加工综合来判断首饰优劣,钻石首饰的颜色越白越好,结晶体是透明纯净的好,造工是新工规矩的好。反之,色黄或茶,结晶体含杂质,造工是老工不规矩的差。
换个角度讲,结晶程度高,完全透明,无瑕疵,颗粒越大越好,最贵重的钻石品种为“白钻”,即成色99以上的“水火钻”、“红钻”、“粉红钻”、“蓝钻”、“金钻”、“黑钻”等。这些优良品种,重量在3克拉以上即为昂贵钻石,一般要求应不少于0.25克拉。晶体越大越珍贵,若重量在100克拉以上者就是世界名钻了。因钻石价格昂贵,赝品或通过各种人工技术以达到掩盖缺点、抬高品级的事是经常遇到的,所以鉴定真伪以及严格识别其质量品级是极为重要的。
钻石与玻璃料的区别在于,玻璃仿钻石的做工粗糙,性软,楞角和边缘易磨损,戴一段时间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起毛现象,折光率差,光泽暗淡,将它顶面向下,底部向上,放在手上能透过手指纹。料器大部分底部涂有水银,增加反光率,但无论何种赝品都没有钻石的硬度大。真品虽经长期佩戴和饰用,均不会有丝毫起毛现象。如果有条件的话,采用钻石笔在钻石首饰底面边缘上一试,就可立断真假,这是最保险也最可靠的鉴别办法
搜一下:钻石怎么区别其好坏?讲得细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