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钻石就是金刚石...下面是钻石的折射率一样吗,怎样区分钻石和水晶的详细诠释。
怎样区分钻石和水晶?
1。最大的区别就是二者的硬度不同,在已知的天然产出物中,钻石的硬度是最高的,莫氏硬度达
10,而水晶的莫氏硬度为
7。所以二者进行刻划,有划痕的为水晶。
2.成分不同,水晶的主要成分为SiO
2,而钻石的主要成分为
C。
3.光泽不同,水晶的光泽为玻璃光泽,断口处为油脂光泽,而钻石的光泽为金刚光泽。
4.折射率不同,水晶的折射率为1.54左右,而钻石的为2.42左右。
5.钻石为均质体,各个方向的折射一样,而水晶为有两个方向的不同的折射率。
主要的不同就这些。肉眼鉴定,一看硬度,二看光泽。当然用宝石的鉴定仪器,非常简单了,二色镜或硬度仪都可很容易鉴定出来。
具体到值钱,大概或许可能一般来说,是钻石,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区分天然的还是人造的,这个比较难了,需专门的宝石鉴定机构才能定出,因为有的人造宝石和天然的几乎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在自然界中的产量不同罢了。
就想到这些。
很简单有几种方法的(1)眼看:天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受环境影响总含有一些杂质,对着太阳观察时,可以看到淡淡的均匀细小的横纹或柳絮状物质。而假水晶多采用残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炼,经过磨光加工、着色仿造而成,没有均匀的条纹、柳絮状物质。(2)舌舔:即使在炎热夏季的三伏天,用舌头舔天然水晶表面,也有冷而凉爽的感觉。假的水晶,则无凉爽的感觉。(3)光照:天然水晶竖放在太阳光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能放出美丽的光彩。假水晶则不能。(4)硬度: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饰品上轻轻划一下,不会留痕迹;若留有条痕,则是假水晶。(5)用偏光镜检查: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度有四明四暗变化的是天然水晶,没有变化的是假水晶。(6)用二色检查: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没有二色性。(7)用放大镜检查:用十倍放大镜在透射光下检查,能找到气泡的基本上可以定为假水晶。(8)用头发丝检查:将水晶放在一根头发丝上,人眼透过水晶能看到头发丝双影的,则为天然水晶,主要是因为水晶具有双折射。(9)用热导仪检测:将热导仪调节到绿色4格测试宝石,天然水晶能上升至黄色2格,而假水晶不上升,当面积大时上升至黄色一格鉴别钻石的简单方法在社会对珠宝钻石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人造钻石和其它冒充钻石不断充扩市场,甚至有些珠宝经营者也分不清楚。下面介绍几种简单鉴别钻石真伪的方法。
1、钻石的单折光性钻石的单折光性,是由于钻石的本质特性决定的。而其它天然宝石或人造宝石大都是双折光性的。冒充的钻石在10倍放大镜观察下,从正面稍斜的角度看,很容易看出棱角线出现重叠影像,并同时呈现出两个底光。双折射率差别小的如锆石等,也可看出底光重叠的影像。
2、钻石的吸附性钻石对油脂及污垢有一定的亲和力,即油污很容易被钻石吸附。因此,用手指抚摸钻石会感到胶粘性,手指似乎有粘糊的感觉。这是任何宝石所没有的。这种方法需要加以训练方能掌握其中微妙的区别。
3、一线直落的特征钻石表面抛光很光滑。用一支钢笔蘸上墨水在钻石上划过,若是真钻石,表面留下的是一条光滑连续的线条,特征是一线直落。仿冒品留下的是一个个小圆点组成的线条。用此法观察应借助放大镜。
4、特有的金刚光泽大致在100度的白炽灯光下,切磨很好的钻石与仿冒品相互比较,很容易看出哪个具有金刚光泽。此方法不宜在过暗或过强的灯光下是进行。
白痴一个!还"一手拿钻石,一手拿水晶,往地上摔,那个坏了,那个是水晶"你以为钻石有多大!
我用水晶换你的钻石,你换不换?
这样总知道哪个更值钱了吧/
水晶和钻石用肉眼怎么区分..?
很简单有几种方法的
(1)眼看:天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受环境影响总含有一些杂质,对着太阳观察时,可以看到淡淡的均匀细小的横纹或柳絮状物质。而假水晶多采用残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炼,经过磨光加工、着色仿造而成,没有均匀的条纹、柳絮状物质。
(2)舌舔:即使在炎热夏季的三伏天,用舌头舔天然水晶表面,也有冷而凉爽的感觉。假的水晶,则无凉爽的感觉。
(3)光照:天然水晶竖放在太阳光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能放出美丽的光彩。假水晶则不能。
(4)硬度: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饰品上轻轻划一下,不会留痕迹;若留有条痕,则是假水晶。
(5)用偏光镜检查: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度有四明四暗变化的是天然水晶,没有变化的是假水晶。
(6)用二色检查: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没有二色性。
(7)用放大镜检查:用十倍放大镜在透射光下检查,能找到气泡的基本上可以定为假水晶。
(8)用头发丝检查:将水晶放在一根头发丝上,人眼透过水晶能看到头发丝双影的,则为天然水晶,主要是因为水晶具有双折射。
(9)用热导仪检测:将热导仪调节到绿色4格测试宝石,天然水晶能上升至黄色2格,而假水晶不上升,当面积大时上升至黄色一格
鉴别钻石的简单方法
在社会对珠宝钻石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人造钻石和其它冒充钻石不断充扩市场,甚至有些珠宝经营者也分不清楚。下面介绍几种简单鉴别钻石真伪的方法。
1、钻石的单折光性
钻石的单折光性,是由于钻石的本质特性决定的。而其它天然宝石或人造宝石大都是双折光性的。冒充的钻石在10倍放大镜观察下,从正面稍斜的角度看,很容易看出棱角线出现重叠影像,并同时呈现出两个底光。双折射率差别小的如锆石等,也可看出底光重叠的影像。
2、钻石的吸附性
钻石对油脂及污垢有一定的亲和力,即油污很容易被钻石吸附。因此,用手指抚摸钻石会感到胶粘性,手指似乎有粘糊的感觉。这是任何宝石所没有的。这种方法需要加以训练方能掌握其中微妙的区别。
3、一线直落的特征
钻石表面抛光很光滑。用一支钢笔蘸上墨水在钻石上划过,若是真钻石,表面留下的是一条光滑连续的线条,特征是一线直落。仿冒品留下的是一个个小圆点组成的线条。用此法观察应借助放大镜。
4、特有的金刚光泽
大致在100度的白炽灯光下,切磨很好的钻石与仿冒品相互比较,很容易看出哪个具有金刚光泽。此方法不宜在过暗或过强的灯光下是进行。
1。最大的区别就是二者的硬度不同,在已知的天然产出物中,钻石的硬度是最高的,莫氏硬度达
10,而水晶的莫氏硬度为
7。所以二者进行刻划,有划痕的为水晶。
2.成分不同,水晶的主要成分为sio
2,而钻石的主要成分为
c。
3.光泽不同,水晶的光泽为玻璃光泽,断口处为油脂光泽,而钻石的光泽为金刚光泽。
4.折射率不同,水晶的折射率为1.54左右,而钻石的为2.42左右。
5.钻石为均质体,各个方向的折射一样,而水晶为有两个方向的不同的折射率。
主要的不同就这些。肉眼鉴定,一看硬度,二看光泽。当然用宝石的鉴定仪器,非常简单了,二色镜或硬度仪都可很容易鉴定出来。
具体到值钱,大概或许可能一般来说,是钻石,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区分天然的还是人造的,这个比较难了,需专门的宝石鉴定机构才能定出,因为有的人造宝石和天然的几乎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在自然界中的产量不同罢了。
就想到这些。
眼前一亮=钻石
彩色玻璃,水晶,钻石有没有辐射?
一楼不懂不要乱说。用辐射照射后,只要不是被照射物体上添加或沾上放射核素,照射本身不会让被照射物体变成辐射源的。
宝石,水晶,钻石本身可能在形成过程中就带有天然的放射性物质。
此外,所谓半衰期是指某核素一半衰变所用的时间,半衰期过了,不一定就是安全的,要看核素的含量是多少,所放射线的种类、强度等。
我们日常的环境本身也有一定的微量的辐射,成为本底辐射。正规珠宝首饰应该经过检测的,不必过分担心。
1。最大的区别就是二者的硬度不同,在已知的天然产出物中,钻石的硬度是最高的,莫氏硬度达
10,而水晶的莫氏硬度为
7。所以二者进行刻划,有划痕的为水晶。
2.成分不同,水晶的主要成分为sio
2,而钻石的主要成分为
c。
3.光泽不同,水晶的光泽为玻璃光泽,断口处为油脂光泽,而钻石的光泽为金刚光泽。
4.折射率不同,水晶的折射率为1.54左右,而钻石的为2.42左右。
5.钻石为均质体,各个方向的折射一样,而水晶为有两个方向的不同的折射率。
主要的不同就这些。肉眼鉴定,一看硬度,二看光泽。当然用宝石的鉴定仪器,非常简单了,二色镜或硬度仪都可很容易鉴定出来。
具体到值钱,大概或许可能一般来说,是钻石,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区分天然的还是人造的,这个比较难了,需专门的宝石鉴定机构才能定出,因为有的人造宝石和天然的几乎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在自然界中的产量不同罢了。
就想到这些。
钻石的十大卖点是啥
钻石的十大卖点是:
1、硬度
钻石的莫氏硬度为
10,这是人类发现的最坚硬的天然物质。与其他宝石相比,钻石镶嵌在首饰上,更能抵抗各种材料的磨损和划伤。因此,钻石一旦拥有,就可以代代相传,因为它们永远不会被佩戴,永远都会佩戴新的。
2、韧性
金刚石具有较高的韧性,但其边缘相对较脆,磨损时应避免碰撞。
3、比重
金刚石的比重为3.52g/cm
3,比普通宝石的比重大,说明其原子排列更紧密。
4、热导率
金刚石是已知材料中导热能力最强的材料,使金刚石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和微电子工业。
5、热膨胀率
金刚石的热膨胀率很低,没有因温度变化而出现明显的热膨胀和冷收缩现象。
6、折射率
钻石的折射率为2.4
17,是所有天然无色宝石中折射率最高的,使光线进入钻石并汇聚回中心。
7、分散率
金刚石的分散率为0.04
4。这也是最天然的无色宝石。钻石之所以具有这种特性,是因为它们能将白光分散成光谱彩虹色。
8、光泽
光泽与折射率有关,折射率是物体表面反射光的特性。金刚石是一种典型的金刚石光泽,它使金刚石经过切割和磨削后具有极为耀眼的光泽。
9、亲脂性
金刚石表面易沾油,亲油性强。
10、对化学品的反应
金刚石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酸、碱和一般化学物质对它不起作用。
扩展资料:
钻石(宝石)保养方法
1、做重活不适合戴钻石。虽然钻石坚硬耐磨,但如果在纹理方向受到重击,可能会受损。
2、不要将钻石和其他首饰放在抽屉或首饰盒中,因为钻石在摩擦时会划伤其他首饰。同时,白金首饰不应与黄金首饰同时佩戴。因为黄金是软的,如果它们互相摩擦,不仅会损坏黄金首饰,还会将黄金染色在白金上,使其变黄,难以去除。
3、每年都要把白金首饰送到珠宝店检查,看钻石和镶嵌物是否松动磨损,以便及时修复。
4、钻石是油脂的粘合剂。含有皮肤油脂、化妆品和厨房油脂的钻石会失去光泽,因此应每月清洁一次。清洗方法是:将铂金首饰浸泡在首饰清洗液中约5分钟,取出,用小牙刷轻刷钻石,然后放在滤网上用水冲洗,最后用软布吸干水分。
5、保养钻戒,好好爱护:在做粗重活时应取下钻戒,以免导致戒托受重力变形,影响钻石牢固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钻石
像硬度密度等。
怎样介绍钻石的卖点,寓意以及款式
钻石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质,代表着不易破碎。
钻石是需要10亿年才能形成的代表着永恒
钻石是在火山爆发时缺氧,高压,高温的情况下形成的,更代表着坚韧和浴火重生
钻石有着多种的天然形成的颜色,代表着不一样的个性,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钻石是透明的,代表着纯洁
钻石是稀缺的,代表着稀有
钻石是昂贵的,更能代表来之不易需要珍惜
砖石在经过加工以后,经过切割,有着完美的折光率,耀眼璀璨光芒万丈
现代社会中钻石大多数作为结婚戒指出现,你是我亿万年准备着要爱到永远的人
只给九条,就给九条,久久到永远,还有一条是赋予给拥有着钻石的人自己去想象的!
钻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
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
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化学成份有99.98%的碳。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2.钻石的摩氏硬度:
10,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但千万别认为钻石硬度高,就永不破损。其实钻石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
3.钻石是依据其原石的外形,来切割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钻石。其中,受大家欢迎的八种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榄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型及绿柱石形。圆钻,是最常见的形状。
4.钻石属天然矿物。钻石的主要产地是澳大利亚、南非、印度;而美国、印度,以色列、比利时则是钻石加工切割的基地。尤其比利时,是全球公认的雕琢钻石贸易中心。
5.买钻石一定要复检
[编辑本段]化学成分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
17,色散中等,为0.04
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6�1秒�6�1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
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0.060)、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
钻石就是金刚石是有碳原子组成硬度大化学性质不活泼
三维结构金刚石[1]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它是一种由纯碳组成的矿物。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因此也就具有了许多重要的工业用途,如精细研磨材料、高硬切割工具、各类钻头、拉丝模。金刚石还被作为很多精密仪器的部件。金刚石有各种颜色,从无色到黑色都有。它们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多数金刚石大多带些黄色。金刚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强,这就是金刚石为什么会反射出五彩缤纷闪光的原因。金刚石在X射线照射下会发出蓝绿色荧光。金刚石仅产出于金伯利岩筒中。金伯利岩是金刚石它们的原生地岩石,其他地方的金刚石都是被河流、冰川等搬运过去的。金刚石一般为粒状。如果将金刚石加热到1000℃时,它会缓慢地变成石墨
金刚石钻石,也叫金刚石,俗称“金刚钻”。化学式为
c,正八面体,没有杂质时,无色透明,与氧反应时,也会生成二氧化碳,与石墨同属于碳的单质。金刚石晶体的键角为109°28′,是一种具有超硬、耐磨、热敏、传热导、半导体及透远等优异的物理性能,素有“硬度之王”和宝石之王的美称,金刚石的结晶体的角度是54度44分8秒。习惯上人们常将加工过的称为钻石,而未加工过的称为金刚石。在我国,金刚石之名最早见于佛家经书中。钻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物质,最佳颜色为无色,但也有特殊色,如蓝色、紫色、金黄色等。这些颜色的钻石稀有,是钻石中的珍品。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含有2组8个C原子。
金刚石金刚石常呈黄、褐、蓝、绿和粉红等色,但以无色的为特佳。
金刚石的成分是碳.石墨和金刚石都属于碳单质,他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但金刚石和石墨不是同种物质,它们是由相同元素构成的同素异型体.
二者的化学式都是c
石墨原子间构成正六边形是平面结构,呈片状。
金刚石原子间是立体的正四面体结构,呈金字塔形结构。
钻石就是金刚石
为什么钻石会闪光?
钻石多样的晶面象三棱镜一样,能把通过折射、反射和全反射进入晶体内部的白光分解成白光的组成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钻石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强,这就是钻石石为什么会反射出五彩缤纷闪光的原因。
钻石因为具有极高的反射率,其反射临界角较小,全反射的范围宽,光容易发生全反射,反射光量大,从而产生很高的亮度。当钻石或者光源、观察者相对移动时其表面对于白光的反射和闪光。无色透明、结晶良好的八面体或者曲面体聚形钻石,即使不加切磨也可展露良好的闪烁光。
扩展资料
钻石挑选有“4个C”原则:切割(cut)、色泽(color)、纯净度(clarity)和克拉(caratweight)。
1、切割
切割是其中唯一的人为因素。一个熟练的钻石切割师能使一块好的钻矿石光彩夺目,他能使内部的光芒最大程度地反射到钻石表面。抛光技术也将影响钻石的质量,一颗切割完美,对称的钻石可能因为抛光不好而降低价值。
2、色泽
在一些大的珠宝店里会陈列一些用于对比的钻石,他们将各种色泽等级的钻石列成一排,以帮助顾客进行对照,因为一般顾客无法用肉眼来区别钻石的色泽。钻石的颜色以无色为最上品,随着黄色的加深而逐渐次之。
3、纯净度
总的来说,瑕疵决定的钻石的价值。更准确的说,要看钻矿石中杂质的多少。几乎每块钻矿石中都含有杂质,即使是质量再好的钻矿石,也会存在些微瑕疵。当其净度为LC级时可视为无瑕级。
4、克拉
克拉是衡量钻石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一颗切割工艺差、颜色偏黄且有瑕疵的2克拉的钻石的价值要远低于一颗切割完美,透明纯净的钻石。因此,钻石的重量并不是决定钻石价值的主要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钻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钻戒
上面那哥们说的没错,钻石不会发光,时能反光。接着他的回答说,因为钻石只能反光,而钻石由于切割出很多面,每个面都能反光。也就是说钻石只能“真实地”反射出光源发出的光,那么钻石闪光有两周情况。一种是由于光源在闪光或移动,造成照射在钻石上的光强度和角度发生变化,自然钻石反射出的光也是一闪一闪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看钻石的人在移动位置,由于钻石每个切面的反光能力和角度均不同,因此如果你移动了,钻石的反光面就变了,自然看起来就是在闪光了。不知道你想问的是不是这个。
用星光笔刷然后再用ir做动态效果。
有关钻石的基本知识
1)化学成分:
C。常含有C
r、M
n、T
i、M
g、A
l、C
a、S
i、
N、B等。
?(2)颜色:常见的为浅黄色、浅黄褐色、浅黄绿色、褐色,无色(浅黄白、白、优白)占有一定数量,玫瑰色、粉红色、浅蓝色、绿色、黑色、茶色十分稀少。根据颜色,将钻石分为二大系列:无色-浅黄色系列和彩色系列。对于无色-浅黄色系列的钻石,不象彩色宝石那样以颜色为美,而是以无色为美。完全无色透明是该系列钻石所追求的一种最完美的境界。任何浅黄、淡褐、微灰等色调的存在都会降低钻石的价值。这主要是由于钻石内部含少量的氮造成的。无色-浅黄色钻石产量最大,是市场上占主要地位的品种。彩色系列的钻石也称花色钻石系列,它包括黄色、褐色、红色、粉红色、蓝色、绿色和紫罗兰色等,该系列钻石品种产量很低,市场上非常罕见,主要产在澳大利亚。它每年只推出极少量的彩钻上市,其中珍贵的品种为粉红色、蓝色、威士忌黄色和绿色,象以前我所讲的世界著名的“希望"钻石就是蓝色的。彩色钻石价格极其昂贵.
?(3)透明度:无色及浅色金刚石均成透明状,在无色中的白、优白金刚石测定透过率达95%以上,深色金刚石及具毛玻璃蚀象的透明度减弱呈现半透明状,当金刚石中包体含量增加亦影响透明度。
?(4)硬度:摩氏硬度
10,新摩氏硬度
15,显微硬度10000kg/mm
2,显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刚玉高150倍。金刚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八面体晶面硬度大于菱形十二面体晶面硬度,菱形十二面体晶面硬度大于六面体晶面硬度。
?(5)密度:金刚石密度与金刚石晶体中的包含物密切相关,无色透明质纯的金刚石密度为3.52g/cm
3,当具有包含物时密度为3.4
4~3.53g/cm
3。
?(6)偏光性:绝大多数金刚石在偏光下显示非均性,金刚石属等轴晶系矿物,理论上应为均质性,但由金刚石形成于压力变化的地质体中,由于应力作用使金刚石晶体内结构产生局部错位,因而显示不均匀的非均质性,表现在消光上的不一致性,干涉色很低的一级灰色,极少数还可测得一轴晶干涉图像。
?(7)折射率(N):2.4493(λ436μm)、2.4354(λ486μm)、2.4237(λ546μm)、2.4176(λ589μm)、2.4103(λ656μm)。
(8)反射率(R):油浸下5.308%,空气中17.29%。
(9)亲油疏水性:金刚石是一种亲油疏水性矿物,在晶体表面擦上油质后可见晕色,在晶面上滴上油珠立即扩散,而滴上水珠则不扩散,因此在选矿中利用油选可将金刚石分离出来。用钢笔沾一点油性墨水在钻石表面划一道线,然后用放大镜分细观看,可以看到这条线是一条均匀连续的细线,如果不是钻石,看到的将是一条点状的断断续续的细线。这是因为钻石比较容易粘上油脂。
(10)电磁性:金刚石为无磁性重部分矿物(p>2.9)因此在选矿中不能采用电磁选(中磁性、弱磁性)方法。
(11)导电性:绝大多数金刚石是电介质,电阻率:5×104Ω.c
m,Ⅰ型及Ⅱ型(Ⅱa)金刚石为绝缘体,比电阻>1016Ω.c
m,I型(Hb)金刚石为P型半导体,比电阻
10~103Ω.c
m,温度上升到600℃或下降到-150℃时,电阻提高。
(12)刚度、强度:金刚石具有极大的弹性模量,是自然界最高的磨削材料,弹性模量达90000kg/m
m。摩擦系数小,有极高的抗磨能力,因此在金刚石选矿中利用这一特性,采用球磨机、锥形磨矿机来分离金刚石。但金刚石极脆,不能承受正向的外力撞击。
(13)熔点:金刚石熔点达4000℃,在空气中燃烧温度为850~1000℃,在纯氧中7
20~800℃燃烧,金刚石发出浅蓝色火焰,并转化成二氧化碳。
?(14)发光性:在X射线下金刚石产生天蓝色、浅绿色荧光,在长波、短波紫外线下产生浅黄、天蓝荧光,但有相当一部分不发光。有的在日光下曝晒后发浅蓝色磷光。阴极射线下显蓝、绿荧光。不同钻石的荧光在颜色、强弱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别,所以成包的钻石在初步鉴定时,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把成包钻石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如果荧光强弱、颜色各不相同,那么就是真钻石,如果颜色强弱均
一,则极有可能是钻石的仿制品。荧光可以提高浅黄系列钻石的颜色级别,因为蓝色加黄色就近于无色了,所以在正规的钻石分级证书中,一般都有荧光级别这一项。
(15)光泽:属标准金刚光泽,由于熔蚀作用及毛玻璃蚀象等可出现油脂光泽或光泽减弱。
(16)色散:金刚石色散为0.04
4。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具备一定的入射角度在钻石表面产生分解的光谱色,俗称火彩(影响钻石火彩强弱还与体色、净度、刻面角度等有关)。
(17)热导性:金刚石热导性好,热导率高达669.8
9~2009.66W/(m·℃),其中Ⅱ型(Ⅱa)金刚石热导性极好,在液氮温度下为铜的2.5倍,在室温下为铜的5倍。钻石在非金属矿物中热导率最高,根据这个性质,人们研究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鉴定钻石的工具,就是大家常说的热导仪,把热导仪的金属探针压在钻石的表面,热导仪发出鸣叫声,就可以确认是钻石了。
(18)热膨胀:热膨胀系数小。
(19)解理:|111|中等,|110|不完全。
(20)断口:见壳状。
(21)化学稳定性: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酸、碱中均不分解,在熔融的硝酸钠、硝酸钾、碳酸钠中溶解。
钻石简介
1.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
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
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化学成份有99.98%的碳。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2.钻石的摩氏硬度:
10,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但千万别认为钻石硬度高,就永不破损。其实钻石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
3.钻石是依据其原石的外形,来切割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钻石。其中,受大家欢迎的八种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榄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型及绿柱石形。圆钻,是最常见的形状。
4.钻石属天然矿物。钻石的主要产地是澳大利亚、南非、印度;而美国、印度,以色列、比利时则是钻石加工切割的基地。尤其比利时,是全球公认的雕琢钻石贸易中心。
钻石的化学成成份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
17,色散中等,为0.04
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
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0.060)、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
形成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藏宝图钻石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钻石怎么辨别
钻石真伪的鉴别
钻石即金刚钻,是世界上四种最贵的宝石之
一。其最大特点是坚硬,在所有已知物质中硬度最高。第二大特点是具有很高的折射率和色散特性,纯度较高的钻石,在光线下光芒四射,耀眼夺目。
钻石外表与玻璃、水晶及人造宝石相似,较难辨认。这里介绍8种鉴别方法。
(1)可靠的辨别方法是用导热仪测量,导热性好的是钻石,导热性很差,甚至不导热者,是玻璃、水晶或人造宝石。
(2)钻石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物质,摩氏硬度是
10。如果有什么东西可将待辨物划上痕迹,则该物绝非钻石。
(3)用舌头舔试。因钻石导热性很好,能迅速传热,所以舌舔时舌头会感觉很凉,仿制品无此感觉。注意:须用镊子夹住待辨物再进行试验。
(4)呼哈气试验。对待辨物呼哈气后,钻石上凝聚的水雾比在仿制品上蒸发得快,因为钻石的高导热性会让热量迅速补充上来,使水雾很快蒸发掉。也须用镊子夹住待辨物再进行试验。
(5)看有无反射光。用放大镜观察,在精细磨制的钻石腰围上,会呈现很细的磨砂状并有亮晶晶的反射光。钻石的这种特征是仿制品均不具备的。
(6)察看腰围。在放大镜下,钻石上可见有许多发状裂纹组成的腰围,这也是钻石独一无二的特征。
(7)看生长丘。在放大镜下观察,真品钻石可见其晶面上常有沟纹和三角形生长丘,而仿制品则见不到这些特征。
(8)钻石具有亲油性,而主要仿制品均亲水。用油性的文具笔在钻石表面划过时,会留下一条线,而仿制品上油墨会聚集成液滴。另一种方法是用水性笔画,钻石表面的小水珠能保持很长时间,而仿制品上的很短时间就散开。
仿制的伪品有3类:
①加了氧化铝的普通玻璃,因其折射率和色散提高,让人误认为钻石,但它的硬度低。
②用化学合成的蓝宝石和无色尖晶石仿制,硬度接近(稍低)钻石,但折射率和色散较低,并有双折射现象,在高倍放大镜下可见重影。
③用人造立方氧化锆仿制,硬度大,折射好,并如多数钻石一样有点黄。如无钻石探针,可应用上述方法鉴别。
此外,真品转动时戒面内部会反射出微弱的黄、蓝两色彩光,氧化锆伪品在转动时戒面内部会反射较多的彩光,其磨工远不如钻石,但戒面较规则,内部无任何缺陷。真钻石小于3毫米者琢型不太规则,内部有些瑕疵。
两种假钻石的识别
钻石是宝石之王,价值极高。因此,市场上出现许多假钻石,锆石便是其中之
一。锆石外观酷似钻石,其化学名称是氧化锆,是前苏联首先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故也称苏联钻,其硬度、密度、折光率、透明度和闪光程度都与钻石相差无几,而其色彩缤纷现象有时比钻石还强烈。另一种是天然锆石,其闪光程度和色彩也与钻石相似。它们的价值低微,与真钻石相差极大。
(1)天然锆石
天然锆石化学成分是ZrSiO
4,是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四方短柱形晶体,有红、橙、褐、绿、蓝、灰和无色等多种颜色。无色透明锆石外表酷似钻石,被称为宝石级锆石,有的国家称冒牌钻石、美国钻石,而美国则叫它曼谷钻石。其主要产地是泰国、斯里兰卡、坦桑尼亚、柬埔寨、美国和澳大利亚。我国也有较丰富的矿藏。
(2)人造锆石
锆的元素符号是Z
r,是一种银灰色有玻璃光泽的金属,经氧化而成氧化锆(ZrO2)。前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立方体的氧化锆,外观酷似钻石,即为人造锆石,亦称立方氧化或苏联钻。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量剧增,因价格低廉且酷似钻石真品而充斥国际市场。
立方氧化锆,无色透明,光泽很强,像钻石一样。它的色散很明显,比钻石色散还高,在戒面的底刻面上常见橙、红、绿色闪光,光彩夺目、柔和艳丽。因此。立方氧化锆具有钻石的光辉。如果在制造立方氧化锆晶体时加入相应的微量色素离子可获得橘红、玫瑰、黄、紫、绿等颜色品种。立方氧化锆的折射率比较大,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也相似于金刚石。因此磨出戒面,从外表上比较,立方氧化锆与钻石很难区别。但是,从其相对密度比钻石大,硬度比钻石低,就可以区别开来了。立方氧化锆比起钻石来,还有一个鉴定特征是在研磨时,因立方氧化锆的硬度小,腰围整齐均匀,可见磨盘留下的擦痕。用显微镜观察晶体内部,可见熔融时留下来的未完全熔化的面包屑状氧化锆粉末和少数气泡。立方氧化锆在荧光照射时无荧光,在X射线照射时透不过,而钻石在紫外线荧光下发浅天蓝色,在X射线下透明,很容易与立方氧化锆区别。
(3)锆石冒充钻石的手法
有的珠宝商故弄玄虚,常给锆石起一些怪异玄奥的名字,使顾客听不懂、看不懂、弄不清,以达到以假乱真、高价出售、捞取暴利的目的。例如:在标签上写“ZARGUN钻石”、“Zr”、“美国钻”、“曼谷钻”、“苏联钻”等等,让顾客以为是美国或泰国或前苏联产的钻石。其实,“”ZARGUN“是锆石的阿拉伯语名称,“Zr”是锆的化学元素符号,而美国钻、曼谷钻、苏联钻等等,在国际市场上都指的是宝石级锆石或立方氧化锆。
在西方国家珠宝店里。凡镶嵌立方氧化锆的饰品,都标明“人造宝石”或“CZ”的记号,其价格如小孩玩具一样便宜。精确鉴定这种假钻石,必须用热导仪进行检测。
钻石又叫金刚石,是国内外市场上比较昂贵的商品。它除具有工业价值外,还作为装饰品如胸花、戒指、别针、耳坠等。而且,由于钻石属于天然宝藏,所以,又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高质量的钻石具有如下特征:颜色白、颗粒大、结晶体透明、纯净度高、车工规矩等。在鉴选钻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颜色:由于钻石反光强烈,因而,可用口对着钻石哈哈气,使其不反光,这样看颜色就比较准确。颜色由好到差的顺序是:无色透明(或称水晶色)白色、浅黄色、黄色。
(2)看晶体透明的纯净度:这主要是看钻石内含杂质多少。档次高的钻石处于十倍以上的放大镜下,仍角显得毫无瑕媲。一般含杂质少的称“微微丝”,稍多的称“半号花”、“一号花”、“二号花”,依具类推。
(3)看车工:从折光角度看,钻石有准确的车工角度,每个角,每个面一样这种角度的准确性越高,钻石的档次也越高。真钻石的反光面有57个或58个(个别例外)。
(4)识别真假钻石时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即将钻石放在手上若是真钻石是看不见手纹的,而像水钻、白鲁宾(又叫人造钻石)、锡兰钻等假钻石放在手上是能看见手纹的。
(5)测试硬度:用钻石去划玻璃,如果为真钻石,是能够割开玻璃的;若是假钻石,由于其硬度较低,是不能将玻璃割开的。
(6)用手掂:真钻石是比经常用来冒充钻石的锆石轻几乎一半的重量,因而用手掂一掂也可区分真伪。
由于钻石是高贵豪华的首饰品,目前市场上以廉价宝石、人造宝石甚至玻璃来代替或冒称钻石屡见不鲜,常见的形形色色的“假”钻石有以下几种:
1、锆石:与钻石极为相似,是钻石的最佳代用品,鉴定方法是,锆石由于具有偏光性和很大双折射率,当用10倍放大镜观察加工后的锆石棱面时,由其顶面向下看,可以看出底部的棱线有明显的双影,而钻石绝无双影现象。:
2、玻璃:玻璃的折光率很低,没有钻石那种闪烁的彩色光芒;尤其是沉入水中,玻璃制品光彩全无,立即露出马脚。
3、苏联钻:即立方氧化锆,最早有苏联人研制成功,故名。苏联钻是人造化合物,但在色散、折光率等方面与天然钻石很接近,也具有“火”光闪闪的诱人外貌。但它的硬度较低(8.5),可与钻石互相划刻区分。且导热性远低于钻石,可以“热导仪”鉴定,准确将其区分看来。
4、水晶:水晶虽然是天然矿物透明晶体,经过加工后似钻石,但缺少钻石的彩色光芒。
下面提供几种简单的鉴别法:
〖铅笔鉴定法〗
将钻石用水润湿后,用铅笔在它上面刻划一下,真钻石的表面不会留下铅笔划过的痕迹。水晶、玻璃、电气石等透明的假钻石则会留下痕迹。
〖钢笔鉴定法〗
将一支钢笔蘸上墨水后在钻石上画线条,真钻石在放大镜下的线条则由一个个小圆点组成。
〖滴水鉴定法〗
将钻石的上部小平面拭擦干净,用牙签的末端沾一滴水滴在它上面,真钻石上的水滴会呈现中等程度的小圆水滴形状。假钻石上的水滴则会很快散开。
请问钻石质量印记:20/0.068ct是什么意思啊?折射率:2.24又是什么.
20可能是钻石数量,0.068ct可能是主钻石的质量,也可能是20粒钻石的总重量(如果这样,那么单粒钻石就十分小了,呵呵)
折射率是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光在该材料中的速度之比率,是决定宝石美观与否的重要因素,是透明宝石和重要光学常数,也是鉴定宝石的主要依据。
钻石的平均折射率为2.4
2,要不是输入错误,那么这个折射率是2.24的宝石,很可能不是钻石,也可能是钻石的代用品。
0.068ct这是代表钻石的大小,1ct等于100分1ct等于1克拉
钻石的折射率是2.4
17,色散率0.04
4,根据角度的不同,折射出来的光彩也不一样。
正规来说大于30分的钻石都有收藏价值,要看做工,看颜色,看品质,颜色和品质一般用字母代替,我们说的Dcolor或者Ecolor甚至H都是代表钻石的颜色,当然cd都是颜色不错的钻石。
再就要看钻石的净度,常见的有VSVVS等等,vs就是很好的了,vvs也是不错的,稍微有丁点瑕疵,以此类推,
说东西好不好只能依据您个人的情感,钻石代表永恒的爱,是不能用价值衡量的,如果真要给一份感情贴个价格的话那只有自己心里能定的。
准确地说是2.4
17,
各向同性指的是钻石的光学性质,在折射率这方面就是指在每个方向测量都是
2,417.
有些各向异性的宝石如水晶,有的方向测可能是1.54
4,有的方向可能是1.55
3,还有的方向可能是二者中间。
克拉标注:0.068ct
克拉标注:是纯钻石的重量
折射率:是钻石雕刻反光面的角度
写戒指的特征和属性
让你明明白白消费
怎样辨别钻石
一颗上品真钻石的基本特征是:颜色纯正,结晶体透明洁净,
车工规矩。鉴定钻石的颜色可与钻石颜色的标准(俗称比子)相
比较而确定。在没有“比子”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实践经验来
确定。当光线较强时,由于钻石反光,往往不易看准钻石的颜色,
这时可用口对着钻石哈一口气,使钻石不再发光,这样看色就比
较准确了。如钻石白色透黄,则颜色不正。鉴定钻石的纯净度,
主要看钻石内含杂质多少,一般含杂质少的称“微微丝”,稍多
的称“半号花”、“一号花”,以此类推,还有“二号花”、“三号
花”。钻石结晶体纯净的,称为“净”。钻石的车工又叫磨工,真
钻石的翻光面有57个或58个(也有个别例外)。
比较常见的假钻石有水钻、“白鲁宾”(又叫人造钻石)、锡
兰钻、玻璃料等。这些假钻石放在手上都能看见手纹,而真钻石
放在手上是看不见手纹的,这是最简单常见的实用鉴别方法。如
果有条件,当然也可以通过检验硬度来进行鉴别。
钻石真伪的鉴别
钻石即金刚钻,是世界上四种最贵的宝石之
一。其最大特点是坚硬,在所有已知物质中硬度最高。第二大特点是具有很高的折射率和色散特性,纯度较高的钻石,在光线下光芒四射,耀眼夺目。
钻石外表与玻璃、水晶及人造宝石相似,较难辨认。这里介绍8种鉴别方法。
(1)可靠的辨别方法是用导热仪测量,导热性好的是钻石,导热性很差,甚至不导热者,是玻璃、水晶或人造宝石。
(2)钻石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物质,摩氏硬度是
10。如果有什么东西可将待辨物划上痕迹,则该物绝非钻石。
(3)用舌头舔试。因钻石导热性很好,能迅速传热,所以舌舔时舌头会感觉很凉,仿制品无此感觉。注意:须用镊子夹住待辨物再进行试验。
(4)呼哈气试验。对待辨物呼哈气后,钻石上凝聚的水雾比在仿制品上蒸发得快,因为钻石的高导热性会让热量迅速补充上来,使水雾很快蒸发掉。也须用镊子夹住待辨物再进行试验。
(5)看有无反射光。用放大镜观察,在精细磨制的钻石腰围上,会呈现很细的磨砂状并有亮晶晶的反射光。钻石的这种特征是仿制品均不具备的。
(6)察看腰围。在放大镜下,钻石上可见有许多发状裂纹组成的腰围,这也是钻石独一无二的特征。
(7)看生长丘。在放大镜下观察,真品钻石可见其晶面上常有沟纹和三角形生长丘,而仿制品则见不到这些特征。
(8)钻石具有亲油性,而主要仿制品均亲水。用油性的文具笔在钻石表面划过时,会留下一条线,而仿制品上油墨会聚集成液滴。另一种方法是用水性笔画,钻石表面的小水珠能保持很长时间,而仿制品上的很短时间就散开。
仿制的伪品有3类:
①加了氧化铝的普通玻璃,因其折射率和色散提高,让人误认为钻石,但它的硬度低。
②用化学合成的蓝宝石和无色尖晶石仿制,硬度接近(稍低)钻石,但折射率和色散较低,并有双折射现象,在高倍放大镜下可见重影。
③用人造立方氧化锆仿制,硬度大,折射好,并如多数钻石一样有点黄。如无钻石探针,可应用上述方法鉴别。
此外,真品转动时戒面内部会反射出微弱的黄、蓝两色彩光,氧化锆伪品在转动时戒面内部会反射较多的彩光,其磨工远不如钻石,但戒面较规则,内部无任何缺陷。真钻石小于3毫米者琢型不太规则,内部有些瑕疵。
两种假钻石的识别
钻石是宝石之王,价值极高。因此,市场上出现许多假钻石,锆石便是其中之
一。锆石外观酷似钻石,其化学名称是氧化锆,是前苏联首先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故也称苏联钻,其硬度、密度、折光率、透明度和闪光程度都与钻石相差无几,而其色彩缤纷现象有时比钻石还强烈。另一种是天然锆石,其闪光程度和色彩也与钻石相似。它们的价值低微,与真钻石相差极大。
(1)天然锆石
天然锆石化学成分是ZrSiO
4,是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四方短柱形晶体,有红、橙、褐、绿、蓝、灰和无色等多种颜色。无色透明锆石外表酷似钻石,被称为宝石级锆石,有的国家称冒牌钻石、美国钻石,而美国则叫它曼谷钻石。其主要产地是泰国、斯里兰卡、坦桑尼亚、柬埔寨、美国和澳大利亚。我国也有较丰富的矿藏。
(2)人造锆石
锆的元素符号是Z
r,是一种银灰色有玻璃光泽的金属,经氧化而成氧化锆(ZrO2)。前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立方体的氧化锆,外观酷似钻石,即为人造锆石,亦称立方氧化或苏联钻。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量剧增,因价格低廉且酷似钻石真品而充斥国际市场。
立方氧化锆,无色透明,光泽很强,像钻石一样。它的色散很明显,比钻石色散还高,在戒面的底刻面上常见橙、红、绿色闪光,光彩夺目、柔和艳丽。因此。立方氧化锆具有钻石的光辉。如果在制造立方氧化锆晶体时加入相应的微量色素离子可获得橘红、玫瑰、黄、紫、绿等颜色品种。立方氧化锆的折射率比较大,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也相似于金刚石。因此磨出戒面,从外表上比较,立方氧化锆与钻石很难区别。但是,从其相对密度比钻石大,硬度比钻石低,就可以区别开来了。立方氧化锆比起钻石来,还有一个鉴定特征是在研磨时,因立方氧化锆的硬度小,腰围整齐均匀,可见磨盘留下的擦痕。用显微镜观察晶体内部,可见熔融时留下来的未完全熔化的面包屑状氧化锆粉末和少数气泡。立方氧化锆在荧光照射时无荧光,在X射线照射时透不过,而钻石在紫外线荧光下发浅天蓝色,在X射线下透明,很容易与立方氧化锆区别。
(3)锆石冒充钻石的手法
有的珠宝商故弄玄虚,常给锆石起一些怪异玄奥的名字,使顾客听不懂、看不懂、弄不清,以达到以假乱真、高价出售、捞取暴利的目的。例如:在标签上写“ZARGUN钻石”、“Zr”、“美国钻”、“曼谷钻”、“苏联钻”等等,让顾客以为是美国或泰国或前苏联产的钻石。其实,“”ZARGUN“是锆石的阿拉伯语名称,“Zr”是锆的化学元素符号,而美国钻、曼谷钻、苏联钻等等,在国际市场上都指的是宝石级锆石或立方氧化锆。
在西方国家珠宝店里。凡镶嵌立方氧化锆的饰品,都标明“人造宝石”或“CZ”的记号,其价格如小孩玩具一样便宜。精确鉴定这种假钻石,必须用热导仪进行检测。
鉴别钻石主要是用"导热仪(也叫钻石笔)"这主要是应用了钻石的热惰性是宝石中最高的,这一性质.此外,钻石中,多少有一点包体,比如石墨,尖晶石,石榴石等,但最常见的,还是黑色的石墨包体.油性试验:用一支油基墨水的特制笔或圆珠笔,在钻石的台面划一条线,则会留下一条不间断直线。而其他的仿制品不具有亲油性,在划线处留下断续的点线。水滴试验:在钻石上水珠将很长时间保持球形,而仿制品上的水滴则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散开。哈气试验:在钻石上哈口气,如钻石上的水气立即消失为真钻石;若水气在钻石上停留几秒钟后才消失则为假钻石。感觉试验:在室温下用舌头接触钻石及其仿制品时,钻石比仿制品要凉得多鉴定它有个非常简单的好办法,就是把它放在一张有线的纸上,倒放,台面向下,透过它能不能看到线,如果能就是仿钻了,天然钻石是看不到的.这个方法很简单的.不过我个人建议还是用"钻石笔(也叫导热仪)"来分辨,这样更简单科学.钻石应该有两个证书,一个是"宝玉石鉴定证书"另一个是"钻石分级证书"前者需要花费
20~50元,后者需要花费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