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的开历史,钻石是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2024-05-30 06:20:50

导读:钻石是怎么来的...下面是钻石的开历史,钻石是怎么来的的详细诠释。

钻石的开历史,钻石是怎么来的

钻石是怎么来的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其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一提到钻石,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南非。但是,最早发现钻石的国家并不是南非,而是印度。据著名印度史诗《玛哈帕腊达》中的记载,早在四千多年以前,人们就用钻石来装点他们的英雄(眼睛)。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时,钻石就已成为非常有价值的商品,同时也是权势、地位的象征。 据古罗马哲学家普林尼在《钻石之谷》的记载,公元前350年印度战争时,亚历山大大帝带领十万大军东征印度时,听说当地有一钻石谷,其内充满了钻石,只可惜这一山谷人烟稀少、悬崖峭壁,有成千上万的毒蛇盘据于谷底,并有无数的秃鹰在天空盘旋,似乎它们在守护这些钻石,使人们无法获取这笔财富。这时一个聪明之士想出一条妙计——将大块的鲜肉抛向山谷之中,钻石会粘在肉上,饥饿的秃鹰为了获得鲜美食物,会奋不顾身的飞向谷底,猎取食物,等这些秃鹰飞出山谷,等待在外面的士兵用箭射下可怜的秃鹰,最终获取钻石。 历史上钻石的真正繁荣时期是在1604年至1689年,一位名叫塔沃尼的法国人曾6次往返于印度与欧洲各王室之间,大量从事钻石的生意,为全球认识钻石、开采钻石和传播钻石知识起到了先导作用,并打开了欧洲与印度的钻石贸易通道。后人称之为“钻石之父”。 直至1730年前,印度是全球惟一出产钻石的国家。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巴西发现了钻石,经过一近一个半世纪的开采,巴西的钻石矿濒于穷尽。 在南非,一个牧羊童1867年捡到了一粒重21.5克拉的钻石,被一个白人商人买走。从此,大批欧洲采宝人蜂涌而至。1880年一个叫郎德的英国人在南非创办了戴比尔斯公司。到1899年,戴比尔斯公司就完全控制了世界大部分钻石市场。开创了现代钻石业的新纪元。钻石贸易占全球珠宝贸易额的80%以上。 从石头里钻出来的~ 在地球内部,碳元素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生成钻石。

钻石古代有没有

钻石之初--印度 钻石的历史起源于印度。 在十七世纪之前,虽然早期婆罗洲也产钻石,但由于产量极少,因此可以说印度是当时钻石的唯一产地。古印度人把钻石颜色分为四个等级,这是印度所特有的种姓制度,就是对印度人地位、身份所进行的一种划分:无色的钻石称作“婆罗门”;浅红色的钻石称作“刹帝利”;浅绿色的钻石称作“吠舍”;灰色的钻石称作“首陀罗”。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文献中已有关于钻石的描述和记载,考古研究发现印度人在公元前四世纪已用钻石作为工具,对其它宝石的珠子进行雕琢。当时的印度人已知道,当两颗钻石相互碰撞时,部分钻石会裂开甚至蹦掉,这是钻石辟开加工的开始。在印度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有“生世之谜”,传说钻石的前世是一位名叫巴拉的勇猛无比的国王,他不仅出生纯洁,其平生所作所为亦光明磊落,当他在上帝的祭坛上焚身后,他的骨头便变成了一颗颗钻石的种子,众神均前来劫夺,他们在匆忙逃走时从天上洒落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就是蕴藏在高山、森林、江河中的坚硬、透明的金刚石。意思就是说,中国在古代的时候是没有钻石的,要有也是在明清以后的事情了。 非常远古的时候,就有的矿物,只不过名字不叫钻石而已。

钻石古代有没有

有的 金刚之名,初见佛经,取义与金有关。《大藏法数》称:“跋折罗(梵语),华言金刚,此宝出于金中。“而金刚钻一名则见《明·一统志》。中国古代未听说产钻石,自汉以后,中国古书多有钻石的记载。《南史·西夷传》中说,呵罗单国(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于南北朝宋文帝无嘉七年(430年),遣使献“金刚指环”,可能是印度产物。 非常远古的时候,就有的矿物,只不过名字不叫钻石而已。 钻石之初--印度 钻石的历史起源于印度。 在十七世纪之前,虽然早期婆罗洲也产钻石,但由于产量极少,因此可以说印度是当时钻石的唯一产地。古印度人把钻石颜色分为四个等级,这是印度所特有的种姓制度,就是对印度人地位、身份所进行的一种划分:无色的钻石称作“婆罗门”;浅红色的钻石称作“刹帝利”;浅绿色的钻石称作“吠舍”;灰色的钻石称作“首陀罗”。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文献中已有关于钻石的描述和记载,考古研究发现印度人在公元前四世纪已用钻石作为工具,对其它宝石的珠子进行雕琢。当时的印度人已知道,当两颗钻石相互碰撞时,部分钻石会裂开甚至蹦掉,这是钻石辟开加工的开始。在印度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有“生世之谜”,传说钻石的前世是一位名叫巴拉的勇猛无比的国王,他不仅出生纯洁,其平生所作所为亦光明磊落,当他在上帝的祭坛上焚身后,他的骨头便变成了一颗颗钻石的种子,众神均前来劫夺,他们在匆忙逃走时从天上洒落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就是蕴藏在高山、森林、江河中的坚硬、透明的金刚石。意思就是说,中国在古代的时候是没有钻石的,要有也是在明清以后的事情了。 有只是不知道而已

钻石是什么提炼出来的?

金刚石是一种由天然地质作用形成的矿物晶体,不是从其他什么东西中“提炼出来”的。 据现代地质学的研究,至今知道金刚石只是赋存于两类岩石之中,一是金伯利岩,另一是钾镁煌斑岩。 要找到金刚石,首先要找到这两类岩体。我国山东蒙阴和辽宁瓦房店的金刚石矿,都是先找到了金伯利岩才确定其为金刚石矿的。金刚石的化学成分是碳(C),是属等轴晶系的晶体,常见的晶形有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等。达到宝石级的金刚石(即可以用来加工成首饰的金刚石),才是钻石。所以,钻石一定是金刚石,而金刚石则不一定都是钻石。也就是说,钻石是从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中开采出来的达到宝石级的金刚石,经过切磨成型、再经抛光而成。 金刚石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世界钻石之父是谁?

钻石之父:达文尼 达文尼1605年出生于巴黎,父亲为新教徒,他自幼喜爱地理和旅游,22岁时便游遍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在1631年至1633年短短三年时间,他曾六次东航至印度等地。他是最早观察记录印度这一古老钻石开发地的欧洲人,并记录下了他在航海途中所经历的惊险刺激及海盗与强盗的争战。在1676年他出版了“达文尼六航记”,其大部分内容都涉及钻石,备受欢迎,并先后译成了英文和德文及意大利文。 达文尼是历史上最早跨大洲经纪珠宝的商人,更重要的是他为全球认识钻石、开采钻石和传播钻石知识起到了先导作用,并打开了欧洲与印度的钻石贸易通道,因此,被称为现代钻石之父。 钻石真正开始繁荣初期是在1604-1689年,当时法国人塔沃尼曾六次返于印度与欧洲各王水室之间,从事大量的钻石买卖生意,将印度出产的钻石在欧洲皇家贵族中进行宣传,傅得皇室成员的喜爱.当叶流行”刻字戒指”就是用钻石戒指上的钻石在玻璃上刻字,来显示钻石的坚硬.塔沃尼在推动钻石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被后人称其钻石之父.

中国最大的钻石最早发现在哪里?

我国最早的钻石开采地湖南沅水地区 清朝道光年间(1820-1850)湖南西部农民在沅水流域淘金时先后在桃源、常德、黔阳一带发现钻石,当时钻石主要用作补瓷器用的钻头。 湖南省于1952年成立金刚石找矿勘探队,1958年在湖南常德建立中国第一家金刚石开采企业601矿。湖南金刚石储量、产量都不大,年产量2-3万克拉,最高达5万克拉,宝石级占60-80%,发现最大钻石重6 2。10克拉,1992年销往国外。 9、我国大钻石的产地山东 1936年1月在山东郯城金鸡岭发现重281.25克拉黄金色大钻,命名"金鸡钻石",抗日战争时期下落不明。1977年12月在山东临沐县常林村发现重157.786克拉,淡黄色钻石,命名"常林钻石"现存中国人民银行。1981年8月在山东郯城陈埠发现重124.27克拉钻石,命名"陈埠一号"。1983年11月在山东蒙阴发现重119.01克拉钻石,命名"蒙山一号"。 10、我国最大的钻石矿,辽宁瓦房店 1971年地质工作者在辽宁南部复县瓦房店的岚崮山发现天然钻石原生矿。在我国是发现最晚,储量最大的钻石产地,该矿于1990年10月24日建成投产,钻石储量占当时全国已探明储量的50%以上。产出的金刚石有70%左右达到宝石级。 目前成立"瓦房店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年产量几万克拉,并开采出大颗粒金刚石。岚崮一号,重60.15克拉,岚崮二号,重38.26克拉,岚崮三号,重37.97克拉。 河南长宁96O克拉由农民发现 楼上说的非常详细,补充一点:山东产地几颗大钻石都离不开一个名字“803”,她和常德的60 1,蒙阴的70 1,都隶属于当时的国家建材部,正处级单位,全称是国家建材部第803矿,交地方后更名为山东郯城金钢石矿,正位于陈埠以北,金鸡岭以南,常林以西。77年的常林钻石和81年的陈埠钻石,该矿均作为代表国家的第一个接收单位,因为当时这里有非常精密的称重、检测仪器和专业存储保险柜,钻石交来后的初步称重、评级也是在这里完成的,钻石上交北京也是由该矿专业人员陪同前往。其实陈埠钻石就是该矿的工人在手选(金钢石开采的一道工序,以有经验的师傅以眼看手摸的形式初选,后面再上仪器)时发现的,但钻石的命名当时是不以企业或个人的名义,所以用了当时矿区所在的郯城县沙墩公社陈埠村的名字来命名了。 上世纪30年代发现的钻石最大的不知道

爱情和钻石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20世纪最经典的广告语将钻石的深刻含义得到了完美诠释。   钻石的历史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后来为什么又与爱情息息相关,是谁缔造了钻石的第二生命?为此我们专访了SJONO|世纪缘钻石博物馆馆长Mark先生,一切谜底将从此刻揭开!   钻石“第二生命”缔造者——DTC   钻石英文名Diamon d,源于古希腊语“adamas”,即“不可征服”的意思。希腊人认为钻石是天神滴落在凡间的眼泪,罗马人则相信她是星星坠落时遗下的碎片。传说,爱神丘比特的箭尖正是因为镶嵌了钻石,才会拥有如此神奇的魔力。   历史上,钻石最早只为皇室贵族所专有,象征着权力、金钱、名誉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古代帝王们相信,在战场上佩带一颗钻石可以使他们毫发无损。1477年,奥地利马克西米连大公向勃艮地玛丽公主献上了史上第一枚结婚钻戒作为爱和承诺的誓约,这一浪漫的创举后来被广泛流传下来。直到19世纪中叶由一家欧洲不起眼的钻石开采公司将这一传统得以发展普及,用一句经典的广告语将钻石与爱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传承至今。自那一刻起钻石的第二生命——爱情,从此诞生。而那一句传承经典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它的缔造者即是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与销售企业戴比尔斯(TheDeBeersGroup)旗下的国际钻石商贸公司,简称DT C。   据世界领先的企业级钻石博物馆——SJONO|世纪缘钻石博物馆馆长Mark馆长介绍:“馆内至今仍珍藏着由DTC提供的第一颗婚戒的复制品以及DTC早期的广告宣传海报,让参观的人们充分了解了赋予钻石第二生命的使者——DT C。”   DTC钻石文化渗透中国   DTC通过其覆盖全球的钻石推广中心及钻石咨询中心网络,分别在世界34个主要国家设立钻石推广机构,使用21种语言在全球推广钻石文化。为珠宝业界和传播媒介提供协助与专业意见。帮助消费者认识钻石,引领国际钻饰潮流。而在这其中DTC钻石文化的推广在中国的发展更为引人注目。   说到DTC在中国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到与之密切合作多年的SJONO|世纪缘钻石推广机构,据国家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1990年登陆中国以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与SJONO|世纪缘钻石机构的合作与发展,联手连续几年在全国各大城市做珠宝巡回展览,让国人充分领略了国际钻石文化和钻饰最新潮流。”做了多年某著名珠宝行业杂志尹主编这样说道:“SJONO|世纪缘优质切工钻石能在中国得到顺利的推广与发展离不开DTC的大力的支持,不管是在钻石文化理念上还是技术支持上DTC都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帮助。”DTC仍将继续带着它的那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经典的广告语完成在中国钻石文化的推广与发展使命而继续前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爱情能永恒。 然而钻石象征着永恒。 钻石象征的永恒.爱的人当然也想永恒了.估计是这吧.

有关钻石的基本知识

1)化学成分: C。常含有C r、M n、T i、M g、A l、C a、S i、 N、B等。 ?(2)颜色:常见的为浅黄色、浅黄褐色、浅黄绿色、褐色,无色(浅黄白、白、优白)占有一定数量,玫瑰色、粉红色、浅蓝色、绿色、黑色、茶色十分稀少。根据颜色,将钻石分为二大系列:无色-浅黄色系列和彩色系列。对于无色-浅黄色系列的钻石,不象彩色宝石那样以颜色为美,而是以无色为美。完全无色透明是该系列钻石所追求的一种最完美的境界。任何浅黄、淡褐、微灰等色调的存在都会降低钻石的价值。这主要是由于钻石内部含少量的氮造成的。无色-浅黄色钻石产量最大,是市场上占主要地位的品种。彩色系列的钻石也称花色钻石系列,它包括黄色、褐色、红色、粉红色、蓝色、绿色和紫罗兰色等,该系列钻石品种产量很低,市场上非常罕见,主要产在澳大利亚。它每年只推出极少量的彩钻上市,其中珍贵的品种为粉红色、蓝色、威士忌黄色和绿色,象以前我所讲的世界著名的“希望"钻石就是蓝色的。彩色钻石价格极其昂贵. ?(3)透明度:无色及浅色金刚石均成透明状,在无色中的白、优白金刚石测定透过率达95%以上,深色金刚石及具毛玻璃蚀象的透明度减弱呈现半透明状,当金刚石中包体含量增加亦影响透明度。 ?(4)硬度:摩氏硬度 10,新摩氏硬度 15,显微硬度10000kg/mm 2,显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刚玉高150倍。金刚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八面体晶面硬度大于菱形十二面体晶面硬度,菱形十二面体晶面硬度大于六面体晶面硬度。 ?(5)密度:金刚石密度与金刚石晶体中的包含物密切相关,无色透明质纯的金刚石密度为3.52g/cm 3,当具有包含物时密度为3.4 4~3.53g/cm 3。 ?(6)偏光性:绝大多数金刚石在偏光下显示非均性,金刚石属等轴晶系矿物,理论上应为均质性,但由金刚石形成于压力变化的地质体中,由于应力作用使金刚石晶体内结构产生局部错位,因而显示不均匀的非均质性,表现在消光上的不一致性,干涉色很低的一级灰色,极少数还可测得一轴晶干涉图像。 ?(7)折射率(N):2.4493(λ436μm)、2.4354(λ486μm)、2.4237(λ546μm)、2.4176(λ589μm)、2.4103(λ656μm)。     (8)反射率(R):油浸下5.308%,空气中17.29%。     (9)亲油疏水性:金刚石是一种亲油疏水性矿物,在晶体表面擦上油质后可见晕色,在晶面上滴上油珠立即扩散,而滴上水珠则不扩散,因此在选矿中利用油选可将金刚石分离出来。用钢笔沾一点油性墨水在钻石表面划一道线,然后用放大镜分细观看,可以看到这条线是一条均匀连续的细线,如果不是钻石,看到的将是一条点状的断断续续的细线。这是因为钻石比较容易粘上油脂。     (10)电磁性:金刚石为无磁性重部分矿物(p>2.9)因此在选矿中不能采用电磁选(中磁性、弱磁性)方法。     (11)导电性:绝大多数金刚石是电介质,电阻率:5×104Ω.c m,Ⅰ型及Ⅱ型(Ⅱa)金刚石为绝缘体,比电阻>1016Ω.c m,I型(Hb)金刚石为P型半导体,比电阻 10~103Ω.c m,温度上升到600℃或下降到-150℃时,电阻提高。     (12)刚度、强度:金刚石具有极大的弹性模量,是自然界最高的磨削材料,弹性模量达90000kg/m m。摩擦系数小,有极高的抗磨能力,因此在金刚石选矿中利用这一特性,采用球磨机、锥形磨矿机来分离金刚石。但金刚石极脆,不能承受正向的外力撞击。     (13)熔点:金刚石熔点达4000℃,在空气中燃烧温度为850~1000℃,在纯氧中7 20~800℃燃烧,金刚石发出浅蓝色火焰,并转化成二氧化碳。 ?(14)发光性:在X射线下金刚石产生天蓝色、浅绿色荧光,在长波、短波紫外线下产生浅黄、天蓝荧光,但有相当一部分不发光。有的在日光下曝晒后发浅蓝色磷光。阴极射线下显蓝、绿荧光。不同钻石的荧光在颜色、强弱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别,所以成包的钻石在初步鉴定时,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把成包钻石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如果荧光强弱、颜色各不相同,那么就是真钻石,如果颜色强弱均 一,则极有可能是钻石的仿制品。荧光可以提高浅黄系列钻石的颜色级别,因为蓝色加黄色就近于无色了,所以在正规的钻石分级证书中,一般都有荧光级别这一项。     (15)光泽:属标准金刚光泽,由于熔蚀作用及毛玻璃蚀象等可出现油脂光泽或光泽减弱。     (16)色散:金刚石色散为0.04 4。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具备一定的入射角度在钻石表面产生分解的光谱色,俗称火彩(影响钻石火彩强弱还与体色、净度、刻面角度等有关)。     (17)热导性:金刚石热导性好,热导率高达669.8 9~2009.66W/(m·℃),其中Ⅱ型(Ⅱa)金刚石热导性极好,在液氮温度下为铜的2.5倍,在室温下为铜的5倍。钻石在非金属矿物中热导率最高,根据这个性质,人们研究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鉴定钻石的工具,就是大家常说的热导仪,把热导仪的金属探针压在钻石的表面,热导仪发出鸣叫声,就可以确认是钻石了。     (18)热膨胀:热膨胀系数小。     (19)解理:|111|中等,|110|不完全。     (20)断口:见壳状。     (21)化学稳定性: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酸、碱中均不分解,在熔融的硝酸钠、硝酸钾、碳酸钠中溶解。 钻石简介   1.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 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 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化学成份有99.98%的碳。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2.钻石的摩氏硬度: 10,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但千万别认为钻石硬度高,就永不破损。其实钻石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   3.钻石是依据其原石的外形,来切割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钻石。其中,受大家欢迎的八种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榄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型及绿柱石形。圆钻,是最常见的形状。   4.钻石属天然矿物。钻石的主要产地是澳大利亚、南非、印度;而美国、印度,以色列、比利时则是钻石加工切割的基地。尤其比利时,是全球公认的雕琢钻石贸易中心。 钻石的化学成成份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 17,色散中等,为0.04 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 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0.060)、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 形成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藏宝图钻石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钻石是石头做的吗?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 是啊,名字叫金刚石. 众所周知,钻石以其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和坚硬无比的优秀品质被人们视作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品种,被誉为“宝石之王”。但若问您钻石是什么?也许并不能马上回答出来。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但有时人们对二者并不加细分。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C)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也是最昂贵的物质和财富。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在此之前,伴随它的只是神话般的传说,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同时又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如今,钻石再也不是那么神秘莫测,更不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它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今天人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