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内部是怎样的,钻石内部特征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5-27 23:51:05

导读:目录简介质量单位化学成分形成原理产地分布世界钻石资源与产地出产钻石的国家出产最好钻石的国家钻石产地的变迁世界上第一座钻石矿南非的钻石矿最大单粒钻石产地中国钻石资源与产地评价与选购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下面是钻石内部是怎样的,钻石内部特征有哪些的详细诠释。

钻石内部是怎样的,钻石内部特征有哪些

钻石内部特征有哪些

(1)晶体(Crystal)晶体是指钻石内所有具有明显的三维几何形态的矿物晶体.晶体又可分为无色的或浅色的包裹体及深色的或黑色的包裹体.它的种类繁多(据统计有20多种),形态各异,是钻石中最普遍的内含物,在众多的晶体包裹体中,小钻石出现的几率最多,其次可见橄榄石和石榴石.它们常被小羽毛状裂隙环绕.或单独出现,或成群分布,可大亦可小.晶体的出现,意味着钻石的净度等级一般不会高于VS级.除非晶体很大,否则也不会对钻石的美观及耐久性造成影响.   (2)点状物(Pinponit)或称针尖,钻石内部极小的天然包裹物.有无色和深色之分,单一或成群分布,它对净度级别的影响不大.   (3)云状物(Cloud)钻石中朦胧状或乳状无清晰边界的包裹物,可能是由许多极细小的点状物组成,也可能由结构位错引起.云状物常依钻石的对称轴分布(与钻石的成长历史有关),有时在白色的云雾里还可出现一些黑色的大小不等的点状物.云雾有时清淡,分布在小的区域内,对净度的影响不大;有时浓重,散布在整个钻石中,不但降低了钻石的净度和透明度,而且也影响了钻石的美观.   (4)羽状纹(Feather)钻石内由于解理或张力所造成的裂隙,形似羽毛状.若羽状纹相对较大,则可称之为"裂纹".羽状纹易沿钻石的四组八面体方向裂开,分裂面平坦、光滑.若沿任意方向破裂,其破裂面多成阶梯状.羽状纹对净度的影响明显,通常易于观察到.个别情况下,有些细小的羽状纹单独出现,且破裂面与钻石的小刻画垂直时,观察起来较困难,应特别仔细寻找,以免疏漏而造成结论上的错误.   (5)须状腰(Bearding)存在于腰部的须状微裂纹深入内部的部分,形似老人的胡须.它是由于过激的粗磨造成的.粗糙腰围与其成因相似,但粗糙腰棱有砂粒感,常伴有很小的缺口.   (6)内部纹理(InternalGraining)钻石内部因原子排列不规则所造成的生长痕迹,如双晶纹、生长纹等.纹理可多可少、可粗可细、可平行也可相交.纹理看上去多为白色的细线,有时可反光形成彩色条纹,它对净度的影响程度不等.若纹理密集地出现在整个钻石内部时,可降低钻石的透明度,使钻石看上去有朦胧感.   (7)双晶中心(TwinningCenter)结晶构造发生错动的中心点,常伴生有点状物.   (8)内凹原晶面(SunkenNatural)从表面凹入钻石内部的原始晶面.多出现于钻石的腰围,也可出现于其他部位.理论上深凹的锯齿状或三角状的天然晶面经重新打磨可以去除,但会造成质量上的损失,因此它会降低钻石的净度等级.   (9)激光痕(LaserDrillmark)用激光束及化学药品去除钻石内部深色包裹物时留下的痕迹.管状或漏斗状称为激光孑L.常被高折射率玻璃充填.   (10)吉痕(Bruise)钻石表面受外力撞击形成的根部伸入到钻石内部的痕迹.击伤痕通常为白色,具一定的几何形态,尺寸可大可小.   (11)破口(Chip)腰部边缘破损的小口,多呈"V¨字形.   (12)坑或洞(Cavity)是钻石中较严重地从外部深入到内部的特征.它们可能是由于解理崩落了小块钻石所致,也可能是钻石在抛光时造成表面的包裹体脱落而产生的坑或洞.

钻石的内部结构

要了解钻石切工的好坏,首先要知道的就是钻石结构图。每一颗钻石都由三个基本部份组成,冠部、腰部、底部。    冠部(crown):冠部是钻石腰部以上的梯形部份。冠部的作用,是分散进入钻石内的光线。当光线射入钻石内部会使钻石更明亮,使钻石看上去象五彩缤纷的火焰。    腰部(girdle):腰部是环绕钻石最宽的部份,薄薄的一圈;若从钻石的侧面观察,腰围成一条线。腰部的作用,是保护钻石的边缘,防止钻石破裂,并作为宝石镶嵌的边缘。    底部(pavilion):也叫亭部,钻石腰部以下三角形的部份。钻石底部的作用,使通过冠部进入钻石的光线反射到你的眼睛。 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天然组成的宝石~!~

哪里有钻石的内部结构图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金刚石的内部机构图如下: 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钻石在天然矿物中的硬度最高,其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源于古希腊语Adaman 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要了解钻石切工的好坏,首先要知道的就是钻石结构图。每一颗钻石都由三个基本部份组成,冠部、腰部、底部。    冠部(crown):冠部是钻石腰部以上的梯形部份。冠部的作用,是分散进入钻石内的光线。当光线射入钻石内部会使钻石更明亮,使钻石看上去象五彩缤纷的火焰。    腰部(girdle):腰部是环绕钻石最宽的部份,薄薄的一圈;若从钻石的侧面观察,腰围成一条线。腰部的作用,是保护钻石的边缘,防止钻石破裂,并作为宝石镶嵌的边缘。    底部(pavilion):也叫亭部,钻石腰部以下三角形的部份。钻石底部的作用,使通过冠部进入钻石的光线反射到你的眼睛。

装饰衣服的钻石的内部结构是什么?

是水钻啊,其主要成分是水晶玻璃,是将人造水晶玻璃切割成钻石刻面得到的一种饰品辅件 洗衣服的时候,将有钻石的一面翻过来,里外反洗。如果有掉落的钻石最好是拿胶棒来粘,不是普通的胶棒,是专业的电熔胶棒,需要到五金店购买电棒枪和胶棒两样物品。

钻石的内部特征称为什么

A:内含物 选择钻石饰品,最重要的是了解钻石的品质,品质的好坏决定了钻石价值的高低,同一重量的钻石,颜色越白,净度越高,切工越完美,它的价值就越高。具体通过由世界上举足轻重的钻石供应商戴比尔斯(debeers)提供的一套简易、实用的衡量标准(4c标准)进行区别: 1、克拉重量(carat):大钻稀贵小钻璀璨 钻石重量以克拉(又称卡)计算,1克拉=200毫克=0.2克,一克拉分为一百分,每一份称一分,0.75克拉又称75分,0.02克拉为2分。在其他条件近视的情况下,随着钻石重量的增大,其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长;重量相同的钻石,会因色泽、净度、切工的不同而价值相差甚远。 2、净度(clarity):晶莹剔透纯美难求 钻石结晶于地球深处地幔岩浆之中,环境复杂,成分多样,温度压力极高,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其内部难免含有各种杂质或存在瑕疵,这些内含物的颜色、多少、大小、位置分布对钻石净度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使用10倍放大镜对钻石内部、表面瑕疵及其对光彩影响程度将未镶嵌钻石的净度级别细分为l c、vvs 1、vvs 2、vs 1、vs 2、si 1、si 2、i 1、i 2、i3共10个级别。已镶嵌钻石划分为极好、很好、好、较好,一般5个级别。 钻石的洁净度是依钻石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的结果为依据。它包括两个方面,即宝石内部原有的缺陷及加工过程中对钻石表面造成的破坏。净度可分为如下六级: 完全洁净级(flawless),简称f l。钻石内外无任何缺陷。有些小毛病也可列入fl级。此级可容许在亭部有多余的小刻面,但小刻面从台面上看不到;可见到天然原生小晶面或解理面,其大小不超过腰围的宽度,或者没有使腰部不圆;内部有极微细小点,既然无色又不影响透视。 内部洁净级(internallyflawless),简称i f。内部无任何瑕疵,表面有一点瑕疵。 非常非常细微的内部瑕疵级(veryveryslightincluded),有极微小的瑕疵,只有从亭部可以观察到或表面有很小的瑕疵,vvs1或vvs2的区别在于vvs2有极小的绵装点及小毛茬等(基本上内部没有什么缺陷)。 很轻微的瑕疵级(veryslightlyincluded),简称vs1或vs 2。可以看到非常微小的瑕疵,能看清大小及位置。vs1及vs2的区别在于vs2可能有微小的绵状物及毛茬。 轻微瑕疵级(slightlyincluded),简称si1及si 2。可明显地看到瑕疵,瑕疵可能在台面中心位置,特别是vs 2,非常容易见到。 不洁净级(inperfect),简称i 1、i 2、i 3。可以明显地看到瑕疵,有时也能清楚地看到明显的解理。 国际上对钻石洁净度有统一的符号,一般都标在鉴定证书钻石形态图的相应位置上。 3、色泽(colour):无色高雅异彩罕见 钻石有多种天然色泽,由珍贵的无色(切割后白色),罕见的浅蓝、粉红到常见的微黄不等,越是透明无色,白光越是能穿透,经折射和色散后更是缤纷多彩,钻石色泽分级上在专业实验室的分级环境中,由技术人员将待分级钻石与标准色泽比色石反复对比面确定;最白的钻石为d级(既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钻石色泽共分为11级别,依次分别为: d、 e、 f、 g、 h、 i、 k、 l、 m、 n。 色泽度是判别钻石成色的指标。 光线穿过钻石的刻面会发生耀眼的反射,可见光被分解为可被肉眼所见的一组彩光,闪闪发光,这种现象被称为"火彩""。无色钻石的"火彩"最为耀眼,具有最高的色度。如果白钻有一点颜色,那么通过钻石的彩光会因为这种颜色而降低。钻石的色泽度会因此而降低。因此,无色意味着钻石拥有最高的色度(除了异形彩钻)。处于g-i级别的钻石,通常没有明显色泽,在肉眼看来几乎为无色,荧光反应适中,这些钻石具有良好的价值。 目前,由gia最先采用的用来评定钻石成色的字母评定方法,被大多数国际评级实验室采用"d"代表了最高级别,表明钻石"无色","火彩"强烈。ags采用了数字化的评级方法,从0- 10,每0.5分代表一个级别,共有21个级别。0表示:"稀少,最理想"10表示"普通"。 荧光反应是钻石处于紫外线下所表现的一种特征。某些钻石经紫外线直接照射发出神秘的微蓝色,尽管钻石的"荧光反应"现象会出现在宝石专家的验级报告中,它却很少影响到钻石的成色和价值。只要荧光反应没有影响到钻石的闪耀度和美感,一点点的荧光反应是可以被接受的。然而是否购买有荧光反应的钻石取决于个人的喜好。 ag s、gi a、egl和igi等着名实验室将荧光反应分为显着、很强、强、中度、微弱、轻微和无、根据gia的统计,50%钻石的荧光反应在特殊的光源下都是可视的,除"强"和"很强"程度外,所有程度的荧光反应,只有训练有素的宝石专家才能检测出其程度。据估计,市场上少于2%的钻石具有足以降低其闪耀度的强荧光反应。强荧光反应的无色钻石是不受欢迎的,因为其会降低钻石的闪耀度,从而使钻石显得死板。 4、切工(cut):精工雕琢光芒尽显 钻石的璀璨光辉归功与其独特的高折射率和高色散性能,然而,未经切磨的金刚也只不过相貌平平,只有通过准确计算、精心设计和完美切割抛磨,使光线充分析出顶面才能美钻光芒尽显,钻石是最硬的物质,无坚可催,永不磨损,一经切磨使光辉永恒;辨别切工优劣的方法:拿起钻石,凝视跳动在顶面的光芒,车工精美的钻石辉煌眩目,不会因镶嵌或款式不同而华彩隐没,很简单的,车工的级别分为:很好,好,一般。

钻石中的碳原子结构是怎样的

钻石的成分是碳。其碳12原子的结构特征是每个碳原子都有四个共价键,C原子间等间距排列,C-C键长为0.154n m,原子间结构牢固,组成具有四个角相等的正四面体,形成一个钻石晶胞。同时,四个角又是其它四面体晶胞的一部分。由四面体组成的钻石,常见有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晶体。--引自百度百科 钻石是自然界天然物质中最硬的宝石钻石和金刚石的成分极度相似,但是碳分子的排布结构有不同之处。钻石之所以有如此良好的性,就是因为有独特的碳分子排布结构,而且钻石内部还包含比较多的微量元素,这是钻石颜色丰富多彩的主要原因。钻石内部碳分子是一种晶体结构,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韧度。 钻石内部C-C原子间间距短,共价键力强。共价键是连接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连接键,共价键能力强弱决定了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共价键越短,共价键强度越大,钻石内部碳分子与碳分子之间的距离很短,所以有很高的硬度。共价键这个化学定义,在初中课本中就可以找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一翻初中课本。 钻石晶体表面还有一些未占用的共价键,可以与其他气体分子结合在一起,所以钻石表面吸油性的把水和油的在钻石表面会呈现水滴状,不会在表面逗留,这是鉴定钻石真假的重要特征。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什么是钻石内含物

钻石内含物是钻石内部天然的成分包括云状物、针状物、羽裂纹等等会影响钻石净度和颜色分级 钻石的内含物也可以叫钻石中的包裹体。包裹体在钻石内部的一些独立的矿物,在钻石中的位置很随机,有些是在钻石晶体的内部,有些表露出表面,包裹体——“客”,钻石——“宿主”。常见形态:晶体、针尖、云雾、生长线、羽状体等(有黑色有白色)。是钻石4c分级中净度级别的主要依据。   补充: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c)元素构成,具有立方结构的天然白色晶体。钻石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同时又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现在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也有人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钻石是什么成分构成的?

金刚石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钻石是它的俗称),它是一种由纯碳组成的矿物。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因此也就具有了许多重要的工业用途,如精细研磨材料、高硬切割工具、各类钻头、拉丝模。金刚石还被作为很多精密仪器的部件。金刚石有各种颜色,从无色到黑色都有。它们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多数金刚石大多带些黄色。金刚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强,这就是金刚石为什么会反射出五彩缤纷闪光的原因。 天然钻石生成於地表下120-200公里,其形成年代通常为24至32亿年前之间,但也有短至6千万年者。 在过去的传说中,认为当天上打雷时,地下就会长出钻石,但神话虽美,其实却不然;钻石原来产自一种角砾云母橄榄岩中,是一种超美铁的火成岩,主要的矿物是橄榄石和金云母,因其晶体之完整与均质之形貌还有内部的构成,一般皆认为是由液态形成。 因钻石本身是一种纯净或近乎纯净的碳化物,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故一般认为其生成於地表下120-200公里,大陆地壳下的软流圈;而后随着地壳变动,随着火山爆发活动送至地表。抵达地表之后,部份钻石又落回火山熔岩脉中,称为Pipes管状矿;其它钻石则受风化侵蚀流入河中,於壶洞和漩涡处形成Alluvialdeposits冲积层矿。 天然钻石的形成年代通常为24至32亿年前之间,但也有短至6千万年者。这些地底深处的钻石有时会随深处熔岩的上升而带至地表。这种深层熔岩凝固时形成上大下小喇叭状的岩柱。这种含钻石的岩柱的矿物成分很特别,只有高压下才生成的石榴子石,称为"Kimberlite"。 Kimberlite只生成於古老稳定的地壳中,全世界只有在特定的区域内才能看到这种深层岩柱的露头。(如印度、巴西、南非、萨伊、俄罗斯、.天然钻石生成於地表下120-200公里,其形成年代通常为24至32亿年前之间,但也有短至6千万年者。 在过去的传说中,认为当天上打雷时,地下就会长出钻石,但神话虽美,其实却不然;钻石原来产自一种角砾云母橄榄岩中,是一种超美铁的火成岩,主要的矿物是橄榄石和金云母,因其晶体之完整与均质之形貌还有内部的构成,一般皆认为是由液态形成。 因钻石本身是一种纯净或近乎纯净的碳化物,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故一般认为其生成於地表下120-200公里,大陆地壳下的软流圈;而后随着地壳变动,随着火山爆发活动送至地表。抵达地表之后,部份钻石又落回火山熔岩脉中,称为Pipes管状矿;其它钻石则受风化侵蚀流入河中,於壶洞和漩涡处形成Alluvialdeposits冲积层矿。 天然钻石的形成年代通常为24至32亿年前之间,但也有短至6千万年者。这些地底深处的钻石有时会随深处熔岩的上升而带至地表。这种深层熔岩凝固时形成上大下小喇叭状的岩柱。这种含钻石的岩柱的矿物成分很特别,只有高压下才生成的石榴子石,称为"Kimberlite"。 Kimberlite只生成於古老稳定的地壳中,全世界只有在特定的区域内才能看到这种深层岩柱的露头。(如印度、巴西、南非、萨伊、俄罗斯、中国及澳洲)。Kimberlite的露头风化后,钻石会被雨水冲刷而沈积在河床内。山洪爆发后这些钻石也会被河水冲到河口而混在岸边沙滩内,最早被发现的钻石就是这类漂积的钻石。 Kimberlite(译名为金伯利岩),为过去高温高压下所形成之矿物聚合体。 钻石大部份无色,有色钻石则包括有绿、蓝、大红、粉红、橙、黄、啡、黑色等;其中以红色及粉红色价格较贵,绿色及蓝色则十分罕见!钻石的摩氏硬度: 10,在天然矿物为最高硬度,化学成份:9.98%碳;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 钻石的母床Kimberlit e,学名为"角砾云母橄榄岩",为过去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形成矿物的聚合体,常被发现在河床沉积。现在钻石的来源差不多都是从Kimberlite中采出,它的成份为石榴子石及橄榄岩,呈火山筒产状,可能代表地函上部的物质。 然而,Kimberlite内所含的钻石量也很稀少,通常要压碎五公吨以上的原石,才能找到一克拉(1/5克)的钻石。而且大部分钻石的品质不佳,只能成为工业用磨料。能用做宝石的钻石不及钻石原石的1/ 7。 金刚石.C的一种单质

钻石是由什么组成的?

通常指宝石级金刚石,尤指琢型宝石级金刚石,其实,钻石和金刚石在国外并无这种用词的区分,英文中均使用同一个词汇“diamond”,但国内则常把“金刚石”一词用于矿物学领域,钻石一词用于宝石学领域。但也不尽然,如“工业钻石”虽然不属于宝石学领域,只是人们已习惯于这样称呼,故在本词条中也采用之。②宝石级钻石以无色透明为上品,但常见的多为略带微黄色调者。黄色调或褐色调愈深,品级也愈低。有一种无色透明中带一点蓝色的被称作“水火色”,却是佳品。而带深蓝、深黑、深金黄和红色、绿色者,更是少见的珍品,被称为“艳钻”或“奇珍钻石”,同一矿区的钻石带有相似的“色素”特征,以致有经验的人常可凭此认出钻石的产地。最早发明标准圆形明亮式切割的是在1914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钻石切割师托考夫斯基发明。判别钻石的标准被称为4 C,分别是净度、颜色、切工、克拉重量。其中净度是指钻石的内含物,而不应称为瑕疵。内含物的存在正说明了钻石的天然性。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这种包裹体状的内含物越少越好,所以就有了净度的分级。即:L C、VV S、V S、S I、P级。过去人们不会琢磨钻石,只能用钻石原石作为饰品,金刚石晶体真正成为钻石,变为首饰的时代,大约在1450年。当时琢磨钻石只有17个面,1558年--1603年当政的英国女王佩戴的钻石戒,只是一个八面体钻石晶体,磨掉了一个顶尖作为戒面的。直到1919年一位住在美国的波兰人名叫塔克瓦斯墓(Tolkowsky),设计出58个翻面的钻石切割工艺,至今仍在采用,这个切工是根据钻石的折光率系数等因素而精确计算出来的,不能任意改变,否则磨出的钻石将无光彩或漏光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在此之前,伴随它的只是神话般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的传说,同时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如今,钻石不再神秘莫测,更不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它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今天人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目录简介质量单位化学成分形成原理产地分布世界钻石资源与产地出产钻石的国家出产最好钻石的国家钻石产地的变迁世界上第一座钻石矿南非的钻石矿最大单粒钻石产地中国钻石资源与产地评价与选购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克拉重量(Carat)切工(Cut)鉴定硬度检验导热性试验观察反射光看生长点同类化学成分测验人造氧化锆仿制鉴定机构IGI认证GIA认证HRD认证其他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结晶习性颜色表面以及内部纹理放大观察可见光吸收光谱紫外荧光阴极发光仪红外光谱导电性其他假钻石玻璃人造尖晶石水晶和托帕石人造蓝宝石锆石铌酸锂钛酸锶钇铝石榴石(YAG)立方氧化锆莫桑石保养有关钻石的误区买钻石为了保值钻石的璀璨来自其色度买钻石一定要买VS高净度的I色度的钻石最漂亮钻石的辐射切割劈割锯切成型起瓣、抛光钻石与爱情钻石恒永久,一颗永远留昂贵的原因钻石固有的内在魅力品质钻石文化源远流长钻石矿床探寻艰难,耗资巨大开采的规模浩大、难度极高钻石加工程序复杂,工时量大到消费者手中,一颗钻石的经历繁多世界最昂贵的钻石亮相拍卖行历史上最大钻石克利兰钻世界上最名贵的10颗钻石伟大的非洲之星光之山钻石艾克沙修钻石大莫卧儿钻石神像之眼钻石摄政王钻石奥尔洛夫钻石蓝色希望钻石仙希钻石泰勒·伯顿钻石世界最大的10颗钻石库利南布拉岗扎一颗未予命名的大钻石尤里卡塞拉里昂之星科尔德曼.德迪奥斯库稀努尔大莫卧儿沃耶河金色纪念币历史渊源“火钻”缘出“火水”里从印度兜转到荷兰世界头号钻石“库利南”此石因何谓之“钻”金刚石钩挂“兰学”简介质量单位化学成分形成原理产地分布世界钻石资源与产地出产钻石的国家出产最好钻石的国家钻石产地的变迁世界上第一座钻石矿南非的钻石矿最大单粒钻石产地中国钻石资源与产地评价与选购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克拉重量(Carat)切工(Cut)鉴定硬度检验导热性试验观察反射光看生长点同类化学成分测验人造氧化锆仿制鉴定机构IGI认证GIA认证HRD认证其他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结晶习性颜色表面以及内部纹理放大观察可见光吸收光谱紫外荧光阴极发光仪红外光谱导电性其他假钻石玻璃人造尖晶石水晶和托帕石人造蓝宝石锆石铌酸锂钛酸锶钇铝石榴石(YAG)立方氧化锆莫桑石保养有关钻石的误区买钻石为了保值钻石的璀璨来自其色度买钻石一定要买VS高净度的I色度的钻石最漂亮钻石的辐射切割劈割锯切成型起瓣、抛光钻石与爱情钻石恒永久,一颗永远留昂贵的原因钻石固有的内在魅力品质钻石文化源远流长钻石矿床探寻艰难,耗资巨大开采的规模浩大、难度极高钻石加工程序复杂,工时量大到消费者手中,一颗钻石的经历繁多世界最昂贵的钻石亮相拍卖行历史上最大钻石克利兰钻世界上最名贵的10颗钻石伟大的非洲之星光之山钻石艾克沙修钻石大莫卧儿钻石神像之眼钻石摄政王钻石奥尔洛夫钻石蓝色希望钻石仙希钻石泰勒·伯顿钻石世界最大的10颗钻石库利南布拉岗扎一颗未予命名的大钻石尤里卡塞拉里昂之星科尔德曼.德迪奥斯库稀努尔大莫卧儿沃耶河金色纪念币历史渊源“火钻”缘出“火水”里从印度兜转到荷兰世界头号钻石“库利南”此石因何谓之“钻”金刚石钩挂“兰学”展开 回答 一,炭元素;回答 二,钻石矿;回答 三,爱情+金钱。 碳元素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常含有0.05%-0.2%的杂质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 B,他们的存在关系到钻石的类型和性质。钻石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今天人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碳单质。

用什么能看清钻石内部包裹体?

专业人士用10倍放大镜就可以观察了 在检测站实验室,会用20倍显微镜观察 不是,内部包裹体分为结晶包体.云状物.羽状纹.内部生长纹.内部原始晶面.须状腰.激光孔.缺口.击痕等等 专业人士用10倍放大镜就可以观察了 在检测站实验室,会用20倍显微镜观察 非专业人士看钻石内的瑕疵有一定难度 一般珠宝店里就有供顾客看钻石内部包裹体的10倍放大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淄博张店钻石大厦15楼BOL钻石看看,那里就有那种放大镜,我用它看过裸钻的八心八箭呵呵,好亮好闪呢!对于有些包裹物很多的钻石不用放大镜用肉眼一看就能看到,整个钻上都是小点点哦!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