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解理在鉴定中的作用,钻石原石鉴定

发布时间:2024-05-25 21:06:14

导读:钻石原石可以看表面金刚石晶面熔蚀现象...下面是钻石解理在鉴定中的作用,钻石原石鉴定的详细诠释。

钻石解理在鉴定中的作用,钻石原石鉴定

钻石原石鉴定

你这个是水晶,也就是二氧化硅。 钻石原石可以看表面金刚石晶面熔蚀现象 金刚石在金伯利岩岩浆的浑圆化作用下,使晶体上布满了各种形态的蚀象,与此同时与金刚石伴生的镁铝榴石、镁橄榄石、铬尖晶石等同样产生了蚀象。浑圆化作用包含了熔蚀作用,尤其是内成稳定阶段金刚石相中的金刚石,晶面蚀象严重,膨胀阶段金刚石相中的金刚石,由于熔蚀作用较短,蚀象一般不明显。复杂的金刚石蚀象,在晶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它反映了晶体构造特征,三方生长层(阶梯状)是生长态,复三方生长层认为是熔蚀态,蚀象按形态分为11种(图 28)。 2.1倒三角凹坑蚀象 在平面-曲面晶体的八面体(111)晶面上,与(111)三角形晶面构成反向平行。由于熔蚀程度不同,三角形大小不等,小的成显微状,大的占据一定晶面,三角形的锐角在不断熔蚀作用下形成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凹坑深浅不 一,浅的凹坑平缓状,深的为三角锥状,在三角形凹坑中,还可出现阶梯状。三角形凹坑在晶面上分布有的十分密集,也有稀疏状零星散布于晶面上。在三角形凹坑底部,还可出现更小的三角凹坑蚀象分布。三角形凹坑蚀象与晶体均造关系为三边一底与八面体面网平行。 2.2四角凹坑蚀象 在平面-曲面晶体的六面体(100)晶面上,它与六面体晶面外形差45°,四角凹坑大小不等,小的成显微状,大的占据一定晶面,凹坑深浅不 一,有的成四角锥状,在四角凹坑中可出现阶梯状,在同一晶面中可出现几组大小四角凹坑蚀象分布。四角凹坑蚀象与晶体构造关系为四边一底与八面体、六面体面网平行。 2.3蛀穴状蚀象 在阶梯状发育的似菱形十二面体及平面一曲面晶体中。蛀穴外形成规则的圆形凹坑及不规则港湾状,蛀穴凹坑深度不 一,有的似水果被虫咬似的,部分蛀穴深入晶体内部,在边部及底部常有其它蚀象分布。 2.4麻点状蚀象 在曲面晶体上,由大小一致的麻点状熔蚀凹坑密集分布,凹坑一般不深。 2.5圆板状蚀象 在曲面晶体上有多层状圆板凸出台面或凹形圆板,在圆板状蚀象上还可出现其它形状的蚀象。 2.6块状蚀象 在曲面晶体上由不规则的凹形及凸形块段组成。 2.7束状晕线 一组密集的线状突起分布在曲面晶体上,在面缝合线或六面体晶棱处褶曲。 2.8滑线 在平面-曲面晶体及曲面晶体中,金刚石处于塑性体时沿八面体面网间距的滑动产生塑性变形,滑线是由于熔蚀作用使塑性变形在晶面上反映。八面体(111)晶面上可见三组方向滑线,平行于八面体晶棱(110)面及(111)面。平面晶体滑线不明显或较细微,曲面晶体则十分明显,外形成一种雕刻线状。滑线常伴有倒三角形凹坑蚀象,倒三角蚀象往往形成链状,滑线可切穿(111)面进入曲面晶体,再进入另一晶面(1 11)。当滑线在曲面晶体中时,三角锥小丘的一个棱和滑线方向一致,其余两个棱构成杉针状外形。 2.9叠瓦状蚀象 在曲面晶体、平面-曲面晶体中,由三角锥小丘互相叠加而成,常沿滑线分布。三角锥小丘进一步熔蚀成乳滴状小丘。 2.10熔蚀沟 在平面-曲面晶体、曲面晶体的破裂纹上,晶面交线、晶棱、解理、双晶面、交叉连生缝合线等金刚石结构薄弱环节上,常出现一种槽形熔蚀沟。 2.11毛玻璃蚀象 为一种轻度、均匀、密集质点状熔蚀凹坑,晶面呈粗糙云雾状,金刚石成乳白色,透明度降低。 此外,还可以用其它一些物理方法鉴别

钻石出现解理,怎么办?可以修复吗?

这种概率基本上,很低,建议你去专业机构检验。 另外根据你的描述建议如下: 1,所谓解理是否可以用10倍放大镜从钻石台面观察到,解理不可能是一条线,而一定是一个平面,如你描述的情况,那从正面看应该也有很大的瑕疵的。 2,如果从台面看不到,仅仅是从垂直于钻石的腰部、也就是从侧面才能看到,而且是侧面任意方向看都几乎一样得一条平行于台面、基本上在底尖到腰部的中间位置、且上半部分略亮、下半部分略暗的一条分界线。 那么你就多虑了,这只是钻石台面投影经过反射后形成的光学现象,跟钻石的杂质无关。 任何圆形钻石都有这个现象。 修复:如果真是解理面,那无法修复,如果不是,也就没必要修复了 白色圆形精钻,通常解理面难以观测到。问官提出的“类似解理”如果镜下观测有,建议以证书确认,看是否有FEATHE R,55分的证书通常没有内含物包裹图,所以简单判断内含物种类较少,其又含FEATHE R,那可能即为观察到的类似解理的一个面。 一般珠宝零售,此内含物属正常,视严重程度影响证书净度分级,从而影响价格和价值。已镶嵌的钻石,镶嵌时没有爆钻,问官可正常佩戴,日常的生活环境不会造成影响。另说严重的FEATHER通常在I级净度会进行玻璃填充修复,但此类很难出证书,故建议放心佩戴。 每颗钻石的内含物种类都是与生俱来的,和每个人的特殊气质一样,且钻石将长期存在这个世界,暂时拥有和世代相传才是我们可以实现的,在特殊的时间点出现的一颗钻石,请相信和爱的出现是一样的,概率不可计算,请珍惜。 解理是无法修复的,然后看你的问题,然道是买了之后才有的平行线?如果是之后有的话就肯定不是解理,解理是在钻石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如果这个平行线是在钻石表面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划痕,如果在钻石内部,就有可能是生长纹了。 你好! 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你的净度还可以,建议你到金店去给你看下,是不是戒托上有东西,光线反出来的,我以前是做钻石加工的,如果是的话,可以修复,但是要看你的线的深度,修好的话钻石要小些,线深了的话就小的多了,因为钻石台面是钻石的最大直径,你要把它修下去就等于把钻石小一圈,记住不要去外面的小金店,搞不好你的金子都会少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钻石的鉴定与分辨

如何鉴别钻石优劣?钻石是一种纯碳结晶体,它与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钻石多为八面体,立方体少见。原石外表大多有水纹,具有组织紧密,硬度大,折光率强,不导电,易传热,耐强酸强碱,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等特点。钻石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矿物之 一,为摩氏10级,耐高度挤压,怕重击。其色又可分为透明体、半透明体和不透明体三类。 如何衡量钻石的优劣?首先应该对它的基本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判断钻石的好坏,应从钻石的颜色、结晶体的纯净度和做工三方面作为鉴定钻石质量的依据。从颜色判断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钻石以无色透明、纯净如水者为最佳。通常钻石多带色,如无色透明中带点淡淡的纯蓝,是极好的色原素,称作“水火色”。 中国的钻石以无色、淡黄、浅棕色为主,亦有绿、灰、橙色并见绿斑。因而,从钻石原材料到加工综合来判断首饰优劣,钻石首饰的颜色越白越好,结晶体是透明纯净的好,做工是新工规矩的好。反之,色黄如茶,结晶体含杂质,做工是老工不规矩的差。 换个角度讲,结晶程度高,完全透明,无瑕疵,颗粒越大越好,最贵重的钻石品种为“白钻”,即成色99以上的“水火钻”、“红钻”、“粉红钻”、“蓝钻”、“金钻”、“黑钻”等。这些优良品种,重量在3克拉以上即为昂贵钻石,一般要求应不少于0.25克拉。晶体越大越珍贵,若重量在100克拉以上者就是世界名钻了。因钻石价格昂贵,赝品或通过各种人工技术以达到掩盖缺点、抬高品级的事是经常遇到的,所以鉴定真伪以及严格识别其质量品级是极为重要的。 钻石与玻璃料的区别在于,玻璃仿钻石的做工粗糙,性软,楞角和边缘易磨损,戴一段时间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起毛现象,折光率差,光泽暗淡,将它顶面向下,底部向上,放在手上能透过手指纹。料器大部分底部涂有水银,增加反光率,但无论何种赝品都没有钻石的硬度大。真品虽经长期佩戴和饰用,均不会有丝毫起毛现象。如果有条件的话,采用钻石笔在钻石首饰底面边缘上一试,就可立断真假,这是最保险也最可靠的鉴别办法。 教你看钻石切工 未经切磨的金刚石只不过是平平无奇的石头一块。只有通过准确计算、精心设计和完美切割,使光线充分折射出顶面才能使美钻光芒尽显。判别切工优劣的方法是,拿起钻石,凝视跳动在顶面的光芒,切工精美的的钻石辉煌炫目,不会因镶嵌或款式不同而火采隐没。切工的级别为:很好、好、一般。 1、切割形状太浅——光线未被反射,已从钻石底部泄出。? 2、切割形状太深——光线从钻石亭瓣侧面泄出。 3、完美的切割——光线得到充分折射,凝聚于钻石顶部。 借助10倍放大镜识别钻石的真伪仿制钻石的材料主要有:天然无色透明的宝石(如水晶等)、人造立方氧化锆(也称苏联钻、CZ)、钛酸锶、钇铝榴石(YAG)、钆镓榴石(G)、合成碳化硅(moissanite)以及玻璃等。 借助10倍放大镜识别钻石真伪的方法为: 1、看刻面边棱特点:钻石硬度大,各刻面间边棱尖锐,而代用品或仿钻硬度小,边棱易磨损呈圆滑状; 2、看火彩:钻石光泽感强,出“火”柔和,而CZ和钛酸锶出“火”太强且刺眼,YAG则闪光显得吊滞; 3、看亲油性:钻石对油脂有一定亲和性,比起仿钻品和代用品更易沾上油污; 4、看雾气消散快慢:同时往钻石、仿钻品和代用品上哈气,钻石上的雾气消散得更快些。 除了上述这些共性特征之外,还可针对某一仿制品的个性特征同钻石加以区分,如CZ密度大,故同一大小颗粒,CZ要比钻石重些。又如锆石由于双折射率高,放大观察边棱明显可见重影现象;玻璃仿钻品其内常含气泡等,这些均是识别钻石真伪的要点。 鉴定钻石真假有五法在各类珠宝中,钻石被誉为“宝石之王”而深受世人喜爱。然而,人们在选购钻石时,因不谙个中特点而易被人诱蒙拐骗,结果损失惨重。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讲,鉴别钻石真假简单可行的方法有: 1、铅笔鉴定法将钻石用水润湿后,用铅笔在它上面刻划一下,真钻石的表面不会留下铅笔划过的痕迹。水晶、玻璃、电气石等无色透明的假钻石则会留下痕迹。 2、钢笔鉴定法将一支钢笔蘸上墨水后在钻石上画线条,真钻石在放大镜下观察,其表面会留下一条光滑而连续的墨水线条,且无断痕。假钻石留下的线条则由一个个小圆点组成。 3、刻划鉴定法钻石的硬度都很强,用刀片等难以在上面留下刻痕。此外,用钻石在玻璃上轻轻划一下,会留下一条较明显的白痕。假钻石则皆无此类现象。 4、滴水鉴定法将钻石的上部小平面拭擦干净,用牙签的末端沾一滴水滴在它上面,真钻石上的水滴会呈现中等程度的小圆水滴形状。假钻石上的水滴则会很快散开。 5、光性鉴定法真钻石具有单折光性,有光芒四射、耀眼生辉的特征,放在手上则看不到手纹。以水晶等冒充的假钻石,其色散差、折光率低,透过水晶等可见手纹。 分辨真假 1.光泽钻石具有特征的金刚光泽,这是区别于其他仿制晶的主要特征之 一。 2.火彩特征钻石由于具有高的折射率和高的色散值,因此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火彩”。钻石的火彩柔和,有跳动感,而钻石仿制品的火彩呆板且单调。 3.透视效应将钻石台面向下放在一张有线条的纸上,切工完美的钻石看不到纸上的线条,否则为仿制品。 4.亲油性天然钻石具有较强的油亲能力,用油性水笔在钻石表面划过时可留下清晰而连续的线条,相反,在钻石仿制品表面划过时,墨水会聚成一个个小油滴,不能出现连续的线条。 5.疏水性将小水滴点在钻石表面,水滴能在钻石表面保持很长时间,如果是仿制品,小水滴则会很快散开。 6.导热性能好由于钻石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因此对着钻石哈气,可发现雾气很快消失,而仿制品则可在表面见到明显的雾气,并且需持续一段时间方可散去。 7.面平棱直点尖锐由于钻石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质,因此,抛光钻石刻面之间的棱线平直而尖锐,仿制品硬度小,棱线圆滑且多有磨损。 钻石鉴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4点,即所说的4 C,钻石的重量,切工,颜色,净度。   重量(Caratage):钻石重量以克拉计算。1克拉=0.2克。一克拉分为一百份,每一份称为一分。   颜色(Colour):钻石的颜色以无色为最好,色调越深,质量越差,颜色按国际标准来从高到低分为: D、 E、 F、 G、 H、 I、 J、 K、 L、 M、N.按国内标准的话是分为D- E,F- G, H,I- J,K- L,M-N.越前面的越贵;建议您购买时颜色级选I色或以上为最佳。   净度(Clarity):钻石的净度是指钻石的洁净度,是专业宝石学家在专用的10倍放大镜下观察的结果为依据。放大镜下看不到缺陷的钻石极少见,净度钻石净度按国际标准从好到差依次为:F L、I F、VVS 1、VVS 2、VS 1、VS 2、SI 1、SI 2、SI 3、 I。按国内标准分为L C,VV S,V S,S I, P,越前面的越贵,一般加工钻饰和吊坠都采用净度在SI以上的。   切工(Cutt):切工是影响钻石价格最重要的因素,切工越好,钻石的火彩就越好,钻石也就越闪,按国际标准来分的话,切工分为E X、V G、 G、Fai r、Poor等档次,EX是最好的切工,越往后越差。而国内的话对钻石的切工是没有明确分级的,只分为很好,好,一般这三个品级,国内对钻石的切工是没有像国际上的那么严格的。

钻石清晰特征为什么最好?!

选择钻石饰品,最重要的是了解钻石的品质,品质的好坏决定了钻石价值的高低,同一重量的钻石,颜色越白,净度越高,切工越完美,它的价值就越高。具体通过由世界上举足轻重的钻石供应商戴比尔斯(DeBeers)提供的一套简易、实用的衡量标准(4C标准)进行区别:    1、克拉重量(Carat):大钻稀贵小钻璀璨   钻石重量以克拉(又称卡)计算,1克拉=200毫克=0.2克,一克拉分为一百分,每一份称一分,0.75克拉又称75分,0.02克拉为2分。在其他条件近视的情况下,随着钻石重量的增大,其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长;重量相同的钻石,会因色泽、净度、切工的不同而价值相差甚远。    2、净度(Clarity):晶莹剔透纯美难求   钻石结晶于地球深处地幔岩浆之中,环境复杂,成分多样,温度压力极高,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其内部难免含有各种杂质或存在瑕疵,这些内含物的颜色、多少、大小、位置分布对钻石净度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使用10倍放大镜对钻石内部、表面瑕疵及其对光彩影响程度将未镶嵌钻石的净度级别细分为L C、VVS 1、VVS 2、VS 1、VS 2、SI 1、SI 2、I 1、I 2、I3共10个级别。已镶嵌钻石划分为极好、很好、好、较好,一般5个级别。   钻石的洁净度是依钻石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的结果为依据。它包括两个方面,即宝石内部原有的缺陷及加工过程中对钻石表面造成的破坏。净度可分为如下六级:   完全洁净级(Flawless),简称F L。钻石内外无任何缺陷。有些小毛病也可列入FL级。此级可容许在亭部有多余的小刻面,但小刻面从台面上看不到;可见到天然原生小晶面或解理面,其大小不超过腰围的宽度,或者没有使腰部不圆;内部有极微细小点,既然无色又不影响透视。   内部洁净级(InternallyFlawless),简称I F。内部无任何瑕疵,表面有一点瑕疵。   非常非常细微的内部瑕疵级(Veryveryslightincluded),有极微小的瑕疵,只有从亭部可以观察到或表面有很小的瑕疵,VVS1或VVS2的区别在于VVS2有极小的绵装点及小毛茬等(基本上内部没有什么缺陷)。   很轻微的瑕疵级(Veryslightlyincluded),简称VS1或VS 2。可以看到非常微小的瑕疵,能看清大小及位置。VS1及VS2的区别在于VS2可能有微小的绵状物及毛茬。   轻微瑕疵级(Slightlyincluded),简称SI1及SI 2。可明显地看到瑕疵,瑕疵可能在台面中心位置,特别是VS 2,非常容易见到。   不洁净级(Inperfect),简称I 1、I 2、I 3。可以明显地看到瑕疵,有时也能清楚地看到明显的解理。   国际上对钻石洁净度有统一的符号,一般都标在鉴定证书钻石形态图的相应位置上。    3、色泽(Colour):无色高雅异彩罕见   钻石有多种天然色泽,由珍贵的无色(切割后白色),罕见的浅蓝、粉红到常见的微黄不等,越是透明无色,白光越是能穿透,经折射和色散后更是缤纷多彩,钻石色泽分级上在专业实验室的分级环境中,由技术人员将待分级钻石与标准色泽比色石反复对比面确定;最白的钻石为D级(既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钻石色泽共分为11级别,依次分别为: D、 E、 F、 G、 H、 I、 K、 L、 M、 N。   色泽度是判别钻石成色的指标。   光线穿过钻石的刻面会发生耀眼的反射,可见光被分解为可被肉眼所见的一组彩光,闪闪发光,这种现象被称为"火彩""。无色钻石的"火彩"最为耀眼,具有最高的色度。如果白钻有一点颜色,那么通过钻石的彩光会因为这种颜色而降低。钻石的色泽度会因此而降低。因此,无色意味着钻石拥有最高的色度(除了异形彩钻)。处于G-I级别的钻石,通常没有明显色泽,在肉眼看来几乎为无色,荧光反应适中,这些钻石具有良好的价值。   目前,由GIA最先采用的用来评定钻石成色的字母评定方法,被大多数国际评级实验室采用"D"代表了最高级别,表明钻石"无色","火彩"强烈。AGS采用了数字化的评级方法,从0- 10,每0.5分代表一个级别,共有21个级别。0表示:"稀少,最理想"10表示"普通"。   荧光反应是钻石处于紫外线下所表现的一种特征。某些钻石经紫外线直接照射发出神秘的微蓝色,尽管钻石的"荧光反应"现象会出现在宝石专家的验级报告中,它却很少影响到钻石的成色和价值。只要荧光反应没有影响到钻石的闪耀度和美感,一点点的荧光反应是可以被接受的。然而是否购买有荧光反应的钻石取决于个人的喜好。   AG S、GI A、EGL和IGI等着名实验室将荧光反应分为显着、很强、强、中度、微弱、轻微和无、根据GIA的统计,50%钻石的荧光反应在特殊的光源下都是可视的,除"强"和"很强"程度外,所有程度的荧光反应,只有训练有素的宝石专家才能检测出其程度。据估计,市场上少于2%的钻石具有足以降低其闪耀度的强荧光反应。强荧光反应的无色钻石是不受欢迎的,因为其会降低钻石的闪耀度,从而使钻石显得死板。    4、切工(Cut):精工雕琢光芒尽显   钻石的璀璨光辉归功与其独特的高折射率和高色散性能,然而,未经切磨的金刚也只不过相貌平平,只有通过准确计算、精心设计和完美切割抛磨,使光线充分析出顶面才能美钻光芒尽显,钻石是最硬的物质,无坚可催,永不磨损,一经切磨使光辉永恒;辨别切工优劣的方法:拿起钻石,凝视跳动在顶面的光芒,车工精美的钻石辉煌眩目,不会因镶嵌或款式不同而华彩隐没,很简单的,车工的级别分为:很好,好,一般。 钻石净度越高,代表成份越纯净,利于切割加工,所以净度越高往往价格也越高 衡量一颗钻石品质的标准主要有四个维度,即重量(CARAT)、净度(CLARITY)、色泽(COLOUR)和切工(CUT),也就是通常所说的“4C标准”。这个标准由GIA(美国宝石学院)创立,是目前在世界上包括中国最为主流的钻石评价标准。 无色为最好,色调越深,质量越差。在无色钻石分级里,顶级颜色是D色,依次往下排列到 Z,在这里只说从D到J的颜色级别,D-F是无色级别,G-J是近无色级别,从K往下基本没有收藏意义 钻石的内部特征有很多种,常见的有针点、羽状纹、晶体包体(浅色、暗色)、云状物、内部生长纹等,可以称之为内部瑕疵。

有关钻石的基本知识

1)化学成分: C。常含有C r、M n、T i、M g、A l、C a、S i、 N、B等。 ?(2)颜色:常见的为浅黄色、浅黄褐色、浅黄绿色、褐色,无色(浅黄白、白、优白)占有一定数量,玫瑰色、粉红色、浅蓝色、绿色、黑色、茶色十分稀少。根据颜色,将钻石分为二大系列:无色-浅黄色系列和彩色系列。对于无色-浅黄色系列的钻石,不象彩色宝石那样以颜色为美,而是以无色为美。完全无色透明是该系列钻石所追求的一种最完美的境界。任何浅黄、淡褐、微灰等色调的存在都会降低钻石的价值。这主要是由于钻石内部含少量的氮造成的。无色-浅黄色钻石产量最大,是市场上占主要地位的品种。彩色系列的钻石也称花色钻石系列,它包括黄色、褐色、红色、粉红色、蓝色、绿色和紫罗兰色等,该系列钻石品种产量很低,市场上非常罕见,主要产在澳大利亚。它每年只推出极少量的彩钻上市,其中珍贵的品种为粉红色、蓝色、威士忌黄色和绿色,象以前我所讲的世界著名的“希望"钻石就是蓝色的。彩色钻石价格极其昂贵. ?(3)透明度:无色及浅色金刚石均成透明状,在无色中的白、优白金刚石测定透过率达95%以上,深色金刚石及具毛玻璃蚀象的透明度减弱呈现半透明状,当金刚石中包体含量增加亦影响透明度。 ?(4)硬度:摩氏硬度 10,新摩氏硬度 15,显微硬度10000kg/mm 2,显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刚玉高150倍。金刚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八面体晶面硬度大于菱形十二面体晶面硬度,菱形十二面体晶面硬度大于六面体晶面硬度。 ?(5)密度:金刚石密度与金刚石晶体中的包含物密切相关,无色透明质纯的金刚石密度为3.52g/cm 3,当具有包含物时密度为3.4 4~3.53g/cm 3。 ?(6)偏光性:绝大多数金刚石在偏光下显示非均性,金刚石属等轴晶系矿物,理论上应为均质性,但由金刚石形成于压力变化的地质体中,由于应力作用使金刚石晶体内结构产生局部错位,因而显示不均匀的非均质性,表现在消光上的不一致性,干涉色很低的一级灰色,极少数还可测得一轴晶干涉图像。 ?(7)折射率(N):2.4493(λ436μm)、2.4354(λ486μm)、2.4237(λ546μm)、2.4176(λ589μm)、2.4103(λ656μm)。     (8)反射率(R):油浸下5.308%,空气中17.29%。     (9)亲油疏水性:金刚石是一种亲油疏水性矿物,在晶体表面擦上油质后可见晕色,在晶面上滴上油珠立即扩散,而滴上水珠则不扩散,因此在选矿中利用油选可将金刚石分离出来。用钢笔沾一点油性墨水在钻石表面划一道线,然后用放大镜分细观看,可以看到这条线是一条均匀连续的细线,如果不是钻石,看到的将是一条点状的断断续续的细线。这是因为钻石比较容易粘上油脂。     (10)电磁性:金刚石为无磁性重部分矿物(p>2.9)因此在选矿中不能采用电磁选(中磁性、弱磁性)方法。     (11)导电性:绝大多数金刚石是电介质,电阻率:5×104Ω.c m,Ⅰ型及Ⅱ型(Ⅱa)金刚石为绝缘体,比电阻>1016Ω.c m,I型(Hb)金刚石为P型半导体,比电阻 10~103Ω.c m,温度上升到600℃或下降到-150℃时,电阻提高。     (12)刚度、强度:金刚石具有极大的弹性模量,是自然界最高的磨削材料,弹性模量达90000kg/m m。摩擦系数小,有极高的抗磨能力,因此在金刚石选矿中利用这一特性,采用球磨机、锥形磨矿机来分离金刚石。但金刚石极脆,不能承受正向的外力撞击。     (13)熔点:金刚石熔点达4000℃,在空气中燃烧温度为850~1000℃,在纯氧中7 20~800℃燃烧,金刚石发出浅蓝色火焰,并转化成二氧化碳。 ?(14)发光性:在X射线下金刚石产生天蓝色、浅绿色荧光,在长波、短波紫外线下产生浅黄、天蓝荧光,但有相当一部分不发光。有的在日光下曝晒后发浅蓝色磷光。阴极射线下显蓝、绿荧光。不同钻石的荧光在颜色、强弱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别,所以成包的钻石在初步鉴定时,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把成包钻石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如果荧光强弱、颜色各不相同,那么就是真钻石,如果颜色强弱均 一,则极有可能是钻石的仿制品。荧光可以提高浅黄系列钻石的颜色级别,因为蓝色加黄色就近于无色了,所以在正规的钻石分级证书中,一般都有荧光级别这一项。     (15)光泽:属标准金刚光泽,由于熔蚀作用及毛玻璃蚀象等可出现油脂光泽或光泽减弱。     (16)色散:金刚石色散为0.04 4。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具备一定的入射角度在钻石表面产生分解的光谱色,俗称火彩(影响钻石火彩强弱还与体色、净度、刻面角度等有关)。     (17)热导性:金刚石热导性好,热导率高达669.8 9~2009.66W/(m·℃),其中Ⅱ型(Ⅱa)金刚石热导性极好,在液氮温度下为铜的2.5倍,在室温下为铜的5倍。钻石在非金属矿物中热导率最高,根据这个性质,人们研究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鉴定钻石的工具,就是大家常说的热导仪,把热导仪的金属探针压在钻石的表面,热导仪发出鸣叫声,就可以确认是钻石了。     (18)热膨胀:热膨胀系数小。     (19)解理:|111|中等,|110|不完全。     (20)断口:见壳状。     (21)化学稳定性: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酸、碱中均不分解,在熔融的硝酸钠、硝酸钾、碳酸钠中溶解。 钻石简介   1.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 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 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化学成份有99.98%的碳。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2.钻石的摩氏硬度: 10,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但千万别认为钻石硬度高,就永不破损。其实钻石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   3.钻石是依据其原石的外形,来切割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钻石。其中,受大家欢迎的八种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榄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型及绿柱石形。圆钻,是最常见的形状。   4.钻石属天然矿物。钻石的主要产地是澳大利亚、南非、印度;而美国、印度,以色列、比利时则是钻石加工切割的基地。尤其比利时,是全球公认的雕琢钻石贸易中心。 钻石的化学成成份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 17,色散中等,为0.04 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 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0.060)、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 形成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藏宝图钻石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如何鉴定钻石?

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用“热导仪”,测出导热数据来区分真假钻石,但“热导仪”价格比较昂贵。由于钻石是高贵豪华的首饰品,目前市场上以廉价宝石、人造宝石甚至玻璃来代替或冒称钻石屡见不鲜,常见的形形色色的假钻石有以下几种:①锆石:与钻石极为相似,是钻石最佳代用品。鉴定方法是,锆石由于具有偏光性和很大双折射率,当用10倍放大镜观察加工后的锆石棱面时,由其顶面向下看,可以看出底部的棱线有明显的双影,而钻石绝无双影现象。②玻璃:玻璃的折光率很低,没有钻石那种闪烁的彩色光芒;尤其是沉入水中,玻璃制品光彩全无,立即露出马脚。③苏联钻:即立方氧化锆,最早由苏联人研制成功,故名。苏联钻是人造化合物,但在色散、折光率等方面与天然钻石很接近,也具有“火”光闪闪的诱人外貌。但它的硬度较低(8.5),可与钻石互相划刻区分。且导热性远低于钻石,可以“热导仪”鉴定,准确将其区分开来。④水晶:水晶虽然是天然矿物透明晶体,经加工后似钻石,但缺少钻石的彩色光芒。钻石的品质分级是以4c来分级~1是重量-也就是克拉罗!2是成色-钻石大多是纯白无色的是1种叫纯炭结晶的元素~也有其他颜色像粉红~绿色~蓝色~棕色等,因为里头含有氮元素所以会有其他的颜色3是品质-钻石是天然的矿物多少都含有其他的矿物或天然瑕疵~所以钻石内的其他矿物越少价钱也越高唷!!4是切割-白话点就是切割的工越好越贵~切割不好的钻石会没有光泽所以磨工和对称都要很好钻石才会漂亮至于钻石的比重是3.52可以用颜色来衡量价钱,由无色、淡黄色、灰色至黄褐色。此外,还有深黄色、棕色、蓝色、绿色、粉红色到红色。由于这些特别的颜色十分罕见,因此比较值钱。钻石的克拉数愈大,价值也愈高。

鉴定钻石的方法

如何鉴定钻石。 第一; 如何鉴定钻石,对于鉴定钻石的工具的准备是重点,在鉴定钻石的时候都是需要哪些工具,而专家首先在工具上来个给你支招,对于钻 石鉴定工具的了解是如何鉴定钻石的 第一步,通常的情况下,钻石的鉴定工具都是有“测钻笔”放大镜、以及热导仪、还有就是LED钻石 灯源,这些都是专家支的第一招。 第二; 现在专家要支的招就是告诉你如何鉴定钻石的时候为何要用到工具中的“钻石灯源“主要的就是因为首先钻石鉴定对光源的效果要求非 常苛刻,有效、精准的光源对于提高钻石级别的鉴定精度有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鉴定钻石的时候这一点是首先要学到的。 第三; 放大镜的使用也是在如何鉴定钻石的时候一个比要的工具,具体的就是在鉴定钻石的时候会帮助你来分清楚钻石的净度,可以看清楚钻 石里的净度是否有瑕疵,颜色的级别是否高,以及钻石的切工怎么样,这些都是通过放大镜可以观察出来的,所以这一个小招数对于专 家来说也是需要支一下的。 第四; 在如何鉴定钻石这样的问题上,专家建议最常使用的一个招数就是热导仪,如何使用这种工具,具体的做法就是根据钻石的导热性最大 这一特性,利用钻石热导仪进行检测,如果是天然品,可使热导仪发出蜂鸣叫,并亮红灯,这是鉴定钻石最准确且简便的方法。 第五; 测钻笔也是专家支招中的一种,如果对于钻石的知识了解的不是太清楚的话,那么测钻笔对于你在如何鉴定钻石这样的问题上时非常方 便的解决方法,最为主要的就是因为这种方法即使是外行人也可以快速,简单的使用,并且测出钻石的真假。 看到了专家支的招,想必现在的你对于如何鉴定钻石已经驾轻就熟了吧,在买钻石的时候这些知识的掌握都是必备的,不论是从哪个角 度来说,掌握了钻石鉴定的方法对于自己以后买钻石都是一个有帮助的事情。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