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史前时期玉文化的特征,不同时期玉环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4-04-27 23:51:18
发布时间:2024-04-27 23:51:18
史前玉器概念包括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中期,也就是整个夏及商代早期这么一个漫长的区间。这个时期是中国玉文化的起源时期,它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其前期是缓慢的、不明显的,这一阶段包括从旧石器起至商代早期;而其后期则是跳跃式的,飞速发展的,这一阶段包括商代晚期及至西周。
在古玉器栏目的概说里面我们已经提,到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一般认为上古时的人们在制作、使用石制工具时发现了玉这种矿物。由于它比一般石头更为坚硬,于是人们就用它来加工其他的石制品。又由于它有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晶莹通透,惹人喜爱,于是人们慢就用它来做装饰品。还由于它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加工困难,因此就只有族群里少数头面人物如族长、祭师才有资格佩带并使用它,这又使它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正是在这种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是一种特别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史前早期的古玉大多是玉工具如玉刀、玉斧、玉针。然后就出现玉礼器(祭器)如良渚文化的玉宗、三叉型器,也有部分象形的玉器如红山文化的玉龙、玉猪等,应是作为族群的图腾而制作的。此一时期的玉器并不完全是由现代意义所指的玉石所制作的,它可以是玉,也可以仅是漂亮一点的石头,如与变质大理石矿共生的透闪石原矿。及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在中国主流文化区域内已再难见到玉工具了,代之而来出现的是大量的玉冥器、玉配饰如商代妇好幕出土的玉龙、玉风、玉鹤。此时已广泛采用软玉来制作器物了。
及至到了青铜时代的全盛时期,也就是周早期,由于受到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的冲击,玉器已不能像在原始社会那样,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继续占主流或垄断地位了。但它在美身、祭祀、礼仪、殓葬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代妇好墓的玉器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用具、装饰、艺术品以及杂品等七类,反映出当时玉器的用途甚广、地位至尊的历史面貌。其中肖生玉器占很大份量。尤其是妇好墓还出土了红山文化的玉勾形器及石家河文化的玉凤,这说明收藏古玉已经是古人的一种文化生活。西周时期,玉文化沿着殷商的轨迹发展,在佩饰上出现了新变化。如:串饰形式多样,长度加大,贵族玉佩多以璜为主件,杂以珠管,也有以多种形式的玉片配以管珠制成。西周玉器中玉璜甚多,说明西周时期盛行玉佩。这是因为在西周“君子比德于玉”。《诗》云:“言念君子,温如其玉。”此时玉文化的沉淀已大超过玉的自然属性,使玉成为君子的化身,人们赋于玉以德行化、人格化的内涵,将其从神权、玉权的控制下解脱出来。
总体上看,中国史前玉器特别是晚期玉器的时代风格及艺术手法继承原始社会玉器的成果而又有所发展。此时的玉器制作通常采取夸大局部、不求形似、突出神韵的象征主义手法。富于装饰性、观赏性的俏色玉鳖的出现,说明崇尚自然、追求真实的写实手法仍在成长。另外治玉工具也从石砣机进化为青铜砣机。工具的进步使经其加工的玉器线条具有流畅婉转的韵律感。晚期时玉器的时代风格渐趋统一,是此期玉文化的重要特色。
望采纳
主要是三大类:玉器、青铜器、陶器。
1、先秦时玉器是礼器,权力、财富、身份的象征。只有权贵人物:王和诸侯等权贵才有资格使用、佩带各式的玉器,而在这些人死去时则往都把这些生前所佩带的饰物带入坟墓陪葬。所以现存的古玉,多是“冥器”。
2、西周青铜器主要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工具、餐具和其他日用杂器等。西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青铜冶铸技术继续发展,铜器的数量有较大的增长,但种类有一个较明显的淘汰和更新过程。和玉器一样,是权力、财富、身份的象征。只有权贵人物:王和诸侯等权贵才有资格使用。所以现存的青铜器,也多是“冥器”。
3、西周仍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最多,也有少量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泥质黑陶和白陶,到西周后期已经不见了。西周陶器的器形,作炊器主要有鬲、甑,作饮器的主要有爵、觚等。但已经很少,作食器用的重要有豆和簋,作盛器用的主要有勰、罐瓮、盆、盂等。现存的西周陶器,也多是“冥器”。
简单就玉的分类给你介绍几种吧,希望对你有用。
和氏壁玉璧
玉璧是一种中心有孔的扁圆形玉器。需要注意的是壁一定是中心孔径小于边宽的玉。它的作用有四,一为礼器,二为佩玉,三为礼仪馈赠品,四为葬玉。
玉琮之王玉琮
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的礼器之一,是巫师通神的法器。玉琮也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常用为葬玉。
商代玉圭玉圭
玉铲及方首长条形玉器为圭。玉圭起初为朝廷祭祀的一种礼器,后来成为一种权利的象征。大臣在朝觐天子时持于手中,作为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
二里头文化玉牙璋玉璋
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根据实际用处可分为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5种。第一类“赤璋”是礼南方之神的礼器;第二类“大璋、中璋、边璋”是天子巡守用的;第三类“中璋、牙璋”是作符节器用的。
兽面纹玉璜玉璜
玉璜的形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片状,圆心处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种是较窄的弧形。它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用于宗教礼仪活动。后逐渐形成具有礼器和佩饰的两种作用。
圆雕西周玉琥玉琥
虎形玉器,有圆雕、浮雕和平面线刻的虎纹,多作为佩饰之用。其作用有用于发兵的虎符和用于装饰的瑞玉。
西汉金缕玉衣玉衣
“玉衣”是指包裹全身从头到脚每一个部位的衣罩,其外观与真人的体形相同,专为罩尸之用。
崧泽文化鸡心形玉琀玉琀
玉琀又称“饭含”,是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器。使用口琀的目的有二:一是古人事死如生,不使死者空口;二是希冀以玉石质坚色美的特性来保护尸体不化。
汉八刀玉握猪玉握
玉握为死者手中握着的器物,玉葬器之一。古人认为死时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和权力。
红山文化玉猪龙玉玦
玦是指一种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器,是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之一。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
大汶口文化玉镯玉镯
玉镯最早是戴在臂上的环状饰物,可能是武器,后来改为戴在手腕上,主要用作装饰。
玉的种类有很多,其它还有玉动物、玉人、玉剑饰、玉斧、玉戚、玉钺、玉戈、玉刀、玉杯、玉碗、玉玺、玉文具等,不一介绍了。名玉器也有很多,只是能够流传下来相关历史和文化的就少之又少了。
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於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於不同种质会有差异。
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硬玉(翡翠)
•软玉(阳起石、透闪石)
•软玉(文化分类)
•岫岩玉
•蓝田玉
•青海玉
•俄罗斯玉
•新疆碧玉(天山碧玉)
•和田玉
•青白玉、羊脂玉
•依照颜色划分也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的分类方式。
•独山玉(南阳玉)
•酒泉玉
•汉白玉(大理石)
•灵壁玉
•猫眼石
•绿松石
•青金石
•珊瑚
•玛瑙
•其他宝石
硬玉
从玉种主要分红、绿良渚,以小梅岭山玉为主距今约4200~5300年。
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首次在浙江余杭良渚镇发现这一遗存,所以称作“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在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良渚文化玉器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其中玉琮个体大,高达18-23厘米,上面雕刻圆目兽面纹,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被誉为「玉琮王」。形状为内圆外方,与古代的天地相通思想相吻合。玉器上刻有似神似兽的神人形像和神人兽合一的形像,它们可能是当时人们的崇拜对象。玉器上的纹饰除神人兽面图像外,其他出现最多的图案是鸟。
良渚文化包括浙江余杭反山、瑶山,江苏吴县、张陵山、草鞋山,武进寺墩,常熟罗墩和上海青浦县福泉山,安徽阜宁等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这一时期的文化。
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期玉文化的两大中心。
良渚文化的玉器不仅品类众多,而且琢磨精致,纹饰华丽。专家们赞誉良渚文化玉器的工艺水准达到了“鬼斧神工般的超卓高度”,而纹饰则是将新石器时期玉器的创作“推到了顶峰”。
良渚文化玉器创造性的器型,为后代玉器的造型奠定了基础。
佩玉是指佩戴于人身的各种玉器,其特点是个体较小,大多有可穿线的孔洞。佩玉的种类较多,如玉玦、玉镯、玉刚卯、玉牌、玉带钩等。有的成组佩带,有的单独悬挂。
●玉玦是人的耳饰,形似小玉璧,但有一缺口。新石器时代玉玦多光素无纹,商代的玉玦常为蟠龙形制,首尾相向,西周玉玦多以斜刀刻出龙纹、云纹、鸟纹等,春秋战国出土的玉玦较多,形制较小,外径在2-5厘米之间。战国以后,玉玦不再流行。
●玉镯玉镯自古以来是人们最基本的腕饰之一,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已见有出土,大汶口文化玉镯呈外方内圆形,春秋时期玉镯为扁圆形,唐代有镶金玉镯,发展至宋代玉镯呈圆环形,内平外圆,光素无纹,明清玉镯多见装饰,如联珠纹、绳索纹、竹节纹等。
●玉觽是一种微曲的锥形器,最初它是随身携带。用以解结的工具,后来成为佩饰,表示成人的象征。自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历代不衰,但汉代以后不复见有。
●玉韘玉俗称“扳指”,圆筒状,可套拇指,初为射箭时钩弦的用具,后专为佩带。早期见于商代,至汉代逐渐变成一种佩饰,失去了一种实用功能。宋至清代出现仿汉的形玉佩,形制略异,装饰亦有很大不同。
●玉刚卯又称玉严卯,长方体,中有孔,可穿绳佩挂,器面刻吉祥语句,用以驱邪,是古代的护身符。汉代流行,一般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后世有仿品,但于汉代风格迥然不同。
●玉带板玉带是一种由数块乃至十数块扁平玉板镶缀的腰带,是古代官品位的标志。玉带有方形、长方形、桃形等,表面常雕琢各种图案的玉带始见于北周,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废除玉带制度。
●玉牌呈方形或长方形,器表浅浮雕或镂空雕刻各种图案与文字,有孔可穿绳佩系。玉牌在明代十分盛行,清代多有仿明之作,亦有刻“子刚”款的伪作。
●玉带钩玉带钩是用于勾束腰带的器物,一般由钩首、钩身、钩钮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钩连,钩钮则起固定作用。形制较多,有龙首、鸭首、马首等,器身有琵琶形、螭形等,华贵者还镶嵌有各种宝石,历代都有精品。
●玉龙玉龙的形象随时代而演变,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龙,身躯作“C”字形,简练优美,极富特色。此后,玉龙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历代带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玉动物玉动物取象于自然界真实动物,圆雕或片状雕均有,造型姿态多样,栩如生。玉动物一般作为佩饰,也有的可作为陈设品。玉动物主要有玉虎、玉象、玉熊、玉马、玉鹿、玉牛、玉猪、玉鹰、玉鱼、玉龟等,历代玉器中最为多见。
●玉人佩玉人是直接反映人类自身形象的作品,有全身、半身、人首和人面等,一般为扁平状,除可用以佩系外,大型的可作为陈设品,具有祭祀、辟邪的作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玉人琢工带有明显的稚拙性,商代以后玉人形象多样,有站立、有跪踞、有全身、有人首、有男人、有女人、有圆雕、有片状雕,各个时代具有不同的形象特点。
●玉剑饰玉剑饰是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饰于剑首的称为玉剑首,饰于剑柄与剑身之间的称玉剑格。玉剑饰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
、玉石与玉石的品类
开宗明义,在讲玉器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作为玉器材
质的玉石是什么物质。“玉是石之美者”,我们的祖先在古书中早
就这样指出过。这也就是说凡是色泽美丽、质地坚硬的石头就是
我们所称的玉石。从矿物学的角度讲玉石是硬度为5.5~7度,呈
半透明至不透明状,具有温润色泽的矿物的集合体。
美丽而宝贵的玉石是怎么形成的呢?在漫长的地质时期,由
沉积作用形成了沉积岩玉石,由于岩浆活动形成了岩浆岩玉石,岩
浆岩和沉积岩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形成了变质岩玉石。正是大自
然的沧桑变化,造就了五光十色、玲珑璀璨、性质各异的玉石。
我国盛产玉石。新疆昆仑山、天山脉及陕西蓝田等地为名
产地,其中新疆和阗有几千年来为古今中外公认的世界玉石巨矿。一般地讲,狭义的玉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硬玉是
由钠和铝的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属单斜辉石中碱性辉石的一种。常
呈隐晶质致密状,由无数细纤维状微晶交织而成。我国俗称“翡
翠”为硬玉,它的硬度为7度。翡翠在玉石中是上品,红色为翡,
绿色为翠,因翡玉较少,且价格远不如翠玉,于是逐渐形成了将
翡翠专用于绿色玉的习惯。翠的颜色从翠绿、菠菜绿、苹果绿到
白可分20余种。翡翠矿不产于我国,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中
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十八世纪之前,中国人并不知道硬玉这种
东西。以后,硬玉才从缅甸产地经云南输入中国。”但以翡翠之名
称玉石(不一定是指硬玉),则可以推到汉朝了。不过从我国考古
出土及宫廷珍藏中,未发现有明朝以前的硬玉。软玉并非指硬度
小的玉石,而是专指由角闪石族矿物透闪石和阳起石的微晶集合
体组成的玉石总称,即白云、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除了
硬玉和软玉外,广义的玉石还包括岫岩玉、南阳玉、玛瑙、绿松
石、青金石、孔雀石、琥珀、珊瑚、水晶等。
软玉因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而产生了不同的颜色,形成了白、
黄、绿、黑等色,硬度为5.5~6.5度。它的断面为碎裂断口,好
似木头被劈裂后的形状,呈不透明或微透明状。用显微镜观察,软
玉同硬玉一样,也呈纤维状结构。这是其具有细腻和坚韧性质的
主要原因。
软玉以颜色来划分,可分为下列几个品类:
白玉质纯白色,以细润莹白如脂为最佳,色发灰白为次者,
白玉中最佳者称羊脂玉。
黄玉色为黄、栗色黄和蜜蜡黄为上等,但多数是浅黄玉。黄
玉因为数量少,成为名贵的品种。
青玉是一种颜色较为含混,似灰似青似绿的软玉,在玉材
中数量最大。其中灰白色的青玉有人称为“青白玉”。
碧玉色为深绿色,发暗,玉中常有一种点状墨星,称墨
星或墨点。
墨玉中之黑色者,多数与青玉相杂。有的是白玉中有黑
色点状或云状,纯如黑漆的墨玉较少而珍贵。
糖玉色如糖梨皮,多与青玉相连,体积较小,清中期以后
糖玉制品多见。
此外还有人称白色略带粉红色者为“粉玉”;虎皮色的则称
“虎皮玉”等。
、玉石与玉石的品类
开宗明义,在讲玉器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作为玉器材
质的玉石是什么物质。“玉是石之美者”,我们的祖先在古书中早
就这样指出过。这也就是说凡是色泽美丽、质地坚硬的石头就是
我们所称的玉石。从矿物学的角度讲玉石是硬度为5.5~7度,呈
半透明至不透明状,具有温润色泽的矿物的集合体。
美丽而宝贵的玉石是怎么形成的呢?在漫长的地质时期,由
沉积作用形成了沉积岩玉石,由于岩浆活动形成了岩浆岩玉石,岩
浆岩和沉积岩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形成了变质岩玉石。正是大自
然的沧桑变化,造就了五光十色、玲珑璀璨、性质各异的玉石。
我国盛产玉石。新疆昆仑山、天山脉及陕西蓝田等地为名
产地,其中新疆和阗有几千年来为古今中外公认的世界玉石巨矿。
一般地讲,狭义的玉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硬玉是
由钠和铝的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属单斜辉石中碱性辉石的一种。常
呈隐晶质致密状,由无数细纤维状微晶交织而成。我国俗称“翡
翠”为硬玉,它的硬度为7度。翡翠在玉石中是上品,红色为翡,
绿色为翠,因翡玉较少,且价格远不如翠玉,于是逐渐形成了将
翡翠专用于绿色玉的习惯。翠的颜色从翠绿、菠菜绿、苹果绿到
白可分20余种。翡翠矿不产于我国,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中
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十八世纪之前,中国人并不知道硬玉这种
东西。以后,硬玉才从缅甸产地经云南输入中国。”但以翡翠之名
称玉石(不一定是指硬玉),则可以推到汉朝了。不过从我国考古
出土及宫廷珍藏中,未发现有明朝以前的硬玉。软玉并非指硬度
小的玉石,而是专指由角闪石族矿物透闪石和阳起石的微晶集合
体组成的玉石总称,即白云、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除了
硬玉和软玉外,广义的玉石还包括岫岩玉、南阳玉、玛瑙、绿松
石、青金石、孔雀石、琥珀、珊瑚、水晶等。
软玉因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而产生了不同的颜色,形成了白、
黄、绿、黑等色,硬度为5.5~6.5度。它的断面为碎裂断口,好
似木头被劈裂后的形状,呈不透明或微透明状。用显微镜观察,软
玉同硬玉一样,也呈纤维状结构。这是其具有细腻和坚韧性质的
主要原因。
软玉以颜色来划分,可分为下列几个品类:
白玉质纯白色,以细润莹白如脂为最佳,色发灰白为次者,
白玉中最佳者称羊脂玉。
黄玉色为黄、栗色黄和蜜蜡黄为上等,但多数是浅黄玉。黄
玉因为数量少,成为名贵的品种。
青玉是一种颜色较为含混,似灰似青似绿的软玉,在玉材
中数量最大。其中灰白色的青玉有人称为“青白玉”。
碧玉色为深绿色,发暗,玉中常有一种点状墨星,称墨
星或墨点。
墨玉中之黑色者,多数与青玉相杂。有的是白玉中有黑
色点状或云状,纯如黑漆的墨玉较少而珍贵。
糖玉色如糖梨皮,多与青玉相连,体积较小,清中期以后
糖玉制品多见。
此外还有人称白色略带粉红色者为“粉玉”;虎皮色的则称
“虎皮玉”等。
纹饰为1.云纹
2.谷纹和乳丁纹
3.蒲纹
4.涡纹
5.重环纹
6.鳞纹
7.绳纹
8.弦纹
9.圆圈纹
10。饕餮,等神兽
装饰玉器
1.人物佩
2.玉龙纹
3.玉带钩
中国的玉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类。
硬玉,我国俗称“翡翠”,是我国传统玉石中的后起之秀,又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常见的翡翠颜色有白、灰、粉、淡褐、绿、翠绿、黄绿、紫红等,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按颜色和质地分,有宝石绿、艳绿、黄阳绿、阳俏绿、玻璃绿、鹦哥绿、菠菜绿、浅水绿、浅阳绿、蛙绿、瓜皮绿、梅花绿、蓝绿、灰绿、油绿,以及紫罗兰和藕粉地等二十多个品种。
软玉称真玉,如白玉、青玉、清白玉、碧玉和墨玉等,它们均具有蜡状光泽,纯洁乳白,从历代玉器看,我国用玉以软玉为主,古软玉在我国被称为传统玉石。软玉常见颜色有白、灰白、绿、暗绿、黄、黑等色,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软玉的品种主要是按颜色不同来划分的。白玉中最佳者白如羊脂,称羊脂玉。青玉呈灰白至青白色,目前有人将灰白色的青玉称为青白玉。碧玉呈绿或暗绿色,有时可见黑色脏点,是含杂质如铬尖晶石矿物等所致。当含杂质多而呈黑色时,即为珍贵的墨玉。黄玉也是一种较珍贵的品种。青玉中有糖水黄色皮壳,现有人称其为“糖玉”,白色略带粉色者有人称之为“粉玉”,虎皮色的则称为“虎皮玉”等。
初玩玉的人由于不懂玉,最怕遇到赝品。目前市场上玻璃仿玉制品的辨识,恐怕是赝品中最普遍、最简单的一种。常见的是被称为“翡翠”的光溜的小圆环、小鸡心、玉牌片等。这种玻璃制品因为是浇模而成,合范时高温的玻璃液在器物的边沿多少会溢出一点,冷却后成为隐凸起的范线。用手摸、眼看都会有所发现。如果拿放大镜映光观察,其中定有大小的气泡。
如果不请专家,初玩玉者要自己鉴定玉的真假,可从三方面观察:
一、由于玻璃质地十分脆硬,结构排列疏通,缺乏玉的致密和坚韧性,经不起强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圆雕。
二、用放大镜查找气泡,哪怕只能见到一个,也能确认不是玉。
三、玻璃加入氧化铬,色近红宝石;加入氧化钴,色近蓝宝石;加入氧化铬和氧化铜,色近祖母绿…如此等,还有好多种假玉。但它们的色调总显得单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润、浑厚的感觉。
新玉和旧玉的鉴定不同。新玉的鉴定侧重于真假品种、质地优劣与雕工的精粗。而旧玉的鉴定相对复杂,除了对新玉的几个基本要求之外,还要识别玉器的制作及其历史价值。
古代,玉器中,礼器主要有: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
这些玉器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种玉器,历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周礼》“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周礼》还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六瑞、六器是周王朝正式建立的国家典章制度。六瑞标志官职高低;六器祭祀天、地、四方之神。在玉种、色彩和器形上,规定得十分明确和严格。
上一篇 : 翡翠怎么鉴别好坏,怎么看翡翠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