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应该怎么保养啊,翡翠手工怎么抛光

发布时间:2024-04-20 02:04:08

翡翠应该怎么保养啊?

翡翠应该怎么保养啊?

1、翡翠也要休息定期对翡翠进行清洗:将其浸泡在清水中30分钟,如果因为长期佩戴使其表面出现脏污,只要在浸泡后用小软刷轻擦洗翡翠即可。这样腐蚀性的物质就很难长期存在翡翠表面对其进行损伤,同时又能补回翡翠在夏季高温或你在洗桑那时失去的“水分”。一个月进行一次清洗是很必要的,在酷热的南方,每天都洗澡,注意,如果喜欢洗热水澡还是把心爱的翠取下来吧。平常洗澡时就用沐浴液洗也可以,另外:每次清洗时要注意观察一下挂绳是否有磨损、镶嵌饰品是否有松动,这样及时检修、保养能及时发现送回店内进行维护,避免由于挂绳断裂、镶口松开而造成翡翠摔坏丢失2、盛夏的保养盛夏将至,人们流汗量增多,在人的汗液中所含有的盐份与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尿素等物质,会慢地侵蚀翡翠的外表。从而使翡翠的“亮度”与光泽遭到破坏。所以,夏季里最好不要将翡翠拿在手中把玩,而那些佩戴在身上与肌肤贴近的饰件,如手镯、挂件等,要经常在中性洗涤液(相信吗,你的中性洗面奶或沐浴液就很好)就用手清洗,个别雕工麻烦的,可以用软毛刷(各种毛笔是不错的选择)轻刷,放在阴凉除吹干即可(我就直接又戴上了)。切记!翡翠首饰也应切忌与酸、碱和有机溶剂长期接触,例如各种化妆品、香水、美发剂等,都会对其表面产生腐蚀作用。3、翡翠怕高温翡翠经过烤灼会使其内部分子体积增大,使玉质产生变态,造成翡翠失去温润的水分,使其种质变干,而其颜色也会变浅。因此去日照强烈的沙滩等地游玩时尽量不要佩戴翡翠首饰,避免过强的阳光对其直接照射;还有喜欢蒸桑拿朋友,在进桑拿房前也要将翡翠饰物取下,不要让翡翠长期处于高温湿热的环境下;在烹饪时也尽量避免使翡翠与高温或明火接触,最好是在烹饪时能取下翡翠饰品以防翡翠受到损伤。

翡翠手工怎么抛光

第一种常用方法:

  第一步:上膏,将雕好翡翠表面涂上一层膏状抛光粉,绿色为氧化铬橙红色为氧化铈.

  第二步:推磨,用二千目砂轮磨表面.

  第三步:重复前两步,一般要重复二次.

  第四步:上毛刷,将钻石粉涂翡翠表面然后用硬毛刷来抛.

  第五步:细工,开始对大工具抛不到小地方来抛磨.用竹子,沾钻石粉,大一点用竹筷子,小地方就要用到竹牙签了.

  第六步:精抛,将翡翠涂上钻石粉后用硬皮来抛磨,国内大多用牛皮,缅甸大多用象皮.

  翡翠这就抛好光了,不过还要有几道收尾工作要做.

  第七步:清洗,目将抛光好翡翠上面残留抛光粉清洗干净.主要用超声波机来清洗,清洗不到地方再用酒精来擦.

  第八步:上腊,对翡翠成品表面一种保护,可用开水洗掉

  接下来就吹干.一件精美翡翠就这样与大家见面了.

  第二种,在工具不齐的情况下用,听说这样做很简便。

  1.准备好下列东西:水瓢一个;长约8厘米废牛皮带一段;600#、1500#水砂纸;玉石抛光粉。

  2.依次用600#,1500#水砂纸打磨玉器至看不见磨痕为止。

  3.将皮带段一端剪开一个口子,使之成为“人”字形。

  4.将适量抛光粉放入水瓢,加入少量水,将其调成糊状。

  5.用皮带段开口端沾上抛光粉糊,手捏住皮带段另一端,将抛光粉涂到玉器上,反复摩擦至玉器光亮。(本人经验要1-1.5小时)

  6.抛光过程应保持抛光粉呈糊状,如太干,可加适量水

  因为翡翠的任性比较高,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慢来就好了。

什么是翡翠的橘皮效应

翡翠经抛光后,会产生类似橘子皮的一个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凸起与凹陷或是波浪状的结构特点,这就是翡翠的橘皮效应。这是翡翠表面特有的现象,可以作为翡翠鉴定的根据之一。

之所以翡翠会产生橘皮效应,全然是由硬玉矿物硬度的各向异性引起的。各种硬物矿物在翡翠中呈集合体状,其相互的取向不同,在抛光过程中的软硬程度也不同。由于低硬度取向的硬玉相对凹陷,而高硬度取向的硬玉相对凸起,于是出现了一个凸起和凹陷的相对不平整面,“橘皮效应”就产生了。因此,从翡翠的橘皮效应上可以看出硬玉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和相互组合关系。

翡翠的橘皮效应通过反光就可以看到,而且在翡翠A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翡翠B货也会有橘皮效应,只不过并不明显,而且还有因强酸的浸蚀而产生的酸蚀纹。

如何简单鉴定玉石翡翠

任何翡翠优化处理都是用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洗后再用环氧树脂或其它树脂类胶填充处理的,这种胶是树脂类的化学品,处理后是很漂亮的,但是这个胶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耐高温,所以根据这个物理特性可以自己用最简单的办法来鉴定:

1.用开水浸泡几分钟如果开水泡了几分钟后水里有颜色化开来了,而且翡翠有颜色的部位产生强烈退色现象,则肯定说明是染色处理过的,是C货。

如果开水泡后水里有胶状体漂浮着,或者用丁烷气体打火机烧后翡翠的表面有粘糊的现象并且伴有异常的焦糊味,那肯定是填充处理过的B货了,如果二者现象都有,那就是B+C货的了。转自明空美玉论坛

2.用丁烷气体打火机烧烤(勿用易产生油烟容易熏黑物品的天然气,人工煤气和蜡烛,火柴和汽油打火机等之类的火)烧没有处理过的纯天然的翡翠,一般是烧的时间最好不宜超过10秒钟,(如果时间太长也会容易破坏翡翠的晶体结构,其内部晶体会产生氧化现象,颜色也会变黑)。形成翡翠的天然晶体矿物是耐高温的,烧后即使上面有了黑印子,你用干擦布把黑印子擦一下,也立即就恢复原来的光彩而没有丝毫变化,而填充了环氧树脂类聚合物的翡翠就会在烧烤过程中有油烟冒出,表面会有被烧焦了的粘糊的环氧树脂类聚合物黑色胶状物体渗出,用这种鉴定办法可以基本上鉴定出是B货的翡翠。

3.用锋利的刀子刮这个翡翠的表面如果是处理过的翡翠,那这个翡翠的表面肯定有东西能被锋利的刀子刮下来的。因为人工处理或者染色的都是用环氧树脂胶来加工处理的。环氧树脂胶处理主要是对翡翠表层处理,无法完全渗透到翡翠的内部的。天然的翡翠表面硬度比一般的钢刀还硬,如果是处理过的,那么这个翡翠表面就充满了大量的树脂胶,就没有天然的翡翠那样硬,用锋利的钢刀是可以刮下表面被处理的部分的。也就是说如果能从翡翠表面上刮下一些宵粒那就证明这个翡翠是B货的。

4.如何鉴定用炝色法染色的翡翠把炝色翡翠放入硝酸或硫酸内,几小时后绿色退掉。将炝色翡翠放在70~80℃的铁器上,几小时后绿色也会退掉。利用这两个特点可用来区别炝色翡翠和天然翡翠。

翡翠玉器是如何打磨抛光的

您好

翡翠玉器打磨抛光如下

1、上膏,红色的为氧化铈,绿色的为氧化铬,在雕琢完毕的玉器表面涂上一层研磨膏。

2、打磨,用砂轮反复研磨玉器表面。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上膏和打磨的工序一般重复进行几次。

3、毛刷,将钻石粉或研磨膏涂抹于翡翠表面,然后用硬毛刷条等抛光。

4、细工,玉器抛光时先用大的器具抛光,以期整体效果好,对于大工具抛光不到的地方,可用小工具精细抛光,如竹子沾钻石粉和研磨膏都可以

5、精抛,用硬皮对玉器进一步抛光,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抛光材料仍是研磨膏或钻石粉,缅甸抛光多使用象皮,国内则以牛皮居多。

6、清洗,通过清洗将翡翠玉器表面的抛光粉清洁干净,一般是用超声波机来清洁的,在超声波清洁不到的地方,则用酒精擦拭。

7、上蜡,为了将翡翠玉器光泽更均匀,质地更纯净,往会对其上蜡,既是对玉器的美化,也是对其的保护。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翡翠原石,磨开一半,没抛光,麻烦懂的帮看这个是什么料子?品质如何?值得送去雕刻么?谢

感觉像水沫,水沫的重量比翡翠要轻很多。

玉石毛料怎么去皮

去皮,用切,麽都可以去,雕刻时候再说,

翡翠切面抛光详细工序?有大师舍得传教么?

第一种常用方法:

第一步:上膏,将雕好翡翠表面涂上一层膏状抛光粉,绿色为氧化铬橙红色为氧化铈.

第二步:推磨,用二千目砂轮磨表面.

第三步:重复前两步,一般要重复二次.

第四步:上毛刷,将钻石粉涂翡翠表面然后用硬毛刷来抛.

第五步:细工,开始对大工具抛不到小地方来抛磨.用竹子,沾钻石粉,大一点用竹筷子,小地方就要用到竹牙签了.

第六步:精抛,将翡翠涂上钻石粉后用硬皮来抛磨,国内大多用牛皮,缅甸大多用象皮.

翡翠这就抛好光了,不过还要有几道收尾工作要做.

第七步:清洗,目将抛光好翡翠上面残留抛光粉清洗干净.主要用超声波机来清洗,清洗不到地方再用酒精来擦.

第八步:上腊,对翡翠成品表面一种保护,可用开水洗掉

接下来就吹干.一件精美翡翠就这样与大家见面了.

第二种,在工具不齐的情况下用,听说这样做很简便。

1.准备好下列东西:水瓢一个;长约8厘米废牛皮带一段;600#、1500#水砂纸;玉石抛光粉。

2.依次用600#,1500#水砂纸打磨玉器至看不见磨痕为止。

3.将皮带段一端剪开一个口子,使之成为“人”字形。

4.将适量抛光粉放入水瓢,加入少量水,将其调成糊状。

5.用皮带段开口端沾上抛光粉糊,手捏住皮带段另一端,将抛光粉涂到玉器上,反复摩擦至玉器光亮。(本人经验要1-1.5小时)

6.抛光过程应保持抛光粉呈糊状,如太干,可加适量水

因为翡翠的任性比较高,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慢来就好了。

翡翠如何清洗?

你好,翡翠清洗时可用适温水加中性清洁剂快速清洗(如温肥皂水),除去表面灰尘、油污,然后用棉花沾酒精轻擦拭,最后可用棉织布棉花能吸干水分或者置于通风处晾干,但切记不要在阳光下曝晒。同时,翡翠也很忌讳油烟油腻,如果是保值的高档翡翠,千万不要戴着进厨房。翡翠亦不适合接近高温,更不可久晒。因为长期如此,容易产生物理变化而失去光泽。翡翠更不可接触强酸溶液,那样会破坏翡翠的结构和颜色。

PS:如果是品牌珠宝店购买的,而自己又不是很懂保养的话尽量去珠宝店保养吧。毕竟比较专业。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