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的真谛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中国玉石文化是一种怎样的象征
发布时间:2024-03-25 22:12:01
发布时间:2024-03-25 22:12:01
上等玉滋润、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温润的感觉。真假的主要鉴别方法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可看到玉的内部呈纤维交织结构,粒度细;而人造玻璃无结构,可以看出气泡。也可在玉不显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动的必是假玉,刻不动的才是真玉。常言“黄金有价玉无价”。由于上品的和田玉日趋稀少,每公斤可达数万至十几万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数千元,所以有人将此来混充和田玉。这些玉与和田玉的矿物质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泽较灰暗、不柔和,时间长久会更加黯淡。
老玉和新玉可从两个方面来鉴别,老玉的表面有一层氧化的玉皮,俗称“包浆”,似秋梨的皮,与玉的天然色有明显的区别,而新玉是没有的。再可从雕刻的题材来看,古代玉是等级、权利的象征,以神话的花鸟、人物为多,如龙、凤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题材为多。
自古以来玉便与中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在中国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徵,故中国人喜以玉护身、保平安及辟邪,甚至以玉陪葬;而西方人则主要欣赏玉的优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
玉的分类:
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於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於不同种质会有差异。
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故现时市场上的玉器饰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着会集中介绍硬玉-翡翠。
鉴赏翡翠:
鉴赏翡翠要注意色泽及种质,当中可细分为颜色、透明度、净度、切工及裂纹,一般都会先从其颜色入手。
颜色
颜色是影响翡翠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可从以下四个畴评估翡翠的颜色:
要纯正:纯正所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绿色翡翠为例,纯绿色者为最佳,绿色中带黄或带蓝者较次,带灰者则最差。
要浓淡得宜:论及颜色的深浅度,当然是越浓越好,然而颜色过浓却会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素质。
要鲜明:翡翠的颜色越鲜艳明亮越吸引,内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颜色就越暗淡
要均匀:颜色分布越均匀越佳,价值也越高。
透明度
翡翠的透明度影响光线的折射,从而影响整体的美感。当光线进入透明而质地细腻的翡翠,会反射出美丽的光芒,让人感到翡翠的晶莹通透,大增加其美感。相反,如果光线遇上一颗透明度低而质地粗糙的翡翠,就会反射出呆板的光线,令翡翠的吸引度大减。
净度
净度指翡翠内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两种,乃其他矿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相对来说黑色瑕疵比白色碍眼。翡翠内含的杂质越少越佳。
切工
翡翠制成品的加工分光身和雕花两大类。光身成品由於表面没有遮掩,故对原料的要求较高,除了不能有裂纹,切工的比例、制品的厚薄及是否对称亦非常重要,足以影响翡翠制成品的外观。例如切工良好的「蛋面」不能过厚或过薄,「卜」位处要在正中,且比例要适中。
评价花件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细度,通常有裂纹的硬玉会以雕花方式处理,以掩盖其瑕疵。
裂纹
裂纹可以大减低翡翠的价值。倘若翡翠饰件有裂纹,稍一碰撞便可能会沿着裂纹整件裂开。故此购买翡翠饰件时需额外小心,一般来说,用电筒照射很容易便会察觉裂纹是否存在。
优质的翡翠可以卖得相当可观的价钱,但是市场上的供应有限,一些商人为求取得更好的利润,不惜替翡翠进行人工处理过程。於是市面上便出现了A货、B货和C货。
人工处理之翡翠
C货
C货是指经过人工加色的假色玉。其方法是借高温高压将染色剂渗入原来无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绿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泽会随时间转淡及变暗哑。
B货
B货是指曾以化学方法清除表面的瑕疵、杂质以及黄色部份的翡翠,只保留原有之绿色及白色的原素,然后以环氧树脂胶注入玉石内作为巩固,让整颗翡翠看来更通透,颜色更鲜艳。由於在化学处理过程中玉石的内部已遭到破坏,结构因而变得松散,故B货很容易在表面露出裂纹。另如在处理过程中同时加入染色剂便称为B+C货。
古代人们佩玉,主要不是简单的装饰,不仅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也就是表现德,同时还具有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以及语言交流的作用。古代君子必佩玉,也即要求君子时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人的道德,用鸣玉之声限制人的行为动作。
在古时,玉器不仅代表了瑞气,据说他还有通灵的功能。儒学之中治学主要是以现实为本,所以不信鬼神之论,但是在《礼记》之中作者虽然对于鬼神之论是抱着谨慎的态度,但在言论中却也不排除玉有通灵的效果。“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王也。”注:“灌,谓以圭瓒酌鬯始献神也。”《礼记·礼器》:“圭璋特,琥璜爵,鬼神之祭单席。”所以将玉作为祭祀神灵的神器,是因为认为玉能够表达的祝愿给神灵,而这也代表着对神灵的无限崇敬。
佩戴玉器讲究情感含义佩戴玉器如同珠宝,有一定的讲究,通常是依据性别、身份、地位、喜好等多种因素,如玉鹅,通常是文人雅士所喜欢的品种,不适合妇女佩戴;玉牌刻莲叶童子,不适合男士佩戴。玉器的特殊含义非常多,这儿只介绍几种。在古代民间,人们相信佩戴玉器能趋吉避凶。辟邪是传说中的异兽,工匠惯常雕刻狮子的形状,外加翅翼以显示它不同于狮子。唐宋帝王或高官陵墓前的神道,常见竖立大型石辟邪。玉辟邪的作用,明显是带来祥瑞的压胜之物。"连环"一词,在明清小说和随笔中经常看到。上图的双环可能就是连环。它在小说中常被写成男女间的定情信物。图中连环刻有"同心连结"铭文,可见小说的描述不尽是虚构的。明清的仕女画,间中有妇女佩戴连环的景象,大多是以丝绦从腰间垂挂。但"同心连结"这铭文是横向的,连环似乎应该横向系于腰间才对。玉鹅与玉鸳鸯,同属水禽类,但用途却男女有别。鹅暗喻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据说王羲之花了很长时间观察鹅怎样伸缩转动它的颈项,从而领悟到手腕该如何转动运作,写出登峰造极的书法。因为有了这"羲之观鹅"的传说,鹅便成了文人喜爱的题材。下图的玉鹅(左)嘴部有一小钻孔,可穿绳作扇坠之用,自然是文人雅士佩戴的。鸳鸯(下图右)则显而易见是妇女的佩饰。鸳鸯雌雄相随,象征婚姻美满。妇女自然希望长久获得丈夫的关爱,两人像鸳鸯一样朝夕不离。收藏、佩戴玉器小提醒贴胸佩戴的玉器,不适合太大,不适合尖状的造型。腰间佩戴的玉器,不适合太小,不适合过于精雕细琢的器物。否则,习惯性的盘摸会损伤手与器物。收藏玉器最好定做一个盒子,便于保存,如果玉器与其它器物杂放一处,容易损伤玉器的表面,影响观赏。无论是佩戴还是家藏玉器,都应该经常盘摸,时间久了,包浆会更加柔和糯滑,使"玉衣"(即玉皮)的效果更加明显。
玉本身古时寓意君子。所以带玉之人会让人觉得很纯洁,很干净,很有素养。(这个是复制来的)现在的老人都说玉是有灵性的。带玉会保平安。有个朋友小时候摔得很惨,但是人没事,只是手上的玉碎了。玉是石头,是自然界的东西。万物皆有灵性。其实送人东西,寓意固然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意和你的祝福。这个才是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