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原石怎样加工,照玉手电筒磁控开关跟按键式开关相比有哪些优势之处
发布时间:2024-03-22 17:08:01
发布时间:2024-03-22 17:08:01
现实中人们对琥珀的认识和了解却远没有像认识钻石、翡翠那样深刻,为了使对珠宝感兴趣的朋友对琥珀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介绍几种琥珀常见的处理方法以做讨论。
一、热处理
方法:将云雾状琥珀放入植物油中,用适当的温度进行加热;或只在琥珀的表面进行加热。
目的:使琥珀变得更加透明,同时琥珀中的小气泡由于受热膨胀爆裂而产生叶状裂纹,通常称为“睡莲叶”或“太阳光芒”的包体;或加热成老琥珀(老蜜蜡)状。
检测:热处理琥珀一般与未处理琥珀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更加“清澈”和“花”更加多了,“老蜜蜡”状的折射率偏高,一般为1.56(点测)二、染色处理(少见)
方法:将脱水一定并有不同程度裂纹的琥珀放入染剂中进行染色。
目的:模仿老化的特征,模仿老琥珀和产生其他颜色的琥珀。
鉴定:放大观察可见颜色只存在于裂隙中,透光可见裂隙中的颜色浓集。
三、再造(压制)处理
方法:将琥珀碎屑或边角料破碎成一定粒度并除去杂质,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特殊装置中烧结;压制时温度、压力和时间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同时其内部特征也有一定的差异;如果在压制过程中添加其他的有机物,如染料、香味精及粘结剂等,并通过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可以得到均匀、透明、没有流动构造的压制琥珀或流动构造很强的再造蓝珀。
目的:以形成较大块的琥珀便于制作琥珀饰品
鉴定:.A对于较为不透的且颜色较深的(如褐红色)再造琥珀,在聚光手电筒的照射下,样品成绿色调,对于较透的样品则一般不会有这种现象。
B显微镜下打顶光看样品的表面,可以看到两块碎料的交接处有一条凹痕;透光下,可见不同碎块的包体不同,且一块碎块内的包体在交接处断裂(不连续),并且两碎块的接合处有一条颜色更深的流动纹(沿碎块的边缘)。
C紫外荧光灯下呈蓝白、褐黄、浅绿色等不同斑块,而琥珀呈较均一的蓝白的、浅黄色、黄色、褐黄色等
D比重一般都在1.03-1.05之间,而琥珀的比重一般在1.05-1.09之间
E折射率基本上都在1.53-1.54(点测)之间,而经过热处理的褐红色或褐黄色琥珀,其折射率一般为1.56-1.57(点测)之间四、覆膜处理
方法:将调制好的有色或无色调漆(胶)均匀的涂抹在样品的底部或表面。
目的:起到保护作用、突出样品的美观、用于仿老琥珀、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透明度、增加重量。
A底部覆膜(主要是一些镶嵌样品)B表面覆膜(主要是对一些爆花的样品)。
检测:显微镜下一些样品的凹坑处或雕刻线处可见淋结的调漆,有时还可以见到气泡,打顶光,可见样品的表面有许多小的突起,样品表面不光滑,在样品打孔的周围或样品不显眼的地方,用针尖轻划,样品表面的调漆很容易被划起并见到调漆下的琥珀(须在客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此工作)。对着灯光可以发现调漆是不均匀的涂抹在样品的表面的,有的可见淋流的痕迹。热针试验当热针接触到调漆时,将发出辛辣味。折射率覆有调漆的样品的折射率一般在1.51-1.52之间,琥珀一般在1.54-1.57之间。
五、融合处理
方法:将调制好的胶放在特殊的装置中加热得到临熔点,将清洁过的琥珀需要融合的部分放入临熔胶中,慢降温,直至冷却。
目的:使琥珀变得大块,便于雕琢,也使琥珀变得完整、完美,同时增加琥珀的重量.
检测A紫外荧光灯下融合后的琥珀表现为局部有荧光(琥珀部分),无荧光部分为胶,并且界限很清晰。B偏光镜下融合胶的部分会有异常消光现象(融合的胶较多、面积较大,现象越明显,融合胶较少的一般不会有此现象),而琥珀部分为局部发亮。
C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界线或多或少有气泡或有白渣留下(可能是助熔剂类的物质),融合的胶体部分有很多小气泡及不明碎屑物,同时胶体部分有不同于琥珀的流动构造(琥珀为回旋窝状流动构造)—单向流动构造。
D:脆性测试琥珀具有一定的脆性,而融合的胶则无脆性且很软,用大头针轻一戳,就会有一个小坑(须经客人同意)。
E:热针探刺试验用热针探刺琥珀和融合的胶,则分别发出松香味和刺鼻味。
F:大型仪器测试—红外光谱仪因两者的结构不同,琥珀和胶显示出不同的光谱图,
G:折射率不同融合的胶一般为1.52(点测)六、粘补处理(较少见)
相对融合处理来说,粘补则要简单的多
方法:将琥珀的凹坑或残缺部分用胶粘补起来
目的:使琥珀的残缺部分变完整,同时便于加工并增加了重量
检测:方法与融合处理的相同,只是透光观察可以很容易发现琥珀和粘补部分在颜色、透光度、大致结构和包体的不同;粘补部分有别于琥珀的流动构造和气泡。
七、粘合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主要出现在琥珀摆件中,因摆件用料多,摆件的有些部分不能在整体原料中被雕刻出来,按摆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将摆件所缺部分单独雕刻出来,将其粘到摆件主体上去,粘合处理在实际的成品样品中并不多见。
检测:A粘结处两部分的结构不连续,两部分的颜色可能存在差异,结处有胶,并存在气泡B长波紫外荧光灯下,粘结处的荧光与其他部分荧光不同。
1.开关采用磁和电来控制,寿命可达千万次以上。结构更合理,使用更方便,也更有档次。
2.操作简单,可根据需要轻转动磁环,即可轻松实现开关。我们公司地址是
@.tf8808.c后面你懂
翡翠鉴定是指翡翠成品件的鉴定,一般可分为仪器测试与人工鉴定两个方面。
仪器测试,通常是通过偏光仪来测试它的结构晶体,通过折射仪来测试它的折射率。通过滤色镜来测试它的颜色元素,通过密度法测出它的密度,通过硬度计获得其硬度,通过分光仪测试致色光谱等,仪器测试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它能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测试出可靠的依据,无疑有很大的正确性,一般只有专业工作者掌握。对于绝大多数翡翠爱好者来讲,必须通过人工鉴定这一传统手段加以鉴别。
人工鉴定的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积累。一般来说,需要从翡翠的以下特征着手:
1.结构:翡翠的结构为变斑晶交织结构,系指其在变质作用下,透明粒状斑晶的周围的细小纤维状的矿物晶体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在翡翠中均有不透明或微透明的白色纤维状晶体交结在一起构成的小团块状白花,故称之为"石花"或"石脑"。
2.种坑:翡翠的种坑是由结构与质地构成的,而翡翠均由小晶体所组成,晶体粒越小,表示质地越致密,透明度亦越佳,打磨出来的效果亦越出色。在珠宝行业中,将坑种,分为老坑(也称老种)与新坑(也称新种),老坑色彩亮润,色与地融为一体,透明度高,其质最佳。新坑,虽说色彩也鲜嫩,但透明度较差。老坑与新坑,是根据翡翠形成年代多少而决定的
3.颜色:翡翠的颜色等级的差别,反映在价值上相关很大,在鉴定评价翡翠时,一定要分清它的颜色,它以红、绿、紫色为主,单色翡翠中的绿色,浓艳纯正的紫色、红色都是翡翠中的高档颜色,尤以绿色为最贵。翡翠的绿色,要以浓、阳、俏、正、和为好。绿色品种以宝石绿、玻璃绿、艳绿与秧苗绿为最佳。
4.水头:水头即为翡翠的透明度。水头越高,种质越好,便越珍贵。在观察翡翠水头时必须十分仔细,因透明度与翡翠本身的厚薄有关。另外,特别要小心做过手脚的翡翠成品,例如成品中间是挖空的。还有要留心玛瑙代制品,因为玛瑙的透明度也比较好,于是便有人以玛瑙着色来冒仿翡翠。在港台,还将翡翠的透明度划分为"通"、"放"、"透"、"冰"、"莹"等级,其中"莹"为最上品。
5.地子:翡翠的地子要好,无论是翡,还是翠,外部分质地要细腻均匀,内部分质地要坚实、细润、洁净、水头足,好的地子还要与翠色协调一致,互相照应,从而衬托出翠色的富丽。翡翠地子以玻璃地与蛋清地为最佳。
6.光泽:翡翠作为珠宝,对其光泽的要求也很高,它是翡翠质地优劣的直观反映,必须具有油脂的强玻璃光泽或珍珠光泽。
7.手感:由于翡翠的硬度大,结构致密细腻,抛光度好,光洁度也好,手摸之有一种非常温润的滑感。另外,将翡翠贴于脸上或置于手背上
8.完美:多指翡翠的完美度好,包括翡翠内在无任何缺陷,形体完美无损且块度大。关于内在缺陷这一点,应当辩证地看待,总体来说,不含黑点、石花与绺裂的要比含这些缺陷的好,但有时微弱缺陷,只要不在成品的显眼部位,不但不会影响翡翠身价,反而是证实它是真货的依据,尤其是在今天市场上到处充塞了假货的情况下。
在国际珠宝市场上,通常根据翡翠的颜色、透明度与结构质地的不同,将翡翠分为三大类,每个大类又分为A、B、C、D四个品级,不同类别、品级的翡翠,价格差异很大。
第一类,称帝王玉。它是翡翠中的上品,颜色翠绿纯正,浓艳,均匀,透明度高,水头足,其质地结构,均系地道的老种,产量仅占世界年产总量的百分之五。这类翡翠的价格非常昂贵,计量单位以克拉计算,并跻身于钻石、刚玉、祖母绿、猫儿眼等高档宝石的行列。在第28届仰光宝石展销会上,帝王玉A级2000美元一克拉;B级500美元一克拉;C级200美元一克拉;D级100美元一克拉。
第二类,称商业玉。档次不如第一类帝王玉,颜色较杂,各种颜色的翡翠都有,且其颜色浓淡不一,均匀不一,透明度也不一。它的种坑质地也较杂,有老、新、新老种等。这一类翡翠品质高低参差不齐,其优质者,与帝王玉仅次于颜色的浓度与均匀程度。这一类是翡翠中的大类,主要用来制作首饰,是世界各地珠宝店里主要的翡翠商品,在第28届仰光宝石展销会上,商业玉A级1000美元一公斤;B级200美元一公斤;C级50美元一公斤;D级30美元一公斤。
第三类,称普通玉。这是翡翠中最次的一类,它包括无色的翡翠,其结构瑟透明度跟商业玉基本相同,主要用于制作一些较低档次的玉雕摆件。在第28届仰光宝石展销会上,普通玉A级30美元一公斤;B级15美元一公斤;C级10美元一公斤;D级5美元一公斤
前段时间参考过好几个牌子
1、强光充电式手电筒。
强光充电式手电筒用来照透翡翠成品,找出成品的裂纹和瑕疵,对于收藏者来说,通过这样的强光就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判断藏品的好坏。
2、放大镜(显微镜)。
用放大镜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翡翠的结构是由很多小矿物颗粒组成,这些小矿物颗粒有粒状、纤维状、长柱与短柱状,成互相镶嵌的排列。这种结构行家称之为“翠性”,俗语也称为“苍蝇翅”。在40倍显微镜下观察A货翡翠,能看到苍蝇翅。而B货翡翠,能看出翡翠的结构已经被破坏,结构疏松,在小矿物颗粒之间还可能充填有树脂。
3、滤色镜。
用滤色镜检查。使用人工含铬染料染色的C货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是红色,而天然颜色的翡翠不变色。
1看颜色。看颜色是否纯正、浓艳、均匀,并用聚光手电筒检查是否有隐藏的杂色。以颜色浓艳、纯正、均匀,杂质微小者为佳。翡翠中翠绿色具有较高的价位,其次为红色、紫色。绿色中又以鲜嫩、略带黄色调的含三分水的秧苗绿(又称“杨淼”绿)为最佳,其次为宝石绿、江水绿、油绿,均以绿分布均匀者好。
2观察透明度。在强光下观察,透明度愈高愈好。
3听声音。敲击声清脆悦耳者为佳。
4观察翠性和石花。对光观察,翡翠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闪光(即翠性),并常有团块状白花,称石花。两者均以少为好。
5看裂痕和黑斑。裂痕有的是原矿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以少为好;黑斑是翡翠中各处的黑色斑点,也以少而小为好。
6看加工水平。以表面平滑、抛光好、形态正为佳。
《翡翠鉴赏小贴士》
一是要看它的质地.要选透明度较好的.翡翠的透过光照可以看到有部分雾状或斑状,而玻璃仿制品是没有这些特征的,这种仿制品做的再好也会有气泡的.
二是翡翠硬度很高.翡翠的硬度是其它的玉石类和玻璃都无法与之相比的.翡翠是可以划玻璃的,如果划不出任何痕迹就值得怀疑了.
三是翡翠的比重大,掂在手上有沉重感,而玻璃仿制品就显得轻飘的.
四是要看做工.最好是用4倍以上的放大镜看.
五要货比三家,价比三家.
剩下的就是要多走多看,多和有经验的人交流,特别是要多去专卖店看,真品和珍品看得多,再去选购心里就会有个谱.在翡翠市场上除了真假之分以外,对于翡翠自身来说也还是有一个优劣之别的,它们的区别不是体现在价格之间的几倍之差,翡翠之间优劣之差是要有用平方来计算的.
翡翠的优劣应从颜色、透明度、形状和是否有杂质这四方面来观察.
颜色必须要正,浓艳而又均匀.其透明度要好,质地要细润.
翡翠的形状、大小、厚度要合适,磨工精细.
千万不要在灯下看翡翠
选择高显色指数的LED,色温跟据珠宝的种类而定,如钻石、兰宝等选择5000k以上的冷色的,黄金、红宝等用4000k以暖色的
使用查尔斯镜时,宜将样品置于充足的阳光或聚光电筒下;持滤色镜的手要紧靠眼旁,让镜片挨近眼睛,然后变动眼睛的距离应在25-30厘米左右。
查尔斯镜检查翡翠玉器是否“C货”时,必须使用聚光电筒的强光照射在翡翠表面,查尔斯镜才能看得清楚。
查尔斯滤色镜用于区别翡翠A货(显绿色)和人工染色的C货(显红色),也称为“翡翠滤色镜”,但翡翠B货在查尔斯镜下也显绿色,要靠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配合其他方法才能识加别。所以查尔斯镜并不是万能的。
上一篇 : 男人戴什么手串好呢,男生戴什么手链好看送这代表什么吗
下一篇 : 玉的别称有那些,二里头发掘可以还原夏代的哪些面貌